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5043416
大小:2.60 MB
页数:44页
时间:2019-03-16
《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趋向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密级学校代码;10069:类型:20学号1310110?矣津《考^審TIIANJINUNVERSITYOFCOMMERCE硕±学位论文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趁向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价值观培育研究ExcellentTraditionalCulturalValuesTrendandCultivationofSocialistCoreValuesofCollegeStudents研究生=刘芳专业:思想政治教育指导教师I:初明禾」二0—六
2、年五月分类号:学校代码:10069密级:研究生学号:201310110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趋向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ExcellentTraditionalCulturalValuesTrendandCultivationofSocialistCoreValuesofCollegeStudents研究生姓名:刘芳专业名称:思想政治教育指导教师姓名:初明利教授论文提交日期:2016年5月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商业大学独创性声明及使用授权声明一、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本人所撰写的学位论文是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
3、成的研巧成果。除己明确标注或得到许可外,所撰写的学位论文中不包含他人己申请学位或其他用途所使用过的成果,不包含其他个人或集体己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本人的指导教师对此进行了审定。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或集体,本人己在文中做出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如有不实本人承担相应责任。二、学位论文及研究成果使用授权声明本人同意授权天津商业大学W非赢利方式保存、使用本人的学位论文的电子版及纸质版。授权天津商业大学将本论文的全部内容或部分内容提供给有关方面编入数掘库进行检索、出版及提供信息服务
4、。同意学校向国家有关部口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本人在校期间化得的研究数据、相关成果等知识产权归天津商业大学所有。注:涉及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学位论文作者签字:^指导教师签字:H期:年《月摘要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文化底蕴深厚,经过五千年历史的冲刷与洗礼,逐渐积累并沉淀为我国政治经济发展的文化根基和人文历史发展的精神命脉。特别是从春秋战国以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内容和价值趋向主要以儒家思想文化为主。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文化理论和精神命脉不仅对现代国家建设、社会进步
5、和个人发展具有无处不在的影响力和感染力,其“仁爱”精神、“义礼”原则和“德治”思想等价值趋向为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价值指导,具有很大积极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集我国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理想、爱国主义与社会道德建设于一体的价值导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历史性和时代性,它的生成与发展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这片肥沃的土壤,优秀传统文化所积淀和凝练下来的核心价值观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文化传承与发展上存在着紧密的逻辑关系,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价值来源的基础上,融入了
6、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革命与建设历史时期所逐渐形成的理论和价值,如革命时期的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和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开放时期形成的雷锋精神、大庆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都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趋向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文章共分为四章展开论述,前言部分介绍了研究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以及研究方法和研究创新点。文章研究价值对于推动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等方面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二章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产
7、生、内涵、发展历程做了归纳,给予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趋向新的内涵和现代解读,并在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趋向的传承和借鉴上提出方法和原则。论述优秀传统文化在时间上为什么以春秋战国时期开始,文化思想内容为什么以儒家文化思想为主要思想的原因,梳理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价值。提出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趋向就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在国家治理、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方面具有积极引导作用的精神内涵,并随着时代的演进逐步成为中华民族的文明基点、道德准则和精神追求,并在当代为国家治理、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提供目标、导向和准则。第三章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进
8、行阐述,得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确立的历史依据和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趋向之间的理论渊源,即优秀传统文化以“德治”为核心的国家理想、以“义礼”为纲纪的社会制度、以“仁爱”为准则的价值目标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思想基础和文化源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随着时代的演变融合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革命与建设的历史时期所形成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