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亩田重新回归:在过去两年 很多人以为这家公司管理系统倒闭了 一亩田邓锦宏

ID:34831765

大小:29.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3-12

一亩田重新回归:在过去两年 很多人以为这家公司管理系统倒闭了 一亩田邓锦宏_第1页
一亩田重新回归:在过去两年 很多人以为这家公司管理系统倒闭了 一亩田邓锦宏_第2页
一亩田重新回归:在过去两年 很多人以为这家公司管理系统倒闭了 一亩田邓锦宏_第3页
一亩田重新回归:在过去两年 很多人以为这家公司管理系统倒闭了 一亩田邓锦宏_第4页
一亩田重新回归:在过去两年 很多人以为这家公司管理系统倒闭了 一亩田邓锦宏_第5页
资源描述:

《一亩田重新回归:在过去两年 很多人以为这家公司管理系统倒闭了 一亩田邓锦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实用标准一亩田重新回归:在过去两年很多人以为这家公司倒闭了一亩田邓锦宏一亩田重新回归,它要讲的是一个从1到0,再从0到1的故事。  “那都是痛啊,不过都过去啦。”邓锦宏低着头,嘴角露出一丝苦笑。  作为一亩田公司的创始人,邓锦宏在最近选择了低调行事。对于过去,他似乎不太愿意多说。虽然那场风波已经过去近2年时间,但那仍像是一个尚未消失的疤痕,在他身上隐隐作痛。  一亩田成立于2011年,最早是农业信息撮合平台,在2014年7月公司获得了B轮融资后开始转型做农业交易平台,试图打造O2O平台闭环,实现线上线下的打通。  一亩田融资情况数据表  为了培养用户线

2、上支付习惯并获得GMV的增长,公司采取了较为激进的方法,进行补贴和团队扩张,“那时的一亩田是以指数级速度增长,日交易额从几千万很快就突破了3亿,人员也从200人扩张到3000人。”一位熟悉一亩田的人士回忆称。文档实用标准  这种膨胀最终因2015年的那场舆论风波和裁员风波而慢了下来。  过去两年,一亩田似乎人间蒸发了一样,没有人知道一亩田到底怎么样了,甚至一度有人怀疑是否一亩田已经倒闭,直到最近出现了一亩田新一轮融资的新闻。  2016年11月,一亩田获得了C轮融资,由易贸领投,云锋基金、真格基金、红杉中国跟投,据相关媒体报道估值近6000万美元。  

3、一亩田又重新回归,它要讲的是一个从1到0,再从0到1的故事。  膨胀  位于中关村东升科技园的B-6号楼是一亩田成立以来的第四个办公室了。“现在大概就200多人,跟我们过去比的确少了很多。”邓锦宏环顾四周介绍道。  之前公司搬过三次家,最早成立时是在朝阳区鑫兆佳园,那时候公司仅三个人——邓锦宏和两个技术合伙人。之后公司搬到知春路的锦秋大厦,后来人越来越多,办公室坐不下了,2015年4、5月份的时候就在致真大厦又租了两层,去年底公司才搬到了现在这个地方。  这距离邓锦宏创业已经过去了6年。  邓锦宏2006年毕业后在百度产品部工作,负责百度贴吧业务,20

4、09年离职出来做过B2C模式的服装电商,不过1年之后就倒闭了。他又重新回到了百度,负责市场方面业务。文档实用标准  一亩田创始合伙人刘敏回忆,邓锦宏当时跟他说,自己之前在产品部是不知道如何花钱的,所以出来创业之后对钱、经营没有概念。第一次创业失败后回到百度,邓锦宏说要做离钱近的工作。  在积累了一定经验后,恰巧百度市场部当时希望做一些公益类项目,邓锦宏提出了两个方案,其中一个就是农业信息化,主要就是召集志愿者在网上普及各个县、村庄的信息。在此过程中,邓锦宏发现农村市场的发展潜力很大,于是2011年便辞职出来创办了一亩田,希望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让人们

