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4719891
大小:54.04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10
《2013-5-2山外大学山巅梦——北师大岩口支教队队长朱启平的青春故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山外大学山巅梦——北师大岩口支教队队长朱启平的青春故事2013-05-02《光明日报》第1、3版追梦人足迹·五四青年节专辑 朱启平的家,在遥远的贵州省毕节市大河乡岩口村。 有多远?坐火车、乘大巴、换中巴、爬两座山,每次从北京回家,都要3天。 朱启平的梦,一直藏在这连绵的大山深处。 什么梦?做个好老师,把知识和信念带回家乡,让孩子们看到大山外的精彩世界,走出大山。 出山去,上大学!正是这个信念,撑起了少年朱启平的精神与脊梁。在贫寒的童年里,在艰难求学路上,他也曾动摇,也曾迷惘,但以信念为北斗
2、,他总能在关键时刻校正方向,不再迷途。 2009年,朱启平考取北京师范大学免费师范生。4年来,他一边求学,一边圆梦——大一暑假,他组织支教队回到岩口,在当地唯一的民办小学义务授课。此后每年,他们都如约而至,还把“北京师范大学暑期实践基地”建在了这所仅有1名老师、60多个学生的村小。“每次20多天课程,我们能给孩子的主要不是知识,而是爱,是信念,还有希望。要让孩子们知道,除了工地,大山外,还有个地方叫大学。” 今天,毕业在即的朱启平谢绝了省会重点学校的邀请,回到毕节市执教。他说这是他刚答完的人生第三道
3、考题。“自我牺牲?不,是在最需要我的舞台上发挥最大的价值。”他笑着说,眼中满是自信。第一道考题:辍学?读书? 家里无力负担学费。即将升初中的他下定决心:绝不辍学。自己赚钱,也要读书!三次高考,他成了梦想中的师范生。 一座低矮破败的泥草屋,默默蹲守在小径尽头。 直到2010年,这仍是朱启平一家人的居所。等到乡里危房改造,他家才最后一批搬进了砖房。 朱启平早已习惯了贫穷。村里没有公办小学,他一二年级在私塾度过,此后便每天往返十几公里去邻村读书;2007年前全村不通电,作业只能在油灯下完成。挣扎到小学
4、毕业,家里再也负担不起三个孩子的学费了。 “去打工吧?”弟弟无奈。他却不吱声。 绝不辍学。自己赚钱,也要读书!执拗的小启平只身来到乡中学,开始了自力更生的日子。住不起宿舍,就以帮干农活、做家事的代价借住在远房亲戚家。刻苦攻读之余,他上山采野菜、摘杨梅、挖药材,一分一角地攒学费。 初中毕业,他考取毕节一中,却因学费太高不得不转读毕节地区民族中学。 又是一段更苦的打工生涯。寒暑假和周末,他常饿着肚子四处奔波,刷盘子、挖土方、做搬运、发传单、卖玫瑰花……然而,学习一刻也不曾放松。深夜灯下,他一道道解题
5、、一页页背诵,顾不得浑身酸痛,忘记了辘辘饥肠。 他时常畅想自己的人生路。长大了做什么?打小,他便梦想当一名私塾先生。多年艰辛求学,令他感受到教书育人的神圣。 2007年5月,喜讯传来:免费师范生政策将于当年实施。仿佛一束阳光照亮心灵,即将高考的他瞬间作了决定:报考北师大,去首都读书,当老师! 没曾想,一考便是3年。前两次,他以不小的分差分别被贵州大学、黑龙江大学录取。他不甘心,均很快申请退学。 难以割舍的教书梦,始终在他心头萦绕。 他决心最后一搏。常年超负荷打工影响了学业,唯有专心复习,才有望
6、成功。然而,学费何来?幸好,毕节兰苑中学知道了他的故事,愿意接纳他免费复读。 2009年7月,盼了太久的捷报终于传来:他以全市文科第一名的成绩,被北师大历史学院录取。 拿着录取通知书的手抖了又抖。两串隐忍很久的泪,终于泉涌。第二道考题:经商?从教? 学业的差距、语言的障碍、成功的诱惑,一度把他拉进灰暗世界。挣脱了经商梦和抑郁症的困扰,他在讲台上找回成就感。 圆梦后的第一件事,不是庆祝,而是加紧打工——不仅为自己,也为弟弟。三年前,辍学多年的弟弟被他劝回学校:“书必须读,钱我出!” 2009年9
7、月,他把暑假赚的4000元钱留给弟弟,自己揣着200元,奔向新天地。 然而,压力与迷惘很快袭来。 一方面,大都市的赚钱机会数不胜数,每走一步都充满诱惑。 另一方面,学业和人际交流却遇到了瓶颈——首先是普通话。一口浓重的贵州方言,使他无法和别人顺畅交流;其次是英语。高一才接触英语,没上过正规的听力、口语课,大一分班考试,听力只考了8分。 自卑啃噬着他的心:我究竟是不是做教师的料?走其他路是否更容易成功?有师兄开公司,劝他入股。几番权衡,他动心了,咬牙把3000多元积蓄倾囊投入。 班主任王秀丽看出
8、了异样,苦心劝导:“人生路很长,为眼前利益放弃长远目标的短视行为,到头来得不偿失。”学院也为他安排了勤工助学岗,尽可能保障他的生活条件。 朱启平被触动了,开始专心学习。不会普通话,就拉着室友“陪练”;英语太差,便买来幼儿英语、音标卡片、听力磁带,从头学起。 “他成了我们班最刻苦的一个,每天起早贪黑地学。好多次听见他在操场上大声读英语,课间也躲到走廊上一遍遍念。”室友何进军记忆犹新。 大一暑假,他摸索着组织起了支教队伍,成功完成了为期2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