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研究——以成都市锦江区村转居社区为例

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研究——以成都市锦江区村转居社区为例

ID:34684276

大小:5.00 MB

页数:58页

时间:2019-03-09

上传者:U-56225
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研究——以成都市锦江区村转居社区为例_第1页
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研究——以成都市锦江区村转居社区为例_第2页
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研究——以成都市锦江区村转居社区为例_第3页
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研究——以成都市锦江区村转居社区为例_第4页
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研究——以成都市锦江区村转居社区为例_第5页
资源描述:

《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研究——以成都市锦江区村转居社区为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四JIl师范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学位论文==挝整屋::社匡塞丝建遮班究=丛盛壑直堡婆区==挝挂屋::社匡麴趔,是本人在导师金垡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或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本人承诺:已提交的学位论文电子版与论文纸本的内容一致。如因不符而引起的学术声誉上的损失由本人自负。学位论文作者:易葫签字El期:训73年争月沙日四川师范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人同意所撰写学位论文的使用授权遵照学校的管理规定:学校作为申请学位的条件之一,学位论文著作权拥有者须授权所在大学拥有学位论文的部分使用权,即:1)已获学位的研究生必须按学校规定提交印刷版和电子版学位论文,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供检索;2)为教学、科研和学术交流目的,学校可以将公开的学位论文或解密后的学位论文作为资料在图书馆、资料室等场所或在有关网络上供阅读、浏览。本人授权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将本学位论文收录到《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并通过网络向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同意按相关规定享受相关权益。(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扬J菊签字日期:pJ)年上月≥歹日詹{}:/埘名耻斟瑚耀阳勋婵 摘要“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研究——以成都市锦江区“村转居”社区为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岳菊指导教师:余华摘要:随着城市化快速发展,“村转居”社区应运而生。尽管这种转变是消除城乡二元体制,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必然结果,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诸如居民观念转变困难、难以适应新环境、就业形势严峻、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滞后、与周边社区交流融合困难之类的阵痛。要解决这些问题,一个重要的措施就是加强“村转居”社区的文化建设。富有成效的文化建设可以为“村转居”社区的科学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能量。然而目前社区文化建设的研究存在着不足,主要体现在研究的焦点过分关注普通城市社区的文化建设,专门针对“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进行研究的成果较少,全方位、多纵深研究这一课题的成果尤其欠缺,致使实际工作缺乏足够理论支撑。本文以“村转居”社区的含义和功能为切入点,深入分析了“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同时紧密结合发展实际,以全国社区管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成都市锦江区——的“村转居”社区为例,采用理论资料收集、实地调查等方式,全面调查分析了目前“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系统化的改进建议。全文共包括四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论述了文章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介绍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状况,列举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和重难点。第二部分是对“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的概述,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对“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进行了分析,认为富有成效的文化建设可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发挥,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社区群众心理转变,增强其适应能力,促进“村转居”社区与周边城市社区的融合,有利于城市化建设科学推进,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促进国家整体文化建设,增强文化软实力。第三部分是对“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笔者以成都市锦江区的 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村转居”社区为对象,对“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目前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认为目前存在的主要的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佳,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不够完善,人才队伍力量薄弱,文化建设的实效性、针对性不足,对先进经验的宣传推广不够,缺乏具有全国性指导意义的先进样板。第四部分是“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的改进策略。针对“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目前所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需要从加强“村转居”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建立健全“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体系、以典型示范促进“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的整体推进等三个方面切实加以改进。关键词: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成都市锦江区II AResearchonculturalconstructionofPeasant.transformedUrbanResidentsCaseStudyofthePeasant-·transformedUrbanResidentsofJinJiangDistrictofChengduMajor: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Postgraduate:YueJuTutor:YuHuaAbstract:Becauseoftherapiddevelopmentofurbanization,akindofcommunitycalled‘'Peasant—transformedUrbanResidents”wascreated.Althoughthisconversionistheinevitableresultoftheintegrationofurbanandruralareas,therearealsomanyconsequences,suchasdifficultchangingofconcepts,Canhardlyadapttothenewenvironment,lowemploymentrate,thebackwardnessofpublicservicesystem,difficulttointegrateintothesurroundingcommunitiesandSOon.Tosolvetheseproblems,theculturalconstructionof“Peasant-transformedUrbanResidents’’communitymustbeimproved.EffectiveculturalconstructionCanprovideapowerfulspiritualmotivationforthescientificdevelopmentofthecommunity.However,therearesomeproblemsoftheresearchinthisarea,whichmainlyreflectinthelackoftargetedresearchproduction.Theseproblemsresultinthelackoftheoreticalsupportofthecultureconstructionofthe“Peasant—transformedUrbanResidents”communities.Thispaperregardthemeaningandfunctionof“Peasant-transformedUrbanResidents”communityasthestartingpoint,analysistheimportanceofthiswork.Meanwhile,theauthortookthe“Peasant—transformedUrbanResidents’’communitiesofJinJiangDistrictofChengduasexample,madeacomprehensiveanalysisandsurveyoftheachievementandproblemsofthiswork,withdatacollectionandfieldsurvey,andputforwardthesystematicsolutions.Thewholepaperincludesfourparts.Thefirstpartisintroduction,whichdiscussedthebackgroundandsignificanceofthisresearch,summarizedtheresearchathomeandabroad,andcitedtheresearchmethodsandimportantanddifficultpoints.ThesecondpartiSthesummaryofthecultureconstructionofthe“Peasant.transformedIII 一粤纠鉴翌奎兰堡主兰堡垒茎.————————_——●—__——●——-——_——_——__————————————一一UrbanResidents,’commullities,includingthedefinitionofrelatedconcepts,introducingtheimportantsignificanceofthecultureconstructionofthe“Peasant-transformedUrbaIlResidents,,commumties。Theauthoragreeswiththateffectiveculturecons仃uctioncaIlplaythebetterroleofthe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a】吣promotesocialharmonyandstability.Secondly,itisconducivetopromotepeopJelnthecomm皿耐fromthe”villagers”to”residents’’ofthepsychologicalchanges,andenl姗cetheabilitytoadapttothenewenvironment.Thirdly,itisinfavorofthistypeofcommun衙.integratedintothesurroundingcommunity,andconduciVetotnecoordi瑚rteddevelopmentofurbanization.Fourthly,itisconducivetothedevelopmentofud)锄and11lralareas,promotingtheintegrationofurbanandruralCOnstruetlon·Fifthly,itisconducivetopromotingnationalculture,andenhancingculturalsonpower.nlemirdpartistheanalysisofthepresentsituationofthecultureconstructionofthe·‘Pe勰锄t-仃ansfomedUrbanResidents”communities.Theauthortookthe·‘Peasant-仃孤1sfo眦edUrbanResidents’’communitiesofJinJiangDistrictofChengduasexample,madeasurveyofthecurrentsituationofthiswork,趿d删yzed恤蛐evementandproblemsofthiswork.Therearefiveproblemsofit·Thefirstoneistheefleetof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isnotbeautiful·Thesecondone1spubliccultulmi心astrI舭isnotperfectenough.Thethirdoneisthetalentsareweak‘Thefo删血oneis也epertinenceandeffectivenessofthisworkisnotgood·Thefifthoneisthelackofnationalconduetiveadvancedmodel.mfounhpartistheimprovedstrategies.Tosolvetheproblemsofthecul骶conS仃uctionofthec'Peasant-transformedUrbanResidents”communities,webelievematitshoulds仃engmenthe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ofthesecommunities,improverelatedsystems,andgivefullplaytotheroleofrole·Keywords:‘'Peasant-transformedUrbanResidents’’constructionJinJiangDistrictofChengduIVcommunitythecultural 目次日次摘要⋯⋯⋯⋯⋯⋯⋯⋯⋯⋯⋯⋯⋯⋯⋯⋯⋯⋯⋯⋯⋯..IABSTRACT⋯⋯⋯⋯⋯⋯⋯⋯⋯⋯⋯⋯⋯⋯⋯⋯⋯⋯⋯..IIIi1前言⋯⋯⋯⋯⋯⋯⋯⋯⋯⋯⋯⋯⋯⋯⋯⋯⋯⋯⋯⋯⋯.1刚舌⋯⋯⋯⋯⋯⋯⋯⋯⋯⋯⋯⋯⋯⋯⋯⋯⋯⋯⋯⋯⋯.11.1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11.1.1选题背景⋯⋯⋯⋯⋯⋯⋯⋯⋯⋯⋯⋯⋯⋯⋯⋯⋯.11.1.2研究意义⋯⋯⋯⋯⋯⋯⋯⋯⋯⋯⋯⋯⋯⋯⋯⋯⋯.21.2国内外研究综述⋯⋯⋯⋯⋯⋯⋯⋯⋯⋯⋯⋯⋯⋯⋯⋯..21.2.1国外相关研究⋯⋯⋯⋯⋯⋯⋯⋯⋯⋯⋯⋯⋯⋯⋯⋯21.2.2国内研究现状⋯⋯⋯⋯⋯⋯⋯⋯⋯⋯⋯⋯⋯⋯⋯⋯41.3研究方法与重难点⋯⋯⋯⋯⋯⋯⋯⋯⋯⋯⋯⋯⋯⋯⋯⋯61.3.1研究方法⋯⋯⋯⋯⋯⋯⋯⋯⋯⋯⋯⋯⋯⋯⋯⋯⋯.61.3.2重难点⋯⋯⋯⋯⋯⋯⋯⋯⋯⋯⋯⋯⋯⋯⋯⋯⋯⋯61.4创新点、存在的不足和今后研究展望⋯⋯⋯⋯⋯⋯⋯⋯⋯⋯..72“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概述⋯⋯⋯⋯⋯⋯⋯⋯⋯⋯⋯⋯⋯⋯92.1“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相关概念的界定⋯⋯⋯⋯⋯⋯⋯⋯⋯.92.1.1城市化⋯⋯⋯⋯⋯⋯⋯⋯⋯⋯⋯⋯⋯⋯⋯⋯⋯⋯92.1.2“村转居”社区⋯⋯⋯⋯⋯⋯⋯⋯⋯⋯⋯⋯⋯⋯⋯.102.1.3“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122.2“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的意义⋯⋯⋯⋯⋯⋯⋯⋯⋯⋯⋯..132.2.1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发挥,维护社会和谐稳定⋯⋯⋯⋯⋯..132.2.2促进社区群众从“村民”到“居民”的心理转变,增强适应能力⋯142.2.3促进“村转居"社区与周边城市社区融合,有利于城市化建设科学推进.................................................................152.2.4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162.2.5促进国家整体文化建设,增强文化软实力⋯⋯⋯⋯⋯⋯⋯..163.“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183.1“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基本情况调查⋯⋯⋯⋯⋯⋯⋯⋯⋯..183.1.1调查的基本情况⋯⋯⋯⋯⋯⋯⋯⋯⋯⋯⋯⋯⋯⋯⋯183.1.2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包括调查对象对“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的认识).⋯.⋯⋯⋯........⋯⋯⋯⋯.....⋯⋯⋯.⋯⋯⋯..⋯..2()3.2“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的成绩⋯⋯⋯⋯⋯⋯⋯⋯⋯⋯⋯..263.2.1资金投入加大,文化阵地建设进展迅速⋯⋯⋯⋯⋯⋯⋯⋯.26V 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3.2.2建设文化精品,文化活动呈多元化趋势⋯⋯⋯⋯⋯⋯⋯⋯.263.2.3政府积极引导,大力培育社区文化组织⋯⋯⋯⋯⋯⋯⋯⋯.273.3“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283.3.1思想政治教育有待进一步加强⋯⋯⋯⋯⋯⋯⋯⋯⋯⋯⋯283.3.2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亟需进一步完善⋯⋯⋯⋯⋯⋯⋯⋯⋯。.283.3.3人才队伍需要进一步强化⋯⋯⋯⋯⋯⋯⋯⋯⋯⋯⋯⋯.293.3.4“村转居”社区居民文化需求情况复杂,文化建设的实效性、针对性还需提升⋯⋯一⋯⋯⋯⋯⋯⋯⋯⋯⋯⋯⋯⋯⋯⋯⋯⋯..293.3.5对先进经验的宣传推广不够,未形成具有全国性指导意义的先进样板...。..........................................。.。。..。..。....。...3()4.“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的对策⋯⋯⋯⋯⋯⋯⋯⋯⋯⋯⋯⋯..314.1坚持主流意识形态,切实加强“村转居”社区思想政治教育⋯⋯⋯..314.1.1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314.1.2不断拓展“村转居”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324.2统筹布局,建立健全“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的相关体系⋯⋯⋯⋯。