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鸿精神的当代意义

徐悲鸿精神的当代意义

ID:34766164

大小:53.53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3-10

徐悲鸿精神的当代意义_第1页
徐悲鸿精神的当代意义_第2页
徐悲鸿精神的当代意义_第3页
资源描述:

《徐悲鸿精神的当代意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徐悲鸿精神的当代意义作为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家这一身份的徐悲鸿来说,毋庸置疑,他是一个20世纪中国美术教育史上无论如何也绕不过去的一个人物。关于徐悲鸿的艺术成就、贡献、影响等多方面的内容,有没有被遮蔽的可能,在今天看来,我想依然存在。但笔者在这里不就这一方面来展开,仅从徐悲鸿身上所折射出来的伯乐精神这一份精神遗产来论述。如何挖掘这笔丰厚的精神遗产并继承这一文化血脉于今天来讲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希望有补益当今的文艺青年学子们。  唐代韩愈曾云:“世有伯乐,然后又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在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际遇中,都会或多或少地受益于我们的前辈或同辈甚至晚辈们的鼓励与夹掖

2、。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每个艺术家在自己成长的过程中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来自其他人的指教或欣赏。同样我们这位从江苏宜兴走出来的大艺术家、美术教育家的徐悲鸿也不例外,最先受益的是来自其家父徐达章的悉心栽培。这种与生俱来的家教氛围可谓深厚,这口童子奶很重要。如果少年的徐悲鸿仅仅满足于此的话,也许,“徐悲鸿”这三字所载入历史的可能性要大打折扣。  作为徐悲鸿自己人生的伯乐者,不仅有其家父的悉心教导,也有来自青年时期被他引为“人生入世第一次所遇的知己”的国文教师张祖芬先生的鼓励与支持,她对徐悲鸿自年少就表现出来的艺术志向所振奋所欣赏所爱护,在徐悲鸿离开家乡宜兴闯荡上海的时候,张以“人不可

3、无傲骨,但不可有傲气”之语相赠,极力勉励青年时期的徐悲鸿,给了他莫大的鼓舞。接着,就有后来的康有为、蔡元培,留学时期的佛拉孟、达仰等一批前辈们的大力鼓舞等等是他不同人生阶段的伯乐者。而我们后来作为伯乐者的徐悲鸿就是从这些前辈们那里学来的并把它继承了下来。  众所周知,徐悲鸿不愧是一个前辈慧眼下的千里马,同时自己也是一位慧眼识才的大教育家、大伯乐者。徐悲鸿在其《悲鸿自述》中如此称道老师康有为——“南海先生(笔者按:康有为的名号)雍容豁达,率直敏锐……而其奖掖后进,实具热肠,余乃执弟子礼居门下侍从……”可以说,徐悲鸿后来作为师者的身份影响在中国大半个时期甚至今天也仍有余脉,则不能

4、不说是受了他的这些前辈老师们影响的结果。作为初生茅庐的后学是需要像自己老师那样的伯乐者的思想始终占据着徐悲鸿整个艺术生涯。而在这一方面,徐氏是堪可比肩于他的那些老师们。像我们脑海中所熟知的现当代画家中,有堪称大家者的蒋兆和、吴作人、宗其香、傅抱石、刘勃舒、孙多慈、刘艺斯、吕霞光、吕斯百……  他的这种伯乐精神,不仅是教育上的伯乐者,还是善于发现的伯乐者。在这里不得不提及一下,除了作为师者的身份发现并悉心培养那一批学院学生之外,还在他那个年代里,挖掘出像齐白石、张大千、黄宾虹、古元、黄胄这批有所作为最开始处在教学体制外的艺术家。徐悲鸿对中国美术的发展,其影响是巨大的,他促进了中

5、国美术的现代化进程。就有关“徐悲鸿”这一文本的论述,足足可以著述一本厚厚的大书。“徐悲鸿学派”简称“徐派”这一称呼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才被正式提出来,在现当代艺术里,已成为有实力的绘画体系。从他的弟子中推演出再传弟子,无不深受徐氏艺术的营养。也从中看出徐派体系的香火仍将持续不断在大陆和台海两岸。现就举例说明从徐悲鸿这位伯乐者下发现并培养出哪些千里马来,以当为有力证据,也以此证明笔者在上面所说的话。世俗常说:“是金子总会发光的”这句话,其实只对一半。为什么这么说呢?假如当年的徐悲鸿不带学生来江西庐山写生的话,傅抱石有可能遇上徐悲鸿吗?在当时的艺坛里,徐氏是鼎鼎有名的大画家,徐悲鸿如

6、果没有造访傅家的话,傅抱石会北上找徐悲鸿吗?虽然那个时候的傅抱石已经可以说是一块淹没的待发光的金子。  但如果没有出国学艺这一步的话,我想,傅抱石这辈子所取得的艺术成就肯定要低得多。果然,徐悲鸿的慧眼识才没有看错傅抱石。傅抱石也不负徐师的殷勤所望,在日本刻苦研读、苦心经艺。使得在后来的艺术整体成就中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绘画视野,才使得重庆金刚坡下变法成功,为现代中国画做出了重大贡献。有名的“抱石皴”就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  同样,在已故前中央美术学院[微博]院长吴作人身上也能印证。稍有不同的是,吴作人最开始被徐悲鸿所识,还是一个初入大学的绘画学生。吴作人能留学于比利时,全仰

7、仗于徐悲鸿,不仅是学画上的指导,还在生活方面给予资助。最先吴作人是打算留学法国巴黎美术学院的,但后来由于学费的问题,转留学于资费相对较少的比利时皇家美术学院。吴氏在油画、国画领域上所取得的成就,多亏于徐悲鸿先生的爱才、护才、举才之功。当吴作人因参加校外进步组织活动,被校方发现被开除的时候,徐氏是极力与校方交涉,虽终没挽回,只好转学,最后写信介绍到国立中央大学继续学习,并促成留学国外。而作为徐氏弟子的吴作人更没有忘记恩师徐悲鸿先生的厚爱,在留学期间勤奋苦学,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获得该年毕业创作第一名的好成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