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复方及研究思路

中药复方及研究思路

ID:34974651

大小:38.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3-15

中药复方及研究思路_第1页
中药复方及研究思路_第2页
中药复方及研究思路_第3页
中药复方及研究思路_第4页
中药复方及研究思路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药复方及研究思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页眉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药学研究重点已从仿制药物转向创新药物的研究。尤其是现在,我国已经加入WTO,必须遵守国际惯例,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因此仿制药物将会越来越难。在西药研究方面,西方国家实力雄厚,投资很大,目前技术先进;而国内创新西药的研究缺乏资金和技术,短时期内难以在和西方大制药公司的竞争中取得优势。相对西药来讲,中药及复方经过了数千年的临床考验,疗效确切,而且我国具有独特的中医学理论,可以据此组方,药有限,而方无穷,这一点是西方国家难以学习和掌握的。因此,从中药及复方中寻找新药对我国来说具有优势。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开始积极扶持、鼓励中药现代化研究,并提出

2、了中药现代化发展战略[2]。中药现代化的关键问题是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的阐明[3]。因此,许多学者对中药及复方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许多有益的思路和方法。下面简要介绍一下目前对中药及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的认识和研究思路。1.霰弹理论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薛燕[4]等提出的霰弹理论,目前被大家广为接受。该理论核心为:中药复方的物质组成和作用机理不同于传统的西药。西药大多情况是单一的有效成分,要求能独立承担治疗疾病的任务;而中药复方一般是由多个不能单独起治疗作用的弱小成分组成,是通过多途径来治疗疾病的,即是多成分、多靶点。依据霰弹理论所制订的研究方法有两个特点:1、制定了新的标

3、准:以病定成分,以必不可少性取舍有效成分;2、提出了具体研究方法:包括全方药理研究、复方拆方研究、单味药有效成分研究、药物分析。缺点:没有中医药理论指导,以病定成分,可能会漏筛。对于中医对证治疗的复方不适用。实验步骤繁琐,可行性差。2.天然组合化学库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所周俊[5]等通过对“生脉注射液”的研究,证明中药复方是多靶作用机理的天然的组合化学库,其植物化学成分类型多样。研究表明,复方“生脉注射液”的物质基础包括人参皂苷、麦冬中的甾体皂苷和黄酮、五味子中的挥发油和有机酸等类型的天然产物。在人体内的作用靶点有钙离子通道、腺苷酸环化酶、NO合成酶、超氧化物歧化酶、NMDA等。缺点:

4、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是体外植物化学方法,分离到化合物后进行多种药理活性筛选,不能回答这些化合物能否吸收入血。缺少把体外和体内联系起来的环节。3.中药复方有效部分清华大学罗国安[6]认为,在中药复方各药味和单一化学成分之间应再增加一个层次,即中药复方有效部分。所谓有效部分,是指中药复方中具有相近化学性质的一大类化合物(药效成分群)。4.长春中医学院王本祥[7]等对中药活性成分的认识....页脚...页眉他认为,任何一个具有特定疗效的中药复方,必然有其特定的药理作用,只有具有特定药理作用或相关药理作用的化学成分才能被视为该复方的有效成分,而那些没有生物活性或有其他药理活性的化合物都不能视为该

5、复方的有效成分。在任何较好的和符合中医组方原则的中药复方中,君药经常为一种,其中主要成分不会很多,可能只有一种或几种化合物,而在臣药或佐使药中的其次要成分可能多至几种,诸种次要成分对主要成分的药理作用起到作用协同、相加、拮抗等影响,最后表现的综合效应,就是该复方的药理作用,而那些具有其它生物活性的化学成分,则不能视为本复方特定药理作用的有效成分。当然,在中成药或水煎剂中,不能被吸收和无复方特定药理作用的许多化学成分都不能视为有效成分。另外,吸收入血的某些成分,经过富集和提纯后需要加大到高于其原来在血清中的浓度许多倍时,才具有与本复方相关的药理作用,这样的化学成分也不应视为本复方的有效

6、成分。因此,他对“全成分论”和“多成分论”持谨慎和保留态度,并提出“中药复方的药效为其主要有效成分和次要有效成分的综合效应”的观点。他的观点与“全成分论”和“多成分论”的区别,在于认为中药复方的有效成分不是很多,而是有限和较少的;认为不宜提‘两多论’,因为‘两多论’既不符合唯物辩证法的认识论,亦不符合药理学的基本理论,它已经使许多人对中药研究陷于茫然不知所措的境地。他们的研究方法为复方汤剂口服给药,利用HPLC-MS及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高效薄层色谱等技术对血液、尿液、粪便中所含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检测。采用肠道菌群生物转化和尿液累积的方法获得一定量的化合物,再利用常

7、规波谱技术进行鉴定。这种认识是正确的。5.中药配位化学和物种形态北京中医药大学曹治权[8]认为,对于中药有效成分的研究,既不能只考虑有机成分,搞“唯有机成分论”,又不能过度夸大微量元素的作用,搞“微量元素对号论”。他提出中药有效化学成分研究应根据中药有效化学成分的配位化学学说,以中药中的化学物种形态为核心,以有机成分和微量元素的相互作用为基础,来开展中药有效化学成分的研究工作,才能真正解决有效化学成分在中药中的地位和实质,才能正确和全面认识中药有效化学成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