344.2.1建立政府主导,各方力量积极参与的组织体系⋯⋯⋯⋯⋯⋯.344.2.2完善“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的管理体系⋯⋯⋯⋯⋯⋯⋯..364.2.3不断丰富“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的内容和形式⋯⋯⋯⋯⋯..394.2.4夯实“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的保障体系⋯⋯⋯⋯⋯⋯⋯..414.3以点带面,以典型示范促进“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的整体推进⋯⋯.434.3.1注重系统总结,打造“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的成都模式⋯⋯⋯434.3.2加强宣传推广,推动西部乃至全国“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工作整体跨越⋯⋯⋯⋯⋯⋯⋯⋯⋯⋯⋯⋯⋯⋯⋯⋯⋯⋯⋯⋯..45参考文献⋯⋯⋯⋯⋯⋯⋯⋯⋯⋯⋯⋯⋯⋯⋯⋯⋯⋯⋯⋯46附录⋯⋯⋯⋯⋯⋯⋯⋯⋯⋯⋯⋯⋯⋯⋯⋯⋯⋯⋯⋯⋯.49VI 1前言J-_‘‘_。●一1刖舌1.1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1.1.1选题背景1.1.1.1“村转居”社区建设面临难题随着我国经济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经济建设不断发展,城市化已成为一种必然的现象并正在有力地推动着社会主义建设的进一步跨越。改革开放以来,在日趋多元的投资渠道、逐渐松动的城镇人口政策、迅速发展的城镇服务业、政府对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大力投入和由于农村生产力水平大幅提高而产生的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外移等力量的共同推动下,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据统计我国城市化水平由1978年的17.92%,逐步提升到2011年的51.27%,年均提高近1个百分点。④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既表现为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也表现为城市规模的迅速扩张。这意味着城市周边的农村土地正迅速变为城市建设用地。大量农村土地被征用,原来赖这些土地为生的农民必须经历由农民到城市居民的转变,其居住地由原先相对松散的农村社区转变为较为集中的城市社区。这些转变,是消除城乡二元体制,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必然结果,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从长远来看必将有效提升“村转居”群众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符合他们的根本利益。但任何改革与转变都会产生阵痛,目前“村转居"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也集中体现在“村转居"社区建设上——居民观念转变困难、难以适应新环境、就业形势严峻、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滞后、与周边社区交流融合困难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阻碍了社区整体发展,对于维护城市社会稳定,促进城市发展是巨大的隐患,必须得到有效解决。加强“村转居”社区建设,是顺利完成“村转居”全方位转型、促进城市发展的关键环节。1.1.1.2科学的社区文化建设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至关重要。富有成效的文化建设可以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的精神能量,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或缺的强大动力。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决定》是新时期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它指出要“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作为公益性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文化建设对于推动城市发展作用巨大。面对国数据来自中国改革论坛网站,http://www.chinareform.org.cn/books/Explore/xfzd/2/201203/t20120327—137845.htm。 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村转居"社区建设的重重困难,搞好这类社区的文化建设对于问题的解决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具体包括以下几点:(1)有利于促进社区群众从“村民”到“居民”的心理转变,增强适应能力。(2)有利于树立正确价值导向,增强社区凝聚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3)有利于“村转居”社区与普通城市社区融合,科学推进城市化建设。(4)有利于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5)有利于促进国家整体文化建设,增强文化软实力。“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意义重大,值得深入研究。目前,尽管国家非常重视“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工作,各级政府和文化工作者也为此开展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但仍存在诸多不足。从理论上看,当前缺乏一套科学完整的建设理论体系,在“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都有较大的探索空间。1.1.2研究意义1.1.2.1为促进“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提供参考“村转居”是当前全国各地城市化面对的共同任务,尽管各地城市化进展程度不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各异,“村转居"面临问题的类型和原因有差异,面临问题的严重程度有差异,但其变化发展的内部规律是共通的,可以找出一套具有普遍效力的解决方案。因此,科学选择调查地点,系统总结其在文化建设方面的做法与成就,深入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系统性的解决方案,可以为“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科学开展,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建设提供有效参考。2.2抛砖引玉,为“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理论研究作出探索目前,系统性地研究“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的著述非常缺乏,学界尚未对该项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在新一轮城市化高潮来临的背景下,深入研究“村转居"社区建设的相关理论是学术界的重要责任。尽管笔者学识、能力、资源有限,但也愿意通过一些基础性研究,为这个研究课题的科学化、系统化贡献一份力量。1.2国内外研究综述1.2.1国外相关研究目前,国外学界在这个课题上的相关研究主要包括社区研究和农民市民化研究两个方面。1.2.1.1关于社区研究的相关成果2 1前言国外社区研究成果集中来自于西欧和美国学者。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滕尼斯的社区学说、帕克的人文区位学理论、沃斯的社区消失论、甘斯的社区发现论和费歇尔的社区文化发展理论等。滕尼斯最先提出了“社区”这一概念,其贡献主要是发现并深刻阐明了在人类的群体生活中的两种结合类型,用二分法的概念从人类结合的现实中抽象地概括出这两种类型,也就是共同体和社会。∞帕克是美国芝加哥学派的代表。他和该学派其他一些学者研究了美国芝加哥的城市化过程,借鉴社会生物学来说明美国城市的结构和动态,并以此建立人文区位学(又称人类生态学)的理论,提出了从社区整体研究城市的观点。④沃斯认为城市化引起的城市社会生活方式的变革将会动摇甚至摧毁城市社区的存在基础。⑨甘斯通过对波士顿西区意大利移民生活的研究,证实了在社区中人们之间依然维系着亲密关系。他断定,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其城市中都会存在具有一定团结感和认同感的社区。因此他认为城市化带来的是丰富多彩的生活方式。④费歇尔认为城市化过程中的诸多社会问题并非是由人口众多、高密度和异质性这三种特点引起的,而是与大城市中不同亚文化群体之间的摩擦冲突有着紧密的联系。@1.2.1.2关于农民城市化的相关研究成果关于农民城市化,国外的研究起步较早,目前已发展得较为成熟。已有的研究成果大多是从宏观的层面来探讨农民市民化的规律,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阿瑟·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模型”、诺瑟姆的城市化发展进程“S”曲线和哈里斯一托达罗的收入预期理论。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模型”理论揭示了农民市民化的内部推动力,认为农民市民化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打破二元经济结构,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必然结果。@诺瑟姆把一个国家和地区城市化的过程概括为一条稍被拉平的S形曲线,即由缓慢的初始阶段到发展迅速的加速阶段,再到发展程度趋于饱和时的稳定甚至停滞不前的阶段,农民市民化的进程也伴随着这个曲线发展变化。⑦哈里斯一托国【德】斐迪南·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M].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9.@【美】莱瑞·莱思,【美】邓福贞.社区社会学[M].徐琦,译.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程玉申,周敏.国外有关城市社区的研究评述[J].社会学研究,1998.@夏建中.现代西方城市社区研究的主要理论与方法[J].燕山大学学报.2000.@【英】阿瑟·刘易斯.二元经济论[M].施炜,译.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o刘亚臣,周健.基于“诺瑟姆曲线”的我国城市化进程分析[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 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达罗的收入预期理论对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内在动机进行了分析。该理论认为,一个农村劳动力是否迁入城市,主要取决于城乡劳动力市场的收入差异,但城市就业概率或失业率也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①1.2.2国内研究现状目前国内在“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的相关研究上有以下几类成果:1.2.2.1关于普通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研究成果目前学界受关注程度较高,研究得比较深入的普通城市社区的文化建设,出现了多篇学位论文和大量期刊论文。学位论文中,有的以某社区为例,全面总结调查点社区文化建设的成绩和经验,概括分析调查点社区文化建设的不足及其原因,并提出系统性的解决办法。例如:奚之春《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上海市徐汇区为例》(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徐雯《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研究——以重庆市万州区乌龙池社区为中心》(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孙春《苏南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研究——以常州市钟楼区为例》(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等;有的重点关注社区文化建设内容的某一方面,以期对社区文化建设的整体推进提供参考。例如:朱佳文《成都市成华区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状况研究》(上海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周丹《南京市社区音乐文化考察及对社区音乐建设的思考》(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冷雪梅《健身健美操对构建兰州市社区体育文化的价值研究》(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等;有的重点关注社区文化建构模式,对已有模式进行对比分析并提出构建科学社区文化模式的思考建议。例如:刘洋《当代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发展的模式建构》(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等;有的重点关注社区文化建设的体制机制完善与创新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思考。例如:李海风《吉林省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长春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龚大鹏《社区文化建设绩效评价研究》(湘潭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等。期刊论文中,有的关注社区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从建设的指导思想明确、内容丰富、载体创新、实施主体范围扩展、体制机制建立健全等方面就如何进一步搞好社区文化建设提出了有价值的见解。例如:王海山《社区图书馆建设在社区文化构建中的作用》(《攀登》2006年04期)、王丽慧《提升文化品位:建设和谐社区的当务之急——关于长春市社区文化建设的思考》(《才智》,2008年22期)、中共柳州市委《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加强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广西柳州市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求是》2001年07期);有的探讨了社区文化建国钱晓颖..基于哈里斯—托达罗模型的中国农村人1:3城乡迁移规模实证分析[J].现代商贸.T.业.20094 1前言设对于社会建设其他方面和经济建设等的促进作用,对社区文化建设的意义认识较为深入。例如:茹安强,王智军《社区文化建设促进企业文化建设》(《中国有色金属》,2008年15期)、陈国蓉《现代化大城市需要有繁荣的社区文化——谈谈社区文化建设》(《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3年01期)、李梅《论社区文化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才智》,2010年35期)等;有的总结并介绍一些地方在“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中好的实践经验。例如:汪嘉申、中民《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夯实和谐发展基础——综述北京市研讨社区文化建设创新实践》(《中国民政》,2007年05期)、陈民宪《论“人人享受文化”——宁波社区文化建设的理念与实践》(《宁波经济》(三江论坛)2005年01期)等。1.2.2.2关于“村转居”社区建设的研究成果专门探讨“村转居”社区建设相关理论的著作较少,其成果主要表现为学术论文。在这些成果中,有的概括探讨“村转居"社区的独特性、存在的问题和建设的出路,尝试对这个问题进行全面把握。例如:操世元、王永胜《“村转居"社区:特点、问题与建设方向》(《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等;有的着眼于“村转居”社区居民的教育问题,通过分析教育对“村转居”社区居民的重要性,探索教育的有效途径,试图为提升“村转居”社区居民人文素质提供好的参考。例如:吴海波、汤海明《“村转居”新市民的社区文化素质教育初探》(《当代教育论坛》,2010年01期)、裘健平、汤海明《“村转居”新市民社区成人闲暇教育策略探析》(《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10年06)、汤海明《宁波“村转居新市民”的社区教育研究——以江北姚江社区为个案》(宁波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等;有的注重探讨“村转居”社区居民群体某个方面的特点,以此为切入点来考察“村转居”群众的生活情况。例如:陈传锋、杨晶晶《城市化进程中村转居社区新居民的休闲方式》(《浙江学刊》,2007年02期),张林、马燕萍、陈传锋《村转居社区新居民心理幸福感的调查研究》(《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08)等。综上所述,目前学界在社区、农民市民化等问题上有比较深入的研究,而普通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更是成为了研究热点,“村转居”社区建设方面也有一些成果。围绕本课题,这些成果又存在以下不足:第一、尽管目前在社区文化建设方面的成果比较丰富,但是这些研究的焦点大都投放在普通城市社区的文化建设上,而“村转居”社区的居民构成、管理体系等都有其特殊性,传统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模式并不能与之完全匹配,亟待就这个问题进行专题研究。 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二、虽然目前在“村转居"社区的建设方面有一些相关成果,但是总量较少,且全方位、多纵深研究“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这一课题的成果非常欠缺,致使“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的实际工作缺乏足够的理论支撑。鉴于“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而目前相关研究较欠缺、研究空间较大,我们认为这一课题需要引起重视并不断深入研究。1.3研究方法与重难点1.3.1研究方法1.1理论指导法。通过查阅理论著作,了解并掌握国内外学者在城市化、社区和文化建设等方面的经典理论,深入学习领会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中的相关论述和要求,同时根据需要适当了解管理学、统计学和社会学的相关理论,全方位夯实本文的理论基础。1.2问卷法。根据既定的研究重点和研究目的,认真设计《“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情况问卷》,合理选择要调查的社区,科学搭配调查对象的数量比例,然后积极真诚地与社区居民沟通,取得其配合,再收集有效问卷进行结果统计分析。问卷调查结果是本文在问题分析和对策建议中的基础参考。1.3访谈法。问卷调查的对象主要是社区内的普通民众。为使调查活动达到全面、细致、科学的要求,我们还采取面对面访谈的方式与社区居委会、社区群团组织的工作人员和社区文化工作者进行深入沟通,试图从他们的视角来分析解读当前“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在具体操作上,我们先制定访谈提纲,再深入社区与访谈对象交流,获得比较权威的信息。访谈结果是本文的重要参考。1.4文献资料法。通过网络、图书馆、资料室等渠道广泛查阅“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的相关研究成果,试图从已有成果的对比分析中找出值得本文参考的科学结论;通过联系社区居委会及其上级主管部门,详细了解成都市锦江区“村转居”社区的总体情况与特点,了解待调查社区的基本情况,查阅该社区有关文化建设的相关文字、图片和音像资料,掌握社区在文化建设方面已有的机制和措施。1.5分析、归纳法。对获得的所有文字、数据信息进行系统整理,科学分析、归纳出研究所需的结果。1.3.2重难点1.3.2.1研究重点6 l前言本文通过理论研究与实地调查相结合,在详细了解成都市锦江区“村转居”文化建设相关情况的基础上,科学分析归纳其有价值的经验和尚存在的问题,以提出具有时代特点和地区特色,且有一定推广价值的、行之有效的解决对策。i.3.2.2写作难点笔者力求通过深入的实证调查和理论分析,在“村转居”文化建设对策的提出方面有一定的突破性,为“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实际操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但也存在如下难点:一、本课题多学科交叉的特点考验笔者的知识面广度和理论素养的扎实度。