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5049139
大小:2.48 MB
页数:83页
时间:2019-03-17
《区域异质性视角的中国居民碳排放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区域异质性视角的中国居民碳排放研究叶奕2016年1月中图分类号:F062.1UDC分类号:33区域异质性视角的中国居民碳排放研究作者姓名叶奕学院名称管理与经济学院指导教师马晓微副教授答辩委员会主席魏一鸣教授申请学位经济学硕士学科专业能源与气候经济学位授予单位北京理工大学论文答辩日期2016年1月ResearchofhouseholdcarbonemissionsfromtheperspectiveoftheheterogeneityCandidateName:YeYiSchoolorDepartment:SchoolofManagemen
2、tandEconomicsFacultyMentor:A.P.XiaoweiMaChair,ThesisCommeetee:ProYimingWeiDegreeApplied:MasterofEconomicsMajor:EnergyandClimateEconomicsDegreeby:BeijingInstituteofTechnologyTheDateofDenfence:January,2016研究成果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学位论文是我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获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文中除特别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
3、学位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北京理工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所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合作者对此研究工作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学位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特此申明。签名:日期:北京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摘要目前,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多次在国际会议中被提及,现已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过去20年中国的居民能源消费一直保持着稳定地增长,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后,开始有明显的加速增长的趋势,成为了碳排放不可忽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中国是一个经济发展不均衡、区域差异巨大的国家,结合
4、中国的实际情况,从区域异质性的视角下分析中国碳排放问题是一项必要的工作。本文主要研究了中国居民的直接和间接能源消耗与碳排放,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其影响因素;结合异质性视角,对中国区域间经济发展与碳排放的差异进行了对比研究和分析。全文由三部分的研究工作组成,首先用碳排放系数法核算了中国全国层面居民直接碳排放,并在此基础上利用LMDI结构分解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基于脱钩指数模型分析了直接碳排放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耦合关系。其次,利用投入产出法核算了中国全国层面的居民间接碳排放,并利用LMDI结构分解方法分析其影响因素,与直接碳排放做出对比研究。最后
5、从区域异质性视角出发,根据经济发展、地理因素等条件将中国划分为八大经济区,分别核算了八大经济区的居民直接碳排放和间接碳排放,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其影响因素,并对各个地区的差异性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结果显示:首先,中国全国层面和区域层面的居民直接碳排放和间接碳排放整体均呈现增长趋势,影响因素中经济效应和能源强度效应分别促使和延缓了碳排放增长的现象;其次,中国经济发达地区已逐步完成能源结构升级,主要碳排放源逐渐由煤炭向电力转变,而黄河中游、西北等地区则仍以煤炭为主要能源品种;第三,中国发电结构中煤电比重显著地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导致中国电力碳排放系
6、数较高,电力成为居民碳排放的增长点;第四,中国各区域的居民间接碳排放差异性显著,经济发达地区高于欠发达地区,其中居住和交通通讯部门消费量的差异是其主要原因。关键词:居民能源消费;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异质性视角;区域差异I北京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AbstractCurrently,theissueofglobalwarmingduetogreenhousegasesemissionwasrepeatedlymentionedininternationalconferences,andreceivedextensiveattentionfr
7、omallsectorsofthecommunity.China’shouseholdenergyconsumptionismaintaingrowthinthepast20years,andpresentsthetrendofacceleratinggrowthinthe21thcentury.Householdcarbonemissionshavebecomeanimportantpartofcarbonemissions.Chinaisacountrywithunbalancedeconomicdevelopmentandgreat
8、regionaldifference.CombinedwiththeactualsituationwithChina,studyingChina’shouseholdcarbonemissio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