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溶血弧菌分离株的耐药特征和基因分型研究

副溶血弧菌分离株的耐药特征和基因分型研究

ID:34901185

大小:3.67 MB

页数:61页

时间:2019-03-13

副溶血弧菌分离株的耐药特征和基因分型研究_第1页
副溶血弧菌分离株的耐药特征和基因分型研究_第2页
副溶血弧菌分离株的耐药特征和基因分型研究_第3页
副溶血弧菌分离株的耐药特征和基因分型研究_第4页
副溶血弧菌分离株的耐药特征和基因分型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副溶血弧菌分离株的耐药特征和基因分型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V',',:,■■--?譜馬或濤典>:^嗦撫±专业学位论文逆I■-'.3.'歌-1_■'.■''/'-.:.'副溶血狐菌分离株的耐药特征和基因分型研究'.,V/-:.?>...'.论乂作者:赵思宇...,巧..皆指导教师:周敏副教授营智勇教授专业学位类别:扯推尸专业学位领域:食品加工与安全:品工程所在院系食科学与学%;?20155月年與.方■■-^-^V:f:;.::;VY;:/*..■ty^尸■i.、‘...■'h-/

2、.,?/一:>,‘.I..一':.—'',''V,v.分类号密歌UDC10496学校代码硕±专业学位论文副溶血弧菌分离株耐药特征和基因分型研究ResearchthePhenoticAntimicrobialResistanceypandGe打otypingTraitsof巧p幻rah幻emofyticusIsohdes论文作者赵思宇指导教师周敏副教授宫智勇教授学位类方]农业推广专业领域食品力口工与安全论文提交日期论文答辩日期答辩委会主评阅人貢席

3、20155年月摘要副溶血性弧菌(Vibrioparahaemolyticus,VP),是一种革兰氏阴性食源性致病菌,广泛的存在于贝类、鱼类、虾蟹等海产品中,由它引发的食品安全事件每年呈不断上升趋势。此外,它还严重危害了水产养殖业的发展。随着在临床治疗中和水产养殖业广泛使用及滥用抗生素,副溶血性弧菌对抗生素的耐药现象日趋严重,同时由于耐药基因的广泛传播从而使得新的耐药菌株不断出现。因此,有必要对不同来源的副溶血弧菌进行耐药性评估以及相关耐药基因的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基因分型手段分析不同来源副溶血弧菌分离株的相关性,有利于了解副溶血弧菌的流行、传播规律,实现对副溶血弧菌的主动监测、传

4、染源追踪。本课题主要对不同来源的副溶血弧菌分离株的耐药表型、耐药基因和毒力基因检测以及基因分型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一、上海地区不同来源副溶血弧菌分离株抗生素耐药谱调查针对60株来源于临床和食品的副溶血弧菌分离株,根据2012年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标准M100-S22,采用纸片扩散法测定其对18种抗生素的耐药情况。结果显示,60株不同来源副溶血弧菌分离株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最高,达到了85%;其次为头孢唑啉,达到41.7%,头孢噻吩为20%;此外,对哌拉西林、头孢他啶、四环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甲氧苄啶均有一定抗性;所有菌株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噻肟、亚安

5、培南、庆大霉素、萘啶酸、诺氟沙星、氯霉素都敏感。相比于食品分离株,临床分离株耐药谱更宽,耐药率相对要高。二、不同来源副溶血弧菌分离株耐药基因和整合性接合元件的筛查存在于细菌染色体或可移动元件上的耐药基因是细菌产生耐药性的主要原因。本研究根据60株副溶血弧菌分离株的药敏试验结果,采用PCR技术检测14种相关耐药基因和整合性接合元件的分布情况。结果显示:携带率最高的是位于副溶血弧菌第二号染色体的β-内酰胺酶基因VP-bla,其携带率为100%;在本研究中分离株中,未检测到质粒介导的β-内酰胺酶基因blaTEM,、blaCTX、,blaSHV、blaOXA;另外,也未检测到常见的四环素抗性基因t

6、etA、tetB、tetG和磺胺类抗生素抗性基因sul1、sul2及4种整合性接合元件intl1、intl2、intl3、intlSXT。三、不同来源副溶血性弧菌分离株毒力基因tdh、trh的筛查从60株副溶血性弧菌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21株临床和食品分离株,利用PCR方法进行毒力因子tdh、trh检测。结果表明:在所有菌株中,tdh的携带率高(76.2%),而trh携带率低(9.5%);两种不同来源的菌株对于这两种毒力基因的携带率差异大,I临床分离株tdh和trh的携带率较高,分别达到92.3%和15.4%,而食品分离株则较低,分别为50%和0。四、不同来源副溶血性弧菌分离株的MLST分型

7、分析为了揭示副溶血弧菌的流行毒力菌株及其传播规律,有必要分析不同来源的副溶血弧菌分离株的遗传相关性。本研究使用MLST对21株临床、食品分离株进行分子分型,结果显示,21株分离株分为13个STs(序列型),ST-3是最多的一个序列型,也是全球流行株,同属于这一个型的有6株临床分离株和2株食品分离株,接下来是ST-305,同属于这一型的有1株临床分离株和1株食品分离株,表明食品分离株和致病菌株在遗传背景上比较接近,具有潜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