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4851647
大小:2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3-12
《关于救灾应急机制建设的几点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页眉.关于救灾应急机制建设的几点思考关于救灾应急机制建设的几点思考灾害应急机制体系的建立是为了更加有效地组织开展救灾工作,尽最大限度地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提高灾害救助的快速反应能力和综合协调作用。一、救灾应急体系的建立救灾是一项牵涉面广,多部门协作的综合性政府工作,如何协调好有关部门参与救灾、服务救灾、对灾害救助作出快速反应,要抓好速度,显现成效,要从四个方面进行:一是从法律上确权。20**年《自然灾害救助条例》的颁布实施,从法律层面上对应急救灾体系的建立及实施途径提供了保障和依据。二是成立机构。从2008年以
2、后,从中央省市县各级均成立减灾委,由民政部门牵头,各部门相互协作。真正实现有人抓,有机构理。三是各级政府及时修订基本救灾预案,通过预案明确各级各有关部门在救灾工作中的职责与任务,由政府颁布实施,更进一步加强综合协调能力;分灾种、分特殊灾害区域建立专门救灾预案,对某一区域、某一灾种的灾害救助措施与方案做出具体的安排;四是民政部门应根据政府预案,制定民政部门实施灾害救助的响应程序,救灾应急响应行动在同级政府救灾统一指挥下组织实施,根据救灾应急响应需要,在救灾指挥部办公室下设综合协调、灾情调查、紧急救援、救灾捐赠、宣传报道和后勤保障等组
3、,在灾害即将来临或灾害发生后,民政部门及时启动救灾应急响应程序,组织灾害救援和救助工作。二、救灾应急机制体系的保障页脚..页眉.1、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救灾装备、通讯网络建设。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救灾通讯及救援工作交通等装备的配备,是提高灾害紧急救助能力的重要保证。在正常情况下,可以通过固定电话、传真、网络等方式报灾。以后移动式的手机网络终端由于迅捷及时应在灾情快报中成为报灾的主流。我们认为有两个方面要加强:一是报灾救灾要加强高科技含量,尽量减少人为因素,保证灾情的真实准确。在特殊情况下,民政部门更应该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做研究,站在
4、科技革新的角度通过高新科技来报灾核灾,如卫星、各类定位技术,航拍等,可以减轻大量的人力物力及人为的因素,获得更准确客观的数据;二是加强县乡(镇)村基层报灾设备投入,包括救援工作交通、通讯装备,县要有专门的救灾机动车,乡镇民政办要有摩托车,县乡村三级灾害信息员要有手持报灾终端。2、各级民政部门要建立救灾物资储备仓库,充实救灾应急物资储备。在国家级、省级有大的储备库存外,重点强调县级储备,要制定救灾物资储备计划,并按计划储备一些耐储物资,加强管理应急物资,确保灾发后4小时内,救灾应急物资能运达受灾人员安置现场;根据实践观察,乡镇级民政
5、办若能有些寒衣被的储备,在零星灾情时能更及时提供有效救济;二是保障社会征集调度,根据可能发生的灾害和救灾工作需要通过市场调查,及时了解仓储、商业和生产厂家在灾时物资动员能力与保障供给能力,建立商务协议和信息沟通,保证一旦发生特大自然灾害之后,根据灾害的特点和需要,为灾害救援工作准备必须的救灾应急物资,救灾工作所需的各种物资,如燃料、帐篷、简易房材料等,特别是不耐储的食品、饮用水等物资能及时动员调度到位。页脚..页眉.3、加强宣传,全民参与,增强全社会的防灾减灾意识。开展灵活多样,生动活泼的灾害救助演练,在演练中增强全体干部群众的防
6、灾、减灾意识,懂得如何防灾抗灾,在灾害来临时,积极配合、提高快速反应能力,有计划地进行分灾种、分灾级的救灾演练,不仅能提高救灾工作的快速反应能力,更能提高各级各部门在救灾工作的配合协作能力,及各级政府对救灾工作的组织协调能力。现在的创建综合减灾示范社区项目中的防灾演练是提高城区居民减灾防灾意识的一条有效途径,但由于中部地区乡村人口中留守人员以老弱病残居多,这个群体的防灾减灾意识薄弱,逃生避险能力差,这个项目更有必要向乡村延伸推广。4、救灾工作人力的保障。一是民政部门根据救灾工作的需要,在实施救灾响应程序时,对长期从事救灾工作和临时
7、组织参与救灾工作的人员进行合理编组,明确各自的职责与任务,进行必要的救灾常识集训,确保救助人员到位及时,工作有序开展;注重基层灾害工作人员培训,自上而下的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是个不错的办法。对村级灾害信息员,没有有效措施和经费保证其工作的开展,导致其工作热情及工作效益不高,县级以上民政部门要出台相应的政策对村级灾害信息员进行补贴。二是根据救灾工作的需要,以及政府各部门、社会各方面的救灾职能和义务,及时掌握各方面救灾专业技术人力资源信息,组建一些专业、非专业的紧急救援队伍,加强规范化管理,更好地为灾害救助服务,保证一旦灾害发生后,适时
8、征集动员,形成灾害救助工作坚强有力的整体合力。5、救灾资金的保障。按救灾工作分级负责,救灾资金分级负担的救灾工作管理体制,各级政府都要进行救灾预备金的储备,以备大灾,减轻大灾、特大灾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救灾工作有较强的时间性和效益性,从灾害发生到救灾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