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冠心病患者主要照顾者心肺复苏知信行现状调查

住院冠心病患者主要照顾者心肺复苏知信行现状调查

ID:34995437

大小:2.36 MB

页数:60页

时间:2019-03-15

上传者:U-56225
住院冠心病患者主要照顾者心肺复苏知信行现状调查_第1页
住院冠心病患者主要照顾者心肺复苏知信行现状调查_第2页
住院冠心病患者主要照顾者心肺复苏知信行现状调查_第3页
住院冠心病患者主要照顾者心肺复苏知信行现状调查_第4页
住院冠心病患者主要照顾者心肺复苏知信行现状调查_第5页
资源描述:

《住院冠心病患者主要照顾者心肺复苏知信行现状调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J#备g诱大学SHANXIMEDICALUNIVERSITY硕士学位论文住院冠心病患者主要照颍者心肺复苏知信行现状调查SurveyontheKAPofprimarycaregiversofhospitalizedpatientswithCHDaboutCPR研究生s王中丽指导教师5薛燕主任护师专业名称8护理研究方向•。临床护理学位类型3专业学位所在学院:护理学院中国山西二O—五年六月八日 分类号:R47学校代码:10114密级:学号:2012200919住院冠心病患者主要照顾者心肺复苏知信行现状调查SurveyontheKAPofprimarycaregiversofhospitalizedpatientswithCHDaboutCPR研究生:王中丽指导教师:薛燕主任护师专业名称:护理研究方向:临床护理学位类型:专业学位所在学院:护理学院中国山西二〇一五年六月八日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系在导师薛燕指导下,本人独立完成的研究成果。文中任何引用他人的成果,均已做出明确标注或得到许可。论文内容未包含法律意义上已属于他人的任何形式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本人已用于其他学位申请的论文或成果。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本文如违反上述声明,愿意承担以下责任和后果:1、交回学校授予的学位证书;2、学校可在相关媒体上对作者本人的行为进行通报;3、本文按照学校规定的方式,对因不当取得学位给学校造成的名誉损害,进行公开道歉;4、本人负责因论文成果不实产生的法律纠纷。论文作者签名:日期:2來年&月分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人完全了解山西医科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或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木人授权山西医科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和汇编本学位论文。本人离校后发表或使用学位论文或~该论文貞接相关的学术论文或成果吋,署名单位仍然为山西医科大学。(保密论文在解密后应遵'、'r•此规定)论文作者签名:pi期:Mg年b月义h指导教师签名:贫IR期:•年fc月含円(本声明的版权!j|山西医科大学所有,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及任何个人+得擅自使用) 目录中文摘要.................................................................................................................................I英文摘要..............................................................................................................................III前言....................................................................................................................................11材料与方法......................................................................................................................41.1研究对象..................................................................................................................41.2样本含量..................................................................................................................41.3研究工具..................................................................................................................41.4资料收集过程..........................................................................................................51.5资料的整理与分析..................................................................................................62结果..............................................................................................................................72.1调查对象的一般资料..............................................................................................72.2CPR知识来源及学习需求......................................................................................92.3CPR知信行情况.....................................................................................................112.4主要照顾者CPR知信行单因素分析..................................................................142.5主要照顾者CPR知信行多因素分析..................................................................233讨论............................................................................................................................273.1CPR知识来源及学习需求....................................................................................273.2CPR知信行情况....................................................................................................283.3心肺复苏KAP的影响因素..................................................................................294结论............................................................................................................................334.1研究结论................................................................................................................334.2建议........................................................................................................................334.3本研究的不足及展望............................................................................................34参考文献..............................................................................................................................35综述..................................................................................................................................38附录..................................................................................................................................43致谢..................................................................................................................................49 在学期间承担/参与的科研课题与研究成果....................................................................50个人简历..............................................................................................................................51 山西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住院冠心病患者主要照顾者心肺复苏知信行现状调查摘要目的:分析住院冠心病患者主要照顾者心肺复苏(CPR)知识、态度、行为(KAP)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今后开展冠心病患者主要照顾者心肺复苏培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太原市5家三级甲等医院心内科冠心病患者主要照顾者15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设问卷进行调查。所有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本研究共发放问卷156份,收回有效问卷150份,有效回收率为96.15%。2.主要照顾者中,88.0%听说过CPR,17.3%接受过系统的CPR技能培训,74.7%表示会参加免费的心肺复苏培训。3.主要照顾者CPR知识平均得分为(9.73±4.72)分;CPR态度平均得分为(23.03±2.93)分;CPR行为平均得分为(28.24±4.67)分。4.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主要照顾者心肺复苏知识与态度之间(r=0.205,P<0.05)、知识与行为之间(r=0.393,P<0.01)、态度与行为之间(r=0.404,P<0.01)均呈正相关。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主要照顾者CPR知识得分受到主要照顾者居住地、职业、与患者的关系、是否遇到过为心脏骤停患者进行紧急抢救的场合,是否接受过系统的CPR技能培训的影响;主要照顾者CPR态度得分受到主要照顾者文化程度的影响;主要照顾者CPR行为得分受到主要照顾者性别、年龄、与患者的关系、知识得分、态度得分的影响。I 山西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结论:1.住院冠心病患者主要照顾者CPR培训率低,很难发挥“第一目击者”的作用;但其对CPR技能的培训有很大的需求。2.住院冠心病患者主要照顾者CPR知信行整体水平较低,需进一步提高。3.住院冠心病患者主要照顾者CPR知识与态度、知识与行为、态度与行为之间呈正相关。4.住院冠心病患者主要照顾者CPR知信行水平受到以下因素影响:主要照顾者居住地,职业,与患者的关系,是否遇到过为心脏骤停患者进行紧急抢救的场合,是否接受过系统的CPR技能培训对CPR知识得分有影响;主要照顾者文化程度对CPR态度得分有影响;主要照顾者性别,年龄,与患者的关系,知识得分,态度得分对CPR行为得分有影响。