5、找到每一亩田上的农产品。  2013年年底,智能手机开始在农村普及,一亩田做了手机web网站,邓锦宏发现web端用户流量很快就占到了总流量的30%以上,他意识到移动互联网可能对农村用户带来的改变。2014年5月,邓锦宏推出了一亩田第一代APP。与此同时,他也在尝试把线下交易搬到一亩田的平台上。  由于一亩田做的农业电商平台是双边市场,需要一手托买家一手托卖家,因此如何形成一定用户规模就成了最为关键的事。文档实用标准  邓锦宏印象比较深的一件事是,刚开始做APP推广时,他去到新发地批发市场,给一个批发商推荐一亩田APP,告诉他可以在一亩田寻找更多供应商。

6、但是该批发商瞅了一眼,看到其采购的品种在该平台只有10个供应商之后,掏出自己手机,打开通讯录给邓锦宏看,他的通讯录中有200条供应商的联系方式。  这样的情景邓锦宏的同事也经常遇到,邓当时觉得应该冷市场,热启动。  2014年7月,一亩田刚刚完成了B轮融资,融资额为2000万美元,新天域资本领投,红杉资本等跟投。手拿着充足的现金,一亩田开始了后来被人广为知晓的补贴推广。当时公司总共近50人,地推人员大概有80%,其主要工作有两个,推广APP,同时完成每个月的交易额指标。  为了能够让买卖两端的用户有意愿使用线上平台进行支付,一亩田采取了在互联网O2O领

7、域较为常见的推广方式——补贴。  2014年,以出行领域的滴滴和快的两家为代表的公司正是补贴烧钱最厉害的时候,上门美甲、1元洗车、O2O洗衣,都在资本的助力下在市场撒下了大把钞票。  2015年下半年开始的资本寒冬证明,大多数创业公司只是热钱膨胀下的非理性投资,很多时候这种投资并没有如预期为公司带来收入,而是变成了账上的沉没成本。  对于从事以B2B为主的农村电商来说,这种补贴则显得尤为沉重。  根据当时相关媒体报道,一亩田刚开始给交易双方的返利为2‰文档实用标准,且上不封顶。比如一笔10万元的交易,交易双方可分别获得200元的补贴。对于大宗商品交易的

8、公司来说,这意味着一笔不小的投入。  借助这种推广方式,一亩田平台的交易额从9月份平均每天5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正文描述:

《一亩田重新回归:在过去两年 很多人以为这家公司管理系统倒闭了 一亩田邓锦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实用标准一亩田重新回归:在过去两年很多人以为这家公司倒闭了一亩田邓锦宏一亩田重新回归,它要讲的是一个从1到0,再从0到1的故事。  “那都是痛啊,不过都过去啦。”邓锦宏低着头,嘴角露出一丝苦笑。  作为一亩田公司的创始人,邓锦宏在最近选择了低调行事。对于过去,他似乎不太愿意多说。虽然那场风波已经过去近2年时间,但那仍像是一个尚未消失的疤痕,在他身上隐隐作痛。  一亩田成立于2011年,最早是农业信息撮合平台,在2014年7月公司获得了B轮融资后开始转型做农业交易平台,试图打造O2O平台闭环,实现线上线下的打通。  一亩田融资情况数据表  为了培养用户线

2、上支付习惯并获得GMV的增长,公司采取了较为激进的方法,进行补贴和团队扩张,“那时的一亩田是以指数级速度增长,日交易额从几千万很快就突破了3亿,人员也从200人扩张到3000人。”一位熟悉一亩田的人士回忆称。文档实用标准  这种膨胀最终因2015年的那场舆论风波和裁员风波而慢了下来。  过去两年,一亩田似乎人间蒸发了一样,没有人知道一亩田到底怎么样了,甚至一度有人怀疑是否一亩田已经倒闭,直到最近出现了一亩田新一轮融资的新闻。  2016年11月,一亩田获得了C轮融资,由易贸领投,云锋基金、真格基金、红杉中国跟投,据相关媒体报道估值近6000万美元。  

