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i及dtt对颅内肿瘤诊断中的研究与临床应用

dti及dtt对颅内肿瘤诊断中的研究与临床应用

ID:34857026

大小:1.85 MB

页数:43页

时间:2019-03-12

dti及dtt对颅内肿瘤诊断中的研究与临床应用_第1页
dti及dtt对颅内肿瘤诊断中的研究与临床应用_第2页
dti及dtt对颅内肿瘤诊断中的研究与临床应用_第3页
dti及dtt对颅内肿瘤诊断中的研究与临床应用_第4页
dti及dtt对颅内肿瘤诊断中的研究与临床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dti及dtt对颅内肿瘤诊断中的研究与临床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授予单位代码10089学号或申请号13249HebeiMedicalUniversity硕士学位论文在职科学学位DTI及DTT对颅内肿瘤诊断中的研究与临床应用学位申请人:赵巍导师:李永才主任医师专业: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二级学院:邢台市人民医院2015年3月河北医科大学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及知识产权归属承诺本学位论文在导师(或指导小组)的指导下,由本人独立完成。本学位论文研究所获得的研究成果,其知识产权归河北医科大学所有。河北医科大学有权对本学位论文进行交流、公开和使用。凡发表与学位论文主要内容相关的论文,第一署名为单位河北医科大学,试验材料、原始数据、申

2、报的专利等知识产权均归河北医科大学所有。否则,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研究生签名:导师签章二级学皞领善盖章:河北医科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本论文是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等内容外,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的研究成果,指导教师对此进行了审定。本论文由本人独立撰写,文责自负。研究生签名:导师签章:抓年玄月”日目录中文摘要……………………………………………………………………1英文摘要……………………………………………………………………3英文缩写……………………………………………………………………6研究论

3、文DTI及DTT对颅内肿瘤诊断中的研究与临床应用前言………………………………………………………………7材料与方法…………………………………………………………7结果……………………………………………………………………10附图……………………………………………………………………13附表…………………………………………………………………20讨论…………………………………………………………………23结论…………………………………………………………………29参考文献………………………………………………………………29综述DTI研究现状及进展………………………

4、………………………32致谢…………………………………………………………………………39个人简历……………………………………………………………………40中文摘要DTI及DTT对颅内肿瘤诊断中的研究与临床应用摘要目的:1探讨扩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TT)技术显示颅内肿瘤与周围脑白质纤维束损伤程度及解剖关系的临床价值。2用扩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TT)定量分析测量正常人的皮质脊髓束(CST)的FDi值、FA值,研究二者的相关性。3探索弥散张量磁共振成像(DTI)各参数在不同颅内肿瘤(脑膜瘤、低高级别胶质瘤、转移瘤)的差异及其在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

5、53例脑肿瘤:26例良性肿瘤,包括13例良性脑膜瘤(WHOI级),13例低级别胶质瘤(WHOI-II级);27例恶性肿瘤:包括5例恶性脑膜瘤(WHOII、III级),12例高级别胶质瘤(III-IV级),10例转移瘤。行常规MRI及DTI检查,原始数据采集后传入ExtendedMRworkspace2.6.3.4工作站,应用飞利浦公司提供的FiberTrack软件包进行图像分析处理,分别获取各自的部分各向异性图(FA图)、彩色编码张量图及脑白质纤维束图,分析肿瘤瘤周白质纤维束与肿瘤的关系。测量、分析25例高低级别胶质瘤肿瘤不同区域ADC值、FA值及

6、FDi值,即肿瘤实质区、瘤周水肿区、邻近白质区、对侧正常白质区;对11例健康正常人行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检查,并进行白质纤维束的三维重建,设定种子2DROI,ROI分别设置在脑桥基底部及内囊后肢,然后通过“跟踪多个ROI的神经纤维束”形成双侧CST三维示踪图像,并由软件计算获得双侧CST的条目数及FA值,由公式FDi=纤维束条目数/ROI面积或像素,求得相应FDi值;测量25例胶质瘤、18例脑膜瘤、10例转移瘤肿瘤实质区、坏死区、瘤周水肿区FA值,计算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1良性、恶性肿瘤,瘤周白质纤维束都可以发生移位;瘤周水肿区白质纤

7、维束也可以表现为水肿、浸润和破坏,良性以及低度的恶性脑肿瘤区纤维主要是水肿、浸润;恶性肿瘤纤维主要是破坏,白质纤维束的破坏保持与肿瘤恶性程度的密切相关性,恶性程度越高,破坏程度越重。1中文摘要2低级别胶质瘤和高级别胶质瘤肿瘤其实质区的ADC值比瘤周水肿区要低;二者肿瘤实质区和瘤周水肿区以及邻近白质区对比正常对侧白质区,他们的ADC值差异明显(P<0.05);高级别胶质瘤其肿瘤实质区与水肿区的ADC值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高级别胶质瘤实质区ADC-32值(1.265±0.064)×10mm/s比低级别胶质瘤实质区要高-32(1.075±0

8、.032)×10mm/s,而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高级别胶质瘤肿瘤实质区FA值与瘤周水肿区FA值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