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组织刑事责任研究——以主体、身份为视角

社会组织刑事责任研究——以主体、身份为视角

ID:34704807

大小:7.05 MB

页数:68页

时间:2019-03-09

社会组织刑事责任研究——以主体、身份为视角_第1页
社会组织刑事责任研究——以主体、身份为视角_第2页
社会组织刑事责任研究——以主体、身份为视角_第3页
社会组织刑事责任研究——以主体、身份为视角_第4页
社会组织刑事责任研究——以主体、身份为视角_第5页
资源描述:

《社会组织刑事责任研究——以主体、身份为视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⑧万方数据论文作者签名:莹垒指导教师签名:论文评阅人1:评阅人2:评阅人3:评阅人4:评阅人5:答辩委员会主席:委员l:委员2:委员3:委员4.委员5:答辩日期:堡叟垣生5目兰2旦万方数据浙江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釜左姿盘堂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学位论文作者签名:褴签字嘲zD居年牛月留日学位

2、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逝婆态鲎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本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鲞蕴壑太堂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和传播,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曹遣导师签名:签字日期:阳B年≯月30日签字日期:年月日万方数据致谢敲下这两个字之前,从来没有认真思考过毕业离校是什么。无数次离校,从未走得太久太远。七年了,母校的存在就像遥远故乡的妈妈,始终在那里等我;现在,终于要和母校说再见,竟一时难以接受。再见了

3、,启真湖畔的绿柳拂面,挥洒过汗水的小剧场和紫云和蔼的宿管;再见了,钱塘江岸的红砖灰瓦,无数次踩在脚下的青石小径和一张张最熟悉的笑靥。研究生阶段,我有幸在恩师阮方民教授的谆谆教诲下苦读两年。作为浙江省乃至全国刑法学研究和刑事辩护的绝对权威,阮老师严谨细致的治学态度和炉火纯青的法律实务令我望尘莫及,只得高山仰止。更令我佩服的是,阮老师忧国忧民的大爱情怀表现在教学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充分展现了一位社科学者应有的广博的人文关怀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现在想来,两年的时间太短,并且由于本人的愚笨懒惰,有太多的疑惑尚未请教只能作罢,实乃人生一大憾事。我的研究生学习也得益于刑法点

4、其他老师的亲切关怀。李华老师温柔的嗓音似在耳旁,以慈母般的关爱指导我专业学>-j的同时,事无巨细地为我们的学>--j生活忙碌着.而此时身处国外的高艳东老师是我所见最富激情、最热情随和的才华横溢的年轻教师,他深入浅出的理论讲解与丰富新奇的案例教学发人深省,似乎生来就应站在七尺讲台传道授业。我虽与叶良芳老师接触不多,但叶老师对本人毕业论文一针见血的评价使我受益匪浅,足见叶老师深厚的专业功力。值此毕业论文封笔之际,我还想对二十多年来默默付出的父亲母亲说声感谢,尽管再多的感谢也无法言说我的孝心。这两年里共同笑过哭过、挥洒青春的各位同学对我的帮助与支持也是我取得现有成绩

5、的坚实后盾,我们约好勿相忘。“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20多年的学生生涯即将画上句号,无论多留恋学校的安静祥和,我们注定要起飞,到大风大浪之中磨练翅膀。尽管前途充满未知与迷茫,但最初的梦想仍召唤我们不断追逐向前。与其说是结束,更可谓是新的开始。幽静的之江,大气的紫金港,亲切的玉泉,秀丽的西溪,贫瘠的昭觉,见证了我七年求学的点点滴滴,它们也即将化作我最珍贵的回忆,伴我在今后的工作中无畏艰难,无愧我心。春日宴,绿酒一杯歌一遍。再拜陈三愿:一愿母校常青,二愿恩师常健,三愿如同梁上燕,岁岁长相见。万方数据摘要在全社会倡导大力发展社会组织、推进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时,我们

6、也不应忽略部分社会组织从事违法犯罪活动的问题。本文通过对社会组织主体认定存在争议的常见罪名以及深层次原因开展调查研究,分类别、分情况论证主要社会组织及工作人员的刑法身份,解决刑事主体界定中的争议,为实施精准有效地打击提供理论指导:进而,在前文论证的基础上对现行刑法认定社会组织及人员的主体身份存在的缺陷提出立法、司法和行政建议,从而构建社会组织犯罪的法律责任体系,保证社会组织合法.健康运行。本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目前社会组织发展与管理过程中暴露出的各种问题,尤其是社会组织犯罪日益严重与常见,以此现实情况为背景,对于社会组织犯罪案件中刑事责任的确定被提到

7、了非常迫切的议程,这也是本文写作的初衷。第二部分首先以罪名列举的形式指出了社会组织的刑事责任认定中存在的争议,并由此概括总结争议的两大表现:社会组织本身的主体认定与社会组织工作人员的身份认定。此部分还试图探讨存在以上主要争议的根源,并从立法与现实两个角度阐述。本文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是文章主体部分。第三部分详细列举了社会组织中的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和其他几类特殊社会组织的刑事责任,它们是否可归入单位犯罪,并具体属于哪一类单位主体。第四部分则对于社会组织工作人员的身份展开讨论,何种情况下属于国家工作人员,在何种情况下构成职务犯罪,均有详细论述。第五部分

8、为解决社会组织刑事责任方面存在的争议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