关键词:冠心病;主要照顾者;心肺复苏;知信行II 山西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SurveyontheKAPofprimarycaregiversofhospitalizedpatientswithCHDaboutCPRAbstractObjective:ThisstudyaimstoinvestigateandanalyzethestatusquooftheKAPofprimarycaregiversofhospitalizedpatientswithCHDaboutCPR,discusstheinfluencefactorsofKAPandprovideabasictheoryforthefutureCPRtrainingthatforprimarycaregiversofhospitalizedpatientswithCHD.Methods:Totally156primarycaregiversofhospitalizedpatientswithCHDfromthedepartmentofcardiologyof5level3A-classhospitalsinTaiyuanwererecruitedbyconveniencesamplingmethodandwereinvestigatedwithaself-designedquestionnaire.TheSPSSsoftware,version17,wasusedtoestablishthedatabaseandanalyzethedata.Results:1.156questionnairesweredistributed,and150effectivequestionnairesweretakenback.Theeffectiverecoveryratewas96.15%.2.88.0%oftheprimarycaregivershaveheardofCPR,17.3%oftheprimarycaregivershavereceivedsystematicCPRskillstraining,and74.7%oftheprimarycaregiverssaidtheywouldliketotakethefreeCPRtrainingclasses.3.TheaveragescoresofCPRknowledge,attitudeandpracticewere9.73±4.72,23.03±2.93and28.24±4.67,respectively.4.Pearsoncorrelationanalysisshowedthattherewerepositivecorrelationbetweenknowledgeandattitude(r=0.205,P<0.205),knowledgeandpractice(r=0.393,P<0.393),III 山西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attitudeandpractice(r=0.404,P<0.01).5.MultiplelinearregressionanalysisshowedthatCPRknowledgescoresaffectedbyprimarycaregivers’residence,occupation,relationshipwiththepatient,whetherencounteredtheoccasionofemergencyrescueandwhetherreceivedsystematicCPRtraining;CPRattitudescoresaffectedbyprimarycaregivers’education;CPRpracticescoresaffectedbyprimarycaregivers’gender,age,relationshipwiththepatient,knowledgescoresandattitudesscores.Conclusions:1.VeryfewprimarycaregiversofhospitalizedpatientswithCHDparticipatedinCPRtraining,sothatitisdifficulttoplayfirstresponder’srole.However,demandsofCPRtrainingislarge.2.ThelevelofKAPofoverallprimarycaregiversofhospitalizedpatientswithCHDaboutCPRislow.It’sneedtobeimproved.3.Positivecorrelationsarepresentedineachtwoofthefollowingfactors:knowledge,attitudeandpractice.4.ThelevelofKAPofprimarycaregiversofhospitalizedpatientswithCHDaboutCPRisaffectedbythefollowingfactors:CPRknowledgescoresaffectedbyprimarycaregivers’residence,occupation,relationshipwiththepatient,whetherencounteredtheoccasionofemergencyrescueandwhetherreceivedsystematicCPRtraining;CPRattitudescoresaffectedbyprimarycaregivers’education;CPRpracticescoresaffectedbyprimarycaregivers’gender,age,relationshipwiththepatient,knowledgescoresandattitudesscores.Keywords:coronaryheartdisease;primarycaregivers;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KAPIV 山西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前言心脏骤停(suddencardiacarrest,SCA)是指心脏射血功能的突然终止,是心脏性猝死的最主要的原因[1]。心脏性猝死(suddencardiacdeath,SCD)是一个由于心脏病所导致的意想不到的死亡[2]。在没有任何先兆的情况下,短时间内发生,并会出现致命的后果。据估计,在世界范围内,每年有超过370万人死于SCD,而美国就有超过30万人死于SCD[3,4]。在我国,每10万人中就有41人死于SCD[5]。我国学者报道称,院前死亡的24.87%为心脏性猝死[6],心脏性猝死已成为最常见的死亡原因[7]。心脏性猝死多发生在公共场所以及私人住宅中,而这些场合极少会有专业的医护人员,另一方面,我国专业急救人员从接到呼救信息至到达现场的平均时间是16.22分钟[7],等急救人员抵达事发现场的时候,已经错过了实施心肺复苏的“黄金时间”4分钟。由此突显出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现场的期间内目击者心肺复苏(bystander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B-CPR),在挽救患者生命、提高院外CPR成功率方面的重要性。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CPR)是针对心搏、呼吸停止所采取的抢救措施,以达到恢复苏醒和挽救生命的目的[1]。基础生命支持技术(basiclifesupport,BLS)又称现场CPR,是指在事发的现场,对患者实施及时、有效的初步救护,是指专业或非专业人员进行徒手抢救[1,8]。BLS基本步骤包括立即识别SCA和启动急救反应系统、早期CPR、使用自动体外除颤仪(automatedexternaldefibrillator,AED)快速除颤[9]。《2010心肺复苏指南》指出没有经过心肺复苏培训的目击者对SCA患者进行Hands-Only(单纯胸外按压),直到AED到达且可以使用,或是有其他救护人员或施救人员接管该患者[10]。单纯胸外按压能够帮助人们在实施CPR时,克服恐慌和犹豫,使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挽救生命的施救者。有研究显示[11],与没有实施B-CPR的相比,B-CPR的单纯胸外按压极大地提高了成人院外心脏骤停(out-of-hospitalcardiacarrest,OHCA)的存活率。从20世纪70年代起,美国便开始关注B-CPR在院外心脏骤停中的作用[12,13]。在美国,B-CPR的实施率不到25%[14],而我国B-CPR的实施率仅为4.48%[7]。由此可见,我国B-CPR的实施率与美国有很大的差距,我国B-CPR的实施率亟待提高。最常见的院外心脏性猝死病因为冠心病,可达到53.07%[7]。有调查显示,院前死1 山西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亡病历有79.53%发生在社区(家中)[15]。最常见的目击者是和患者居住在一起的主要照顾者[16]。文献报道[17],居民因为担心实施CPR后被误解而背黑锅,进而不愿意对亲朋好友实施心肺复苏的比例显著低于陌生人。作为冠心病患者的家属,他们实施心肺复苏的机会远远高于其他人,除此之外,他们因实施心肺复苏而引起的不必要的纠纷远低于其他人。这些最有可能目睹SCA事件以及实施心肺复苏的冠心病患者的家属将是心肺复苏培训和实施的一个主要资源和目标。国外的研究者不仅只关注冠心病患者家属培训现状及施救障碍的调查,同时也对其CPR培训方法进行了多方面探讨。如Platz[18]等对心脏病人家属CPR的培训现状和实施意愿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49%的调查对象参加过CPR培训,而多数调查对象(59%)表示是由于学校或工作要求被动参加培训,只有8%的受训者是因为关心家庭成员而接受培训,实施CPR最常见的障碍包括害怕伤害患者以及缺乏相关的知识和技能。Blewer[19]等学者等评估了视频自学(videoself-instruction,VSI)培训模式对冠心病患者家属进行院内CPR培训的可行性。该课程由放在VSIKit的一张DVD和一个充气模型人组成。136名住院冠心病患者家属在院内接受了少于45分钟的VSI培训课程,该课程包括DVD教学和用模拟人联习。培训之后,评估CPR技能和参与者对CPR培训经历的看法,除此之外,并把VSIKit免费送给受训者,鼓励他们在出院后让自己的家人和朋友接受VSI培训。出院后一个月电话回访参加研究家属对其他人的二级培训率,结果有132人使用VSIKit进行了CPR的培训。结果表明,患者出院前针对家属的通过VSI的CPR培训是可行的,深受学员好评,有利于在家庭环境的二级培训。但该项目未进行对患者预后相关影响的探讨。我国冠心病患者家属CPR培训和认知情况均较差。只有少数的人员对冠心病患者家属的CPR情况进行调查,主要基于CPR培训现状,知识掌握情况,施救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以及培训方法的探讨。殷欣的研究结果显示[20],仅有5.6%的冠心病患者家属参加过CPR培训,但78.5%的研究对象希望参加CPR的相关培训,可以看出,我国冠心病患者家属CPR培训率低,但有很高的培训需求。调查亦显示[20]:26.4%家属表示听说过“心肺复苏”一词,知识及格率不到5%,可见,我国冠心病患者家属的CPR知识水平较差。该调查还显示[20],当患者发生CA时,75.7%的冠心病患者家属愿意对其实施CPR;影响其CPR实施行为的最主要原因是,其一为是否认为冠心病患者是心脏骤停的高危人群,其二2 山西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为是否相信120工作人员的电话指导。唐兆芳等人[21]尝试对院内冠心病患者家属进行CPR培训,经过培训,其CPR理论知识和操作能力有较大提升。但未实行分层次教学,也未对接受培训者的急救能力进行追踪。由此可以看出,目前国内尚无基于知信行理论,对冠心病患者主要照顾者进行心肺复苏知信行现状的相关研究。知信行(Knowledge-Attitude-Belief-Practice,KAP)理论认为:卫生保健知识和信息是建立积极、正确的信念与态度,进而改变健康相关行为的基础,而信念和态度则是行为改变的动力[22]。该理论把人们行为分为3个连续的过程,即获取知识、产生信念以及形成行为[23]。在本课题中,住院冠心病患者主要照顾者只有具备CPR相关知识与技能,并认识到CPR在抢救SCA患者生命方面的重要作用,才可能更好地去实施CPR,以此挽救SCA患者的生命,降低OHCA的死亡率。本课题选取冠心病患者主要照顾者作为研究对象,了解其心肺复苏知识、态度及行为(KAP)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今后开展冠心病患者主要照顾者心肺复苏培训提供理论依据,来提高冠心病患者院前急救的存活率,降低其OHCA致残率和死亡率。3 山西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材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2014年10月~2015年1月太原市5家三甲医院心内科冠心病患者主要照顾者156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的纳入标准:①年龄≥18岁;②确诊冠心病2周以上。排除标准:合并其它严重疾病不宜进行CPR的患者。“主要照顾者”的纳入标准:①年龄≥18岁且≤70岁;②与患者居住在一起;③居家环境下承担主要照顾任务(主要指生活照顾任务)2周以上;④自愿参加调查;⑤小学及以上文化程度,能独立完成本问卷。排除标准:①年龄>70岁或<18岁;②患有严重的其他生理心理或精神疾病不能完成心肺复苏者;③医务人员。1.2样本含量根据Kendall原则,样本含量可取变量数的5~10倍[24]。在本研究中,知识问卷条目数最多为13个,另外考虑到失访及不合作等因素,最后确定调查156例。本研究共发放问卷156份,收回有效问卷150份,有效回收率为96.15%。1.3研究工具1.3.1住院冠心病患者主要照顾者心肺复苏现状调查问卷在专家的指导下参考《2010心肺复苏指南》[9,25]和国内外文献[17,18,20,26-28],初步形成问卷。将制定好的问卷在住院冠心病患者主要照顾者中进行访谈,并对问卷内容的清晰程度以及难易程度进行测试与修订。问卷设计完成后,请相关专家对问卷进行内容效度评议,并开展预调查,以此来考察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并据此进行问卷修订,以保证本次研究的科学有效。该问卷由主要照顾者本人填写,主要包括三个部分。(1)一般资料问卷:包括冠心病患者及其主要照顾者的两部分基本资料。4 山西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CPR知识来源及学习需求问卷:包括是否听说过CPR、是否接受过系统的CPR技能训练、是否会参加免费的CPR培训等问题。均为选择题,不计分。(3)CPR知信行问卷:①心肺复苏知识部分:共13个问题,均为选择题。1~12题为单选题,答对1题为2分,答错则为0分。13题为多选题,全都答对为2分,答对部分为1分,全都答错为0分。总分26分。分值越高,表明对CPR有关知识的了解越多。②心肺复苏态度部分:共6个条目6个问题,“完全不同意”得1分,“不同意”得2分,“不确定”得3分,“同意”得4分,“完全同意”得5分。总分30分。负向题目反向赋分,分值越高,表明心肺复苏态度越积极。③心肺复苏行为部分:共8个条目10个问题,“一定不会”得1分,“不会”得1分,“不确定”得3分,“会”得4分,“一定会”得5分。有2道有关原因的问题,不计分。满分40分。分值越高,表明心肺复苏行为水平越高。1.3.2问卷信度和效度检测1.3.2.1效度测评本研究通过专家效度来反映内容效度。选取6名专家进行评议,最后得出该问卷知识、态度、行为三部分的平均内容效度指数,分别为0.987,0.972和0.979,总分0.981。1.3.2.2信度测定本研究通过计算问卷的Cronbach’sα系数来检验问卷的内在一致性。本问卷选取40名符合标准的住院冠心病患者主要照顾者进行预调查,应用SPSS17.0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可靠性分析,经分析数据得出,该问卷知识、态度、行为三部分的Cronbach’sα值分别为0.671,0.675和0.739,总分0.788。