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4737464
大小:83.53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3-10
《从陕北信天游看陕北人的情感世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从陕北信天游看陕北人的情感世界院系:教育学部专业:学前教育姓名:张丽霞学号:201011012913从陕北信天游看陕北人的情感世界摘要陕北信天游是一种历史悠久、流传广阔、浩瀚如烟的民歌,笔者因生活在陕北,并且受家人影响经常听陕北民歌,因而对信天游有一种很深厚的感情,希望可以将信天游介绍给更多的人,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信天游、欣赏信天游,并且能够理解信天游中那种豪迈的、深厚的真情。本文将以具体作品来分析信天游中陕北人的情感世界,如《三十里铺》、《兰花花》中的扣人心弦的爱情;如《山丹丹花开红艳艳》《咱们领袖毛泽东》中的高昂宏壮的
2、爱国情;《黄河船夫曲》、《赶牲灵》中平淡真实的生活情等。关键词信天游陕北人情感引言“信天游”是产生和流传在陕北地区,并且波及山西西北、内蒙古西部、甘肃东部和宁夏大部分地区,是以爱情为主要内容的两句体、同样节奏形式的山歌。它饱含着黄土高原上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人民们的深厚情感。在这片广袤无垠却又千沟万壑、连绵起伏的黄土高原上,传唱着着苍茫恢宏而又凄然悲壮、清峻刚毅而又沉郁顿挫的信天游。信天游唱出了陕北人民生活中的酸甜苦辣,也唱出了陕北人民生活中的真情!正文一、信天游的历史缘起陕北,陕西省的北部,基本上以榆林、延安地区为限。一提到
3、陕北,很多人都会想起历史悠久、高亢嘹亮的陕北民歌——信天游。在这片苍茫的高原上,陕北人过着繁重而单调的生活,他们行走在千沟万壑之中,唱出高亢激昂的信天游,或是为了排遣心中的忧愁和寂寞,或是回想起家中的亲人、朋友和恋人,以歌寄情。由此,就诞生了著名的陕北民歌——信天游。陕北信天游,又叫“山曲”或者“酸曲”,曲调“有偿高亢,粗犷奔放,韵律和美”,其内容多以反映爱情、日常生活为主。陕北唱信天游的山民甚多,涉及不同行业、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诸类人物,主角多为青年男女。他们在唱歌时,大都是选择野外,钟情于在野地里低吟高唱,而且大都是
4、独唱,有时纯属自娱自乐,有时属于共同娱乐。陕北信天游融入了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当中,唱歌的场合比较随意,唱歌方式没有专门性,功利性目的弱小,娱乐性更强。二、信天游与陕北人的情感世界(一)扣人心弦的爱情爱情,是陕北信天游亘古不变的主题。《三十里铺》、《兰花花》都是传唱爱情的代表作品。《三十里铺》:“提起个家来家有名,家住在绥德三十里铺村。四妹子儿爱上一个三哥哥,他是我的知心人。三十里铺来遇大路,戏楼拆了修马路。三哥哥今年一十九,咱们二人没盛够。三哥哥今年一十九,四妹子今年一十六。人人说咱二人天配就,你把妹妹闪在半路口。三哥当兵
5、,坡坡里下,四妹子儿崖畔上灰塌塌。有心拉上两句知心话,又怕人笑话。”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大约是在1937年左右,所谓遇在大路上的三十里铺村,仍应该算做山大沟深人烟稀少的穷山村,村子里的年轻人郝增喜(即三哥哥),与邻居(即四妹妹)因相爱而私定终身,遭到保守的村里人们的非议,尤其是增喜父母的坚决反对。1938年增喜父母竟然强行包办郝增喜与另一女子常秀英结了婚,为此凤英一病不起。当爱情的梦就在眼前无情破灭以后,这个痴情的女子起初仍不死心,仍旧钟情于郝增喜而拒绝嫁人。这种“见面面容易,拉话话难”的悲伤与无奈一直持续到1942年的3
6、月,三哥哥参军那天早上,凤英站在崖畔依依不舍地看着别人为奔赴前线的三哥哥送行,一身戎装的三哥哥一步一回头的走出了村口,消失在路的尽头,从此凤英算是万念俱灰了。《三十里铺》这首信天游,曲调凄清委婉、柔断情肠、催人泪下。一个“情”字,在茫茫的黄土高原上,在滚滚的黄河边,屹立不倒,演绎着扣人心弦的爱情故事。“提起个家来家有名,家住在绥德三十里铺村。四妹子儿爱上一个三哥哥,他是我的知心人。”这句歌词交代了地点以及事件,陕北人豪放直白,喜欢就是喜欢,直接就说出来,而不是扭捏不语。“人人说咱二人天配就,你把妹妹闪在半路口”,所有人都说
7、两人般配,但是却因为封建桎梏,三哥哥首先放弃了这段感情,独自留下四妹妹伤心断肠。“三哥当兵,坡坡里下,四妹子儿崖畔上灰塌塌。有心拉上两句知心话,又怕人笑话。”在三哥哥当兵送别时,四妹妹遥遥相望,想说几句话,而又不能说,只能伤心离开。这注定了是一个爱情悲剧。《兰花花》:“青线线那个蓝线线,蓝个英英采,生下一个蓝花花,实实的爱死人。五谷里的那个田苗子,数上高梁高,一十三省的女儿哟,数上咱们蓝花花好。”《兰花花》是陕北民歌的经典之作,这首信天游背后也有一个凄清婉转的爱情故事。兰花花原名叫做姬延玲,延安县临镇人。从小心灵手巧,长得
8、俊美可爱。与当地一男子相好,偷吃禁果。1936年红军解放了临镇,该男子应征入伍打仗去了。兰花花的父母强把她嫁与某老恶棍。该恶棍不久横祸而死,父母遂把她嫁给一个麻脸的富人。兰花花日遭虐待,终于在1942年病故。“青线线那个兰线线,兰个英英采”。这句歌词包含了十分浓厚的民俗意义。中国是一个典型的小农经济社会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