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4936062
大小:229.50 KB
页数:57页
时间:2019-03-14
《有关印发《安徽工程大学机电学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院教字〔2015〕22号关于印发《安徽工程大学机电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办法》的通知各系(部)、处(室):为充分发挥毕业设计(论文)这一重要实践教学环节的作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使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工作进一步科学化、规范化,特制订《安徽工程大学机电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办法》,经院长办公会研究通过,现予印发。附件:1.安徽工程大学机电学院本科毕业设计成果撰写规范2.安徽工程大学机电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评阅、评审评分标准3.安徽工程大学机电学院本科优秀毕业设计(论文)评选办法(试行)4.安徽工程大学机电学院本科优秀毕业设计(论文)评选标准
2、5.安徽工程大学机电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材料6.安徽工程大学机电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材料存档要求安徽工程大学机电学院教务处2015年7月30日安徽工程大学机电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办法毕业设计(论文)是高等院校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完成的最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对学生掌握所学专业基础知识情况的检验和对学生的学习、应用、研究能力的综合训练,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科学工作方法的重要过程。为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应用型人才培养成为我院工作的重点。为充分发挥毕业设计(论文)这一重要实践教学环节的作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使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工作
3、进一步科学化、规范化,特制定本办法。一、毕业设计(论文)的教学目的毕业设计(论文)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基础知识,加强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本专业范围内的一般专业技术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理念和刻苦钻研、勇于探索的精神,提高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应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二、毕业设计(论文)的基本要求指导教师在指导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中要引导学生面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既要遵循科学研究的一般规律,又要符合本科教学的基本要求,以实现本科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学生要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地完成
4、所承担的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所规定的全部任务,能够收集到课题所需的全部资料,根据所学知识正确地进行设计、实验、计算、分析,按使用要求和标准规定绘制图样、表格,编制各种技术文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中取得新成果或提出新见解。三、毕业设计(论文)组织管理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由主管教学工作的院长统一领导,实行教务处、各教学单位分级管理,层层负责的办法。(一)教务处工作职责1.教务处负责贯彻落实教育部及省教育厅对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制定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的基本规则和要求。2.安排、组织、检查全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进度,协调、
5、解决毕业设计(论文)中的有关问题。3.遴选院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做好全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总结。4.组织评选、推荐省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及优秀指导教师。5.组织毕业设计(论文)管理方面的教学研究工作。(二)各教学单位工作职责1.成立毕业设计(论文)领导小组,贯彻执行学院有关毕业设计(论文)的工作规定。可以在学院的毕业设计(论文)规定范围内制定本教学单位或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的实施细则。具体负责本教学单位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组织、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并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自查。2.召开毕业班学生和指导教师参加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动员大会,对教师和学生
6、具体说明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写作要求和评审标准。3.审定指导教师名单、审定题目及毕业设计(论文)任务、审定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进程。4.定期检查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进展情况,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5.成立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可外聘专家)及其指导下的答辩小组(应有高级职称的人员任组长),组织答辩和成绩评定工作。6.根据《安徽工程大学机电学院本科优秀毕业设计(论文)评选办法(试行)》做好院级本科优秀毕业设计(论文)的推荐工作。7.做好本教学单位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总结和经验交流。8.做好本教学单位毕业设计(论文)等文档资料的移交、保管工作
7、。四、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毕业设计(论文)一般要经过选题、调研与收集资料、确定方案并开题、实验(设计)、数据统计整理、撰写初稿、修改定稿等若干阶段,选题尤为重要。(一)选题原则1.应根据我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来选定,要结合生产实际,相对减少理论研究课题的数量,增加联系社会生产实践的设计课题,扩大真题真做的比例。工科专业减少理论研究型课题比例,理论研究课题比例不超过15%。2.所选题目要符合本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基本要求,有益于学生综合运用本专业知识、适当使用其他学科的理论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工作能力和创新精神。3.所选题目任务量要适中,充分考虑主客观条件
8、,避免盲目性和随意性。4.学生可选择指导教师提供的题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