1.4资料收集过程1.4.1预调查在正式发放问卷之前,对40名冠心病患者主要照顾者进行预调查,并根据结果,5 山西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对相应条目进行修改。1.4.2正式调查在获得心内科护士长支持的前提下,按照纳排标准选取研究对象,并在获得其知情同意后,由本人当场发放问卷。在填写问卷之前,向调查对象说明调查目的及填写的具体要求,并要求其在20分钟内完成问卷的填写。填写完成后,当场收回。并将符合条件的问卷进行编码。1.5资料的整理与分析在应用两人核对录入制度的前提下,使用SPSS17.0软件,建立数据库并分析数据。主要的统计学方法包括统计描述、t检验、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6 山西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结果2.1调查对象的一般资料2.1.1患者的一般情况见表2-1表2-1患者的一般资料(n=150)项目组别例数构成比(%)性别男7852.0女7248.0年龄35-49128.050-646442.765-795436.0≥802013.3婚姻状况已婚12684.0离异丧偶2416.0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4228.0初中4429.3高中或中专4026.7大专85.3本科及以上1610.7职业农民5436.0工人128.0离退休6241.3其他2214.7医疗费用支付方式自费21.3医疗保险14294.7公费医疗64.0确诊冠心病时间≤1年6845.3>1年且≤5年4429.3>5年3825.3因心脏原因住院次数1次6644.02-3次4630.7>3次3825.3是否有过心脏手术经历是7852.0否7248.02.1.2主要照顾者的一般情况见表2-27 山西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表2-2主要照顾者的一般资料(n=150)项目组别例数构成比(%)性别男6644.0女8456.0年龄18-353624.036-609060.0≥612416.0居住地城市11677.3农村3422.7民族汉族150100.0少数民族00宗教信仰无14496.0有64.0婚姻状况未婚128.0已婚13086.7其他85.3文化程度小学64.0初中5234.7高中或中专3825.3大专2214.7本科及以上3221.3职业农民3624.0工人128.0干部2617.3职员2416.0离退休3020.0其他2214.7月收入≤500元2617.3501-1499元2416.01500-3499元5838.73500-4999元1610.7≥5000元2617.3自觉身体状况很好5234.7一般7852.0不太好2013.3是否患有慢性疾病有2818.7无12281.3与患者的关系配偶5033.3子女8053.3其他2013.4是否正确知道患者所患疾病知道13288.0不知道1812.0是否全职照顾该患者是7046.78 山西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否8053.3是否还有其他人参与照顾该患者否,仅我一人3422.7是11677.3是否遇到过为心脏骤停患者进行紧急抢是2013.3救的场合否13086.72.2CPR知识来源及学习需求2.2.1主要照顾者对CPR的知晓和接受系统培训情况主要照顾者对心肺复苏的知晓和接受系统培训情况见表2-3。接受过系统的心肺复苏技能培训的26例(17.3%)中12例只接受过1次培训,8例接受过2次培训,6例接受过2次以上培训。最近一次培训距现在不超过1年的有10例,超过1年但不超过5年的有8例,超过5年的有8例。通过电视、书报学习的均为2例,参加相关讲座练习的有6例,通过其他方式(讲座、讲座加演示、讲座加视频)接受培训的有16例。表2-3主要照顾者CPR培训现状调查(n=150)项目例数构成比(%)听说过心肺复苏13288.0接受过系统的心肺复苏技能培训2617.32.2.2主要照顾者获取CPR知识的主要途径对获取CPR知识的主要来源途径进行了调查(可多选)。排在前3位依次是:电视、健康教育讲座或培训、与他人交流;排在最末尾的途径是报刊杂志。结果见表2-4。表2-4主要照顾者获取CPR知识的主要来源途径(n=132)序号获取CPR知识的主要来源途径例数构成比(%)1医生护士讲解86.12电视9471.23广播43.04书本1410.65报刊杂志21.56网络1410.67与他人交流1612.18健康教育讲座或培训2418.29其他107.69 山西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2.3主要照顾者接受CPR培训的动机26例既往接受过系统心肺复苏培训的调查对象中,12例(46.2%)是因为学校、单位或他人的要求而接受培训,仅4例(15.4%)由于家人病情的需要而接受培训。结果见表2-5。表2-5主要照顾者接受心肺复苏培训的动机(n=26)序号接受CPR培训的动机例数构成比(%)1家人病情需要415.42掌握一门新技术,可以帮助到别人830.83学校、单位或他人的要求1246.24其他27.72.2.4主要照顾者未接受CPR培训的原因124例未接受过系统心肺复苏培训的调查对象中,表示未接受系统培训的原因,前3位依次是:不知道哪里有这样的课程、没有关注不知道它的重要性、工作或学习太忙没时间;排在最末尾原因的是没有兴趣。结果见表2-6。表2-6主要照顾者未接受CPR培训的原因(n=124)序号未接受CPR系统培训的原因例数构成比(%)1没有关注不知道它的重要性5040.32不知道哪里有这样的课程6653.23找不到免费培训的地方3427.44没有兴趣21.65工作或学习太忙没时间3830.66太难怕学不会43.27健康条件不允许43.28年龄太大思维体力跟不上1814.59其他43.22.2.5主要照顾者对参加免费CPR培训的需求74.7%的调查对象表示会参加免费的心肺复苏培训,76.8%的调查对象希望通过讲座练习的方式进行心肺复苏培训,96.4%的调查对象希望医生作为授课老师。结果见表2-7。10 山西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表2-7主要照顾者对参加免费CPR培训的需求项目组别例数构成比(%)是否会参加免费的CPR培训会11274.7不会3825.3希望学习CPR的方式通过网络3632.1通过电视4237.5通过书报3430.4参加相关讲座练习8676.8其他00希望的授课老师医生10896.4护士8071.4志愿者5851.82.3CPR知信行情况2.3.1知信行总体情况主要照顾者CPR知识、态度、行为得分情况见表2-8。进一步对心肺复苏K分、A分、P分进行分类,得分≥总分的60%者视为及格,得分≥总分的80%者视为良好。主要照顾者CPR知识、态度和行为得分及格者分别占13.3%、96.0%和86.7%;良好者分别占0、48.0%和25.3%。表2-8CPR知识、态度、行为得分情况(n=150)项目满分xs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知识分269.73±4.72106-13态度分3023.03±2.932321-25行为分4028.24±4.672826-322.3.2知信行三者的相关性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主要照顾者心肺复苏知识与态度之间(r=0.205,P<0.05)、知识与行为之间(r=0.393,P<0.01)、态度与行为之间(r=0.404,P<0.01)均呈正相关。结果见表2-9。表2-9主要照顾者CPR知识、态度、行为相关性分析知识分态度分行为分知识分1态度分0.205*1行为分0.393**0.40**1**P<0.01;*P<0.0511 山西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3.3知识得分情况调查对象的心肺复苏知识得分最低分0分,最高分20分,平均得分9.73±4.72。结果见表2-10。表2-10CPR知识的知晓率(n=150)序号题目(按知晓率高低排序)得分xs(分)知晓人数知晓率(%)1胸外按压患者所躺平面要求1.52±0.8611476.02心肺复苏的体位1.47±0.8911073.33胸外按压胸部暴露要求1.17±0.998858.74拨打120谁先挂断电话1.04±1.007852.05成人胸外按压的部位1.01±1.007650.76呼吸心跳骤停患者急救的“黄金时间”0.85±0.996442.77成人胸外按压的手法0.75±0.975637.38现场判断有无意识的方法0.45±0.843422.79成人胸外按压的深度0.27±0.682013.310成人胸外按压的频率0.24±0.651812.011什么情况下暂时停止CPR0.64±0.65149.312单纯胸外按压的知晓0.16±0.54128.013成人CPR按压吹气比0.16±0.54128.02.3.4态度得分情况调查对象的心肺复苏态度得分最低分16分,最高分30分,平均得分23.03±2.93。具体见表2-11。表2-11CPR态度得分情况(n=150)序号条目最小值最大值xs1心脏停止跳动后仍能救活的可能性153.88±0.712及时有效心肺复苏挽救生命的可能性354.11±0.673冠心病患者主要照顾者学习心肺复苏的必要性254.47±0.584参加心肺复苏培训的兴趣程度154.07±0.965对自身学习心肺复苏能力的评价153.69±0.946使用心肺复苏抢救患者的把握程度152.81±0.942.3.5行为得分情况调查对象的心肺复苏行为得分最低分17分,最高分40分,平均得分28.24±4.67。具体见表2-12。12 山西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表2-12CPR行为得分情况(n=150)序号条目最小值最大值xs1判断周围环境的安全153.71±1.012判断意识154.27±0.763拨打急救电话354.72±0.484在急救人员指导下实施急救154.24±0.855组织周围人员进行心肺复苏153.27±1.276实施胸外按压152.59±1.067实施人工呼吸152.65±1.068判定复苏实施的效果152.80±1.102.3.6对亲朋好友将不会实施心肺复苏两项关键操作的原因对主要照顾者将不会为亲朋好友实施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的原因进行了调查(可多选),其中118例研究对象表示不确定或不会或一定不会。结果见表2-13,表2-14。表2-13对亲朋好友将不会实施胸外按压的原因(n=118)原因例数构成比(%)自己不懂相关急救技能10268.0担心自己急救技能不够怕给患者带来伤害8456.0抢救是医务人员的责任00.0本身身体原因不能实施85.3因太过悲伤而不能实施64.0担心被误解而承担责任149.3担心得传染病00不敢碰死人00男女授受不亲的观念00其他00表2-14对亲朋好友将不会实施人工呼吸的原因(n=118)原因例数构成比(%)自己不懂相关急救技能10469.3担心自己急救技能不够怕给患者带来伤害7650.7抢救是医务人员的责任00.0本身身体原因不能实施42.7因太过悲伤而不能实施42.7担心被误解而承担责任128.0担心得传染病21.3不敢碰死人00.0男女授受不亲的观念42.7其他21.313 山西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4主要照顾者CPR知信行单因素分析(n=150)2.4.1患者一般情况与CPR知信行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t检验比较患者一般资料不同时,主要照顾者的心肺复苏K、A、P得分的差异。2.4.1.1患者的性别、住院次数、手术经历与CPR知信行患者性别、因心脏原因住院次数、手术经历不同时,主要照顾者心肺复苏K、A、P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2-15。表2-15患者性别、住院次数、手术经历不同的主要照顾者心肺复苏知信行得分比较(xs)项目组别K分A分P分性别男性9.87±4.8023.31±2.7028.10±5.23女性9.58±4.6522.72±3.1528.39±4.01t值0.3731.2240.378P值0.7100.2230.706住院次数1次10.24±4.8123.33±2.9229.03±5.042-3次8.35±4.9022.61±2.9827.61±3.763次以上10.53±4.0323.00±2.9027.63±4.89F值2.9850.8291.705P值0.0540.4390.185手术经历是9.18±4.5122.67±2.8928.21±4.37否10.33±4.8923.42±2.9528.28±5.00t值1.5041.5740.095P值0.1350.1180.9252.4.1.2患者的年龄与CPR知信行患者年龄不同时,主要照顾者心肺复苏K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心肺复苏A、P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经LSD-t多重比较:35-49岁组与80岁以上组、50-64岁组与65-79岁组、50-64岁组与80岁以上组知K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2-16。14 山西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表2-16患者年龄不同的主要照顾者的心肺复苏知信行得分比较(xs)年龄K分A分P分35-49岁8.67±2.7422.67±2.8126.67±3.0650-64岁8.34±5.1723.22±2.7128.91±3.6665-79岁10.63±4.41b23.22±3.3228.33±5.2080岁以上12.40±3.22ab22.10±2.5326.80±6.35F值5.2540.8971.547P值0.0020.4450.205注:a表示与35-49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表示与50-64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1.3患者的婚姻状况与CPR知信行结果显示:患者婚姻状况不同时,主要照顾者心肺复苏K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心肺复苏A、P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2-17。