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文精神构建图书馆

用人文精神构建图书馆

ID:34783949

大小:74.03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10

用人文精神构建图书馆_第1页
用人文精神构建图书馆_第2页
用人文精神构建图书馆_第3页
用人文精神构建图书馆_第4页
资源描述:

《用人文精神构建图书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用人文精神构建图书馆【摘要】图书馆作为大众文化的传播地,从文化层面和社会角度来讲,其工作实质就是应该创造一个亲切、温馨、便利的空间,体现着理解读者、关心读者、尊重读者、爱护读者的人文情怀。本文从图书馆人文精神的内涵、图书馆人文精神的反思、图书馆人文精神的构建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通过人文精神来构建图书馆。【关键词】人文精神阅读环境图书馆员【正文】  在全球化进程中,文明的整合与知识的全球传播使中国教育面临着重视人的价值要求。人文精神就是被当作一种思想和信仰的维度,以关注人自身的发展,以充分挖掘人的潜能,提高人的素养为核心意念。这种人文关怀的注入将给予社会更多的情感因素

2、,将提升社会的文化品位。图书馆作为大众文化的传播地,从文化层面和社会角度来讲,其工作实质就是应该创造一个亲切、温馨、便利的空间,体现着理解读者、关心读者、尊重读者、爱护读者的人文情怀。  一、图书馆人文精神的内涵  (一)人文精神的追溯  人文精神即人文主义精神,提倡以人为本,重视人的存在价值,主张尊重个人生存权力及发展机会的一种哲学思想。在西方,人文主义作为一种思潮,流行于文艺复兴以后。1859年乔治·伏伊格特出版的一本书,名为《古代经典的复活》,又名《人文主义的第一个世纪》,首次把人文主义作为一个思想范畴提了出来。我国的人文精神雏形最早记载于春秋时期。古代儒家、

3、道家等文化资源已具备了人文精神的内核,如儒家朴素的人道主义思想、道家对人生命的重视,都有人文精神的轨迹。二十世纪之后,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社会进程步伐的加快,造成了由于物质文明的高度发展而带来的拜金主义,因而也造成了人类的自我失落和精神空虚。如今将人文主义精神又作为研究的课题重新提出来,这恐怕是想借助传统文化和哲学中的人文精神来提升人的精神生活、道德境界。通过对人文精神一词来源的追溯,可以看出:(1)不论在西方还是中国,人文精神的涵义始终与人的本性密不可分,是人性修养的根本所在。(2)提高人性修养的最好方式是教育。(3)科学精神是包含在人文精神之内,科学与人文并

4、非对立关系。  (二)图书馆人文精神的涵义  图书馆的人文精神就是指图书馆在整个运行过程中所蕴含的承认、尊重和实现人的价值的精神,是一种具化了的人文精神。它强调在图书馆工作实践的过程中所体现的以人为本的思想,以满足人的需要,实现人的价值,追求人的发展,体现人文关怀,以创造美与和谐作为图书馆活动的宗旨。这里的人,既包括作为图书馆服务主体的人——图书馆员,也包括图书馆服务的对象——读者,即图书馆以读者为中心。图书馆是人们发展和完善自我,发掘自我价值,培养思想的重要场所,成为人文主义者所大力提倡的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图书馆人文精神的反思  尽管图书馆学的根基和实质

5、属于人文科学,但到了20世纪末,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突飞猛进使图书馆在信息管理领域中更侧重于了对物的研究。图书馆界为寻找图书馆生存和突破的切入口,急于求变,忽略了图书馆所蕴含的人文精神——推动图书馆发展、实施现代化的真正原动力。具体从图书馆的阅读环境、图书馆员的理念意识、图书馆的服务方式可见一斑。  (一)图书馆的阅读环境  图书馆的阅读环境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硬环境是指图书馆的整体建筑,馆内的设施设备等等。软环境是指图书馆理念、图书馆精神、技术软环境、图书馆文化环境、馆风与馆训等等。这里主要指的是后者。  现象之一:在充满现代化的图书馆内,为了守住“顾客”这块基地,

6、为了学生数量的稳定,图书馆工作人员提供了大量的“无声服务”;为了追求效率,为了建立快捷的网上服务,图书馆实现了网络化。在这种环境下,图书馆在发生着悄然的变化:人文的氛围在减少,机械的成分在增加。图书馆宛如一座信息工厂,在紧张繁忙的流水线上输送着用户所要求的但并不一定是真正需要的信息,图书馆的人文精神也在渐渐淡薄,直至消失。  现象之二:一些中小学图书馆并不真正向学生开放。学校为了应试教育下的升学率,为了不让图书馆的“闲书”遮挡住学生学习的视线,减少甚至禁止学生到图书馆进行阅读活动。学生们在学校里也得不到如何利用文献的教育,因此,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该如何利用图书馆,即便

7、到馆也一片茫然,空入宝山、一无所获。这些现象在我们身边比比皆是。图书馆被当作了形象工程,而图书馆的优质资源没有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学生的阅读自由空间被减少,学生阅读习惯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机被流失。  现象之三:尽管图书馆都声言“读者是上帝”或“读者第一”,而在现实中却恰恰相反。从读者迈进图书馆的第一步开始,图书馆就对读者有一种“防范”意识。例如安全检测门径、书刊中的磁条、分散在隐蔽处的监视器、各种禁令告示等。虽然这些东西我们已经习以为常,司空见惯。但是,如果以人性本善为出发点的话,这些设备只能是衡量一个人道德的杠杆,而不是防范的武器。它是否与图书馆的人文精神有悖而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