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高中地理课堂中的生生互动

探究高中地理课堂中的生生互动

ID:34918976

大小:28.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3-14

探究高中地理课堂中的生生互动_第1页
探究高中地理课堂中的生生互动_第2页
探究高中地理课堂中的生生互动_第3页
资源描述:

《探究高中地理课堂中的生生互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探究高中地理课堂中的“生生互动”李薇高中地理罗湖外语学校“生生互动”即课堂教学中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它是体现“以学生为学习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程理念之一。生生互动的目的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参与地理学习活动。实践证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参与的广度和深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可以说,没有学生之间的实质互动,就没有成功的课堂教学。如果能让学生自己说自己做多提问多交流,让他们经历一些地理知识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不仅符合当前课改要求,知识的落实效果也会水到渠成。在高中地理课堂上,怎样引导学生进行生生互动一直是

2、我思考和实践的课题。结合教学实践,试谈几点认识:1.依据教学内容,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情景,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在“生生互动式”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就要依据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媒体与方法设置问题情景,有目的地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究,在精心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增强其问题意识。比如暑假过后,我们的开学第一节课题是“中国的河流和湖泊”,就可以趁此机会,让暑假期间游历祖国山水说说他们所见到的河流有哪些水文特征,眼见为实,具有真实性和趣味性,同学们的兴趣也就更大了,总之生生互动形式多样,不一定局限于常规的小组讨论,可以结合实际,起到让学生愿意开口说动手做的目的。2、问题设

3、置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使学生“有话可说”,同时要富有挑战性,激发学生探究的求知欲。设置的问题应贴近学生的生活,促使学生感兴趣,才能投入了热烈的讨论。同时探究问题应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这样才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究的主动性和小组活动的激情,从而充分发挥学习共同体的创造性。比如,在工业区位这一节的教学中,常常以“如果你是老板要开办一个工厂,需要筹备哪些方面?”这种情境设计引入,学生一听当老板,兴趣浓厚,立刻就开始七嘴八舌讨论起来,大家基本都有话要说,停不下来,但是此问题过于简单肤浅,其实对于本课的内容导入效果不好,此种问题的设计应该注重时效性和真实性,只有当

4、学生怀着浓厚的兴趣去探究有价值的问题之时,他们的思维才会活跃起来。学生的这一认知的过程就是经主动探究而独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3、教师要努力营造愉悦、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始终关注“学困生”,帮助“学困生”树立学好地理的信心,做和学生共同学习的伙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要面向全体学生,体现其普遍性原则。创新潜能不是少数尖子生独具的。发展心理学认为,每个学生都具有创新的潜能,关键在于教育的开发。因此,教师应善于发掘蕴藏在学生身上的创造潜能,必须充分考虑到个体间发展的差异,应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具体情况,设置不同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方法。让

5、学生在地理学习中体会到自尊,自爱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怀疑精神,就算是“学困生”也不要轻易接受别人的答案。应注重运用激励性评价的策略激发学生的兴趣、求知欲和想象力,并要全力支持他们质疑问难,绝不能置之不理,横加干涉,甚至一味地指责。要使激励性评价真正成为“培养创造精神的力量”。4.学习个体之间互相尊重,合理分工,人人有事做。小组讨论这种生生互动的学习方式在各种课堂应用都非常广泛,但是不一定都能达到满意的效果,每个同学都参与其中,我在教学中,发现在讨论过程中,积极参与的总是学习成绩好积极性高的孩子,而基础弱内向的孩子几乎不发言,甚至最后游离于讨论之外

6、,并没有人人参与,这种讨论的效果必然差强人意。小组讨论要分一定的步骤展开。可建立4至6人的小组进行,并给予时间上的充分保证,促使学生在活动中相互切磋、取长补短。教师可巡视或参与某个小组的讨论,了解情况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例如,在学习“河流的水文特征”时,每人负责一块区域,比如,东北地区,秦岭淮河以北,秦岭淮河以南,西北地区等,各司其职,人人都要思考,大家集思广益,总结结论。5.组际间互相交流,不要将思想禁锢在组内现在的课堂往往是小组各自发表看法后,就等待老师的评判,小组的内部的碰撞肯定是产生了,但只限于这个小集体几个人,和剩下的几十名同学就不会存在任何思

7、想交流了,这是多么可惜,组与组之间的交流也是非常必要的,可以采取如下的方式,先在组长带领下,经过畅所欲言,共同探究,相互启发,互相补充,得出较完整的答案之后,由小组派代表阐述各自的意见,进行全班交流。发言中如出现错误或遗漏,可由本组其他成员纠正或补充。如有疑问,其他组则可提出质疑并进一步展开讨论。在交流时,也可采取小组集体汇报讨论的结果。总之,教师应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表达出自己独立的见解,并展示各自独特的表达方式。6.及时总结规律,形成共识在组际交流之后,教师应及时做出公正的评价,并引导学生将各组的观点、答案进行整理、分析、归纳和概括,从中找出规

8、律性的东西,由此形成共识。总结时,教师应有意识地渗透学法指导,要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