“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是一个涉及社会学、法学、政治学、教育学、文化学、管理学等多个学科的课题,本文的调查也需要用到统计学的相关知识。这就对笔者掌握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提出了巨大考验。二、实地调查需要克服诸多困难。实地调查能够给本文的写作提供坚实的资料支撑,充分保证了本文相关结论的可信度,但是成都市锦江区“村转居”社区分布较为分散,各社区的情况和特点也不尽一致,“村转居”居民小区与普通城市居民小区并存于某个社区的情况大量存在,这给调查点和调查对象的选择带来了困难。三、可资借鉴的研究成果较少。目前“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的研究在学界尚未引起足够重视,相关的研究成果较少,且分布分散,需要借助网络、报刊、论文集、学术刊物等渠道仔细搜索,存在一定的难度。1。4创新点、存在的不足和今后研究展望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有两点:一是利用实地调查、例证研究的方式对“村转居”社区这一相对较新的城市社区类型的文化建设进行了研究,调查较为深入,可信度较高。二是本文研究的视角较为全面,既采用理论研究的方式对“城市化”、“社区”、“村转居”、“文化建设”等概念作出了界定,又对“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进行了深入分析,还利用调查成果对“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针对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本文的不足主要在于两个方面:一是文献资料的查阅和研究不足。笔者在文章准备阶段,通过学校图书馆、学院资料室查阅了与本文研究相关的研究成果,还通过网络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中查阅了较多的资料。但受时间和个人水平的限制,笔者在部分资料的收集方面还不够充分,对所收集到的资料的研究程度还不够深入,使得文章在理论分析部分存在一些不足。二是调查取样方法的不足。受人力物力限制,笔者在进行实地调查时,对问卷对象进行的是随机7 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取样,调查对象的分布不完全合理,代表性不够高。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研究切实加以改进。“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目前学界研究得相对薄弱的一个课题,需要为数众多的研究者对全国各地“村转居”社区的情况进行基础性研究,再借此形成系统性的理论成果,指导具体工作的开展,可以拓展的空间非常广阔。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将继续就这个课题进行更加系统、深入的研究,以期对整个研究领域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参考。 2“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概述2“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概述2.1“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相关概念的界定2.1.1城市化从字面上来理解,“城市”指的是“人口集中、工商业发达、居民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地区,通常是周围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④而“化”是一个动词词尾,因此城市化指的就是城市不断形成的一种过程。国外专家对城市化有诸多研究。马克思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指出:“古典古代的历史是城市的历史,不过这是以土地财产和农业为基础的城市;亚细亚的历史是城市和乡村无差别的统一(真正的大城市在这里只能干脆看作王公的营垒,看作真正的经济结构上的赘疣);中世纪(日耳曼时代)是从乡村这个历史的舞台出发的,然后,它的进一步发展是在城市和乡村的对立中进行的;现代的历史是乡村城市化,而不象在古代那样,是城市乡村化。”④恩格斯从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指出了城市化的原因及基本进程:“大工业需要许多工人在一个建筑物里共同劳动;这些工人必须住在近处,甚至在不大的工厂近旁,他们也会形成一个完整的村镇。他们都有一定的需要。为了满足这些需要还要有其他的人,如裁缝、鞋匠、面包师、泥瓦匠、木匠都搬到这里来了。⋯⋯于是村镇就变成了小城市,而小城市又变成了大城市。”@曾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西蒙·库兹涅茨(SimoKuznets)将城市化定义为:“城市和乡村之间的人口分布方式的变化”。@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刘易斯·沃思(LouisWirth)认为:“城市化是指从农村生活方式向城市(镇)生活方式发生质变的过程”。固国内学者对于城市化的定义也有许多见解。林广和张鸿雁认为城市化“就是指一定区域内人口由封闭的乡村向开放的城市集中的社会进步进程。”@刘勇认为,州城市化’的本质是指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从农村生活向城市生活的升级转化过程。从市场经济的供求角度看,可把城市生活视为一种特殊商品,城市化就是城市生活这种特殊商品的普及化"。⑦有的国内学者认为“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变、农业劳动方式向非农业劳动方式转变以及城市生活方式创立、采用和普及的过程”。@①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M].商务印书馆.2005:176.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人民出版社.1979:48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79:300.301.@【美】库兹涅茨.现代经济增长[M].戴睿,译一匕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1.固杨风.城市化与农民生活方式的转型[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林广,张鸿雁.成功与代价:中外城市化比较新论[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o刘勇.我国城市化回顾与展望[J].中国经济时报.1999.04.14(8).固廖跃文.城市和城市(镇)化;理论研究的回顾[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t993(4). 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综观学术界对城市化的定义可以看出,基于不同的侧重点,对城市化的理解也有所不同。有学者总结了目前学界对城市化定义的四类观点,“第一种,指的是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的过程;第二种,认为城市化就是城市发展的过程。这种观点主张城市是城市化的载体,没有城市这个载体,城市化也就失去了其根基;第三种,认为城市化的内涵包括:由乡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城市数量的增加,城市规模的扩大以及人们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等方面的转变。这种观点主张:城市化从本质上来看,首先是意味着人的城市化。这个过程是实现人们的精神面貌,也就是人们的社会意识、价值观点、文化素质、人际关系等向现代化的转变;第四种,城市化是整个社会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过程”。④对城市化不同的解释说明,城市化的内涵非常丰富,涉及人口学、历史学、地理学、社会学、城市规划、经济学等多学科的内容。因此权威的文献都注重从比较全面的角度来解释城市化:《社会学百科辞典》认为城市化“是指人口向城市地区集中、城市规模、城市数量增加、城市生活方式、组织体制和价值观念向农村地区传播的过程。既是人们生活方式变化的原因,又是其变化的结果”。②根据本文研究的重点,我们赞同这种观点。2.1.2“村转居"社区目前学界并没有“村转居”社区的准确定义,因此要对“村转居”社区进行准确的界定,需要分别弄清楚“村转居"和“社区”的含义。2.1.2.1社区最早提出“社区"这一概念的是德国社会学家斐迪南·滕尼斯。他在其著作《社区与社会》中将社区解释为“一种由具有共同价值取向的同质人口组成的具有价值观念一致、关系密切、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抚和富有人情味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利益共同体”。@然而目前无论是国内学者还是国外学者对社区的解释并不一致。社会学家们从各自的研究角度出发,对社区做出了为数众多的解释。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国邹农俭.中国农村城市化研究[M].广西人民出版社.2002:1.2.@袁方.社会学百科辞典[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0:331.@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社区和社会[C]//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l:357.10 2“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概述芝加哥学派的代表人物帕克认为“社区的基本特点可以概括为:一是有按区域组织起来的人口;二是这些人口不同程度地与他们赖以生息的土地有着密切的联系;三是生活在社区中的每个人都处于一种相互依赖的互动关系中”。④英国学者邓肯·米切尔认为“社区一词是指称人们的集体,有些人占有一个地理区域,共同从事经济活动和政治活动,基本上形成一个具有某些共同价值标准和相互从属的心情的自治的社会单位,城市、城镇、乡村或教区就是例子”。④我国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认为:“人和社会团体,各种机关、学校等分布在一个地区,形成一个结构,一个系统,这就是社区。”@郑杭生教授认为“社区是进行一定的社会活动,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人类群体及其活动区域”。∞章人英认为“社区是指居住在一个地区里进行共同生活的人群。他们进行互相联系的经济和政治活动,形成一个共同的生活集体,具有一定程度上相同的价值观念和相似的认同意识,并有相应的实体单位。这种群体,在社会学中亦称地缘群体”。回程启能认为“社区是街道办事处辖区的社区,它是可以满足居民基本生活和社会需求的最小空间单位和概念功能单位的微型社区;街道社区是包括若干居委会辖区的社区,它是人们面对面发生互动关系的邻里社区”。@虽然学界对于社区有许多种定义,但是这些定义还是具有共同之处。总的来说,目前学界公认社区会包含五个要素:·是地域要素。无论哪种社区,都有一定的空间范围。“尽管我们无法也无必要用一个量(比方多少平方公里)来对之加以框定,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社区工作或社区服务一般不会超越一座城市或一个县区的地域空间”。⑦二是人口要素。人口是社区的基本元素,包括数量、质量、构成和分布四个要素。数量指社区内人口的多少;质量指社区人口的综合素质;构成指社区范围内不同类型人口的特点;分布指社区人口及其活动在社区范围内的空间位置。三是组织结构要素。社区是一个有组织、有秩序的实体,其各项事务需要特殊的机构来处理。我国的社区有党的组织、政权组织和群众自治组织。四是文化心理要素。社区文化心理主要包括社区居民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价值观念、社区意识等,是社区地域特点、人口特性、社会生活的全面反映,也是社区居民得以凝聚的共同纽带。五是公共服务要素。社①于显洋主编.社区概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圆【英】邓肯·米切尔主编.新社会学词典[蝴.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51.@费孝通.社会学的探索[M].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47.@郑杭生.社会学概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364.@章人英.普通社会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146.@蹇洁,温平川等.社区信息化建设与发展范例[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8.o周沛.社区社会工作[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7. 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区要具有相对独立性,必须有一个相对完整的公共服务系统和配套的公共服务设施,如学校、商店、医院、运动场所、农贸市场等等。这些系统和设施是保证居民生活质量,维护社区稳定发展的必要因素。2.1.2.2“村转居”“村转居"又叫做“村改居"、“撤村建居”,是社会转型时期的独特产物。中国目前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导致了城市化进程的高速发展。城市的数量不断增多,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周边的大片农村区域变成了城区。为了适应时代发展,更好地对这些新发展出来的城区居民进行管理,“村转居"应运面生。“村转居”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农民市民化。从外在形式上表现为农村户籍转变为城市户籍,相应的社会保险、公共服务等政策也发生变化;还表现为职业的转变,原来的农业劳动不得不被放弃。从内在心理上表现为农民意识向市民意识的转变。二是撤销原有的村委会,转而成立居委会或者社区委员会。综上所述,“村转居"社区指的是社区人口主要由从村民转变身份过来的居民组成,地域一般在城乡结合部,其公共服务体系和设施与一般城市社区相比会有一定差距,文化心理上也有一定独特性的新型城市社区。2.1.3“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本文讲的文化建设,指的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属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部分。精神文明建设这一概念由叶剑英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大会的讲话中首次提出。他指出:“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教育科学文化水平和健康水平,树立崇高的革命理想和革命道德风尚,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文化建设和思想建设。其中,文化建设“是指教育、科学、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卫生体育、图书馆、博物馆等各项文化事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知识水平的提高”。圆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本文研究的“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部分,是专门针对“村转居”社区进行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的统称,其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文献选编[M].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49.圆孙泽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建设研究[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0.@‘十八大报告(全文)》,新华网,http://www.xj.xinhuanet.corn/2012.11/19/c_113722546_6.htm。12 2“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概述主要内容包括思想道德建设、社区公益文化建设、社区环境文化建设、社区科普文化建设、社区民俗文化建设、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等方面。2.2“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的意义社区文化包括各类文化基础设旌等物质内容和道德规范、价值观念、生活行为模式等精神内容。社区文化建设对于社区的发展意义重大。一般来说,社区文化具有宣传教育、思想行为引导和价值观的整合凝聚功能,有助于指导居民树立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增进居民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以及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提高居民的整体素质。对于“村转居”社区而言,良好的社区文化建设就更为重要,具有无可替代的独特作用。2.2.1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发挥,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村转居”社区文化的思想内核和价值取向一定是“和谐”。围绕“和谐”这个核心,在思想观念、规章制度、社区风尚、行为规范等方面进行着力打造,构成“村转居’’社区文化的有机整体。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定阶级或政治集团,为了实现其政治目标和完成其任务而进行的,它以政治思想教育为核心,是思想、道德和心理综合教育实践”。∞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阶级性,为统治阶级服务。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是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总的来说,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是通过教育宣传影响人们的思想,调节人们的行为。“村转居"社区思想政治教育是“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对社区发展和稳定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一是通过理论宣传实现价值引导。理论宣传是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党的宗旨和国家政治属性进行长期、有效的宣传,能够帮助社区群众了解国家发展的战略性方向,明确自身定位,树立主人翁意识和对国家的责任意识,理解并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规范自己的行为习惯。二是通过政策宣传提高政治素养。由于文化水平相对较低,“村转居”社区居民对于自身政治权利了解不充分,对政治活动缺乏参与热情,这不利于社区民主风气的营造,不利于国家政治文明的建设,不利于人民当家作主地位的实现。通过对党和国家大政方针、地方政府的政策法规以及公民政治权利知识等的有效宣传,将有助于提高“村转居”社区居民政治参与意识、民主监督意识和进行必要政治活动的能力。三是通过法制宣传培养法律意识。法律意识淡薄是“村转居”社区居民的一大痼疾,很多居民在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时候不知道或者不能够通过法律的途径对其加以维护,对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法律的要求不够了解,往往做了违心陈秉公.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5.13 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法的事情而不自知、不自省。