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接王乐义的创业精神

嫁接王乐义的创业精神

ID:34759213

大小:75.53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3-10

嫁接王乐义的创业精神_第1页
嫁接王乐义的创业精神_第2页
嫁接王乐义的创业精神_第3页
嫁接王乐义的创业精神_第4页
嫁接王乐义的创业精神_第5页
资源描述:

《嫁接王乐义的创业精神》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嫁接王乐义的创业精神———赴山东寿光学习心得蟠龙镇人民政府王晓鹏“王乐义同志在全国创造了一个奇迹,这就是绿色的奇迹;掀起了一个浪潮,这就是‘白色浪潮’;铸造了一种精神,这就是乐义精神。王乐义同志不但是寿光人民的骄傲、山东人民的骄傲,也是全国广大农村干部和群众的骄傲”。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 回良玉在山东乃至全国,王乐义这个名字赫然贯耳。他,发明的冬暖式蔬菜大棚掀起了一场“菜篮子革命”,结束了冬季北方人只能吃白菜萝卜的历史。他,就是山东省寿光市三元朱村党支部书记王乐义。王乐义,生于1941年,1978年担任村党支部书记至今。三十年来

2、,他勤奋学习,辛勤劳动,团结带领全村820多干部群众艰苦创业,开拓创新,使三元朱村由过去的贫困村发展成为两个文明建设同步发展的小康村。2007年,全村经济总收入达到3470万元,人均收入10300元。各类存款逾2300万元。1998年被国家评为“科普先进村”,1999年被国家评为“国家特色经济村”。王乐义被授予“全国劳模、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农业技术推广先进工作者”7等荣誉称号,被推选为党的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代表。这些荣光的称号,折射出党的富民政策的光芒,折射出科技兴农的巨大力量,折射出农产品标准化国际化的趋势;这些骄人的业绩,凝聚着三元朱村

3、人的智慧和汗水,凝聚着三元朱村人的辛勤和创新,凝聚着村党支部书记王乐义的创业精神。嫁接王乐义善于思索锲而不舍的创业精神穷则思变,变则通。王乐义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对贫困和落后有深切的体会。在37岁那一年,王乐义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后,对怎样摆脱贫穷和落后他有了更多地思索。1989年春节前的一天,常年在外贩菜的堂弟王新民提着2斤顶花带刺的黄瓜去看王乐义,他很惊诧?寒冬腊月哪有这么水灵的黄瓜?堂弟告诉他,黄瓜是从大连市场上买的,是辽宁当地产的。得知信息后,王乐义很兴奋:辽宁那样天寒地冻的地方,腊月里能产出黄瓜来,肯定有些绝招。于是,他催促堂弟赶快返回关东,

4、弄清楚黄瓜是哪里产的。过了几天,堂弟告诉他,黄瓜的产地是辽宁省瓦房店市的一个山村,也是大棚里产的,而且冬季不用烧煤。于是王乐义就想,如果在村里种出反季节的黄瓜,在当地冬季以白菜和萝卜为主要蔬菜的情形下,销路不愁找市场,还能增加村民的收入,是一条路子。拿定主意后,王乐义正月初三带上干粮就直奔瓦房店市去了。别人摸索出的大棚蔬菜技术不肯轻易对外传授,更不允许外人进入大棚。在猪棚滞留一夜后随身携带的干粮也吃完了,王乐义的第一回瓦房店之行无功而返。但是他并未因遭到冷遇和7拒绝而放弃,短暂的休息后他又第二次踏上了去瓦房店的求教行程。这一次别人的态度虽然有了一丝

5、转变,但是仍然没有让他进入大棚,他仍然没有学到冬季大棚蔬菜技术,又一次无功而回。实际上别人对王乐义的挚着已生出了敬佩。没隔多久,他又第三次去了瓦房店。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三顾”瓦房店,对方终于被王乐义为民谋富的真诚感动了,把“姐夫来了也没教”的技术传给了他。嫁接王乐义敢为人先勤学不辍的创业精神在号召村民建蔬菜大棚过程中,王乐义没有停留在照搬别人的大棚蔬菜技术上,他通过反复试验,对原来学到的技术进行改革,研究成功不用烧煤的冬暖式日光蔬菜大棚技术,创造了我国北方平原蔬菜越冬史上的奇迹。寿光有农业传统,世界上第一部农学巨著《齐民要术》即出自寿光人之手。

6、在王乐义发明冬暖式大棚之前,这里也有取暖式大棚,每个棚一冬要烧五六吨煤,还只能生产叶菜,不能生产果菜。1989年,作为村党支部书记的王乐义要建不取暖的新式大棚,村里一下炸了锅。“咱村里一架大棚一年烧上万斤煤,春节前还长不出菜来。想用冬天的太阳晒出黄瓜来?那是神仙办的事!”“这是眉毛上荡秋千———悬乎!”“当书记的甭老母猪打架—光动嘴。能发财,为什么村干部不种?”一个棚需投入万余元,可当时村民收入不到1000元,万一砸了……7无论怎么做工作,村里就是没人响应。怎么办?面对乡亲们的质疑,王乐义没有动摇。依照王乐义的理解:自己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就是要带头

7、,就是要让群众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农村共产党员最大的责任就是带领群众共同致富,这个风险党员不担,谁来担?当时人们怎么也不相信不烧煤光晒太阳能种出黄瓜来。王乐义顶着压力,冒着风险,带领全村的另16名党员干部首先示范,建起了第一批冬暖式蔬菜大棚。1989年12月24日,越冬黄瓜采摘,在市场上卖了“独份儿":开秤每公斤20元!入夏算账,棚均收入2.7万元。在当时人均收入只有几百元的三元朱,一下子冒出17个“双万元户"!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第二年,全村建起了181个大棚。冬暖式大棚问世后,王乐义不忘继续创新,博采最新技术成果。在发展冬暖式蔬菜大棚的同时,

8、他又琢磨着在调整产品结构、搞好科技创新上作文章,实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转”,让三元朱继续在技术上保持领先水平,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