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视域下德性重建要素的研究

和谐社会视域下德性重建要素的研究

ID:34664464

大小:1.82 MB

页数:44页

时间:2019-03-08

上传者:U-22107
和谐社会视域下德性重建要素的研究_第1页
和谐社会视域下德性重建要素的研究_第2页
和谐社会视域下德性重建要素的研究_第3页
和谐社会视域下德性重建要素的研究_第4页
和谐社会视域下德性重建要素的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和谐社会视域下德性重建要素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摘要论文题目:和谐社会视域下德性重建的要素研究学科专业: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生:张海英指导老师:廉永杰教授(签名)摘要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和谐社会”的新理念。德性的本质功能就是为了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己的精神生活的和谐统一。和谐社会的构建,仅仅依靠规则和制度是不够的,必须要以良好的德性为支撑。中国传统德性中的合理成分,是我们可贵的道德资源,但是,中国传统德性有其阶级和历史局限性,与现代市场经济所要求的德性是有差异的。随着市场、货币、消费、科技等等成为社会生活的主导力量,传统的德性结构对于新问题、新关系与新价值已难以或无法予以合理解释与妥善处理,因此,构建与社会发展相和谐的德性迫在眉睫。文章结合实际,对重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公民德性提出了一些思考。论文的具体结构如下:第一部分阐述了选题的依据和意义及论文的创新点和难点;第二部分从德性、德性重建的涵义、德性在构建和谐社会巾的作用及其重建的必要性入手,阐述德性重建与和谐社会构建的关系:第三部分对传统德性的局限性及现代社会德性缺失的主要表现、成因进行了系统分析;第四部分在和谐社会视域下德性体系的建构和实施中提出了德性重建的原则、内容及实施方法:(1)德性重建的原则主要有:“以人为本”的原则、开放原则、继承原则和时代原则。(2)德性重建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社会德性、文化德性、经济德性、生态德性。(3)德性实施的方法主要有:打破平衡法、侵染法、实践塑造法。【关键词】:和谐社会;德性;德性重建;建构 AbstractTitie:THEELEMENTSSTUDYOFHARMONIOUSSOClALVIRTUERECONSTRUCTIONMajor:MarxistTheory&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Name:HalyingZHANGSupervisor:Prof.YongjieLIANSignature:Thenewconceptoftheharmonioussocietywasproposedinthe4thplenarysessionofthe16thcentralcommittee.Itisessentialforthevirtuetorealizetheharmoniousunificationinthehumanityandthenature,inthehumanityandthesociety,inthehumanbeinganditsownspirituallife.Therulesandthesystemswereinsufficienttoconstructaharmonioussociety;wemusttaketheexcellentvirtuesasthesupport.ThereasonableingredientofthetraditionalmoralsisregardedastheChinesenation’svaluablemoralresource.However,limitationsofhistoryandsocialclasswerefoundedinthegoodfaithinthetraditionalmoralswhichwasdifferenttothedemandsofthemodemmarketeconomy.Itisurgenttoconstructanewvirtuewhichwillbeharmonioustothemodemsocialdevelopment.Becauseareasonableexplanationandproperdisposalcannotbegiveninthetraditionalvirtuestructureconcerningthenewquestion,thenewrelationsandthenewvalueproducedbytherapiddevelopmentofmarket,currency,expense.scienceandtechnologyandsoon.SomefactorsandthoughtwereanalyzedandproposedinthisdissertationaboutthereconstructionoftheChinesecharacteristiccitizenmoralitybyanalyzingthepresentsocietyactuality.Thispaperwascomposedoffollowingfourparts.ThebasisandthesignificanceoftheselectedsubjectwereelaboratedinPartl'andtheinnovativeideasandthedifficultiesconfrontedwithintheworkwercalsodiscussedinthispart.Therelationsbetweenthevirtuereconstructionandtheharmonioussociety’sconstructionwereexpoundedinthePart11basedonanalyzingtheimplicationaboutvirtueandvirtuereconstruction,proceedingwiththesignificanteffectintheharmonioussocietyandthenecessityofvirtuetothevirtuereconstruction.ThetraditionalvirtuelimitationsweremainlyanalyzedinthePart111.Thecauseswere 西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systemizedanddeducedbyanalyzingthemeritsanddemeritsofmodemsocialvirtue.Theprinciples,contentsandimplementationmethodsofvirtuereconstructionweregraduallyproposedandputintopracticebasedontheconstructionandoperationinharmonioussociety,whichwerediscussedindetailinPart1Vasfollowing:(1)Theprincipleswereadoptedinthevirtuereconstructionmainlyconcerningwiththebasisof”People·oriented”principle,openingprinciple.inheritingprincipleandtimeprinciple.(2)Itwasthesocialvirtue,theculturevirtue,theeconomicvirtueandthenaturalvirtuethatconstitutedthecontentofthevirtuereconstmction.