表2-17患者婚姻状况不同的主要照顾者的心肺复苏知信行得分比较(xs)婚姻状况K分A分P分已婚9.38±4.8123.05±2.8628.03±4.65离异丧偶11.58±3.7622.92±3.3529.33±4.71t值2.1210.2001.254P值0.0360.8420.2122.4.1.4患者的文化程度与CPR知信行结果显示:患者文化程度不同时,主要照顾者心肺复苏K、A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心肺复苏P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多重比较:小学及以下组与本科及以上组、初中组与本科及以上组的K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小学及以下组与大专组、小学及以下组与本科及以上组、初中组与大专组、高中或中专组与大专组的A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2-18。15 山西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表2-18患者文化程度不同的主要照顾者的心肺复苏知信行得分比较(xs)文化程度K分A分P分小学及以下8.62±5.2522.24±3.4528.57±3.66初中8.86±3.3322.59±1.9227.32±4.06高中或中专10.45±4.8823.35±2.7828.60±5.13大专11.75±5.3126.00±2.73abc31.25±5.73本科及以上12.25±4.75ab24.00±3.22a27.50±6.35F值2.8293.9071.493P值0.0270.0050.207注:a表示与小学及以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表示与初中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表示与高中或中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1.5患者的职业与CPR知信行结果显示:患者职业不同时,主要照顾者心肺复苏K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心肺复苏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LSD-t多重比较:农民组与工人组、农民组与离退休组K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2-19。表2-19患者职业不同的主要照顾者的心肺复苏知信行得分比较(xs)职业K分A分P分农民8.19±4.7322.33±2.9328.00±4.10工人11.17±4.24a22.33±2.2328.33±2.81离退休10.77±4.66a23.52±3.0628.16±5.19其他9.82±4.2523.73±2.5929.00±5.40F值3.4852.2840.246P值0.0170.0810.864注:a表示与农民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1.6患者的医疗费用支付方式与CPR知信行结果显示:患者医疗费用支付方式不同时,主要照顾者心肺复苏K、P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心肺复苏A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LSD-t多重比较:自费组与医疗保险组、医疗保险组和公费组K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医疗保险组和公费组P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2-20。16 山西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表2-20不同医疗费用支付方式主要照顾者的心肺复苏知信行得分比较(xs)医疗费用支付方式K分A分P分自费16.50±4.9523.50±0.7130.50±0.71医疗保险9.46±4.61a22.95±2.9527.99±4.60公费14.00±3.90b24.67±2.5833.33±4.23bF值5.0141.0134.175P值0.0080.3660.017注:a表示与自费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表示与医疗保险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1.7患者的病程与CPR知信行结果显示:患者冠心病病程不同时,主要照顾者心肺复苏P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主要照顾者心肺复苏K、A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LSD-t多重比较:1年以下组与5年以上组、1-5年组与5年以上组P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2-21。表2-21患者病程不同的主要照顾者的心肺复苏知信行得分比较(xs)病程K分A分P分1年以下9.32±4.7123.18±2.6128.82±5.051-5年10.73±5.1323.23±3.8229.00±4.375年以上9.32±4.1322.53±2.2126.32±3.79abF值1.3900.7434.549P值0.2520.4770.012注:a表示与1年以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表示与1-5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2主要照顾者一般情况与CPR知信行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t检验比较主要照顾者一般资料不同时,主要照顾者心肺复苏K、A、P得分的差异。2.4.2.1宗教信仰、身体状况、是否正确知道患者所患疾病、是否还有其他人照顾该患者与CPR知信行结果显示:不同宗教信仰、身体状况、是否正确知道患者所患疾病、是否还有其他人照顾该患者,主要照顾者心肺复苏K、A、P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2-22。17 山西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表2-22不同宗教信仰、身体状况、是否正确知道患者所患疾病、是否还有其他人照顾该患者情况下主要照顾者心肺复苏知信行得分比较(xs)项目组别K分A分P分宗教信仰无9.60±4.7423.04±2.9828.22±4.67有13.00±2.3722.67±1.3728.67±5.16t值-1.7440.306-0.228P值0.0830.7600.820身体状况很好10.31±4.6823.38±3.3528.54±5.42一般9.59±4.8222.69±2.6227.95±4.06不太好8.80±4.4223.40±2.9128.60±4.95F值0.8121.0580.315P值0.4460.3500.731正确知道患者所患疾病是9.71±4.7522.94±3.0828.23±4.87否9.89±4.6123.67±1.2828.33±2.87t值-0.149-1.799-0.133P值0.8820.0780.895还有其他人参与照顾该患者否9.53±5.2122.94±3.0427.65±3.73是9.79±4.5823.05±2.9128.41±4.91t值-0.286-0.193-0.841P值0.7750.8470.4022.4.2.2性别与CPR知信行结果显示:男性组与女性组主要照顾者心肺复苏K、A、P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认为:男性组K、A、P得分高于女性组。具体见表2-23。表2-23不同性别的主要照顾者的心肺复苏知信行得分比较(xs)性别K分A分P分男性10.67±5.1423.58±2.9329.33±3.96女性9.00±4.2422.60±2.8827.38±5.02t值2.1752.0562.664P值0.0310.0420.0092.4.2.3年龄与CPR知信行结果显示:不同年龄下,主要照顾者心肺复苏K、P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主要照顾者心肺复苏A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LSD-t多重比较:18-35岁组K得分比36-60岁组和61岁以上组高;61岁以18 山西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上组P得分比18-35岁组和36-60岁组低。具体见表2-24。表2-24不同年龄的主要照顾者的心肺复苏知信行得分比较(xs)年龄K分A分P分18-35岁12.17±4.1723.67±2.5729.94±3.2936-60岁9.27±4.47a23.02±3.1528.40±4.8361岁以上7.83±5.12a22.08±2.3825.08±4.42abF值7.8412.1348.766P值0.0010.122<0.001注:a表示与18-35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表示与36-60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2.4居住地与CPR知信行结果显示:城市组与农村组主要照顾者心肺复苏K、A、P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认为:城市组K、A、P得分比农村组高。具体见表2-25。表2-25不同居住地的主要照顾者的心肺复苏知信行得分比较(xs)居住地K分A分P分城市10.72±4.4423.36±2.9128.86±4.77农村6.35±4.0621.88±2.7626.12±3.62t值5.1432.6403.601P值<0.0010.0090.0012.4.2.5婚姻状况与CPR知信行结果显示:不同婚姻状况下,主要照顾者心肺复苏K、P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主要照顾者心肺复苏A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LSD-t多重比较:未婚组K、P得分均比已婚组、其他组高。具体见表2-26。表2-26不同婚姻状况的主要照顾者的心肺复苏知信行得分比较(xs)婚姻K分A分P分未婚16.33±2.4624.17±2.8631.17±2.59已婚9.11±4.49a22.88±3.0028.08±4.81a其他10.00±3.12a23.75±0.8926.50±2.88aF值15.4071.3273.076P值<0.0010.2680.049注:a表示与未婚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2.6文化程度与CPR知信行结果显示:不同文化程度下,主要照顾者心肺复苏K、A、P得分差异有统计学19 山西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意义。经LSD-t多重比较:大专组K得分高于初中组、高中或中专组,本科及以上组K得分高于小学及以下组、初中组、高中或中专组;大专组A、P得分高于初中组,本科及以上组A、P得分高于其他组。具体见表2-27。表2-27不同文化程度的主要照顾者的心肺复苏知信行得分比较(xs)文化程度K分A分P分小学及以下8.33±8.6921.67±1.3728.00±4.10初中8.54±4.2621.65±3.0026.15±3.81高中或中专7.47±3.1122.63±2.3127.63±4.78大专12.09±3.87bc23.82±2.54b29.00±5.16b本科及以上13.00±4.38abc25.44±2.3abcd31.88±3.33abcdF值10.49311.8249.534P值<0.001<0.001<0.001注:a表示与小学及以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表示与初中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表示与高中或中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表示与大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2.7职业与CPR知信行结果显示:不同职业下,主要照顾者心肺复苏K、P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A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LSD-t多重比较:农民组K得分低于工人组、干部组、职员组、其他组,离退休组K得分低于工人组、职员组、其他组,干部组K得分低于职员组;干部组、职员组、其他组P得分高于农民组,其他组P得分高于工人组。具体见表2-28。表2-28不同职业的主要照顾者的心肺复苏知信行得分比较(xs)职业K分A分P分农民6.56±4.0322.11±2.8526.11±3.51工人11.17±3.59a23.50±3.6127.00±6.93干部10.23±3.67a24.15±2.4928.77±4.93a职员13.42±4.07ac22.83±1.9530.08±2.52a离退休8.33±4.42bd22.47±2.4327.87±5.28其他11.45±4.75ae23.91±4.0630.27±4.14abF值9.8472.2653.653P值<0.0010.0510.004注:a表示与农民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表示与工人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表示与干部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表示与职员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表示与离退休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2.8月收入与CPR知信行20 山西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结果显示:不同月收入下,主要照顾者心肺复苏A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K、P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LSD-t多重比较:5000以上组A得分高于其他组,500以下组A得分低于1500-3499组。具体见表2-29。