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风景区各景区详情

太湖风景区各景区详情

ID:34755813

大小:127.18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3-10

太湖风景区各景区详情_第1页
太湖风景区各景区详情_第2页
太湖风景区各景区详情_第3页
太湖风景区各景区详情_第4页
太湖风景区各景区详情_第5页
资源描述:

《太湖风景区各景区详情》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景区组成由太湖部分水域和沿岸地域组成的风景名胜区。景区概况太湖在江苏省南部,浙江省北部,位于沪宁杭地区的中心,水面面积2460平方公里,我国第三大淡水湖。湖岸线长约390公里。太湖湖面辽阔,湖中有岛屿48座,沿湖山峦起伏,号称七十二峰。山水景色优美,以湖不深而浩瀚,山不高而叠翠的特色闻名于世。周边地区工农业发达,名胜古迹众多。1982年定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总面积约888平方公里,外围保护地带2203平方公里,地跨苏州、常熟、无锡三市和吴县、吴江县、无锡县、宜兴县。景区特点景区是山水组合,具有江南水乡特色和吴越古迹名胜,适合

2、开展游览、度假、修养、水上运动和科学文化等多种活动的天然湖泊型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各景区详情风景区划分为13个景区和2个独立景点。1、西山景区(1)简介在太湖中心略偏东南,属吴县。以群岛风光和吴越以来古迹见胜,是太湖山水精华所在。由西山、横山、庭山、叶山、柱山、香兰山、笠帽山、幢里湖、龙床、石蟹等20多个岛屿礁石及附近湖面组成,面积235.48平方公里。(2)历史“美丽的太湖,迷人的西山”这是上海社科院教授登上西山岛的第一句赞美词。太湖72峰,其中西山有山峰,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最高峰-----缥缈峰也只有300多米,但其

3、中丰富的人文历内涵却赋予了她无穷无尽的魅力。林屋山,位于西山镇东北部,根据历史记载,早在大禹治水期间,大禹就在此留下过足迹,《吴地记》载“在县西一百三十里中有洞庭,深远世莫能测。吴王使灵威丈人入洞穴,十七日不能尽,因得禹水”。石公山,位于西山东南角,因山前原有巨型太湖石,状若老翁,故名“石公”。“石有族聚,太湖为甲”,唐代就已闻名天下的“花石纲”就采于此地,并留下了“联云障”等遗迹。山腰南部,四角翘飞的御墨亭,因中置清世祖顺治御书“敬佛”石碑而得名,作为镇山之宝。“御墨亭”三字由傅杰所书。“归云洞”三字为明代严瀓草书,徐纲才楷

4、书“读圣贤书,行仁义事,存忠孝心”等摩崖石刻。(3)资源文化目前国内最大的梅园要数苏州太湖西山了,“林屋梅海”现在的总面积超过了一万亩,梅树品种也增加了不少,除了大量果梅外,还有绿萼、玉蝶、朱砂红、胭脂红、铁骨红等三十余种。苏州太湖梅花节暨太湖之春旅游月在“林屋梅海”举行。西山景区美在山水。山有峰、峦、岭、岗、壁、坡、壑、谷、崖、岫、坞等幽姿,水有湖、河、港、浜、渎、汉、潭、沼、涧、溪、池、塘、滩等逸趣,而山水本身的大小、高低、远近、前后、疏密、虚实以及多处的闭合、开放、收缩、重叠,形成山外有山、湖中有湖,从而又演化出许许多多

5、不同的景观。湖中碧波荡漾,岛屿错落,犹如翡翠置于银盘,清莹碧透,峦影空蒙,自成一幅天然画卷。西山景区是绿色的宝库,百年以上的古树有香樟、银杏、白皮松、罗汉松、山茶、木瓜、樟树、椴树、桂花树、柏树、杨梅树、栗子树以及紫藤等近千棵。还产有柑橘、杨梅、枇杷、白果、石榴、桃、杏、梅、枣等果实。山坡坞地花果成林,湖滩岛侧芦苇掩映。西山景区又是人文风物荟萃之地,古桥、古道、古埠、古庙、古墓、古碑、古摩崖石刻、古雕古塑、古村古宅、古生物化石、古吴国遗迹、古民间传说,无不丰富多彩。西山缥缈峰,海拔336.65米,为太湖七十二峰之首。每当云雾或

6、细雨笼罩,看去朦胧虚幻,超然世俗,有神秘莫测之妙。西山本岛,历史上有石公秋月、林屋晚烟、缥缈云场、毛公积雪、西湖夕照、玄阳稻浪、甪里梨云、鸡笼梅雪、消夏渔歌、龙清归帆十大风景。(4)景点天下第九洞林屋洞号称“天下第九洞天”,俗称龙洞,位于西山东则的镇夏村。林屋洞出土过唐代的金龙、玉简、神像等道教文物。古人诗千赞:“一山飞峙太湖中,千娇深藏林屋洞”。位于林屋洞南侧,又名无碍精舍,系宋无碍居士隐居处。他曾任平江(今苏州)知府不满二月,就被罢官,遂筑园隐居,自称居所为“道隐园”。他的《道隐园记》刻于林屋洞口。1995年4月公布为省级

7、文物保护单位。林屋梅海林屋梅海又名林屋洞,林屋洞位于西山岛东北部林屋山下。据《云笈七签》等道教经典记载,天下有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皆仙人所居,林屋洞为第九洞天,一称“左神幽虚之天”。相传古时有龙居林屋洞内,故洞体似龙,又称“龙洞”,林屋山亦称龙洞山。 林屋洞景点面积18公顷.为石灰岩地下厅式浴洞,其最为独特之处是洞内广如大厦,立石成林,顶平如屋,故称“林屋”。洞中有洞,洞洞相连,既幽且深,既曲而折,深幻莫测,扑朔迷离。洞有石室、龙床、银房、石钟、石鼓、金庭、玉柱、白芝、金沙、龙盆、隔凡门、石燕、隐泉、乳泉等石景

8、,有鬼斧神工之疑。民国年间曾挖掘出梁天监二年(503)记载二十名道士居洞生活的石碑一块及唐、宋祭神所用的金龙及青铜鎏金龙七条(现存苏州博物馆)。 出洞登山,山上有二十余方古代摩崖石刻,书兼正草隶篆,文备诗词游记。曲岩、鳞岩,天成石罅,入地而生,婉蜒起伏,若断若续。暮眺山鸟归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