这些问题对于实现法律的作用,营造良好的社区法制氛围非常不利,需要通过有效的法制宣传培养居民的法律意识,让他们懂得利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懂得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经过长期而有效的理论宣传、政策宣传和法制宣传,可以使社区居民心往一处放,劲往一处使,主动化解存在的矛盾,有序高效地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2.2.2促进社区群众从“村民”到“居民”的心理转变,增强适应能力根据社区理论,社区不但包括一定的地域范围、人口数量、公共设施和组织管理结构,还包括社会文化心理这一精神要素。而只有将社区的文化心理内化为社区成员对本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社区才会有强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这个社区才能够算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整体。同样,“村转居’’社区的建设不仅仅在于利用旧房改造、集中居住、整体搬迁等手段使其居民居者有其屋,也不仅仅在于社区管理机构由原来的村民委员会变成现在的居民委员会,更重要的是在于通过富有成效的文化建设引导社区群众消弭农村文化和城市文化冲突所带来的不适应,顺利完成从“村民”到“居民”的心理转变,适应城市生活。我们知道,“村转居”改革之前,农村居民在生存空间上以自家院落和住房附近的承包土地为主,生产空间和生活空间相距不远甚至基本重合。尽管在市场经济浪潮冲击下不少农民外出务工,但他们的根永远在家乡的院落;在生计模式上,在自家土地上进行农业活动所得是生存资料的主要来源;在生活方式上,注重家庭邻里关系,注重血缘宗族关系,邻居、亲友之间走动频繁,联系紧密,生活圈子较为封闭,在圈子内部较少私人空间。同时,村庄是“熟人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多的是靠道德和风俗习惯来维系,人们法制观念相对比较淡薄。然而在“村转居"之后,原来的农村变成了城市,原来的村落变成了社区,居民身份也由农民变成了市民。而城市生活具有与农村生活迥然不同的特点。城市是人们经济、政治、文化等各项活动的中心,讲究效率,生活节奏快,紧张程度高,生活压力大;文教资源丰富,设施优越,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文化变迁速度也很快;人口密度高、异质性强、流动性大。这导致城市居民思想较为开放,思维较为活跃,法制意识较强,但是家庭规模较小,邻里关系不紧密,很少有机会与别人建立较深厚的情感联系。农村生活和城市生活在经济基础、生活方式、文化内容上的巨大差异使得经历“村转居”改革的居民也面临巨大的精神冲击,他们在全新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面前往往表现出迷茫与畏缩,对传统的留恋使得他们徘徊不前,不能适应新角色,融入新环境。而这对于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全面完成社会转型,实现“村转居”社区和社区居民的可持续发展非常不利。如果“村14 2“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概述转居”社区居民长时间转变不过来自己的心理状态,也有可能会酿发一些危害社会稳定的行为。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社区文化建设入手。首先,社区文化建设可以通过多途径的教育来提高社区居民的就业技能和就业观念,帮助他们找到新的谋生之道;其次,社区文化建设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让居民适应并喜爱现在的生活方式;最后,社区文化建设还可以通过法制、政策宣传等让居民增强法制观念,理解“村转居”改革的重大意义。2.2.3促进“村转居”社区与周边城市社区融合,有利于城市化建设科学推进“村转居”社区是城市化的产物,也是推动城市化进程的科学模式。但要想使“村转居”社区融入城市生活,真正成为打破城乡二元机构,促进城乡一体化的有效手段,在做好“村转居”社区居民自身的心理调适,情感转化工作的同时,还应该高度重视“村转居”社区与周边普通城市社区的融合问题。首先,周边普通城市社区与“村转居”社区比邻而居,相互之间的交流不可避免,也必不可少。一方面,“村转居"社区居民存在对城市生活、城市文化不适应的现象,而在从不适应到适应转变的过程中,“村转居”社区居民需要有仿效、学习的对象,他们需要看到真正的城市社区生活是什么样子的,需要看到城市社区生活的好处和不足之处体现在哪些地方,更需要学习对可能会遇到的一些麻烦应该如何去规避和应对。另一方面,周边普通城市社区拥有优质的生活设施和公共文化设施,已发展出比较成熟的社区文化,社区居民有丰富的城市生活经验,能以其言传身教帮助“村转居”社区居民尽快适应城市生活。此外,两类社区之间的相互交流也能带来不同文化、生活习惯、社会思维之间的碰撞,对于城市文化的塑造和丰富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其次,“村转居”社区与周边普通城市社区的融合存在诸多阻碍。一方面,“村转居”社区居民对城市文化存在排斥情绪,不愿意主动与周边社区的居民进行交流。另一方面,周边普通城市社区一些居民以正统城市人自居,对“村转居"社区居民存在看不起、看不惯的思想,不愿意承认“村转居”社区居民的城市人身份,不愿意真诚地接纳他们,更不愿意给他们以必要的指导。此外,有关部门在促进两类社区的交流、沟通上采取的措施不够有力,没有创造足够的交流契机和有效的交流平台。这种现象必须改善,否则“村转居”社区只能成为城市中的一个个“孤岛”,最终也将阻碍城市的发展。要解决这个难题,必须依靠文化建设的力量。首先,“村转居”社区和周边普通城市社区之间的融合难题,主要是文化上的不适应、不认同,需要通过文化建设为两类社区的文化创造交流、理解的载体。只有以文化活动为契机对两类社区的文化进行介绍、展示,才能使双方更加了解彼此,才能破除双方的心理樊篱; 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只有以文化活动为契机,才能更好地引导、塑造“村转居”社区形成自己风格独特而又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其次,利用发展文化产业的契机,为“村转居”社区和周边普通城市社区创造共同利益,从而加强彼此之间的联系。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有效策略,利用两类文化的碰撞所产生的火花,再融入地域特色,打造独特的文化景观和高效的文化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不但可以促进城市整体经济发展,更可以使“村转居”社区和周边普通城市社区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实现彼此的融合。2.2.4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统筹城乡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的根本要求,是更加注重社会公平这一收入分配原则的具体体现,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村群众生活水平,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有着重要的意义。党的十八大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重要指导思想之一,统筹城乡发展这一科学发展的重要内容,自然而然地就成为了国家的重要发展目标。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而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统筹规划城乡建设,优先发展社会共享型基础设施,扩大基础设施的服务范围、服务领域和受益对象,让农民也能分享城市基础设施。“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能够有力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是完成城乡一体化工作任务的重要举措。一方面,“村转居”改造本身就是部分农村城市化的进程,完成城市化进程,可以有效降低城乡统筹的难度。“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过程中对于原来的城郊村所大力投入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也是实现城乡一体,让原来的农村居民能够享受到城市社区文化基础设施的有力举措。另一方面,文化建设所带来的是超越于物质文化需求之上的高级享受,是对人民群众更深层次的关怀。城乡统筹发展不仅仅是要让城乡收入分配趋于一致,物质文化享受趋于一致,更要在农村居民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之后,更加关注其精神文化需求,只有物质和精神文化建设水平都与城市趋同之后,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城乡发展一体化。而“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是满足城乡结合部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手段,是对统筹城乡政策的有效贯彻,能有力地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战略。2.2.5促进国家整体文化建设,增强文化软实力“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 2“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概述的作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十八大都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为国家重要的发展目标,需要我们努力为之奋斗。党的十八大报告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出了具体的努力方向,即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是我国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这项工作将直接与基层群众打交道,对于基层群众所起的作用是最直接、最生动的。它的根本目的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从而增强文化整体实力是完全契合的,更是对这一目标的实现具有重大推动作用的。有效开展“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最直接的效果就是能很大程度丰富“村转居”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不断发展的文化组织都能够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多的文化粮食。通过优秀文化的引导,通过对真善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倡导,更能够有效提高“村转居”社区居民的道德素质,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而这种良好风尚的形成能够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不断进步,从而提升国家文化整体实力。可以说,“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与国家整体文化建设是息息相关的,需要认真加以实施。①‘十八大报告(全文)》,新华网,http://www.xj.xinhuanet.com/2012.11/19/c_113722546_6.htm。 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3.“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3.1“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基本情况调查“村转居”改革是一项全国性的工程,笔者无法组织充足的人力、物力对其建设的全局情况进行调查,只能选取较为典型的例子进行相对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成都市是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都市锦江区是全国社区管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在破解城乡二元体制矛盾和“三农问题”、深化城乡统筹、加快构建现代化新型城乡形态方面发展时间较长,取得的经验较多,可以作为西部甚至全国的示范。经过对自身能力和研究时间的衡量,笔者选择成都市锦江区幸福社区和柳江社区这两个典型的“村转居”社区进行调查。3.1.1调查的基本情况成都市锦江区位于成都市东南部,幅员面积62.1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7.87万人,辖16个街道办事处,59个社区。成都市“村转居’’工作正式启动于2007年11月8日。2008年1月21日,锦江区涉农街道的16个村全面实施了撤销村民委员会组建居民委员会,3.6万名农村村民正式转变成了市民,标志着锦江区村转居工作全面完成。此次调查所选定的幸福社区和柳江社区也在这个阶段中由原先的行政村变成了居委会。④“幸福社区位于成都市三环路外侧一公里处,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区‘幸福梅林’座落其中,辖区面积3.31平方公里,现有4个居民小区,居民住宅楼84栋,住户5739户,常住人口9469人,流动人口3038人,辖区单位1个,其中机关单位1个,学校0个,医院0个,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5个,个体商业网点1个,有志愿者队伍7支200人。辖区居民以鲜花生产、销售,第二、三产业收入为主要经济来源。"圆“柳江社区属涉农社区,位于成昆铁路以南、三环路以北、东与琉璃社区相邻,西与府河接壤,地处城郊结合部,幅员面积1.2平方公里,目前由柳江新居1期翠风路428号、金具厂宿舍、凯丽香江商住楼三个院落以及未拆迁的散户居民组成。总人口3711人,其中住人常住口1801人,暂住人口1911人,分为7个居民小组。"@本次调查对锦江区三圣街道幸福社区和锦江区柳江街道柳江社区共300位‘‘村转居”居民进行了问卷调查,对两个社区居委会负责文化建设的2位工作人员进行了访谈。共回收问卷290份,其中有效问卷285份,占全部被调查人数的95%,①资料来源于成都市人民政府网站锦江区分站,www.chengdu.gov.an。圆资料来源于幸福社区居委会。@资料来源于柳江社区居委会.18 3.“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其中,幸福社区195份,柳江社区90份。共取得约20000字的文字资料和数段音频资料。问卷中,样本的基本情况主要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村转居’’前职业、现在职业、“村转居”月平均收入,现在月平均收入等,具体情况见表1一表6。表1:性别人数百分比男14550.9%女14049.1%总计285100%表2:年龄段人数百分比18岁以下5318.6%18—35岁9232.3%36—50岁10637.2%50岁以上3411.9%总计285100%表3:文化程度人数百分比初中及以下9131.9%高中(包括中职、中专)11239.3%大专5418.9%本科及以上289.9%总计285100%表4:主要收入来源人数百分比种植业收入14249.8%养殖业收入3713%个体经营收入134.6%务工收入6823.9%家长给予生活费176%其他82.7%总计285100% 四JIIN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表5:职业人数百分比学生3913.7%个体工商户5920.7%党政机关或事业单位工作人1.8%5员工人(含各类务工人员)12042.1%其他41.4%待业5820.3%总计285100%表6:年收入金额改革前收入现在收入人数百分比人数百分比8000元以下15654.7%14952.3%8000_-20000元7124.9%7526.3%2000卜50000元4816.8%4816.8%50000元以上103.6%134.6%总计285100%285100%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村转居”改革前后,居民的收入水平有一定的提升。这其中有经济发展、物价上涨等因素的作用,同时外来人口的增多也带动了居民的整体收入水平上升。3.1.2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包括调查对象对“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的认识)在被问及所在社区是否每年都举办文化活动时,255人选择了是,占总数的89.5%;5人选择了不是,占总数的1.8%;25人选择了不清楚,占总数的8.7%。在被问及所在社区举办文化活动的频率时,67人选择了每周至少一次,占总数的23.5%;173人选择了每月至少一次,占总数的60.7%;17人选择了每年至少一次,占总数的6%;28人选择了不清楚,占总数的9.8%。根据从社区居委会得到的信息,被调查的两个社区每年都举办了文化活动的,都达到了每月至少一次的频率。从这些数据可以分析出,被调查社区在文化建设方面的措施主要是开展公共文化活动,活动开展的频率相对比较密集。而有人不知道是否开展了活动,或者不清楚20 3.“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开展的频率是多少,说明这两个社区在活动开展方面还存在宣传力度不够、群众认知度不高的问题,也说明群众对社区公共文化活动的关注度还不够。在得知两个社区基本上每年都会举办文化活动的基础上,我们分别从文化活动类型、参与度、喜欢程度、喜欢的原因、不喜欢的原因等方面了解了受访者对社区文化活动开展情况的认识,具体情况见表7一表11:表7:文化活动类型选择频数百分比组织看电影18512.9%举办文艺演出20114%文化、科普宣传19613.7%体育活动24316.9%职业教育15410.7%科教咨询20314.1%其他25317.7%总计1435100%从上表数据可以看出,被调查社区的文化活动总体来说开展得比较丰富,文化活动的类型分布也比较均衡。但是也可以发现,在职业教育的开展上稍显薄弱,对于利用社区职业教育提高“村转居”居民再就业的能力不太有利,需要进一步加强。表8:参与度人数百分比经常参与8931.2%偶尔参与12343.6%极少参与或从来没有参与过7325.2%合计285100%表9:态度人数百分比非常喜欢5418.9%喜欢11339.7%无所谓5619.6%不喜欢4014%非常不喜欢227.8%合计285100%21 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通过分析以上两个表中的数据,会参与到社区文化活动中来的人占到了总数的74.8%,可以看出社区居民大部分还是会参与到社区文化活动中来,说明社区群众对社区文化活动的参与热情还是比较高的,“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的群众基础还是比较扎实的。但也有25.2%的群众极少参与或从来没有参与过社区文化活动,还有19.6的群众对本社区文化活动持无所谓的态度,说明还有相当大数量的群众对社区文化建设关注度不够,需要文化建设的组织者进一步做好相关工作。喜欢或者非常喜欢本社区文化活动的人数占总数的58.6%,说明现阶段“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的工作得到了多数群众的认可。但占总数21.8%的人不喜欢或者非常不喜欢目前的社区文化活动,说明在工作中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表10:喜欢原因频数百分比内容丰富10613.3%形式新颖9812.3%实用性、教育性强759。4%娱乐性强15419.3%花费较少17922.5%文化工作人员服务周到13316.7%其他526.5%合计797100%表11:不喜欢的原因人数百分比内容枯燥7413%形式呆板8114.2%实用性、教育性不够13223.2%娱乐性不够356%费用较高6311.1%时间、地点安排不合理11019.3%文化工作人员服务不好438%其他315.2%合计569100% 3.“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通过对比以上两个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被调查社区开展的文化活动的特点在于娱乐性强,群众花费少,公益性较强,文化工作人员的服务也比较周到,但在内容丰富度、形式新颖度,尤其是实用性、教育性等方面尚需加强。由于每个人的教育背景、兴趣爱好、作息时间、家庭影响、思想境界等都不一样,对社区文化活动的态度也会不一样,同样的活动内容和开展方式,在有的人看来是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在另一些人看来就是内容单调,形式呆板。这说明“村转居”社区居民对社区文化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需要细致调查,认真分析,切实加强建设的针对性。通过实地观察和调查访谈,可以看到两个社区都有图书室、报栏、文化休闲广场、体育健身设施、文艺活动室等文化设施,都没有专门的职业技能培训室。但从这些设施的内部功能、设备齐全度、数量等来看,幸福社区要明显优于柳江社区。这说明在成都市范围内,“村转居”社区的文化设施水平也存在社区之间的差别,发展并不平衡。