表2-29不同月收入的主要照顾者的心肺复苏知信行得分比较(xs)月收入K分A分P分500以下9.54±5.8621.77±3.4228.00±3.88501-14998.58±4.6522.75±1.9626.42±5.31500-34999.14±4.3723.14±2.55a28.1±4.653500-499910.13±3.422.13±3.8829.38±3.725000以上12.08±4.4424.85±2.52abcd29.77±4.98F值2.3114.5501.925P值0.0610.0020.109注:a表示与500以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表示与501-1499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表示与1500-3499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表示与3500-4999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2.9是否患有慢性疾病与CPR知信行结果显示:患有慢性疾病组与不患有慢性疾病组主要照顾者心肺复苏K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A、P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认为:患有慢性疾病组K得分高于不患有慢性疾病组。具体见表2-30。表2-30患有和不患有慢性疾病的主要照顾者的心肺复苏知信行得分比较(xs)组别K分A分P分患有慢性疾病10.13±4.5922.97±2.8328.21±4.14不患有慢性疾病8.00±4.9323.29±3.3628.36±6.58t值2.184-0.517-0.111P值0.0310.6060.9122.4.2.10同患者关系与CPR知信行结果显示:在与患者关系不同下,主要照顾者心肺复苏K、P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A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LSD-t多重比较:其他组K得分最高,子女组次之,配偶最低;其他组P得分高于其他两组。具体见表2-31。21 山西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表2-31与患者的关系不同的主要照顾者的心肺复苏知信行得分比较(xs)与患者的关系K分A分P分配偶7.28±4.5122.80±2.8027.4±4.62子女10.18±4.26a23.00±2.9327.93±4.60其他14.1±3.09ab23.70±3.2831.60±3.68abF值19.6130.6786.639P值<0.0010.5090.002注:a表示与配偶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表示与子女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2.11是否全职照顾该患者与CPR知信行结果显示:全职照顾该患者组与非全职照顾该患者组主要照顾者心肺复苏K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A、P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认为:非全职照顾该患者组比全职照顾该患者组K得分高。具体见表2-32。表2-32全职与非全职照顾该患者的主要照顾者的心肺复苏知信行得分比较(xs)组别K分A分P分全职照顾该患者8.60±4.9122.71±2.4428.06±5.22非全职照顾该患者10.73±4.3323.30±3.2928.40±4.15t值-2.817-1.247-0.441P值0.0060.2140.6602.4.2.12是否遇到过为心脏骤停患者进行紧急抢救的场合与CPR知信行结果显示:遇到过为心脏骤停患者进行紧急抢救的场合组与没有遇到过为心脏骤停患者进行紧急抢救的场合组主要照顾者心肺复苏K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A、P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可认为:遇到过为心脏骤停患者进行紧急抢救的场合组比没有遇到过为心脏骤停患者进行紧急抢救的场合组K得分高。具体见表2-33。表2-33遇到过与没有遇到过为心脏骤停患者进行紧急抢救的场合的主要照顾者的心肺复苏知信行得分比较(xs)组别K分A分P分遇到过为心脏骤停患者进行紧12.1±4.9122.60±2.9127.30±4.94急抢救的场合没有遇到过为心脏骤停患者进9.37±4.6023.09±2.9428.38±4.63行紧急抢救的场合t值2.451-0.698-0.967P值0.0150.4860.33522 山西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4.3主要照顾者CPR培训现状与CPR知信行2.4.3.1是否听说过CPR与CPR知信行结果显示:听说过CPR组与未听说过CPR组主要照顾者心肺复苏K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A、P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可认为:听说过CPR组比未听说过CPR组K得分高。具体见表2-34。表2-34听说过与未听说过CPR的主要照顾者的心肺复苏知信行得分比较(xs)组别K分A分P分听说过CPR10.27±4.4723.06±3.0128.50±4.70未听说过CPR5.78±4.6722.78±2.3226.33±4.09t值3.9780.3831.862P值<0.0010.7020.0652.4.3.2是否接受过CPR技能培训与CPR知信行结果显示:接受过CPR培训组与未接受过CPR培训组主要照顾者心肺复苏K、P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心肺复苏A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认为:接受过CPR培训组K、P得分较高。具体见表2-35。表2-35接受过与未接受过CPR培训的主要照顾者的心肺复苏知信行得分比较(xs)组别K分A分P分接受过系统的CPR培训13.85±3.1723.77±3.2830.85±5.86未接受过系统的CPR培训8.87±4.5422.87±2.8427.69±4.20t值5.3211.4262.605P值<0.0010.1560.0142.5主要照顾者CPR知信行多因素分析(n=150)本研究分别以主要照顾者心肺复苏K、A、P得分为因变量,将单因素分析中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作为自变量,进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变量赋值方式见表2-36。分析结果见表2-37,表2-38,表2-39。23 山西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表2-36主要照顾者心肺复苏KAP影响因素自变量赋值方式变量赋值方式患者年龄35-49=1,50-64=2,65-79=3,80岁以上=4患者婚姻状况已婚=1,离异丧偶=2小学及以下=1,初中=2,高中或中专=3,大专=4,本科患者文化程度及以上=5农民:X11=1,X12=0,X13=0,工人:X11=0,X12=1,X13=0,患者职业离退休:X11=0,X12=0,X13=1,其他:X11=0,X12=0,X13=0患者医疗费用支付方式自费=1,医疗保险=2,公费=3患者确诊冠心病时间1年以下=1,1-5年=2,5年以上=3主要照顾者性别男=1,女=2主要照顾者年龄18-35=1,36-60=2,61岁以上=3主要照顾者居住地城市=1,农村=2未婚:X21=1,X22=0,已婚:X21=0,X22=1,主要照顾者婚姻状况其他:X21=0,X22=0小学及以下=1,初中=2,高中或中专=3,大专=4,本科主要照顾者文化程度及以上=5农民:X31=1,X32=0,X33=0,X34=0,X35=0,工人:X31=0,X32=1,X33=0,X34=0,X35=0,干部:X31=0,X32=0,X33=1,X34=0,X35=0,主要照顾者职业职员:X31=0,X32=0,X33=0,X34=1,X35=0,离退休:X31=0,X32=0,X33=0,X34=0,X35=1,其他:X31=0,X32=0,X33=0,X34=0,X35=0500以下=1,501-1499=2,1500-3499=3,3500-4999=4,5000主要照顾者月收入以上=5主要照顾者是否患有慢性疾病无=1,有=2配偶:X41=1,X42=0,子女:X41=0,X42=1,主要照顾者与患者的关系其他:X41=0,X42=0主要照顾者是否全职照顾该患者是=1,否=224 山西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主要照顾者施是否遇到过为心脏是=1,否=2骤停患者进行紧急抢救的场合主要照顾者施是否听说过心肺复是=1,否=2苏主要照顾者施是否接受过系统的是=1,否=2心肺复苏技能培训表2-37主要照顾者心肺复苏知识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结果变量偏回归系数标准误标准偏回归系数tP常数项35.6705.326-6.698<0.001主要照顾者职业农民*2.2352.7360.2030.8170.416主要照顾者职业工人*-3.9051.597-0.225-2.4460.016主要照顾者职业干部*-0.8661.116-0.070-0.7760.439主要照顾者职业职员*-0.9971.226-0.078-0.8140.417主要照顾者职业离退休*-1.8311.225-0.156-1.4950.137关系配偶#-4.2611.269-0.427-3.3580.001关系子女#-1.2091.058-0.128-1.1430.255主要照顾者是否有过系-3.7700.939-0.304-4.016<0.001统CPR培训主要照顾者是否遇到过-3.2890.934-0.238-3.5210.001紧急抢救的场合主要照顾者居住地-5.6422.765-0.503-2.0410.043注:*主要照顾者职业参照组:其他;#与患者关系参照组:其他。R2=51.3%F=8.332P<0.001表2-38主要照顾者心肺复苏态度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结果变量偏回归系数标准误标准偏回归系数tP常数项19.3620.581-33.319<0.001主要照顾者文化程度1.1640.1720.4866.762<0.001R2=23.6%F=45.722P<0.00125 山西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表2-39主要照顾者心肺复苏行为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结果变量偏回归系数标准误标准偏回归系数tP常数项20.1854.916-4.106<0.001关系配偶#-2.3421.406-0.237-1.6650.098关系子女#-2.7601.136-0.296-2.4310.016A总分0.4620.1190.2903.890<0.001K总分0.2240.0880.2262.5540.012主要照顾者性别-1.6260.694-0.173-2.3450.021主要照顾者年龄-1.4390.727-0.194-1.9800.050注:#与患者关系参照组:其他。R2=38.3%F=5.539P<0.00126 山西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3讨论3.1CPR知识来源及学习需求研究结果表明,主要照顾者心肺复苏知晓率较高,为88.0%,与刘茜茜[29]等人的研究结果相似。从获取CPR知识的主要来源途径的调查结果来看,主要照顾者获取CPR知识的来源途径主要是电视(71.2%),通过健康教育讲座或培训的形式获取的仅有18.2%,与文献报道[30]相似。在调查过程中,有些调查对象表示他们从电视的健康讲座、电视剧、新闻中获取CPR知识,然而很多影视节目中CPR操作不规范,极易误导观众,提示相关部门应整治规范媒体中的CPR知识与技能,并建立规范化培训体系,搞好CPR的培训工作。本研究同时调查了主要照顾者的培训情况,17.3%的研究对象表示接受过系统的心肺复苏技能培训,表明住院冠心病患者主要照顾者接受心肺复苏技能培训较少,稍高于国内相关研究结果[20],但远低于美国CPR培训普及率[18]。可见住院冠心病患者主要照顾者CPR培训普及率低,与发达国家尚有很大差距。说明有关部门应加大对冠心病患者主要照顾者CPR培训的支持力度,加强对其CPR培训的关注,为其提供更多更适合的培训方案。在26例既往接受过系统心肺复苏培训的调查对象中,12例(46.2%)是因为学校、单位或他人的要求而接受培训,仅4例(15.4%)由于家人病情的需要而接受培训。在124例未接受过系统心肺复苏培训的调查对象中,表示未接受系统培训的原因,排在第一位的是不知道哪里有这样的课程,占53.2%,与殷欣[20]的报道一致。说明CPR培训工作的开展还比较局限,集中在建筑公司、钢铁公司等生产前线,只有很少一部分主要照顾者通过社区的急救培训获得,很多主要照顾者无法便捷、有效获得。因此相关政府部门建立健全CPR培训体系,扩大培训覆盖面,尤其加大对农村等偏远地区的培训投入,让更多的冠心病患者主要照顾者接受系统、正规的急救培训。本研究对主要照顾者培训需求的调查显示,74.7%的调查对象表示会参加免费的心肺复苏培训,说明住院冠心病患者主要照顾者对参加免费心肺复苏培训有着较高热情,与周春燕[31]等人的报道基本相似。提示对住院冠心病患者主要照顾者开展心肺复苏培训是切实可行。此外,76.8%的调查对象希望通过讲座练习方式进行心肺复苏培27 山西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训,96.4%的调查对象希望医生作为授课老师。这可能是由于普通民众认为医生作为专业人士,提供的急救知识更全面,更专业。提示相关部门在CPR培训授课老师的选择上,尽可能优先考虑医生。3.2CPR知信行情况研究结果表明,CPR知识、态度、行为三者间存在正相关,说明要想达到理想CPR行为水平的目的,必须以良好的CPR知识为基础,以较高的CPR态度为动力。故而应注重心肺复苏知信行整体水平的提高,来改善第一目击者心肺复苏实施情况。3.2.1知识情况研究结果显示,以≥总分的60%者为及格,主要照顾者CPR知识及格率仅为13.3%,与文献结果[32]基本相似。总的来看,主要照顾者CPR知识得分范围0~20分,平均得分9.73±4.72。可见住院冠心病患者主要照顾者CPR知识水平较差。从CPR知识的知晓率情况来看,排在前3位项目为:胸外按压患者所躺平面要求(76.0%)、心肺复苏的体位(73.3%)、胸外按压胸部暴露要求(58.7%);知晓率最低的3个项目为:成人CPR按压吹气比(8.0%)、单纯胸外按压的知晓(8.0%)、什么情况下暂时停止CPR(9.3%)。可知,主要照顾者对于心肺复苏所躺平面、体位、胸部暴露要求方面的知识有一定了解,但其在胸外按压知识方面得分较差,尤其不知道未经培训的非专业施救人员可实施单纯胸外按压。