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语文版八下册教师教学案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语文版八下册教师教学案

ID:34754947

大小:61.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3-10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语文版八下册教师教学案_第1页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语文版八下册教师教学案_第2页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语文版八下册教师教学案_第3页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语文版八下册教师教学案_第4页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语文版八下册教师教学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语文版八下册教师教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年级:九年级制作人:郭琼审核人:杨虹课题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型讲读课制作时间2009-10-12【学习目标】 1、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及其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2、理解本文从正反两方面运用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3、结合自身学习实际,积极争取做一名注重实践、有开拓精神的人。【学习重点】  1、理解作者观点,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学习难点】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正确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1.本文作者________是美籍华裔________

2、家,________奖获得者。2.“格物““致知”出自儒家经典中________的________篇。宋代朱熹抽取________中的________、《中庸》两篇和________、《孟子》编在一起,称为“四书”。3.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1)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格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致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绝不是袖手旁观就可以得到知识的。袖手旁

3、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但是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不知所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儒家的“四书五经”指的是什么?四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

4、、课堂学习★导入新课 整体感知一、课文论述的话题是什么?谈谈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二、作者的观点是怎样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实验。★合作探究精读课文,理解作者的观点。三、“格物致知”在《大学》里早已提到,这种精神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是否得到了大力传扬?为什么?传统的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即自然科学的实验精神。原因是:传统的中国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以王阳明“格”院子里的竹子为例。(事实论证)四、实验精神(“格物致知”精神)为什么很重要?应该怎样进行实验

5、?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14/14你能举一些例子吗?五、实验的方法是什么?1.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2.实验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它需要有细致具体的计划。六、既然实验精神如此重要,当今的中国学生是否很重视它了呢?为什么?怎样论证的?1.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思维而不愿动手。2.误以为埋头读书可以应付一切,结果对实际毫无帮助。以自己的经历为例(事实论证)。七、格物致知精神仅仅应用于自然科学研究吗?不论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

6、动上,都不可缺少。八、那么怎样才是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探索。★课堂小结一、论点: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二、论证结构:提出论题:(1---2)谈谈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分析问题(3---12)首先,指出传统教育的弊端。然后,分析科学上的实验精神的重要性。接着,指出当今的中国学生依然轻视实验精神。得出结论(13)必须重视格物致知精神三、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课外阅读阅读下列文字,回答文后问题。烧开一壶水前两天跟一个领导谈话,领导说现在有太多的

7、人不能够把一壶水烧开,很多人都是烧到六十度就撒手了。还有不少人这壶水没有烧开,又跑去烧别的壶。这些人本来是很有才华、可以有些作为的。人生苦短,看到一个人最终也没有把一壶水烧开,真是令人惋惜。忽然想起我在采访高希均时,高教授说的一番话。高教授在谈到一个现代人应该具备的几个墓本的经济观念时,说到“核心优势”。所谓“核心优势”,就是一个人跟别人比较起来,他真正的优势到底是什么。然后的问题是,他能不能把自己的资源都集中运用到这个优势上?高教授的这个观念跟“烧开一壶水”的说法是可以两相参照、互相发扬的。一个人要建立自己的“核心优势”,归结起来大概有这样的四个问

8、题。一是一壶水值不值得烧,二是应该烧哪一壶,三是如何烧,四是烧开之后又怎么办。就第一个问题来说,社会上有一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