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4943880
大小:35.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3-14
《全国部分院校333教育综合考研真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全国部分院校333教育综合考研完整版真题内容来源:凯程考研徐影老师。2015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综合333考研真题一、名词解释: 1.教育 2.价值性教育目的 3.智育 4.班级组织 4.隐性知识 5.操作定义二、简答题: 1.实验教育学基本观点 2.学生评价功能 3.创造性思维特点 4.质性研究中的情境分析三、论述题: 1.试论校本课程的开发 2.奥苏贝尔讲授教学的特点和性质 3.问卷形成中测验题目的设计原则 4.教育的个体享用和谋生功能2014一、名词解释1. 学校教育制度 2. 国家课程 3. 学习动
2、机 4. 教学 5. 常模参照测验 二、简答题 1.简述实用主义教育学的观点 三、论述题1.移情的内涵及其意义 2.学校教育对学生人文精神 3.教师职业形象及其实现 4.访谈法的适用情形 2013一.名词解释 1.实验教育学 2.课程标准 3.诊断性评价 4.有意义学习 5.标准参照测验 6.终身教育 二.简答题 1.简述教育设计的基本特征 2.简述班级组织的特点 3.简述实验研究的特点 4.简述当代建构注意的学习观 三.论述题 1.论述质性研究对教育的实战意义与影响 2.论述中学生的学校生活
3、对其成长的作用 3.论述皮亚杰的道德认识发展理论对教育的影响 4.试论教师的专业及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2012 备考提醒,全日制教育硕士为按照统一大纲自主命题的学科。2012年333教育综合真题,会有部分学校超微超出指导大纲,因此备考的时候,复习要全面。 另外由于是自主命题,题型的变化幅度会很大,比如今年有选择,可能明年就没有了,因为我们只要掌握了核心知识点,不要过分重视考察的题目类型。 一、名词解释 教师期待效应 二、简答 奥苏贝尔关于学习的性质和学习的分类 教育研究的一般过程 三、论述
4、 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学生评价理论和实践的当代走向 教育的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的关系 当代教师素养的构成 教育行动研究的特点和意义2011一、名词解释1义务教育 2国家课程 3最近发展区 4学习策略 5真实验设计 6测验 二、简答题 1、赫尔巴特对教育学的学术贡献 2、教育研究范式的发展历程 3、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 4、教育行动研究的意义内涵 三、分析论述题 1、我国现代学制的演变 2、学生评价的类型及教育意义 3、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理论以及教学意义4、在确立教育目的价值取向时主要考
5、虑的问题西南大学2010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一、解释题(每小题5分,共计20分)1.教育学2.“中体西用’’3.“苏格拉底法”4.发现学习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计30分)l.我国当前教育目的之基本精神是什么?2.中国现代书院教育的重要特点是什么?3.近代人文主义教育的基本主张有哪些?三、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计40分)l.指出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基本关系,并以其中一个关系为例简要论述。2.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试举例加以说明。四、综合题(每小题30分,共计60分)1.材料:有人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
6、不好的先生。”要求:试学生观、教师观、师生关系观等角度加以阐述。2.终身教育思潮的基本观点是什么?联系我国实际加以举例阐述。西南大学2011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一、名词解释(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教育目的2、学制3、榜样法4、课程5、朱子读书法6、道尔顿制二、简答题(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当前学校管理呈哪些发展趋势?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有哪些73、书院产生的条件有哪些?它有什么特点?4.、人文主义教育的特征有哪些?三、分析论述题(4小题,每小题20分,共80分)1、试述教育与人的发展
7、关系2、试述教学过程的本质3、举例说明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4、分析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理论西南大学2012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一、名词解释(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狭义教育2.学校管理3.朱子读书法4.苏格拉底法5.学习策略6.心理发展二、简答题(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简述教学过程中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2.简述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内容3.简述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4.简述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三、论述题(4小题,每小题20分,共80分)1、试述教育的社会功能2、试述如何提高教师的素养3、夸美纽斯教育适应自
8、然原则述评4、构建主义学习理论述评西南大学2013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一、名词解释1.课程2.教学3.苏格拉底教学法4.中世纪大学5.道尔顿帛6.恩物二、简答1.教师劳动特点2.洋务运动特点3.赫尔巴特的教育心理学4.需求层次理论三、论述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