因此,应加大对住院冠心病患者主要照顾者CPR知识的宣传教育和CPR技能培训,向其提供最新、最专业的CPR知识,加强对胸外按压知识方面的提供。3.2.2态度情况主要照顾者CPR态度部分总分为30分,其平均得分23.03±2.93。在及时有效CPR挽救生命的可能性,冠心病患者主要照顾者学习CPR的必要性,参加CPR培训的兴趣程度这三项中,平均得分均在4分以上,说明主要照顾者对心肺复苏重要性的认识较好,并对CPR技能的学习表现出较强的主观需求和兴趣。但本研究显示,对自身学习心肺复苏能力的评价,使用心肺复苏抢救患者的把握程度这两项的平均得分分别为3.69±0.94,2.81±0.94,表明主要照顾者学习心肺复苏知识与技能的能力较28 山西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差,并对自身使用心肺复苏抢救患者的把握不高,急救自信心不足。有学者[33]认为在实施心肺复苏培训同时,建立心理支持系统,使接受培训者在不断巩固复习心肺复苏的过程中,增强自身施救的自信心和主动性。3.2.3行为情况主要照顾者CPR行为部分总分为40分,其平均得分28.24±4.67。在判断意识,拨打急救电话,在急救人员指导下实施急救这三项中,平均得分均在4分以上,表明大部分的研究对象在遇到亲朋好友忽然晕倒没意识,会为其求救并进行简单的急救。但本研究同时显示,研究对象在组织周围人员进行心肺复苏,实施胸外按压,实施人工呼吸,判定复苏实施的效果这四项的平均得分均在4分以下,说明主要照顾者的CPR行为水平不高,尽管大部分的研究对象会为患者进行求救以及简单的急救,但不会去实施CPR,无法从根本上挽救患者的生命。可能与研究对象CPR知识和技能匮乏有关。在对主要照顾者将不会为亲朋好友实施胸外按压的调查显示,有118例(78.6%)研究对象表示不确定或不会或一定不会。其原因位于前3位的依次是:自己不懂相关急救技能(68.0%),担心自己急救技能不够怕给患者带来伤害(56.0%),担心被误解而承担责任(9.3%)。在对主要照顾者将不会为亲朋好友实施人工呼吸的调查显示,有118例(78.6%)研究对象表示不确定或不会或一定不会。其原因位于前3位的依次是:自己不懂相关急救技能(69.3%),担心自己急救技能不够怕给患者带来伤害(50.7%),担心被误解而承担责任(8.0%)。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不会为亲朋好友实施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的前三大原因都是自己不懂相关急救技能,担心自己急救技能不够怕给患者带来伤害和担心被误解而承担责任,与国内文献报道[31]相似。国外学者Platz[18]等人的研究结果亦显示,实施CPR最常见的障碍包括害怕伤害患者以及缺乏帮助的知识和技能。提示在提高住院冠心病患者主要照顾者CPR知信行水平的同时,应注重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3.3心肺复苏KAP的影响因素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主要照顾者居住地,职业,与患者的关系,是否遇到过为心脏骤停患者进行紧急抢救的场合,是否接受过系统的CPR技能培训对心29 山西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肺复苏K得分有影响;主要照顾者文化程度对心肺复苏A得分有影响;主要照顾者性别,年龄,与患者的关系,K得分,A得分对心肺复苏P得分有影响。以下将具体讨论。3.3.1性别主要照顾者性别对心肺复苏P得分有影响,多元结果显示,心肺复苏P得分男性高于女性。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工作在生产第一线的多为男性,其接受安全培训的机会高于女性,懂得相关急救技能,另一方面,男性在遇到紧急事件时,变现得更为镇定。3.3.2年龄多元结果显示,主要照顾者年龄对CPR行为得分有影响,且随着年龄增长,主要照顾者CPR行为水平越低。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年龄越大,学习能力及体力越差,而年轻人乐于接受新事物,善于运用现代化的工具获取新知识、新信息并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去,另一方面老年人记忆和体能有减退趋势,并患有多种慢性疾病,并且一部分研究对象表示自身年龄太大,思维体力跟不上。但有资料显示[34],可对超过50岁的人群开展CPR培训,使有能力的年长者能够在成为“第一目击者”的情况下,起到积极的作用。提示我们在确定CPR等急救培训的人群时,应酌情将中老年人群纳入考虑范围之内。3.3.3居住地多元结果表明,居住地对CPR知识得分有影响,且城市得分高于农村。可能的原因是,农村的医疗资源、道路、信息等基础设施的制约,农村的居民获取CPR知识的途径较狭窄,尤其急救相关培训多在城市举办。提示相关部门应加大对农村居民CPR等急救知识和技能的宣传力度,同时注重培训方式的多元化,让更多居民了解并掌握CPR知识和技能。3.3.4文化程度多元结果表明,主要照顾者文化程度对心肺复苏A得分有影响,且文化程度越高,主要照顾者心肺复苏A得分就越高。由于文化程度越高,获取相关急救知识的30 山西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途径越广,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越好,越能认识到CPR作为一种急救技能在挽救患者生命方面发挥巨大的作用。说明在实际工作中,应更加关注文化程度较低的住院冠心病患者主要照顾者这一群体CPR相关健康知识的宣教和普及,用更加简单易懂的方式对其进行培训。3.3.5职业多元结果显示,主要照顾者职业对心肺复苏K得分有影响,且工人组K得分低于其他组。大部分工人虽然由于工作性质,接受过及相关安全培训(其中包括CPR相关技能的培训),但是其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对相关急救知识的理解和把握较差,对相关急救的重要性认识不清。此外,最近一次的培训时间距现在较长,造成其知识的掌握较差。3.3.6与患者关系多元结果表明,主要照顾者与患者的关系对心肺复苏K、P得分有影响,且配偶组K得分低于其他组,子女组P得分低于其他组。一般而言,冠心病患者的配偶年龄均较大,思维体力跟不上,记忆力也有所下降,造成其K水平较低的结果。作为冠心病患者的子女,当其遇到自己的父母亲突发心脏病,会表现出害怕和惊慌失措,而不能采取正确、有效的措施对患者进行急救,故其P水平较低。说明在开展CPR培训工作的同时,应注重受训者心理指导,让受训者从心底接受并重视CPR,帮助他们冷静处理紧急情况,以此来挽救人的生命。3.3.7是否遇到过为心脏骤停患者进行紧急抢救的场合多因素结果表明,是否遇到过为心脏骤停患者进行紧急抢救的场合对心肺复苏知识得分有影响,且遇到过为心脏骤停患者进行紧急抢救的场合者得分较高,其原因可能是,人们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印象更深刻,对心肺复苏的流程记忆更清晰。说明CPR培训可采取情景教学法。3.3.8是否接受过系统的CPR技能培训多因素结果表明,是否接受过系统的CPR技能培训对CPR知识得分有影响,接受过系统的CPR技能培训者得分高。这可能与经过系统的CPR培训,受训者对CPR31 山西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相关知识有了全面系统的了解有关。提示有关部门应加大CPR相关急救技能的培训的支持力度,扩大CPR培训方式,向住院冠心病患者主要照顾者提供CPR培训更多选择,全面搞好CPR培训工作。32 山西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4结论4.1研究结论1.住院冠心病患者主要照顾者CPR培训率低,很难发挥“第一目击者”的作用;但其对CPR技能的培训有很大的需求。2.住院冠心病患者主要照顾者CPR知信行整体水平较低,需进一步提高。3.住院冠心病患者主要照顾者CPR知识与态度、知识与行为、态度与行为之间呈正相关。4.住院冠心病患者主要照顾者CPR知信行水平受到以下因素影响:主要照顾者居住地,职业,与患者的关系,是否遇到过为心脏骤停患者进行紧急抢救的场合,是否接受过系统的CPR技能培训对CPR知识得分有影响;主要照顾者文化程度对CPR态度得分有影响;主要照顾者性别,年龄,与患者的关系,知识得分,态度得分对CPR行为得分有影响。4.2建议1.医护工作者应承担更多的健康教育责任,从医院和社区两个层面共同推进冠心病患者主要照顾者CPR培训工作的开展。可率先在急诊科和心内科发放自制宣传册,安排专门人员进行出院前健康教育或是组织小规模的“一对一”或“一对多”CPR培训。由于医生在家属的心中具有权威性,可由医生来鼓励主要照顾者参加CPR相关培训。除此之外,应加大对农村地区居民CPR急救知识的宣传培训。2.教学方式多元化,采用讲座、反复练习等方式,也可借鉴情景教学法以提高培训效果。3.应更加注重文化程度较低、患者配偶人群CPR的培训,其中应对年长者现场急救内容和方式进行调整,以保证其自身安全和施救效果。4.加强与受训者的沟通,通过成功事例介绍等,在说明CPR重要性的同时提高施救者自我学习能力和身体状况的评价,增强其成就感和施救信心。5.政府应加大投入,促进培训工具(模拟人)的改进,以适应更加广泛的培训。33 山西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4.3本研究的不足及展望1.本次研究只对太原市5家三甲医院的住院冠心病患者主要照顾者进行调查且样本量相对较小。今后可在扩大样本量基础上,在不同地区、不同等级医院进行调查研究。2.由于时间、人力、物力有限,只是进行了现状调查。可在此研究基础上,实施干预研究,探讨针对冠心病患者主要照顾者更加合理的培训方式和内容,并进行效果评价。34 山西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参考文献[1]张波,桂莉.急危重症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53-56.[2]MurakoshiNobuyuki,AonumaKazutaka.EpidemiologyofarrhythmiasandsuddencardiacdeathinAsia[J].CirculationJournal,2013,77(10):2419-2431.[3]ZipesDP,WellensHJ.Suddencardiacdeath[J].Circulation,1998,98(21):2334-2351.[4]MehraR.Globalpublichealthproblemofsuddencardiacdeath[J].JElectrocardiol,2007,40(6):S118-S122.[5]HuaW,ZhangLF,WuYF,LiuXQ,GuoDS,ZhouHL,GouZP,ZhaoLC,NiuHX,ChenKP,MaiJZ,ChuLN,ZhangS.IncidenceofsuddencardiacdeathinChina:Analysisof4regionalpopulations[J].JAmCollCardiol,2009,54(12):1110-1118.[6]张在其,骆福添,陈兵,陈锋,公保才旦,黄力,柯俊,赖欣,李继良,李金年,林才经,刘向,陆家韬,孟庆华,宁哗,裴雅春,孙文会,熊悦安,张斌,赵兴吉,欧阳文伟,陈文标,陈玮莹,郭彦池,杨正飞,黄子通.我国八个大中城市院前急救流行病学调查分析[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0,19(11):1130-1136.[7]张在其,骆福添,陈兵,陈锋,公保才旦,黄力,柯俊,赖欣,李继良,李金年,林才经,刘向,陆家韬,孟庆华,宁哗,裴雅春,孙文会,熊悦安,张斌,赵兴吉,欧阳文伟,陈文标,陈玮莹,郭彦池,杨正飞,黄子通.我国大中城市院前心脏性猝死流行病学调查分析[J].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10,4(9):5-7.[8]李小寒,尚少梅.基础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462.[9]BergRA,HemphillR,AbellaBS,AufderheideTP,CaveDM,HazinskiMF,LernerEB,ReaTD,SayreMR,SworRA.Part5:adultbasiclifesupport:2010AmericanHeartAssociationGuidelinesfor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andEmergencyCardiovascularCare[J].Circulation,2010,122(18Suppl3):S685-S705.[10]陈永强.《2010年国际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指南及治疗建议》解析[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3):317-320.[11]SayreMR,BergRA,CaveDM,PageRL,PottsJ,WhiteRD.Hands-only(compression-only)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acalltoactionforbystanderresponsetoadultswhoexperienceout-of-hospitalsuddencardiacarrest:ascienceadvisoryforthepublicfromtheAmericanHeart35 山西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AssociationEmergencyCardiovascularCareCommittee[J].Circulation,2008,117(16):2162-7.[12]StiellIG,WellsGA,FieldB,SpaiteDW,NesbittLP,DeMaioVJ,NicholG,CousineauD,BlackburnJ,MunkleyD,Luinstra-TooheyL,CampeauT,DagnoneE,LyverM.Advancedcardiaclifesupportinout-of-hospitalcardiacarrest[J].NEnglJMed,2004,351(7):647-656.[13]AxelssonA,ThorénA,HolmbergS,HerlitzJ.AttitudesoftrainedSwedishlayrescuerstowardCPRperformanceinanemergency.Asurveyof1012recentlytrainedCPRrescuers[J].Resuscitation,2000,44(1):27-36.