笔者从对数量和使用方便度的评价两个方面了解了社区群众对所在社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看法,具体情况见表12、表13。表12:对社区文化基础设施数量的人数百分比评价过多浪费5218.2%正好8529.8%不足14852%合计285100%上表中的数据说明被调查社区的文化活动基础设施数量在多数人看来并不够,不能满足大多数人的需要,应该加强建设。表13:对社区文化基础设施使用方人数百分比便度的评价很方便9131.9%一般12042.1%不太方便7426%合计285100%上表中的数据说明,被调查社区的文化活动设施在使用方便度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需要加强在这方面的管理。 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笔者还从是否支持“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对所在社区现阶段文化建设的总体评价、对本社区文化建设相关组织的管理制度、运行效率、社区文化工作者的整体素质、制约社区文化建设的主要因素等方面的评价等方面询问了群众的意见,具体情况见表14—19。表14:是否支持“村转居”社区文人数百分比化建设支持26492.6%不支持217.4%合计285100%从以上数据中可以看出,绝大多数“村转居”社区居民对社区文化建设是支持的,对这项工作持欢迎态度。少数不支持的大都是年龄较大,文化水平较低的人,对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没有深刻的认识。表15:对所在社区现阶段文化建设人数百分比的总体评价非常好6221.8%较好7626.7%一般8329.1%不太好5318.6%很不好113.8%合计285100%上表中的数据说明很大部分居民对现阶段本社区开展的文化建设是比较满意的,但也有较多的人觉得效果一般,也有为数不少的人对该项工作的现状并不满意,说明相关工作做得并不完全到位,还有提升空间。表16:对本社区文化建设相关组织人数百分比的管理制度评价非常差134.6%比较差3913.7%一般10737.6%比较好7124.9%非常好207% 3.“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表17:对本社区文化建设相关组织人数百分比的运行效率的评价非常差155.3%比较差3713%一般10938.2%比较好6924.2%非常好227.7%没感觉3311.6%合计285100%上面两个表中的数据说明被调查社区文化建设的相关组织在组织管理、运行效率方面总体上达到了标准,但是还是存在较大的问题,两项都是18.3%的不满意率需要引起高度的重视。同时,分别有12.2%和11.6%的人不清楚或对所调查的内容没有感觉,说明被调查社区的文化建设工作还不够贴近群众,还没有使全体社区居民都享受到文化建设的成果。表18:对所在社区文化工作者的整人数百分比体素质的评价非常满意4917.2%满意7827.3%一般9433%不太满意4014%非常不满意248.5%合计285100%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被调查社区的文化工作者现阶段的整体素质得到了近半群众的认可。但三成群众认为整体素质一般,22.5%的群众对本社区文化工作者的整体素质并不认可,说明社区文化建设的人才队伍建设亟待加强。表19:制约社区文化建设的原因频数百分比基础文化设施的投入不足20122.7%社区居民的参与热情不高12213.8%25 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社区管理体制不健全15717.7%社区文化工作者的素质不高19321.8%其他21324%合计886100%通过上表的数据,可以对被调查社区的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有一个比较直观的反映。3.2“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的成绩3.2.1资金投入加大,文化阵地建设进展迅速在统筹城乡发展的科学理念指引下,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对“村转居’’社区的建设非常重视,从资金投入到政策扶持方面给予了极大的帮助,文化建设事业同样受益匪浅,文化阵地建设进展迅速。以锦江区为例,近年来,锦江区政府在文化事业的资金投入力度上不断加大。2007年,全区文化事业财政投入1000万元,而2011年这个数字达到了5000多万元,增长了4倍多,其文化事业投入已超过了GDP的增长速度,与财政收入增长速度大体相当。资金的大量投入使得社区文化阵地建设进展迅速。2008年,锦江区投入近千万元在全区一次性建成了16个街道综合文化活动中心和60个社区综合文化活动室,初步构建起“两馆一中心一室"(区文化馆、图书馆,街道综合文化活动中心,社区综合文化活动室),三级网络文化阵地。同年,区财政一次性划拨120万元购置图书,为图书馆新增图书6万册,为全区69个图书流转点开展图书流转工作提供了坚强物质保障。同时,在已有的三级网络文化阵地基础上,积极将文化阵地向院落延伸。通过具有图书阅览、健身、字画书写、棋牌等功能的“社区书屋"的建设,进一步建成区、街道、社区、院落四级文化网络,打造健全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发展。此外,立足社区特色,积极引入时尚、高雅的艺术元素,提升村转居社区文化品位。利用三圣花乡优美的人居环境,将许燎源现代设计艺术博物馆、蓝顶艺术中心等“艺术细胞”植入其中,以促成文化创意产业好环境的发展,从而吸引更多画家、艺术家进入,形成文人、艺术家的聚集氛围,全面提升了村转居社区的文化丰富程度与高雅程度。3.2.2建设文化精品,文化活动呈多元化趋势文化精品是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标志,是文化软实力的综合体现。“村转居”社区的文化建设同样需要用越来越多的精品文化来增强其生命力,更好地完成其社会使命。今年来,全国各地“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已经越来越重视对精品文26 3.“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化的打造,呈现出百花齐放的良好态势。以锦江区为例,针对不同的文化层次人群对文化的多样化需求,锦江区积极开展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类型从交响音乐会到社区广场文化活动,呈多样化趋势。该区在文化活动的开展中,注重打造文化活动品牌,形成了多个系列的精品文化活动,比较有代表性的如“锦江区社区文化节”、“锦江之夜”、“春熙放歌”、“国学经典诵读在锦江”、“统筹城乡·文化惠民进社区巡演”、“社区自创精品文艺作品巡演”等为群众所喜爱的活动品牌。在已有品牌之外不断打造新品牌,“我们的节日”、“成都文化四季风”、“三下乡”、“百姓故事会”、“全民阅读"、“坝坝电影”放映等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品牌正在逐渐成熟。同时,该区注重文化活动的密度提升和广度拓展。近三年来,锦江区平均每年开展惠民文化活动100多场、放映“坝坝”电影400多场,平均每个街办开展20场以上、放映“坝坝”电影12场左右,在电影巡回放映中,加大对村转居社区的倾斜力度,16个村转居社区放映电影场次占总放映场次的近一半。在此基础上,各社区也自发组织如社区运动会、故事会、棋牌会、文艺表演等文化活动,在文化活动开展的密度和广度上得到了较好的保证。3.2.3政府积极引导,大力培育社区文化组织社区文化组织指的是由社区居民自发组成,以社区居民为主体,以社区区域为主要活动范围的群众文化团体。这类组织具有自发性、群众性、区域性等特点,组织灵活,活动内容丰富,群众参与度、认可度高,能有效弥补社区文化活动的不足。在“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活动中,各级地方政府越来越重视社区文化组织的作用,在组织规范性方面给予其指导,在硬件设施等方面给予其支持,使其在整合社区资源、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个性化的物质和文化需求、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等方面发挥出日益重要的作用。以锦江区为例,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形势,降低文化活动开展成本,更有效率地开展社区文化建设工作,锦江区积极培育社区文化组织,通过政府向文化组织购买文化服务的形势,向辖区居民提供高品质的文化服务。锦江区在成都市率先下发了《关于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的意见》。《意见》中,文化类社会组织成为重点发展的五大类社会组织之一。在政府的积极引导、支持下,各街道(社区)根据自身的特点,挖掘街道资源,充分发挥社区文艺骨干的作用,吸收人才,组建了莲新合唱队、牛市口时装队、成龙路舞蹈队等分布于各社区的群众特色文艺队伍170余支,同时积极培育社区文化类社会组织120余个,通过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方式,引导他们常年活跃在社区广场、院落,积极开展各类文化活动,丰富社区居民精神文化生活。27 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3.3“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3.3.1思想政治教育有待进一步加强文化是思想的载体,是思想的表现形式。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任何文化建设,都必须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都必须在愉悦精神的同时起到弘扬主流价值观,引领群众思想的作用。“村转居”社区人员构成复杂,各种思想意识、思维方式在这里交汇,刚刚转变成市民身份的居民们失去了文化依靠,在感到迷茫、困惑的时候往往也是最容易受到错误思想侵蚀的时候。因此,必须多措并举,切实加强“村转居”社区思想政治教育。但目前,“村转居”社区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上存在内容、形式不够贴近群众,难以引起群众足够的共鸣,依托的载体不够广泛,阵地建设拓展不够有力等问题,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不够理想。从调查材料中我们可以发现,有14%的群众认为目前社区文化建设内容空洞,形式呆板,有接近四分之一的群众认为目前的建设内容缺乏教育性。这说明思想政治教育有待进一步加强。3。3。2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亟需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指用于公共文化服务的各类设施,例如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影院、音乐厅、文体广场等。这些基础设施是开展文化活动的重要阵地。良好的文化基础设施是搞好“村转居"文化建设的先决条件。目前,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不完善,发展不一致等问题严重制约着锦江区“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作为成都市第一圈层的排头兵,经济发展、社会建设在四川各县(区)较为领先的锦江区在城市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已经算是比较出色的了。该区各街道、社区建立均建立了文化活动中心(室),实现了公共文化阵地三级体系全覆盖,电影院、图书馆、文化馆、体育馆、健身场所等硬件设施的数量和质量在全省也是名列前茅的。但仍然存在着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不完善的问题,这个问题在“村转居”社区中尤为明显。一是数量不足。由于“村转居”社区居民较多,对文化设施的需求量较大,目前的设施数量显得非常不足。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有52%的群众觉得目前文化设施的数量不足。这说明这个问题已经非常严重了。二是分布不均衡。由于城市化发展水平不一样,锦江区各类大型公共文化设施多集中于二环以内的主城区,二环以外难觅踪影。而“村转居”社区都集中于二环以外,同时,“村转居”社区内部的建设水平也不一致。以柳江社区为例,在新修建的小区中,各类文化设施、体育健身设施较为齐全,功能也较为完善,但在那些还未拆除的旧居民区和居民点,文体设旋非常缺乏。三是文化设施管理者的管理服务水平有待提高。通过问卷调查,42.1%的群众认为社区文化设施的使用方便程度仅为一般,还有26%的群众认为不方便。这说明在各类文化设施的管理上还有待加强。 3.“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3.3.3人才队伍需要进一步强化人才队伍力量不够强是制约“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的又一难题。“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是一项面向群众的工作,社区文化工作者属于最基层的工作人员,工作辛苦却得不到更多的外界关注,是一份看似做不出大成绩,实现不了大抱负的职业。因此往往难以吸引高层次的文化工作人才。而“村转居”社区文化工作事务较为复杂,对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工作能力要求都较高,这使得社区文化工作者队伍力量在很大程度上都显得不足。这种不足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才队伍数量不足。由于国家设置的编制有限,“村转居”社区文化工作者往往得不到正式的事业编制,加上社区文化工作是一项公益性很强的工作,产生的经济效益少,因此“村转居"社区文化工作者的工资待遇相对较低,无法吸引到更多的专职工作者,更多的是依靠群众自发、义务参与,带有兼职性质。这导致“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工作的人才队伍数量严重不足。以锦江区为例,据了解j目前全区社区文化辅导员不足100人,平均每个社区仅1.5人,并且大部分都是各社区文艺队的负责人兼任,反映出人才队伍数量的不足。二是人才队伍整体素质不够。锦江区现有的专职文化工作者整体学历层次不高,尽管很多人的工作经验丰富,但专业素养的欠缺使得他们不能有效地应对“村转居”社区居民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而业余文化工作者的专业素养就更是得不到保证。调查数据中,有33%的群众对现有的文化工作者的满意程度为一般,更有22.5%的群众的满意程度为“不满意"或者“非常不满意”。这反映了目前“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人才队伍整体素质不高的现状。3.3.4“村转居”社区居民文化需求情况复杂,文化建设的实效性、针对性还需提升“村转居”社区居民的构成比较复杂,不同于一般城市社区。在“村转居"社区里,随着户籍改变而成为城市居民的原“村民”占大多数,也有为数不少的外来人员。这些人员有进城务工的农民工,也有暂时买不起房的都市白领,一些高校附近的安置小区里还有一些高校学生。居住人员的复杂性使得“村转居”社区居民对社区文化的需求呈多样化趋势。就居民的主体——转变了角色的原“村民”而言,其身份虽然发生了变化,但其文化心理还仍然与农民相似,其文化需求的特点与传统农民也有相通之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决定了他们的接受能力有限,因此文化内容通俗易懂是一个重要的要求。此外,对于失地农民来说,更多的职业技能培训也是一项重要的需求。而对于外来人员,由于构成各异,对于文化的需求也各不一样。这就要求社区文化工作者要准确掌握社区内居民构成情况,了解他们的文化需求,增强文化建设的针对性。29 四川I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然而,目前的“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存在实效性、针对性不强的问题。从内容上看,着重于主流文化的宣传,文化种类不多,对地区文化、社区亚文化的发掘力度不够,对失地农民急需的职业技能教育重视程度不够;从形式上看,着重于灌输式宣讲和传统文化活动形式的开展,对于网络等新载体的利用程度不够。实效性、针对性的缺乏,导致了居民对文化建设的参与热情不足。从问卷调查中可以发现,有四分之一左右的“村转居”社区群众极少甚至从未参与过社区举办的文化活动。在问到对制约社区文化建设的因素的认识时,选择居民参与热情不高的占13.8%。在对社区文化工作者的访谈中,他们也觉得“村转居”社区群众对文化活动的参与积极性与普通城市社区相比明显不高。但根据问卷,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群众对社区进行文化建设表示支持。这说明群众的热情还是很高的。这种热情没有表现出来主要是因为目前“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够强,未能充分调动起群众的关注和参与热情。3.3.5对先进经验的宣传推广不够,未形成具有全国性指导意义的先进样板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村转居"改造开始以来,全国所有省份基本上都或多或少地产生了一批“村转居”社区。各地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一致的,都是为了更好地推动本地城市化进程。但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不一样,在“村转居”之前的村域情况也不一样,需要处理的各种矛盾更是五花Af-J。因此各地在实施“村转居”改革时的做法都是因地制宜,各有不同,在“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方面也是如此——打造的社区文化风格不一,经费来源、管理机制互有差别,所取得的效果也不一样。由于不能全国统筹推进,目前“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工作尚不能建立起一套适应某一大片区的科学模式。这对于提高全国“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的整体水平非常不利。在各地不断摸索的过程中,也涌现出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例子,例如成都市在统筹城乡、“两化’’互动的实施过程中积累了不少好的经验,对于西部地区的“村转居”社区建设有很好的借鉴意义,但由于缺乏有效推广,未能充分发挥其示范作用。30 4.“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的策略和路径4.“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的策略和路径通过分析,发现目前“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是全方位的,既有硬件基础设施的原因,也有管理机制的不足;既有思想认识的偏差,也有宣传力度的缺乏;既有普通群众的问题,也有相关政府部门的原因。要妥善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提出系统性的对策,既要考虑全局,也要注重针对性。首先,应该切实加强“村转居”社区思想政治教育。“村转居”社区人员构成复杂,各种思想意识、思维方式在这里交汇,刚刚转变成市民身份的居民们失去了文化依靠,在感到迷茫、困惑的时候往往也是最容易受到错误思想侵蚀的时候。因此,必须多措并举,切实加强“村转居”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其次,应该统筹布局,建立健全“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体系。各“村转居"社区之间的文化建设受行政区划界限的限制,没有形成有机的整体,建设水平、速度存在差异,需要在资源投入、资金保障方面实现有效整合,在组织管理、建设内容载体等方面实现有效创新,构建起“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的有机体系。第三是由于不能全国统筹推进,目前“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工作尚不能建立起一套适应某一大片区的科学模式,而由于宣传力度不够,各个地区好的经验也不能得到有效的推广,因此必须加强对先进经验的发掘和宣传,以点带面,以典型示范促进“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的整体推进。4.1坚持主流意识形态,切实加强“村转居”社区思想政治教育4.1.1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针对“村转居’’社区居民以失地农民为主和“村转居’’社区建设的具体困难,在内容安排上,应该坚持理论性与实效性相结合的原则,把加强思想政治引导和解决居民实际需求结合起来。一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广泛宣传党的价值观,使“村转居’’社区党组织和党员对“为人民服务”、“三个有利于”、“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等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进行更加深入地学习和领会;进一步深化理想信念教育,在“村转居"社区中宣传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普及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转化为全体社区居民的价值追求;迸一步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引导“村转居”社区群众激发爱国热情和创新意识:大力宣传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引导“村转居”社区群众正确处理好个人与国家的关系,正确处理好义与利的关系,塑造良好的道德氛围。