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亲历的开放开发再造新合肥

我所亲历的开放开发再造新合肥

ID:34714035

大小:58.68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3-10

我所亲历的开放开发再造新合肥_第1页
我所亲历的开放开发再造新合肥_第2页
我所亲历的开放开发再造新合肥_第3页
我所亲历的开放开发再造新合肥_第4页
我所亲历的开放开发再造新合肥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所亲历的开放开发再造新合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我所亲历的“开放开发,再造新合肥”钟咏三我于1987年9月以合肥市委副书记被任命为合肥市副市长、代市长,1988年1月当选市长,1990年6月参加以朱镕基为团长的中国市长代表团访美。在纽约市长办公室,纽约市长和上海市长朱镕基谈话时,我们其他几位来自武汉、重庆、太原、合肥、宁波的中国市长亦在座,我乘隙浏览墙上的世界地图,结果大吃一惊,居然没有“HEFEI”!当时对我的震动太大了,可以说刻骨铭心。一个6300万人口之省,其省会居然在世界上“默默无闻”,哪怕只是一个点。合肥太小了!此前此后,我一直在思考,像合肥这样一个“很欠发达”的城市,如何崛起;我

2、作为一市之长,该怎样破题?一1983年以后,在新的市委、市政府班子领导下,我们搞了旧城改造,其经验作为“合肥模式”被建设部和国务院向全国推广,遐迩闻名。我们敢于贷款搞工业项目技术改造,使企业产品更新换代,又适时引来一大批军工企业和科研院所。我们提出百亿产值规划,原定到1994年,结果在1992年提前实现。“争取几个大的,改造大批老的,放开县区小的”,使合肥逐步摆脱计划经济的羁绊,市场经济初现端倪,但经济总量仍然偏少。在沿海改革开放和招商引资的影响示范带动下,1990年10月合肥科技工业园奠基。仪式结束后我走向汽车,身边有一位海南商人向我建议,“

3、你们合肥要想吸引商人来投资,必须有一个响亮的口号。”还有一位台湾商人建议我们“把土地盘活”。1992年我们执著地邀请邱永汉先生来肥(《瞭望》杂志随后发了《钟市长请外商》),在“长江公主号”游船自三峡到武汉经岳阳时,合肥招商说明会上邱先生“中小城市发展的可能,取决于这个城市的领导人是否开明是否有决心”一席话,对我触动很大。联想到过去在工厂工作时参加全国行业活动小城市小工厂没地位,联想到在大学学政治经济学讲工业化是普世之道城市化是载体,我心豁然开朗:是“新扯一块布做衣服”的时候了!此时适逢邓小平南巡讲话发表,中央决定开发浦东,安徽则提出先搞皖江,重

4、点发展芜湖。我们呢,不等不靠,果断决策搞工业开发区,发展新城区,提出“再造新合肥”的宏大目标。我们的提法是经过自己深思熟虑的。安徽没有大城市,李贵鲜同志来安徽工作曾说过安徽各城市“哥们兄弟一般高”,不像许多省都有一个大城市、一个省会城市作为引领发展的引擎和龙头。计划经济时代,合肥曾是“被计划遗忘的角落”,在改革开放新形势下,机会均等,谁主动谁努力谁就能发展。合肥自己主动借助省会城市的优势,主动承担安徽的“龙头”,是应当的也是可能的。市规划处把工业开发区选址在南边桃花一带,这里环境好,土地广阔,地面建筑物简单稀少便于拆迁,有合安公路可资利用,有起

5、码的交通基础,靠近巢湖和派河,可以大手笔营造环境。1993年4月3日,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在这里奠基,我在奠基仪式上响亮地提出“开放开发,再造新合肥,建设现代化大城市”口号。加上此前由合肥科技工业园更名的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伴随铁道部“东取华东”战略诞生的合肥新站综合开发试验区,三大开发区形成“三足鼎立”之势。我说:“三大开发区建成之日,就是现代化大城市形成之时”。再造新合肥,实际上就是跳出老城区建设开发区亦即新城区,反过来再带动老城区新生,这就是我们新的发展之路。二1990年10月17日。合肥西郊一块被农田包围的土岗上竖起一块被红绸包起的奠

6、基石——合肥科技工业园培土仪式隆重举行。搞科技工业园,我们合肥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作为全国重要的科教基地,我们拥有中国科技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30多所大专院校,有中国科学院合肥分院等190多个科研院所,有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超导托克马克实验室等好几十个国家级实验室。这些,近在咫尺却又那么遥远,因为它们的成果并没有直接惠泽合肥,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但它们又是重要的依托和亮点,是可资利用的“潜力股”。我在选派得力干部主持高新园区建设伊始,就明确要求他们充分利用合肥的科教优势,大力引入先进的工业企业,使科技开发与工业经济二者结合起来,建立全新的体制和

7、机制,夯实基础,改善环境,放宽政策,筑巢引凤,建设咱们自己的经济特区。一张白纸迅速绘出精美的图画。4.4平方公里范围的起步区内迅速实现“八通一平”仅仅3年多一点的时间,规划13平方公里的合肥高新区一跃成为全国知名的开发区之一。1994年春在国家科委苏州会议上,“合肥模式”引起轰动,好评如潮。人性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一流的投资环境,吸引一流的投资者。1991年第一个外资企业日本三洋进驻。截止到1998年年中,高新区入区企业达483家,项目555个,总投资逾65亿元。美国、德国、瑞士、意大利、日本、韩国和台湾、香港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区内创办了1

8、27家外商投资企业,总投资达5.5亿美元。一些国际知名的跨国公司如美国美泰克集团和后来出了问题的飞歌国际公司,日本丰田、三菱重工、长府制作株式会社,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