[14]SworR,KhanI,DomeierR,HoneycuttL,ChuK,ComptonS.CPRtrainingandCPRperformance:doCPR-trainedbystandersperformCPR[J].AcadEmergMed,2006,13(6):596-601.[15]王明飞,肖晓兰.某城区635例院前死亡病例分析和院前急救探讨[J].中国病案,2014,15(6):33-35.[16]SworRA,JacksonRE,ComptonS,DomeierR,ZalenskiR,HoneycuttL,KuhnGJ,FrederiksenS,PascualRG.Cardiacarrestinprivatelocations:differentstrategiesareneededtoimproveoutcome[J].Resuscitation,2003,58(2):171-6.[17]梅媛,李映兰.长沙市居民心肺复苏知信行现状及培训效果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长沙:中南大学,2013:23-92.[18]PlatzE,ScheatzleMD,PepePE,DearwaterSR.AttitudestowardsCPRtrainingandperformanceinfamilymembersofpatientswithheartdisease[J].Resuscitation,2000,47(3):273-280.[19]BlewerAL,LearyM,DeckerCS,AndersenJC,FredericksAC,BobrowBJ,AbellaBS.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TrainingofFamilyMembersBeforeHospitalDischargeUsingVideoSelf-Instruction:AFeasibilityTrial[J].JHospMed,2011,6(7):428-432.[20]殷欣,李文涛.冠心病患者家属心肺复苏知识技能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长春:吉林大学,2010:11-38.[21]唐兆芳,李惠玲,童本沁,陆士奇,刘高勤.对冠心病患者家属实施心肺复苏培训的效果[J].护理学杂志,2014,29(21):21-23.[22]杨廷忠,郑建中.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39.[23]余金明.健康行为与健康教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80.[24]吴婷,商临萍.护士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知信行的调查及干预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太原:36 山西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山西医科大学,2014:8.[25]FieldJM,HazinskiMF,SayreMR,ChameidesL,SchexnayderSM,HemphillR,SamsonRA,KattwinkelJ,BergRA,BhanjiF,CaveDM,JauchEC,KudenchukPJ,NeumarRW,PeberdyMA,PerlmanJM,SinzE,TraversAH,BergMD,BilliJE,EigelB,HickeyRW,KleinmanME,LinkMS,MorrisonLJ,O'ConnorRE,ShusterM,CallawayCW,CucchiaraB,FergusonJD,ReaTD,VandenHoekTL.Part1:executivesummary:2010AmericanHeartAssociationGuidelinesfor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andEmergencyCardiovascularCare[J].Circulation,2010,122(18Suppl3):S640-S656.[26]胡苏珍,夏海鸥.社区居民自救互救体系的建立与实施.[硕士学位论文].上海:复旦大学,2012:65-68.[27]吕冬,唐四元.邵阳市社区居民心肺复苏知信行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长沙:中南大学,2010:41-44.[28]王静,刘延锦.社区居民心肺复苏技能的现状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硕士学位论文].郑州:郑州大学,2012:45-50.[29]刘茜茜,龚主,张琦,黄桥,胡翠环.心血管病人家属徒手心肺复苏术知识现状和教学模式探讨[J].医学与社会,2012,25(9):94-96.[30]黄桥,龚主,刘茜茜,张琦,袁瑜,胡翠环,薛晶.心血管疾病患者家属对心肺复苏知识的知晓及学习意愿调查[J].护理学杂志,2012,27(23):43-45.[31]周春燕,常红.住院冠心病患者家属心肺复苏培训意愿及障碍的调查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21):152-154.[32]廖爱凤,钱海兰,钱红继,沈王琴.心脏病患者主要照顾者基础心肺复苏的认知现状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2011,38(21):4444-4446.[33]谢美莲,高丽,吴琪.国外公众心肺复苏技能培训模式的研究进展[J].护理学报,2011,18(1):23-26.[34]SworR,ComptonS.Estimatingcost-effectivenessofmass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trainingstrategiestoimprovesurvivalfromcardiacarrestinprivatelocations[J].PrehospEmergCare,2004,8(4):420-423.37 山西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综述心血管病患者家属心肺复苏知晓及培训现况心脏性猝死(suddencardiacdeath,SCD)是一个由于心脏病所导致的意想不到的死亡[1]。在没有任何先兆的情况下,短时间内发生,并会出现致命的后果。据估计,在世界范围内,每年有超过370万人死于SCD,而美国就有超过30万人死于SCD[2,3]。在我国,每10万人中就有41人死于SCD[4],我国学者报道称,院前死亡的24.87%为心脏性猝死[5],心脏性猝死已成为最常见的死亡原因[6]。院前死亡病历以心血管疾病最多,有79.53%发生在社区(家中)[7],最常见的目击者是患者的家属[8]。如果第一目击者能够及时正确地施以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CPR),就能赢得更高的抢救成功率。本文就心血管病患者家属对CPR的知晓及培训现状综述如下。1心肺复苏的概念心肺复苏是针对心搏、呼吸停止所采取的抢救措施,即应用胸外按压或其他方法形成暂时的人工循环并恢复心脏自主搏动和血液循环,用人工呼吸代替自主呼吸并恢复自主呼吸,达到恢复苏醒和挽救生命的目的[9]。基础生命支持技术(basiclifesupport,BLS)又称现场CPR,是指在事发的现场,对患者实施及时、有效的初步救护,是指专业或非专业人员进行徒手抢救[9,10]。心脏骤停发生后,BLS是挽救生命的基础措施,其基本步骤包括立即识别心脏骤停(suddencardiacarrest,SCA)和启动急救反应系统、早期CPR、使用自动体外除颤仪(automatedexternaldefibrillator,AED)快速除颤[11]。公众学习的CPR即BLS[12]。2心血管病患者家属与心肺复苏心脏性猝死多发生在公共场所以及私人住宅中,而这些场合极少会有专业的医护人员,另一方面,我国专业急救人员从接到呼救信息至到达现场的平均时间是16.22分钟[6],等急救人员抵达事发现场的时候,已经错过了实施心肺复苏的“黄金时间”4分钟。由此突显出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现场的期间内目击者心肺复苏,在挽救患者38 山西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生命、提高院外CPR成功率方面的重要性。院前死亡病历以心血管疾病最多,有79.53%发生在社区(家中)[7],最常见的目击者是患者的家属[8]。文献报道[12],居民因为担心实施CPR后被误解而背黑锅,进而不愿意对亲朋好友实施心肺复苏的比例显著低于陌生人。作为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家属,他们实施CPR的机会远远高于其他人,除此之外,他们因实施CPR而引起的不必要的纠纷远低于其他人。这些最有可能目睹心脏骤停事件以及最有可能实施CPR的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家属将是CPR培训和实施的一个主要资源和目标。3心血管病患者家属心肺复苏知晓现状黄桥[13]等人一项有关心血管疾病患者家属对CPR知识知晓情况的调查显示,66.62%的研究对象表示听说过CPR,其获取CPR知识的主要途径是电视(53.03%),互联网(30.58%),报纸(26.00%)。缪爱凤[14]等人的调查显示,37.0%的家属听说过“CPR”一词,CPR知识的及格率为2.2%,胸外按压和心肺复苏各项知识的正确率均低于50.0%,其中无一人知晓胸外按压频率、深度以及人工呼吸与按压比。刘茜茜[15]等人的调查显示,85.5%的心血管病人家属表示听说过CPR,其获取CPR急救知识的主要途径是电视(32.6%)和医院宣传(21.7%)。殷欣[16]的调查显示:26.4%的家属表示听说过“心肺复苏”一词,获取CPR知识的主要途径是电视(43%)、网络(25%)、书报(16%),CPR知识的及格率为3.5%,知道胸外按压的部位占18.8%,知道胸外按压的频率占16.7%,知道胸外按压的深度占1.4%,知道人工呼吸与胸外按压的比例占3.5%。可见,心血管病患者家属对CPR的知晓情况较差,获取CPR知识的来源途径主要是电视等大众媒体。提示相关部门应整治规范媒体中的CPR知识与技能,充分利用电视、网络等大众媒体宣传心肺复苏急救知识,并制作专业、浅显易懂的心肺复苏相关急救视频在电视及网络上进行播放。除此之外,建立规范化培训体系,搞好CPR的培训工作。4心血管病患者家属心肺复苏培训现状39 山西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Platz[17]等人研究显示,49%的心脏病人家属参加过CPR培训。黄桥[13]等人研究显示,只有16.40%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家属接受过急救培训,但65.58%的研究对象表示愿意参加CPR相关培训,影响参与培训的原因主要是时间不足和精力有限,急救知识的培训主要希望通过现场示范,视频宣传以及模拟训练的形式进行。殷欣[16]的调查显示:仅5.6%的家属参加过CPR培训,有78.5%的家属表示愿意参加CPR培训。缪爱凤[14]的调查中,8名心脏病患者的家属参加过CPR培训,占8.7%。周春燕[18]报道,82.4%的家属愿意参加CPR培训。说明心血管疾病患者家属CPR培训情况不容乐观,但其对CPR技能的培训有较高的需求。因此,有关部门应加大对心血管疾病患者家属CPR培训的支持力度,加强对其CPR培训的关注,为其提供更多更适合的培训方案。美国学者Blewer[19]等人于2009年5月~2010年1月对3家医院冠心病患者家属进行院内CPR培训,探讨视频自学(videoself-instruction,VSI)培训模式对于以医院为基础的CPR教育计划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患者出院前针对家属的通过VSI的CPR培训是可行的,深受学员好评,有利于在家庭环境的二级培训。刘茜茜[15]等人于2011年8~12月对武汉两家医院心内科病房的131名心血管病人家属进行了CPR知识讲座,其结果显示针对病人家属的特点,在短时间内多次重复知识点,结合视频教学、现场演示和模拟训练等多种教学方法,可以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此种教学模式值得向大众推广。莫洁芳[20]等人于2009年1月~2012年1月对柳州市某社区有心血管病史家属93人进行了CPR知识和技能培训。采用知识讲座、发放健康知识手册、医务人员操作演示、家属在心肺复苏模拟人训练等形式。经培训,其CPR理论知识平均得分与操行技能合格情况均得到明显提高。说明在医院及社区对心血管病人家属开展CPR培训实施切实可行的。因此,医护人员应承担更多的健康教育责任,从医院及社区两个层面共同推进心血管疾病患者家属培训工作的开展。综上所述,SCD是威胁人类生命的一大杀手,发生率较高[21],第一目击者心血管病患者家属往往比普通人更容易目睹SCD事件并且更容易实施CPR。因此应对心血管病患者家属开展心肺复苏急救培训,以此挽救心脏骤停患者的生命,降低院外心脏骤停患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40 山西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参考文献[1]MurakoshiNobuyuki,AonumaKazutaka.EpidemiologyofarrhythmiasandsuddencardiacdeathinAsia[J].CirculationJournal,2013,77(10):2419-2431.[2]ZipesDP,WellensHJ.Suddencardiacdeath[J].Circulation,1998,98(21):2334-2351.[3]MehraR.Globalpublichealthproblemofsuddencardiacdeath[J].JElectrocardiol,2007,40(6):S118-S122.[4]HuaW,ZhangLF,WuYF,LiuXQ,GuoDS,ZhouHL,GouZP,ZhaoLC,NiuHX,ChenKP,MaiJZ,ChuLN,ZhangS.IncidenceofsuddencardiacdeathinChina:Analysisof4regionalpopulations[J].JAmCollCardiol,2009,54(12):1110-1118.[5]张在其,骆福添,陈兵,陈锋,公保才旦,黄力,柯俊,赖欣,李继良,李金年,林才经,刘向,陆家韬,孟庆华,宁哗,裴雅春,孙文会,熊悦安,张斌,赵兴吉,欧阳文伟,陈文标,陈玮莹,郭彦池,杨正飞,黄子通.我国八个大中城市院前急救流行病学调查分析[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0,19(11):1130-1136.