二是做好方针政策的宣传教育。向社区群众普及国家在城市建设、城乡一体化发展等方面的政策,使他们理解“村转居’’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向社区群众详细介绍地方政府关于促进城乡剩余劳动力就业、征地补偿、原有集体财产转化、分配等方面 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的政策和措施,使他们能更快更好地转变就业观,提高就业意识;做好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城市低保、优抚制度等基本生活保障政策的宣传,让“村转居"社区居民了解这些政策的具体覆盖范围、执行标准和具体的申报流程。三是强化法制教育和民主意识教育。加大对《劳动法》、《劳动合同法》、《行政诉讼法》、《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城市居民委会员组织法》、《社会保险法》等的宣传教育,提高社区居民的法律知识水平;激励社区群众守法和依法办事的意识,强化社区群众的权利和义务意识,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意识,引导群众自觉依法办事,自觉维护个人权利,履行个人义务;对社区群众大力宣传民主选举、民主决策的重要性,使他们了解相关的民主程序,积极参加民主活动,树立主人翁意识,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对社区发展负责。四是加强主体观教育,激发社区群众参与意识。“主体意识就是人对自身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观的自觉意识,以及在此基础上对外部世界和人自身自觉认识和改造的意识。"④社区居民主体意识的培养,有利于维护社区居民的切身利益,促进社区居民的政治认同。要引导社区群众转变被动接受管理的传统理念,自觉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决策、管理、监督,主动为社区发展建言献策,以个人的努力推动社区进步。五是大力倡导生态文明观,通过多种途径大力宣讲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及其重要性,帮助社区群众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念,培育爱护环境、保护自然的良好风尚,选择健康、绿色的生活方式,提高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六是注重对社区居民的心理疏导。“村转居’’社区居民在失去原来的谋生方式且对城市生活不够适应的情况下,极易产生心理问题。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注重对居民的心理疏导。通过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心理健康讲座等活动引导居民保持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正确看待生活方式的变迁。4.1.2不断拓展“村转居”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村转居”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是指教育的实施载体。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发生变化。有线电视、网络等新媒体的覆盖面不断扩大,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因此,要不断保持并加强“村转居”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就必须不断优化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首先,进一步巩固“村转居”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阵地。“村转居"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阵地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农村思想政治教育阵地。“村转居”社区由农村社区转化而来,其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很大部分来自原来的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包括村民大会、村两委和上级单位组织的村民广播、坝坝电影、文艺演出、专题讲座等。由于“村转居”社区的过渡属性,这些教育阵地大部分①李新.村民自治中农民主体意识的培养.哈尔滨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132 4.“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的策略和路径都保留了下来。二是部分城市社区的思想政治教育阵地。为提升居民文化教育环境,方便群众生活,在“村转居”改造过程中和改造完成后,国家加大了文化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社区学校的条件得到了改善,大部分社区建立起了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新建了一大批信息宣传栏、报刊阅读栏等设施。这些城市社区的标配设施的兴建,为“村转居”社区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对于这些思想政治教育传统阵地,必须进一步巩固与加强。一是要提高基础设施的利用率,充分利用社区学校的场所、先进设施,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的情况下,多开展具有思想政治教育意义的讲座、思想交流会等活动,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使活动声图文并茂,提高居民参加活动的兴趣;充分利用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开展具有思想政治教育意义的文艺演出、影视剧播放、书报讲读等活动,将活动的娱乐性与教育性很好地结合起来;利用好居民大会、居民代表大会等集会做思想政治教育宣讲;充分利用社区宣传栏、报刊栏、小区信息发布栏、公共广告区等场所和展板、标语等形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宣传,充分保证宣传的覆盖面。二是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水平,将大型活动与小范围、高频率的活动很好地结合起来,提高组织效率;既要很好地抓住节假日、社区文化活动日等特殊时间节点,更要充分利用居民晚饭后休息时间等日常的时机,把握不影响居民正常生活、工作的原则,注重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类型居民的作息时间合理安排教育时间。其次,不断拓展“村转居"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网络阵地。一是以社区门户网站为平台打造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主场。根据社区条件的不同,可以采取单独建立或者依托街道办或区、县政府网站建立社区子网站的方式实现社区官方网络平台的全覆盖。利用社区网站,充分展示社区精神风貌,以互动讨论、网民点评、重要会议直播和信息即时发布等形式提高居民关注度,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同时利用社区网站服务居民日常生活,可通过实时发布跟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天气、出行、·医疗、购物等信息增加网站的生活色彩,还可以开辟讨论与信息发布区,方便居民交流沟通。利用种种人性化措施提高居民对网站的认可度,只有居民认可度提高了,社区网站才能真正在社区居民中造成影响力,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才具有可行性。二是开展网络技术宣传与培训。可以开展网络文化宣传周活动,集中宣传互联网的优点,利用社区公共宣传屏幕展示互联网科技成果,鼓励居民进行免费体验,提高居民对网络的认知度。利用社区电脑室、社区学校电脑室等场所进行公益性的网络使用知识培训,提高居民使用网络的能力。同时,要积极引导居民文明上网、健康上网,配合有关部门实施网络监管,对不健康上网习惯和网络犯罪的危害与惩处措施也要进行充分的宣传,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和上网氛围。三是增强与其他社区的网络互动。对于其他社区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 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的成功经验,可以利用网络实现资源共享,同时可以利用互联网远程互动功能,开展视频讲座等活动,分享成功经验,还可以开辟同片区、同类型社区之间的网络交流平台,构建文化传播、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平台。4.2统筹布局,建立健全“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的相关体系当前,“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需要在资源投入、资金保障方面实现有效整合,在组织管理、建设内容载体等方面实现有效创新,构建起“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的有机体系。4.2.1建立政府主导,各方力量积极参与的组织体系在“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中,需要在政府主导的前提下,组织起多元化的建设主体,整合多方资源,构建起强有力的组织体系。4.2.1.1坚持政府主导地位文化职能是政府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好文化职能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促进社会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作为国家文化建设的一部分,“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也必须由政府主导。首先,各级政府应该提高认识,建立健全“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市、县(区)、街道等各级政府应该确保思想认识到位,充分重视“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工作,切实采取措施,加强对该项工作的组织领导;政府“一把手”和分管领导应该切实负起责任,各级党委要定期研究“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工作,不断加强对该项工作的指导;统一部署、统一实施,以总结经验、树立典型等方式,尽快树立示范,发挥先进经验的示范促进作用;可以通过成立专门的工作小组、工作委员会等,建立起以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为主导,充分发挥居委会作用的规范化工作体系。其次,不断加强“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的规划制定,加强有利于促进“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的法规、政策制定。各级政府应该在制定本地文化发展规划的基础上,针对本地“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实际,专f-iN定“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的规划,并将其纳入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统一加以实施。同时,在规划的基础上,加大有利于促进“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的法规、政策制定,以规范“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的管理。通过完善法规,理顺文广、体育、教育等部门在该项工作中的关系,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做到各部门齐抓共管,协调促进的良好局面;通过政策制定,加大在“村转居”文化建设方面的投入,实现该项工作的不断发展。34 4.“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的策略和路径第三,不断组织实施“村转居"文化建设的各种工程。各街道办、“村转居”社区居委会应该建立文化建设工程的长效机制,适时、不间断、有规律地实施文化建设工程;要不断丰富文化建设工程的主题。社区居民对于文化的需求是多方面的,国家对于主流文化的倡导也是形式多样的。因此,在实施文化工程时,必须根据主流文化和社区居民的需要不断丰富工程的主题,提高文化工程的群众满意度;要注重在文化工程实施间隙的日常文化活动组织。文化工程是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日常文化活动的组织也必须高度重视,要建立起文化工程和日常文化活动合理搭配,协调促进的文化建设体系,共同推进“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发展。4.2.1.2充分发挥高校优势2.1建立高校定期进社区进行文化服务的长效机制。高校和地方可以成立针对“村转居”社区进行文化服务的联合服务队,以高校师生为主,街道文化组织,社区文化组织等共同参与。统计出高校附近的“村转居”社区的数量和文化需求,进行有组织、不间断的文化服务活动。活动的内容可以是科普、文教知识讲座、科普资料、书籍发放、文艺演出、展览等。利用高校成熟的文化教育体系和高校师生较高的文化素质来促进“村转居”社区文化事业的发展。2.2探索高校学生社区服务制度化的模式。作为高校服务社会的主要方式之一,也作为高校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与实际操作能力的重要手段,高校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受学习任务重,就业压力大,思想认识不到位等因素的影响,高校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也存在诸多问题,如活动内容空泛化,活动进行形式化,参与动机功利化等。这使得高校社会实践没有起到服务社会,促进学生成长的应有效果。在“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大力实施,亟需整合利用各种资源的时候,可以考虑使高校学生社会义务服务制度化、强制化,将这个活动与“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相结合。采取高校学生进社区文化组织实习锻炼的形式来充实“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队伍。2.3尝试将部分高校文化资源有偿或者免费向“村转居”社区居民开放。可以有计划地组织“村转居”社区居民进高校参观文化设施,教学科研设施,将部分公共课有偿或者免费向“村转居’’社区居民开放,鼓励社区居民提高文化修养,营造良好的社区文化氛围。4.2.1.3广泛吸收社会力量社会力量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社会组织和个人,二是社区群众。相对应的,要做到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参与“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也需要从这两个方面着 四}fin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力。一方面,鼓励、动员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该项工作。根据《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在实际操作中,可以引入市场机制,对某些盈利性的文化服务项目进行公开招标,鼓励有资质、有实力的企业进行实施;对公益性的文化服务项目,要动员社区附近的企业、学校、其他事业单位、社会组织进行公益性的参与,作为这些单位和组织反哺社会、服务社会的重要考核指标,对贡献大、表现好的单位要给予精神奖励和政策扶持;街道政府和社区居委会要广泛联系公益性的基金会、个人基金等,动员他们向文化建设实施捐助,还可以将本街道、本社区的文化建设项目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争取社会群众的捐助和其他支持;“村转居”社区内和附近的各类企事业单位要大力发展自身的企业文化和单位文化,并与社区文化相融合,利用企业文化和单位文化推动社区文化的多元化、丰富化;要大力开展社区志愿服务,利用志愿服务在我国蓬勃开展的良好契机,与各类社会单位一道成立社区志愿服务组织,开展定期的文化服务。同时,要广泛发动“村转居”社区群众参与社区文化建设。在具体操作中,加大宣传力度,做到每一个文化建设举措都让社区群众知晓;深入调查,了解群众的文化需求,进行针对性的建设;将社区群众中有文艺特长、文化素养高的人吸收进社区文化组织;鼓励社区群众尽可能多地参与文化活动,为文化建设建言献策;对于哪些文化建设支持力度大的群众,要树立典型,广泛宣传,营造全民参与,共同促进的良好氛围。4.2.2完善“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的管理体系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是保证“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有序、高效进行的前提条件。要搞好“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必须在已有的文化建设管理体系上做出针对性的调整,建立并完善适应“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特点的管理体系。4.2.2.1建立健全准确明晰的目标管控机制相对于传统城市社区的文化建设,“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起步晚、基础薄、任务重,且具有其独特性。因此,为保证这项工作的科学、快速推进,尽快提升“村转居”社区的文化底蕴和社区居民的文化素养,满足社区居民的文化需求,必须建立健全准确明晰的目标管控机制。首先要保证目标管理的主体明确、标准科学、方法合理。要针对各“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的目标完成情况进行科学严格的评价考核。第一是在评价主体上应该由地方政府、社区群众和第三方机构共同组成。其中,占主要比例的是社区群众和第三方机构。社区群众评价可以在居民大会或者居民代表大会上集中进行,也可以通过第三方机构进行调查访问。在第三方机构的选择上应该遵循公开公平 4.“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的策略和路径公正的原则进行招投标或者民主选择,评价所产生的费用由地方政府文化建设专项资金负担。如果没有条件聘请第三方机构的可以考虑成立由专业单位、社会群众、民意代表共同组成的评价委员会。在评价主体中,地方政府的评价比例应该占相对少的部分,评价结果应该作为社区居委会和地方文化建设管理部门绩效考核的重要标准。第二是在评价标准上应该科学完善。在评价标准方面,应该覆盖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文化活动开展情况、居民参与情况和满意度等多个方面。具体可以包括对组织和人员的工作效率、文化设施、设备的齐全度和利用率、文化活动开展的频率、品质、社区文明风尚的水平、社区文化建设的获奖情况、居民认知度、参与度和满意度等。在具体开展过程中,还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更新、完善文化建设评价的考核内容。第三是不断丰富评价考核的方法。在评价考核的方式方法上面,应该采取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不断改进、不断丰富。要注重集中评和分散评的合理搭配,要将单次活动评价、按月评、按季度评、按年评、按五年规划评等考核评价的频率合理搭配,要将问卷调查、无记名投票、电话访谈、网络考评等方式合理搭配,构建起一套完整的考核评价体系。其次要将考评与奖惩机制结合起来,充分激发相关机构进行文化建设管理、服务的活力。