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畅游《史记》为您正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畅游史记,为您正名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在此,着重强调一下本人读史记的一些见解。风轻轻吹开了历史书页,你的头像赫然映入我的眼帘。“太史公”一词在模糊的铅字中是那么的显眼。我仰起头,望着窗外的太阳,泪水不由涌上眼眶。“李陵只率领五千步兵,深入匈奴,孤军奋战,杀伤了许多敌人,立下汗马功劳……”你用挺立的身躯、高昂的头颅、不屑的眼神望着落井下石的群臣们,愤怒的声音在回响,回响在每个人的耳畔。你满腔正义的热血,燃烧在胸膛,燃烧在每个人的头顶。然而愤怒火花也在汉武帝的心中闪动,于是,你成了一名阶下囚
2、。你在狱中不停的问自己:“这是我的罪吗?这是我的罪吗?我一个做臣子的,就不能发表点意见?”今天,我们来回答:这不是你得罪。你用一番话,书写了一个时代的正义,还了李陵一个说法。你知道,他在听说这件事后是多么欣慰啊!即使蒙冤去世,也心甘情愿了。死,还是腐刑?死,还是腐刑?……这道艰难的选择题,你最终取了后者。不为苟且偷生,而为更光荣的使命!阴暗狭小的蚕室里,你缩在墙角,因为疼痛而不停的颤抖着。铁栏杆外,大臣们还在讥笑:让你装英雄!终于把自己装残了吧!你的心头掠过一丝悲哀,却没有怨恨,也没有害怕,因为你有一个信念,那就是一定要把《史记》完成!为了这个信念,你忍受着到了极点的痛苦,承受着
3、人们的议论、讥讽……然而,你没有退缩!终于,一部空前的巨著完成了,被后人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使你在历史的长河中永远闪亮;你的贡献,你的忍辱负重,你所遭受的磨难,你所取得的成就,将永远刻印在人们心中。司马迁,一个不平凡的名字,写在历史书上,写在历史上,写在风雨沧桑的时代大书上,写在我的脑海里。我望着窗外被阳光映成浅绿色的树叶,心中又一次涌起了波澜。史记欺骗我们了吗?最近看到一些学者、作家在批判《史记》,说它欺骗了我们,掩盖了历史真相,还有人妄言:“司马迁历史观有问题!”更有一些人煽风点火,说:“司马迁生理不健全,因此思想不健全!”那我们就来分析一下,《史记》真
4、的欺骗了我们吗?有的人,对一些不该讨论的问题大谈特谈:在汉朝阉人和现在阉动物是一样的?而且还没有止痛的方法呢,阉了后要3个月后才能行走。听说司马迁被阉了后常常会肚子疼,大热天还会发冷,是不是真的?司马迁是不是年纪最大的被阉割者?还有对伟人的侮辱,司马迁是不是特怕死?所以才接受宫刑的,他有一种要保命的潜意识。司马迁性格有问题,单凭他包举李陵一事就让我很不满,各位不觉得很可悲吗?英雄在另一个世界被这个世界的人们辱骂着,诚然,如果太史公不写《史记》,如果他事事顺着武帝,他就不可能入狱,更不可能被定那么重的刑,也许还可以像其他大臣那样,贪赃枉法,娶妻带妾,舒舒服服过一辈子。可他为何要冒那
5、么大的风险写下《史记》甚至身负腐刑也没有停止。仅仅是父亲的遗愿吗?如果像诸位所说,他是个特怕死的人,那面对受刑后生不如死的日子,我想他一定会选择死亡.为了《史记》,他在乎尊严了吗?在乎身体难以忍受的痛苦了吗?因此,我认为,他完全是靠做为一个史官的责任感和超人的意志完成的《史记》。他不希望与恶人同流合污,他只是个年奉600担的小官,他从不贪赃枉法,以致他没有太多积蓄,无法赎死罪,才连他自己也救不了自己。做了大半辈子官,才依然住着漏雨的破木屋.。可现在,人们对他又是什么态度?大骂其人不说,还专谈关于阉割的可耻问题,因为史书对你们心目中的"英雄"评价不高,就说什么司马迁"吃错药了"等等
6、.我请问你,如果没有他,你又如何知道你的"英雄"呢?我相信,大部分的人还是有良知的,我并没让你们崇拜司马迁,我只是希望你们能停止对他的侮辱。如果你还是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的话。侮辱他,等于侮辱历史,侮辱中国!我代替太史公[虽然我不能],谢谢各位了.如果还有人觉得论点不够,那么请看下面的论述吧!史记记载了上自三皇五帝,下至汉武帝,大约三千年的历史,是中国历史的第一步纪传体通史。虽然史记里有一些错误,有的经过史学家考证是错误的,还有上古时期历史基本上都是依据传说,但是史记里大部分历史都是非常真实而且是极为珍贵的!《左传》、《史记》等书里都有这个故事:春秋时期,齐国大臣崔杼杀死了国君齐庄
7、公。齐太史在史书上记录“崔杼弑其君庄公”,崔杼大怒,把太史杀了。太史的二弟接班后仍然写“崔杼弑其君庄公”,崔杼更恼火,又把老二杀了。太史的三弟接班后仍然写“崔杼弑其君庄公”,崔杼又把老三杀了。崔杼又让太史的四弟当太史,并且对他说:“如果还像你三个哥哥那样写,你也得死!”等写完了,崔杼拿来一看,还是写着“崔杼弑其君庄公”。崔杼问:“你真不想活了吗?”太史说:“宁可死,也要如实记录,这是太史的职责!”崔杼终于被太史的铮铮铁骨折服了,放弃了篡改史书的想法。由此看来,古代的史官,是有严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