3、一亩田又重新回归,它要讲的是一个从1到0,再从0到1的故事。  膨胀  位于中关村东升科技园的B-6号楼是一亩田成立以来的第四个办公室了。“现在大概就200多人,跟我们过去比的确少了很多。”邓锦宏环顾四周介绍道。  之前公司搬过三次家,最早成立时是在朝阳区鑫兆佳园,那时候公司仅三个人——邓锦宏和两个技术合伙人。之后公司搬到知春路的锦秋大厦,后来人越来越多,办公室坐不下了,2015年4、5月份的时候就在致真大厦又租了两层,去年底公司才搬到了现在这个地方。  这距离邓锦宏创业已经过去了6年。  邓锦宏2006年毕业后在百度产品部工作,负责百度贴吧业务,20

4、09年离职出来做过B2C模式的服装电商,不过1年之后就倒闭了。他又重新回到了百度,负责市场方面业务。文档实用标准  一亩田创始合伙人刘敏回忆,邓锦宏当时跟他说,自己之前在产品部是不知道如何花钱的,所以出来创业之后对钱、经营没有概念。第一次创业失败后回到百度,邓锦宏说要做离钱近的工作。  在积累了一定经验后,恰巧百度市场部当时希望做一些公益类项目,邓锦宏提出了两个方案,其中一个就是农业信息化,主要就是召集志愿者在网上普及各个县、村庄的信息。在此过程中,邓锦宏发现农村市场的发展潜力很大,于是2011年便辞职出来创办了一亩田,希望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让人们

5、找到每一亩田上的农产品。  2013年年底,智能手机开始在农村普及,一亩田做了手机web网站,邓锦宏发现web端用户流量很快就占到了总流量的30%以上,他意识到移动互联网可能对农村用户带来的改变。2014年5月,邓锦宏推出了一亩田第一代APP。与此同时,他也在尝试把线下交易搬到一亩田的平台上。  由于一亩田做的农业电商平台是双边市场,需要一手托买家一手托卖家,因此如何形成一定用户规模就成了最为关键的事。文档实用标准  邓锦宏印象比较深的一件事是,刚开始做APP推广时,他去到新发地批发市场,给一个批发商推荐一亩田APP,告诉他可以在一亩田寻找更多供应商。

6、但是该批发商瞅了一眼,看到其采购的品种在该平台只有10个供应商之后,掏出自己手机,打开通讯录给邓锦宏看,他的通讯录中有200条供应商的联系方式。  这样的情景邓锦宏的同事也经常遇到,邓当时觉得应该冷市场,热启动。  2014年7月,一亩田刚刚完成了B轮融资,融资额为2000万美元,新天域资本领投,红杉资本等跟投。手拿着充足的现金,一亩田开始了后来被人广为知晓的补贴推广。当时公司总共近50人,地推人员大概有80%,其主要工作有两个,推广APP,同时完成每个月的交易额指标。  为了能够让买卖两端的用户有意愿使用线上平台进行支付,一亩田采取了在互联网O2O领

7、域较为常见的推广方式——补贴。  2014年,以出行领域的滴滴和快的两家为代表的公司正是补贴烧钱最厉害的时候,上门美甲、1元洗车、O2O洗衣,都在资本的助力下在市场撒下了大把钞票。  2015年下半年开始的资本寒冬证明,大多数创业公司只是热钱膨胀下的非理性投资,很多时候这种投资并没有如预期为公司带来收入,而是变成了账上的沉没成本。  对于从事以B2B为主的农村电商来说,这种补贴则显得尤为沉重。  根据当时相关媒体报道,一亩田刚开始给交易双方的返利为2‰文档实用标准,且上不封顶。比如一笔10万元的交易,交易双方可分别获得200元的补贴。对于大宗商品交易的

8、公司来说,这意味着一笔不小的投入。  借助这种推广方式,一亩田平台的交易额从9月份平均每天50

显示全部收起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