要建立起一套与考评体系相配套的奖惩机制,将“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的考评结果与辖区内存在“村转居”社区的县(区)文化、民政、体育等部门、街道办、居委会和文化建设事业单位的领导政绩考核结合起来,将其作为单位绩效奖惩和领导政绩考核奖惩的重要依据,采取群众监督与政府监督机构联合监督的方式保证奖惩的严格执行。对于文化建设不作为、出现重大失误的单位和个人要严格问责,造成严重后果的要坚决予以党纪和行政处罚。通过严明奖惩来提升相关单位对“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和管理服务的水平。4.2.2.2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综合监管机制在监督主体方面,一是要以政府监管为主导。对公共事务的开展进行监管是政府的重要职责。同时,政府的监管也具有其他方式所不及的权威性。二是要广泛发动群众监督。“村转居"社区群众是社区文化建设的直接接受者,社区文化建设也与社区群众的利益最为息息相关,社区文化建设的实施效率和效果也只有社区群众感受最为直观。因此,在“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的综合监督管理中必须确保群众参与,通过多种渠道让他们密切关注该项工作,说出自己最直观的感受。这也是促进社区民主化进程,推动“村转居”社区居民观念转变,增强他们的情感联系和对新型社区的归属感的有效举措。三是充分发挥第三方评价机构的作用。单纯的政府监管会导致监督结果的“主观性”向好,而群众监督由于群众需求的复杂性、组织化程度低等也会造成不客观等问题。独立于政府和社区居民之外的 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三方评价机构,具有较高的专业性,可以较为客观地对“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在具体监管时,一是要加强对文化基础设施的监管。在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划阶段,必须保证所涉及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居民代表的全程参与,征求他们的意见,修改完善规划,确保规划的合理;在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阶段,应全程公开建设的进度、资金使用情况等。建设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对建设进度等进行调整。对建设项目的验收必须让街道、社区等参与监督。在社区文化基础设施日常使用阶段,根据社区情况设定好设施开放的时间,保证使用效率。二是要不断拓展监督渠道。文化建设管理服务部门要定期进行政务公开,通过社区宣传栏、社区网站等渠道让社区居民方便对文化建设情况予以监督:要充分发挥居民代表大会的职能,在社区范围内的文化建设工程,必须由居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在工程的实施阶段,居民代表大会必须全程监督。三是要加强对文化活动的监管。要建立文化活动档案管理制度,对日常文化活动记录归档,年终由居民代表大会进行总结、评议,并将结果告知全体居民。要加强对活动资金使用的民主监督,利用第三方机构审计,居民代表评审等方式确保资金使用的效率。四是要加强对文化建设工作者调度的监管。要建立起社区文化工作者的档案,并统筹安排每次文化活动的人员,充分发挥文化工作者的特长,保证人尽其用。对于组织内的文化工作者,要由居民代表大会按年度对其进行评价打分,对于工作不尽职,能力不到位的,要尽快安排培训或者调整岗位。4.2.2.3建立健全高效畅通的信息交流机制建立健全高效畅通的信息交流机制,包括以下几个环节:一个是文化管理服务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村转居”文化建设涉及众多政府单位和居民自治组织,要实现“齐抓共管、合力推进”的局面,区(县)、街道等地方政府和文化、体育、教育、民政、规划、国土等地方行业主管部门之间必须实现有效沟通,才不会导致多头管理、政出多门、效率低下和重复建设。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等组织必须有效互动才能够实现资源共享,才能够使信息实现有效的上传下达。另一个是群众与文化管理服务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地方文化管理服务部门在制定文化建设规划、实施文化建设工程之时,必须将规划的内容,开展的情况及时告知群众;在年度考评之后,也必须及时将考评结果公之于众。“村转居”社区群众是社区文化建设服务的最主要对象,他们的态度和评价是该项工作是否成功的主要衡量标准,他们的文化诉求,对文化建设的中肯建议是促进该项工作取得良好成效的重要动力。最后是各类官方和民间文化团体、盈利性文化机构之问的信息交流。各类官方和民间文化团体,各种盈利性文化机构是实施文化活动的主力。 4.“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的策略和路径它们之间必须在活动经验、业务学习等方面不断交流,在联合开展文化活动时更是要有效沟通、有效配合才能保证文化活动为群众喜闻乐见。建立健全“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信息交流机制可以采取的方式和渠道有以下几种:一是各种公共媒体。可以在地方电视、网络、报纸、广播等公共媒体上开辟“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的专栏,方便信息的上传下达。二是社区信息发布设施,主要指社区网站、高音喇叭、信息宣传栏等。三是政府信箱、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等。在建立健全“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信息交流机制之时,政府有关部门应该做到两点:~是切实转变自身职能,认识到有效的信息交流对“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对于群众反映的意见和提出的建议必须高度重视,做到合理的建议要采纳,所有的意见都要妥善回复,务必使社区群众满意。二是在信息交流机制建立起来后,必须充分利用来服务“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不能仅仅作为政绩工程、面子工程来应付检查,应付公众。4.2.3不断丰富“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的内容和形式4.2.3.1以职业能力培养和地方特色打造为重点,不断充实文化建设内容“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的内容是整个“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工作的灵魂。它主要包括七个方面:思想道德教育、社区公益文化建设、社区环境文化建设、社区科普文化建设、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社区民俗文化建设和针对“村转居’’社区大部分居民为失地农民的情况而开展的职业能力教育。其重点在于社区民俗文化建设和职业能力教育。第一,每一个社区的民俗文化是其社区文化的最大特色,需要大力开展。以成都为例,成都是蜀文化的中心。受蜀文化影响,成都的城市文化带有较强的传统文化特色,衍生出茶馆文化、田园文化等独特内容。这些是成都的地域特色,也是成都的城市气质,是构建社区文化的重要内容。同时,很多社区由于所在地有历史遗迹或者名人故居,也可以作为其社区文化的独特部分加以宣传、发扬。I:t-,女n花果社区邻近著名文学家李颉人故居“菱窠”,就可以将这一特点融入社区文化中,可以开展李颉人文学思想、政治思想的主题宣传,作为社区文化的名片。第二,“村转居”社区居民的主体是由农民转变身份而来的新市民。这些新市民大多丧失了原先赖以生存的土地,尽管许多人因拆迁赔偿而“一夜致富”,但这并不能解决长久性的无生存资源的问题,所以大部分“村转居”群众需要转变职业类型,重新规划职业生涯。针对这种需求,在进行“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的时候,就应该把职业能力培养作为一个重点。充实“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的内容,应该遵循以下原则:一是注重吸收外来文化。优秀的外来文化能为“村转居"社区文化提供巨大的活力,对于塑造社39 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区文化特色非常有帮助,需要以开放的心态大力吸收。二是注重主流文化、地方文化和社区亚文化的科学融合与共同促进。主流文化是国家倡导、社会认可的文化,是社区文化的基础;地方文化是地域特色的体现,是文化丰富化的重要助力,需要大力发扬;社区亚文化是一个社区范围内所形成的一定程度上不同于其他社区文化的部分,这种差异在相邻或者同一地域的社区之间表现较小,但它恰恰是培育社区特色的重要支撑,需要着力加以促进。这三种文化之间从本质上是能够相互促进的。在实际工作中,要兼顾到对这三种文化的体现,使其能科学融合、共同促进。三是注重雅俗共赏,适合各类群体。“村转居"社区居民的构成比较复杂,即使同一类居民因为所从事职业的分化、受教育程度、背景的差异、爱好不一,对于文化的需求肯定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在开展具体文化活动的时候,要针对不同年龄层、不同职业、不同文化层次丰富文化内容,做到雅俗共赏。4.2.3.2以提升实效性为原则,不断丰富文化建设形式针对当前“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载体单一,吸引力不够强的现状,需要不断对其加以丰富,从而提升建设的实效性。要在这方面取得突破,需要坚持四种思路:第一是与内容相适应。“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的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丰富形式的目的是更好地表现内容。例如,在社区环境文化建设方面,可以采取宣传教育与建立奖惩机制相结合的方式。对于爱护公共卫生,积极维护公共卫生,能保持良好的家庭卫生同时保持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的家庭,应该给予“环保家庭”、“卫生之家”之类的荣誉称号,并在社区公共设施使用等方面给予其奖励,鼓励其保持好的作风;对于恶意破坏公共卫生的家庭和个人应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给与适量的经济惩罚或者在社区信息发布栏和社区网站上进行通报。第二是注重针对性。不同年龄结构、不同职业群体、不同学历层次的社区居民对于文化活动的形式的接受类型不一样,要针对不同群体的特点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例如,少年儿童对漫画、动画、儿童读物等比较感兴趣,在进行“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时就应该有针对性地引进、购置一些活泼、健康的儿童读物,放映一些儿童影片,组织排练一些儿童剧等;文化层次较低的居民群体可能对读书、看报等方式兴趣不大,对电影、文艺节目等较为热衷,在具体工作中就应该选择放映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优秀电影,举办一些文艺晚会等。中青年居民群体由于对职业技能提升、致富信息等较为关注,就应该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应的技能培训,联合社区企业、街道企业等提供一些岗位实习,提升其职业技能,同时,适时地在社区公共信息平台上发布创业机会信息、政府相关优惠政策信息等便于群众及时了解。第三是坚持传统和创新相结合。在“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中,传统的文化活动形式如文艺节目表演、电影放映、读书读报、文化知识宣讲等由于开展时 4.“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的策略和路径间长,有比较丰富的开展经验和理论知识,且群众接受度高,能产生较好的效果,需要坚持采用。同时,结合居民生活方式转变,生活水平提高,应该多引入新的形式,例如可以利用互联网进行网上远程知识讲座,建立网络学习库,利用社区传统文化特色举办传统文化主题月等活动。四是坚持灵活安排的原则。在活动时间、地点的安排上,要根据居民的生活规律合理、灵活。地点安排上既要充分利用社区图书馆、文化活动中心、街道文化站、公共体育健身地点、社区小广场等公共地点,也可以在不影响居民正常生活、得到居民主动邀请的情况下在居民家中进行:时间安排上要注意灵活科学、见缝插针。现代人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真正参与文化活动的时间不多,因此要针对不同职业、不同年龄段的居民的作息时间合理安排活动,确保文化活动能举行,能取得效果又不影响居民正常生活。例如在召开居民代表大会时,可以利用短暂的时间搞一点文娱节目自编自演;在集中放映电影时,可以在正式放映前插播一些科教宣传、法制宣传短片等,做到时间的有效利用。4.2.4夯实“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的保障体系4.2.4.1建立专项基金,加大软硬件设施投入资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薄弱是“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乃至全国文化建设的痼疾。根据国家财政部的统计,2011年国家财政总支出108930亿元,其中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890亿元,仅占总额的1.7%。而专门用于文化事业建设的比例则更少。投入的不足导致文化建设的各项软硬件设施不足,“全国6524个街道中,共有街道文化站4545个,建有文化站的仅占69.67%,在全国83370个社区居委会中,共建有社区文化活动室37732个,建有文化活动室的仅为45.26%。”①文化建设的软硬件设施尤其是文化基础设施是文化建设取得实效的前提和保障。这对于文化基础设施本就薄弱的“村转居”社区来说更是如此。因此必须切实加以解决。第一,在地方政府的主导下建立针对“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的专项基金。地方政府,主要是市、县两级政府需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利用自身号召力多方筹措资金,建立针对“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的专项基金。资金来源有三个方面:一是地方政府提高政府财政支出中关于“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的比重。二是对政府主导的文化产业项目的盈利,应该在保证产业发展的前提下提取出一部分用于“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之类的公益性文化工程。三是广泛发动社会各界无偿捐助和赞助。只要是合法企业,开放赞助“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的大门,并对这种行为作出相应的宣传,从而吸引更多的赞助。四是国家财政要对欠发达地区的“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做出一定的倾斜,帮助其建立起相应的专项基金。在①韩瑞红.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研究.大连海事大学硕士论文.2011.41 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专项基金建立起来后要加强监管,将收支情况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的监督;要对建设项目严格审查,确保专款专用,确保建设的效果。第二,切实加大“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软硬件设施建设力度。“软件"方面,要注重培育歌唱队、篮球队、舞蹈队、健身操队、民间乐队等社区文化团体,吸收文化骨干进入文化团体,在制度建设上、资金保障上给予文化团体以指导、支持;要注重文化建设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建设,政府可以出台相关的法规,从政策层面予以保障执行;要大力扶持“村转居”社区文化产业,通过产业盈利来支持公益性的支出,形成良性循环;要大力发掘、保护文化“软资源”,加大对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弘扬,对其进行保护,加大各类文化成果的培育和引进,繁荣“村转居”社区文化。“硬件”方面,要根据国家统一标准和当地政府在此基础上制定的标准,做好“村转居”社区文化基础设施的配套,要确保每个社区都拥有文化活动中心、图书馆、公共体育健身设旋等,要确保与普通城市社区标准一致,严禁区别对待;对于某些出于资源优化利用的原因不适宜在每个社区都配套的大型文化场馆,如果歌剧院、电影院、大型体育馆等,要注重选址时向“村转居"社区集中的区域靠近,方便社区居民能经常性的使用这类设施。同时,邻近的文化基础设施条件好的社区要注重资源共享,将本社区的文化设施向“邻居"开放。4.2.1.2落实国家政策,加强地方政策保障一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制定的政策法规。对《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文化部“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等纲领性文件要结合地方实际全面贯彻,对地方政府出台的具体管理办法要加大宣传力度,认真执行。二是地方政府进一步加大对“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的政策支持力度。一方面地方政府要根据本地实际加大相关支持政策和规范性文件的出台;另一方面要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及时对现有政策中不适应新形势的部分进行调整,通过政策法规的形式在资金、人员、运行机制、基础设施等方面给予“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以实际支持和科学指导。三是引进培养并重,打造高效人才队伍。高效的人才队伍对于开展好“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至关重要。在“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人才队伍的打造上,要注意三个原则:一是专业、业余并重。针对两类团体的特点,政府应该对两类团体加大指导、服务力度。要保障两类团体的经费充足,提高专业人员的待遇;要给予业余团体以组织规范等方面的指导,对于业余团体的合理要求要尽量满足,提高其组织水平和服务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二是引进与培养并重。要组织以县(区)或者街道为单位的文化从业人员调查活动,摸清本地方文化人才的数量、类型,建42 4.“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的策略和路径立文化人才档案。同时根据本地区文化建设人才需求情况,采取公开招聘、与高校进行校地合作、抽调、借调等方式引进外来的优秀人才。要大力发掘社区内部的文化爱好者,对愿意服务社区文化建设的人进行科学的培训,提高其文化服务能力。可以考虑建立一个社区居民爱好特长档案,鼓励具有文化特长的居民参与到社区文化建设中来,通过内部挖潜的方式充实文化建设人才队伍。三是培养骨干和整体提升并重。在“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中要注重培养社区文化骨干,对专业从业者要在职称、待遇方面给予鼓励,还可以通过送往专业院校深造等方式提高其工作水平;对业余从业者要适当给予精神和物质上奖励,对于有志投入专业队伍的人才要予以支持,要打造社区文艺“明星",通过其示范带动,发动社区居民更主动地投入到文化建设中来。同时要注重通过集中培训和骨干带动等方式提高“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队伍的整体水平,以便更好地为该项工作服务。四是在培养人才队伍时要注重层次分明;对各类型文化人才都要给予培养,打造出一个科学的“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人才体系。4.3以点带面,以典型示范促进“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的整体推进由于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在诸多方面的发展水平不一样,现阶段很难找到一套适用全国的建设模式,但在东、中、西三大片区可以找到各自的代表性模式,分别加以推广,取得一定经验后,在全国范围内也具有较大的借鉴意义。成都作为西部最重要的大都市之一,近年来城市规模扩张迅速,“村转居"工作也开展得较早,相对来说“村转居”文化建设经验比较丰富,取得的成果也比较客观。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锦江区三圣街道所打造的“三圣花乡”。三圣街道原为锦江区三圣乡,经过“村转居”改造后所辖6个行政村全部改为社区。三圣街道利用自身地域、环境优势,由成都市统一规划,打造成一个农家休闲旅游区的集群。该街道结合成都文化特色,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田园文化、休闲文化,取得了良好的口碑和效益,居民文化生活水平也大大提高。