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以一人兴,以一人亡。贤者不悲其身之死,而忧其国之衰,故必复有贤者,而后可以死。彼管仲者,何以死哉?(选自《古文观止》,有删改)【注】威公:即齐桓公。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A.霸诸侯,攘夷狄 攘:排斥,打击。6/6B.讫简公,齐无宁岁讫:终了,完毕。C.一败涂地,无惑也惑:疑惑,疑问。D.大臣之用心,固宜如此也固:本来。答案 B [讫:通“迄”,至,到。]2.下列句子分别编成四组,全都是说管仲死而齐国乱是因为管仲临死前没有荐贤以代的一组是( )(4分)①威公薨于乱,五公子争立,其祸蔓延,讫简公,齐无宁岁②仲之疾也,公问之相
5、 ③而其言乃不过曰竖刁、易牙、开方三子,非人情,不可近而已 ④彼其初之所以不用者,徒以有仲焉耳。一日无仲,则三子者,可以弹冠而相庆矣 ⑤威公之薨也,一败涂地,无惑也,彼独恃一管仲,而仲则死矣 ⑥仲之书,有记其将死,论鲍叔、宾胥无之为人A.①③⑤B.③④⑤C.②④⑥D.①③④答案 B [①是说管仲死后,齐国发生内乱。②是说管仲病危时,桓公询问丞相的人选。⑥是说管仲在他的书里论及鲍叔牙、宾胥无等人的为人,跟他有没有“荐贤”无关。]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A.作者批评管仲临死之前未能向齐桓公举荐贤能之士,以致死后桓公被竖刁、易
6、牙、开方等小人包围,使齐国陷入混乱,无法再称霸诸侯。B.作者以晋国在文公死后有“老成人”执政为例来对照论述,以史荐蘧伯玉、萧何荐曹参作对比论证。C.历史上的管仲一向被当做贤臣的典范,本文道前人所未道,以敏锐的眼光,委婉的语言,揭示了治理国家中的重要一环——推荐贤人的问题。D.全文逻辑严密,有论有据,析理精细,见解独特,很有说服力。答案 C [“委婉的语言”错,应该是“犀利的文笔”。]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彼威公何人也?顾其使威公得用三子者,管仲也。(5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