[6]张在其,骆福添,陈兵,陈锋,公保才旦,黄力,柯俊,赖欣,李继良,李金年,林才经,刘向,陆家韬,孟庆华,宁哗,裴雅春,孙文会,熊悦安,张斌,赵兴吉,欧阳文伟,陈文标,陈玮莹,郭彦池,杨正飞,黄子通.我国大中城市院前心脏性猝死流行病学调查分析[J].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10,4(9):5-7.[7]王明飞,肖晓兰.某城区635例院前死亡病例分析和院前急救探讨[J].中国病案,2014,15(6):33-35.[8]DracupK,MoserDK,GuzyPM,TaylorSE,MarsdenC.Is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trainingdeleteriousforfamilymembersofcardiacpatients[J].AmJPublicHealth,1994,84(1):116-118.[9]张波,桂莉.急危重症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56.[10]李小寒,尚少梅.基础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462.[11]BergRA,HemphillR,AbellaBS,AufderheideTP,CaveDM,HazinskiMF,LernerEB,ReaTD,SayreMR,SworRA.Part5:adultbasiclifesupport:2010AmericanHeartAssociationGuidelinesfor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andEmergencyCardiovascularCare[J].Circulation,2010,122(18Suppl3):S685-S705.41 山西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2]梅媛,李映兰.长沙市居民心肺复苏知信行现状及培训效果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长沙:中南大学,2013:23.[13]黄桥,龚主,刘茜茜,张琦,袁瑜,胡翠环,薛晶.心血管疾病患者家属对心肺复苏知识的知晓及学习意愿调查[J].护理学杂志,2012,27(23):43-45.[14]廖爱凤,钱海兰,钱红继,沈王琴.心脏病患者主要照顾者基础心肺复苏的认知现状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2011,38(21):4444-4446.[15]刘茜茜,龚主,张琦,黄桥,胡翠环.心血管病人家属徒手心肺复苏术知识现状和教学模式探讨[J].医学与社会,2012,25(9):94-96.[16]殷欣,李文涛.冠心病患者家属心肺复苏知识技能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长春:吉林大学,2010:11-13.[17]PlatzE,ScheatzleMD,PepePE,DearwaterSR.AttitudestowardsCPRtrainingandperformanceinfamilymembersofpatientswithheartdisease[J].Resuscitation,2000,47(3):273-280.[18]周春燕,常红.住院冠心病患者家属心肺复苏培训意愿及障碍的调查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21):152-154.[19]BlewerAL,LearyM,DeckerCS,AndersenJC,FredericksAC,BobrowBJ,AbellaBS.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TrainingofFamilyMembersBeforeHospitalDischargeUsingVideoSelf-Instruction:AFeasibilityTrial[J].JHospMed,2011,6(7):428-432.[20]莫洁芳,苏秀宁,周建新.社区高危人群家属心肺复苏知识认知现状及技能培训[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11):39-40.[21]韦开福,覃绍明.心脏性猝死的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2,5(7):663-666.42 山西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附录住院冠心病患者主要照顾者心肺复苏现状调查问卷编号_______尊敬的先生/女士:您好!此次调查的目的在于了解住院冠心病患者主要照顾者心肺复苏知识、态度、行为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今后开展住院冠心病患者主要照顾者CPR培训提供理论依据。本调查采取匿名的形式,调查的结果和数据只作为研究所用。同时我们郑重承诺,对于您的个人资料,我们将绝对保密。调查问卷答案无对错之分,您只需根据自身的真实情况在合适的选项前面打“√”或直接在“_______”上填写相应内容。非常感谢您的配合!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第一部分个人基本资料患者基本信息:1.患者的性别:①男②女2.患者的年龄(周岁):______岁3.患者的婚姻状况:①未婚②同居③已婚④离异⑤丧偶4.患者的文化程度:①小学及以下②初中③高中或中专④大专⑤本科及以上5.患者的职业:①农民②工人③干部④学生⑤教师⑥公司职员⑦离退休⑧无业⑨其他______6.患者医疗费用支付方式:①自费②医疗保险③公费医保7.患者确诊冠心病的时间(具体列出):______8.患者因为心脏原因住院几次:①1次②2~3次③>3次9.患者是否有过心脏病手术经历:①是②否主要照顾者基本信息:1.您的性别:①男②女2.您的年龄(周岁):______岁43 山西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3.居住地:①城市②农村4.民族:①汉族②少数民族(请列出)______5.您的宗教信仰:①无②佛教③基督教④其他(请列出)______6.您的婚姻状况:①未婚②同居③已婚④离婚⑤丧偶7.您的文化程度:①小学②初中③高中或中专④大专⑤本科及以上8.您的职业:①农民②工人③干部④学生⑤教师⑥公司职员⑦离退休⑧无业⑨其他(请列出)______9.您的月收入:①≤500元②50l~1499元③1500~3499元④3500~4999元⑤≥5000元10.您自觉身体状况:①很好②一般③不太好④非常不好11.您是否患有慢性疾病(可多选):①无②高血压③冠心病④糖尿病⑤癫痫⑥其他(请列出)_____12.您与患者的关系:①配偶②子女③儿媳或女婿④兄弟姐妹⑤保姆⑥其它(请列出)_____13.您是否正确知道患者所患疾病:①知道②不知道14.您是否全职照顾该患者:①是②否15.是否还有其他人参与照顾该患者:①无,仅我一人②还有其他人照顾该病人16.您是否遇到过为心脏骤停患者进行紧急抢救的场合:①是,遇到过____次②否第二部分心肺复苏知识来源及学习需求问卷1.您是否听说过心肺复苏?①是(如选择是,请回答1-1)②否(如选择否,请直接回答第2题)1-1.如果您听说过心肺复苏,主要来源途径是?(可多选)①医生护士的讲解②电视③广播④书本⑤报刊杂志⑥网络⑦与他人交流⑧健康教育讲座/培训⑨其它(请列出)______2.您是否接受过系统的心肺复苏技能培训?①是(如选择是,请回答2-1)②否(如选择否,请回答2-2)2-1.如选择“是”,请回答以下问题:(1)促使您参加心肺复苏技能培训的动机是什么?(只选一项)①家人病情需要,害怕失去她(他)②因为医护人员建议,觉得有必要44 山西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③掌握一门新的技术,可以帮助到别人④学校、单位或他人的的要求⑤其它(请列出)______(2)您参加过几次培训:①1次②2次③2次以上(3)最近一次培训距现在时间约:①≤1年②>1年且≤5年③>5年(4)培训的方式是:①通过网络学习②通过电视学习③通过书报学习④参加相关讲座练习⑤其它(请列出)______2-2.如选择“否”,原因是(可多选):①没有关注,不知道它的重要性②不知道哪里有这样的课程③找不到免费培训的地方④没有兴趣⑤工作或学习太忙没时间⑥太难,怕学不会⑦健康条件不允许⑧年龄太大,思维体力跟不上⑨其他(请列出)_______3.如果开设免费的心肺复苏培训,您会参加吗?①会(如选择会,请回答3-1)②不会(如选择不会,请直接回答第4题)3-1.如选择“会”,请回答以下问题:(1)您希望通过哪些方式学习心肺复苏知识?(可多选)①通过网络学习②通过电视学习③通过书报学习④参加相关讲座练习⑤其它(请列出)______(2)您希望的授课老师是?(可多选)①医生②护士③志愿者第三部分心肺复苏知识、态度、行为(KAP)(一)知识问卷(K)1.一个人呼吸心跳突然停止,应尽力在“黄金时间”______分钟内进行心肺复苏?①4分钟内②10分钟内③不知道2.如何判断成年患者有无意识?①大声呼唤、轻拍肩膀②大声呼唤、摇晃肩膀③大声呼唤、拍面颊④不知道3.拨打120急救电话时,谁先挂断电话?①拨打者②接线员③不知道4.一个人呼吸心跳突然停止,应帮助其怎样躺?45 山西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①侧躺②去枕平躺③枕枕头平躺④俯卧平躺⑤不知道5.胸外心脏按压时,患者适宜躺在?①柔软床上②硬板床或硬地板上③不知道6.胸外心脏按压前,是否需先解开患者衣领、领带、胸罩、腰带等,充分暴露胸部?①是②否③不知道7.是否可以为突然倒下的成年患者只做单纯的胸外按压?①是②否③不知道8.成人胸外心脏按压的部位为?①胸部左侧②胸部中央③胸部右侧④不知道9.成人胸外心脏按压时,手的方式为?①双手重叠手掌按压②双手掌根重叠按压,手指离开胸壁③不知道10.成人胸外心脏按压的深度为?①3cm左右②至少5cm③不知道11.成人胸外心脏按压每分钟按压的次数为?①80次左右②至少100次/分③不知道12.成人心肺复苏时,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应按何种比例进行?①按压15次,然后吹2口气②按压30次,然后吹2口气③不知道13.在_______情况下,您会暂时停止进行心肺复苏。(可多选)①AED(自动体外除颤仪)到达且可以使用②伤病员已经恢复自主呼吸和心跳③急救人员到场已接管患者④不知道(二)态度问卷(A)1.您认为,心脏停止跳动的人有可能被救活吗?①非常有可能②有可能③不确定④不可能⑤完全不可能2.您认为,及时有效的心肺复苏技能可以挽救呼吸心跳骤停的人的生命吗?①完全同意②同意③不确定④不同意⑤完全不同意3.您认为,作为冠心病患者主要照顾者,有无必要学习心肺复苏知识与技能?①非常有必要②有必要③不确定④没必要⑤完全没必要4.您对参加心肺复苏培训有无兴趣?①非常有兴趣②有兴趣③不确定④没兴趣⑤完全没兴趣46 山西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5.您认为,自己有无能力学习心肺复苏知识与技能?①非常有能力②有能力③不确定④没能力⑤完全没有能力6.您使用心肺复苏技术抢救伤病员有无把握?①非常有把握②有把握③不确定④没把握⑤完全没有把握(三)行为问卷(P)【说明】请根据自身已掌握的心肺复苏知识和技能,以及对心肺复苏的态度,填写该部分内容。1.如果您遇到亲朋好友突然晕倒,您会首先去判断周围环境的安全性吗?①一定会②会③不确定④不会⑤一定不会2.如果您遇到亲朋好友突然晕倒,您会为他进行意识的判断吗?①一定会②会③不确定④不会⑤一定不会3.如果您遇到亲朋好友没有意识,您会为他拨打急救电话吗?①一定会②会③不确定④不会⑤一定不会4.如果您拨打急救电话时,工作人员在电话里指导您对患者实施急救,您会按照他们的要求做吗?①一定会②会③不确定④不会⑤一定不会5.如果您遇到亲朋好友突然晕倒没有意识,您会组织周围人员对他进行心肺复苏吗?①一定会②会③不确定④不会⑤一定不会6.如果您遇到亲朋好友突然晕倒没有意识,您会为他实施胸外按压吗?①一定会②会③不确定④不会⑤一定不会6-1.如果您选择“不确定”或“不会”或“一定不会”,原因是:(可多选)①自己不懂相关急救技能②担心自己急救能力不够,怕给患者带来伤害③抢救是医务人员的责任④本身身体原因不能实施⑤因太过悲伤而不能实施⑥担心被误解而承担责任⑦担心得传染病⑧不敢碰“死人”⑨男女授受不亲的观念⑩其他(请列出)____7.如果您遇到亲朋好友突然晕倒没有意识,您会为他实施人工呼吸吗?①一定会②会③不确定④不会⑤一定不会7-1.如果您选择“不确定”或“不会”或“一定不会”,原因是:(可多选)①自己不懂相关急救技能②担心自己急救能力不够,怕给患者带来伤害③抢救是医务人员的责任④本身身体原因不能实施47 山西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⑤因太过悲伤而不能实施⑥担心被误解而承担责任⑦担心得传染病⑧不敢碰“死人”⑨男女授受不亲的观念⑩其他(请列出)____8.如果您对亲朋好友实施心肺复苏后,您会去判定复苏实施的效果吗?①一定会②会③不确定④不会⑤一定不会48 山西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致谢三年研究生求学路即将结束,我内心感慨万千。首先,感谢我的指导教师薛燕教授。恩师和蔼的待人品质、渊博的理论学识和求实的科学态度对我影响深远。论文从选题、实施到完成,都在导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完成,其中凝聚了导师大量的心血,在此谨向我的导师薛燕教授表示深切的谢意与祝福!感谢心内科和急诊科各位老师在问卷制定阶段给予的指导和帮助。感谢心内科各位老师在课题实施阶段给予的支持和帮助。感谢我的师姐侯冉、王海芳,以及舍友蒋兆楠和同学们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给予的关心和帮助。感谢我的家人在我求学生涯中给予的鼓励和支持。感谢审阅本文的各位专家。最后,感谢所有给予我支持和帮助的老师、同学、朋友以及家人。49 山西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在学期间承担/参与的科研课题与研究成果承担/参与的科研课题研究成果[1]王中丽,薛燕.冠心病患者主要照顾者心肺复苏知信行现状调查.(已被护理研究录用).50 山西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个人简历王中丽,女,1989年10月22日出生,汉族,山西省临猗县人。2008年9月考入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护理系护理学专业,2012年7月本科毕业并获得医学学士学位。2012年9月考入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护理系护理专业攻读硕士学位。5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