以三圣街道为代表的成都“村转居"社区文化工作在解决好现存的不足,完全可以形成“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的成都模式,作为西部地区“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的范本。4.3.1注重系统总结,打造“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的成都模式要打造“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的成都模式,首要工作是对成都市“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的先进经验进行全面总结,形成系统性的成果,其次是要对这一模式进行大力的宣传,充分发挥其示范作用。4.3.1.1动员社区力量,做好资料收集整理工作43 四JII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要总结好成都市“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工作的经验,就宏观来说是要动员广大市民的力量;就微观来说是要动员所有“村转居”社区及其居民的力量。社区群众是文化建设工作的最终评判,文化建设是不是落到了实处,有哪些比较先进的举措,是不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群众最有发言权。应该在市政府的主导下,以社区居委会为依托,统一向群众征集意见、收集资料,同时结合各类文化组织、居民自治组织和地方政府部门的档案、资料,进行集中,分f-l另lJ类的处理。在资料收集的过程中,要坚持三个原则:首先要尊重群众意愿。在向群众征集意见、收集资料的时候,要充分尊重群众的意愿,注意保护群众的隐私,群众不愿意公开的绝不公开。其次要以对工作的改进为主。成都“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如资金不足、人才缺乏等,在中西部地区甚至全国都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因而成都在解决这些问题上的好的做法对中西部地区甚至全国地区都具有示范意义。因此在经验总结时要重点总结对工作改进和对问题的解决的经验,提高这些经验的价值。第三要保证客观真实。在对“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工作进行总结时,要高度重视客观真实,不“放卫星”,不“粉饰太平”,既要充分肯定取得的成绩,也要正视自身的不足,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改进“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工作。4.3.1.2相关部门协同配合,将已有经验形成系统性成果“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有关部门的协同配合。“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的经验总结工作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同样需要相关部门协同配合。对一项具有推广价值的工作成果进行总结,最重要的是将其一项项具体做法加以整合,形成系统性的成果,以文字理论材料、图片音像视频、示范基地和项目等方式呈现出来,以便于宣传推广和学习交流。可以采取的方法和需要注意的原则有以下几点:一是相关部门的配合要成体系,步调一致。在实际工作中,可以以市委、市政府某一部门或者直接以市委、市政府的名义牵头,负责组织协调。各市级、县(区)级相关部门,县(区)、街道政府,居委会,各文化服务组织要全力配合,服从牵头单位的调度,全力搞好这项工作。二是要聘请专业人员具体实施。在系统性成果的形成阶段,要聘请社会管理、公共文化服务研究领域的知名专家和文字处理、图片音像视频处理、基地打造等方面的专业人员。由权威专家负责,组织专业人员对所收集资料进行整理,形成系统性成果。三是要突出特色。要注重将成都在“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中的独特的、取得较好效果的做法进行重点表现,充分体现出成都在将文化繁荣、就业解决、经济发展等方面有机结合,取得整体进展的先进性、优越性。 4.“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的策略和路径4.3.2加强宣传推广,推动西部乃至全国“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工作整体跨越要充分发挥成都“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模式的示范作用,推动西部乃至全国“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工作的整体跨越,必须加强对这一模式的宣传推广,使更多地区了解这一模式,学习这一模式,并结合本地实际在相关工作中进行应用。一是要加强学习交流,不断丰富完善已有成果。成都的“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工作存在着一些不足,西部其他地区的建设工作也有自身的特点和优势。要加强各地在这项工作上的交流学习,利用参观考察、异地培训、聘请专家讲解示范等方式交流各自经验,不断丰富完善成都模式。二是借助优势媒体,将成果积极推向西部乃至全国。要更好地推介成都的经验,必须借助优势媒体的力量。要将已形成的系统性成果再次总结提炼,以较为简明的形式,结合有代表性和说服力的例子,利用权威性的电视节目、知名网站、优秀报刊等优势媒体进行全方位的报道。可以指定出一套详细的报道计划,分阶段、分步骤加以实施,利用媒体的力量提升成都模式的影响力。 四J11jI$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参考文献一、专著类[1]【德】斐迪南·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M].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9.[2]【美】库兹涅茨.现代经济增长[M].戴睿,译.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3]【美】莱瑞·莱恩,【美】邓福贞.社区社会学[M].徐琦,译.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4]【英】阿瑟·刘易斯.二元经济论[M].施炜,译.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5]【英】邓肯·米切尔主编.新社会学词典[砌.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6]陈秉公.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7]费孝通.社会学的探索[M].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8]冯之浚主编.西部地区城市化研究[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9]侯岩主编.中国城市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研究报告[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10]蹇洁,韫平川等.社区信息化建设与发展范例[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11]李俊夫.城中村的改造[M].科学出版社.2006.[12]林广.成功与代价——中外城市化比较新论[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13]骆玲,唐永进,张红宇.城市化与农民[M].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1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79.[1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瞰].人民出版社.1979.[16]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第二版)[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17]孙泽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建设研究[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8]吴鹏森,章友德主编.城市社区建设与管理[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19]项家祥,王正平主编.小康社会与都市文化建设[M].上海三联书社.2004.[20]于洪生.城郊村——城市化背景下的村务管理调研[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21]于显洋主编.社区概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22]袁方.社会学百科辞典[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0.[23]章人英.普通社会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24]张再生.中国城市社区就业促进研究[M].天津大学出版社.2007.[25]郑杭生.社会学概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26]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社区和社会[C]//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27]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M].商务印书馆.2005.[2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文献选编[M]。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29]邹农俭.中国农村城市化研究[M].广西人民出版社.2002. 参考文献[30]周沛.社区社会工作[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31]钟秀明、武雪萍.城市化之动力[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二、学位论文类[1]龚大鹏.社区文化建设绩效评价研究.湘潭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2]韩瑞红.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研究.大连海事大学硕士论文.2011.[3]李海风.吉林省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长春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4]李新.村民自治中农民主体意识的培养.哈尔滨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1.[5]孙春.苏南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研究——以常州市钟楼区为例.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6]汤海明.宁波“村转居新市民”的社区教育研究——以江北姚江社区为个案.宁波大学硕士论文.2009.[7]奚之春.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上海市徐汇区为例.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8]徐雯.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研究——以重庆市万州区乌龙池社区为中心.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9]周丹.南京市社区音乐文化考察及对社区音乐建设的思考.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10]朱佳文.成都市成华区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状况研究.上海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1.三、期刊论文类[1]操世元,王永胜.“村转居”社区:特点、问题与建设方向[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2]陈传锋,杨晶晶.城市化进程中村转居社区新居民的休闲方式[J].浙江学刊.2007(2).[3]陈国蓉.现代化大城市需要有繁荣的社区文化——谈谈社区文化建设[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3(1).[4]陈民宪.论“人人享受文化”——宁波社区文化建设的理念与实践[J].宁波经济(--江论坛).2005(1).[5]李梅.论社区文化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J].才智.2010(35).[6]廖跃文.城市和城市(镇)化:理论研究的回顾[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4).[7]刘亚臣,周健.基于“诺瑟姆曲线”的我国城市化进程分析[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47 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8]刘勇.我国城市化回顾与展望[J].中国经济时报.1999—04—14.[9]钱晓颖.基于哈里斯一托达罗模型的中国农村人口城乡迁移规模实证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09(1).[10]茹安强,王智军.社区文化建设促进企业文化建设[J].中国有色金属.2008(15).[11]孙慧民社区文化发展的三个层次都要加强指导和管理[J].探索与争鸣.2000(10).[12]王海山.社区图书馆建设在社区文化构建中的作用[J].攀登.2006(4).[13]汪嘉申,中民.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夯实和谐发展基础——综述北京市研讨社区文化建设创新实践[J].中国民政.2007(5).[14]王军.弘扬传统文化推动和平崛起[J].光明日报.2004—3~26.[15]文军,唐亚林.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演进逻辑变迁与创新: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历史考察与现实[J].求索.2001(2).[16]吴海波,汤海明.“村转居”新市民的社区文化素质教育初探[J].当代教育论坛.2010(1).[17]夏建中.现代西方城市社区研究的主要理论与方法[J].燕山大学学报.2000(2).[18]杨风.城市化与农民生活方式的转型[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19]杨永棋,姚建萍.进行社区文化建设应注意和防止的问题[J].文化研究.2000(3).[20]查志强.论试中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变迁与创新[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1(1).[21]张骏.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探讨[J].湖北社会科学.2000(12).[22]张林,马燕萍,陈传锋.村转居社区新居民心理幸福感的调查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8).[23]中共柳州市委.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加强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广西柳州市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求是.2001(7).411四、网络资料[1]成都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WwW.chengdu.gov.cn.[2]成都市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门户网站.www.cdzw.gov.cn.[3]十八大报告(全文).http://wwW.xj.xinhuanet.com/2012—11/19/c一113722546—6.htm.[4]中国改革论坛.http://www.chinareform.org.cn.[5]中国社区服务网:(中国社会工作协会社区服务工作委员会).http://acsc.org.cn. 附录一、《‘‘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情况问卷》尊敬的居民朋友:您好!我是四川师范大学政治教育学院《“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研究》课题组成员。为了解本社区文化建设情况和居民对文化建设的需求,促进社区文化发展,提高居民生活水平,我们设计了这份问卷。请您根据个人情况进行回答,对您的回答我们将严格保密。本调查不用填写个人姓名和联系方式,答案没有对错之分,所有回答只用于统计分析。非常感谢您的支持!一、您的基本情况1、您的性别是()A、男B、女2、您的年龄是()A、18岁以下B、18—35岁C、36—50岁D、50岁以上3、您的文化程度是()A、初中及以下B、高中(中专、职中)C、大专D、本科及以上4、您在“村改居”之前的主要经济来源是()A、种植业收入B、养殖业收入C、个体经营收入D、务工收入E、家长给予生活费F、其他:5、您现在的职业是()A、学生B、个体工商户C、党政机关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D、工人(含各类务工人员)E、待业F、其他:6.您在“村改居”之前的年收入是()A、8000元以下B、8000--20000元C、20000--50000元D、50000元以上7.您现在的月平均收入是()A、8000元以下B、8000--20000元C、20000---50000元D、50000元以上二、社区文化建设相关问题1、社区是否每年都举办文化活动()A、是B、不是2、社区举办文化活动的频率()A、每周至少一次B、每月至少一次C、每年至少一次3、社区文化活动的类型()(可多选)49 四川I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A、组织看电影B、举办文艺演出C、文化、科普宣传D、体育活动E、职业教育F、科教咨询G、其他:4、您是否参加或观看过社区举办的文化活动()A、经常参与B、偶尔参与C、极少参与或从来没有参与过5、您对社区举办的文化活动持什么态度()A、非常喜欢B、喜欢C、无所谓D、不喜欢E、非常不喜欢6、您喜欢社区举办的文化活动的原因()(可多选)A、内容丰富B、形式新颖C、实用性、教育性强D、娱乐性强E、花费较少F、文化工作人员服务周到G、其他:7、您不喜欢社区举办的文化活动的原因()(可多选)A、内容枯燥B、形式呆板C、实用性、教育性不够D、娱乐性不够E、费用较高F、时间、地点安排不合理G、文化工作人员服务不好H、其他:8、社区有哪些文化基础设施()(可多选)A、图书室B、报栏C、培训室D、文化休闲广场E、体育健身设施F、文艺活动室H、学校I、其他:9、您认为您所在社区的文化基础设施数量()A、过多浪费B、正好C、不足10、您觉得社区内的文化基础设施使用方便吗?()A、很方便B、一般C、不太方便11、您是否支持社区进行文化建设()A、支持B、不支持12、您对社区文化建设状况的总体评价()A、非常好B、较好C、一般D、不太好E、很不好13、您觉得社区文化建设相关组织管理制度如何()A、非常差B、比较差C、一般D、比较好E、非常好14、您觉得社区文化建设相关组织的运行效率如何()A、非常差B、比较差C、一般D、比较好E、非常好15、您对社区文化工作者的整体素质满意程度如何A、非常满意B、满意C、一般D、不太满意E、非常不满意16、您认为社区文化建设的主要制约因素是什么()(可多选)A、基础文化设施的投入不足B、社区居民的参与热情不高C、社区管理体制不健全D、社区文化工作者的素质不高 附录E、其他:二、访谈提纲访谈对象:XX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社区群团组织工作人员;社区文化工作者访谈地点:XX社区居委会访谈时间:2012年4月一5月访谈内容:1、XX社区在文化建设上的管理、运行机制情况?2、XX社区在文化建设上有何具体措施?3、XX社区现有的文化基础设施情况?4、XX社区现有的文化工作者总体情况?5、您对xX社区文化建设工作已有措施和居民目前文化生活情况的总体评价如何?6、您认为XX社区文化建设发展存在哪些问题?7、您觉得与传统城市社区相比,XX社区在进行文化建设有何独特之处?8、您认为影响XX社区文化建设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