(3)Disproportionatemethod.dyemethodandpracticemoldingmethodwereputintoeffectintheimplementationofthevirtuereconstruction.Keywords:HarmoniousSociety;Virtue;VirtueReconstruction;.Construction 独创性声明秉承祖国优良道德传统和学校的严谨学风郑重申明:本人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的研究成果。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文所论述的工作和成果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已致谢。本论文及其相关资料若有不实之处,由本人承担一切相关责任论文作者签名:銎。海墓.缔尹月2日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本人憨海甚在导师的指导下创作完成毕业沦文。本人已通过论文的答辩,并已经在西安理工大学申请博士/硕士学位。本人作为学位论文著作权拥有者,同意授权西安理工大学拥有学位论文的部分使用权,即:1)已获学位的研究生按学校规定提交印刷版和电子版学位论文,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研究生上交的学位论文,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人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2)为教学和科研目的,学校可以将公开的学位论文或解密后的学位论文作为资料在图书馆、资料室等场所或在校园网上供校内师生阅读、浏览。本人学位论文全部或部分内容的公布(包括千U登)授权西安理工大学研究生部办理。(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说明),),论文作者签名:取海楚导师签名:i逛加。7年中月工日 I导论1导论1.1选题的依据和意义1.1.1选题的依据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和谐社会”的新理念。“和谐社会”无疑是一个兼备社会政治理想和道德理想之双重特性的社会伦理概念,它所表达的不仅仅是社会对公平正义秩序的制度期待,还有人们对美好安宁生活理想的伦理期待。所以,“和谐社会”的概念不仅仅涉及现代社会的生活秩序,更涉及现代人的心灵与精神秩序。构建“和谐社会”不仅是政治和法律的事情,而且也是道德伦理的事情,只有通过道德伦理的方式而不是政治法律的方式,才能使“和谐”的理念真正深入人们的心理与精神世界。良好的公民德性是保证民主制度有效运行的重要条件,也是公民教育的直接目的。我国传统德性中的合理成分虽然对我们的德育工作开拓新思路、充实新内容有所裨益,但毕竟和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有着巨大差距,当原有道德取向与道德规范对于新问题、新关系、新价值难以或无法予以合理解释与妥善处理时,就需要“德性的重建”,这是一种社会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以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根本上改变已经拓展至私人生活领域的市场经济中不合理的价值观念,将功利与德性并举,把终极善和普遍善的目标有机地整合进符合社会和谐发展的德性中去,乃是我们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1.1.2论文研究的意义德性在塑造人的心灵秩序和人格结构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本质功能就是为了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己精神生活的和谐统一,使人在自己的意识中确证自身,实现思维和存在的统一。虽然,有关德性的理论、德性的培养等等说法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然而立足于当下的社会存在和生活世界的基础,论述重建德性的专著似乎并不多见。重建德性伦理,将传统德性伦理所忽视的、但对人类的健康持续发展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价值理念,有效地纳入和整合到人类整个价值体系的框架之中,进而在个体与共同体、物质利益与内在善、权利与责任、规则与美德等的有机统一中,建构一种有助于实现个体身心和谐,有助于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关系和谐的新型道德价值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伦理保障。由此可见,重建德性伦理,是完善社会价值体系、构建和谐社会价值观的重要环节,在理论上回应了国内外学术发展的趋势,在实践上也回应了当今社会对完美人生的一种内在企求。(1)任何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如果不同时引领伦理、社会、政治以及人的行为的文明进步,就无价值可言,德性重建既是人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提出的要求。随着市场、货币、消费、科技等等成为社会生活的主导力量,传统的德性伦理旺现l叶{了弓现代 西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社会现实相脱节的局限性和不适应性,严重影响了和谐社会的构建。(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快速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与此同时,在物质利益的驱动下,诸如背信弃义、弄虚作假等种种行为也大量滋生,并不同程度地泛滥于经济、政治、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不仅损害着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且对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构成了严重威胁,成为影响和制约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的巨大隐患。只有在党的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重建与社会发展相一致的德性,才能保证和谐社会的真正实现,惟其如此,一种真正优良而持久的和谐社会生活才有可能,也才值得人们信赖和期待。(3)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就是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与社会进步的一致,而以人为本,完善人的德性,始终是社会和谐存在的逻辑起点和价值归宿。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把社会和谐奠基于个人的自主活动和表现生活的基石上,这就要对传统的德性进行反思,充分发展个体自主和主体间平等协商对话的德性,实现个人自主展现生活的相关品质和社会规范要求的品质的有机协调。因此,为建立“和谐社会”而重建一种新的德性应该成为创建“和谐社会”的内在目标之一。1.2国内外研究现状1.2.1我国对德性重建的研究在伦理学史上,德性很早已为哲学家们所关注。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伦理学界的学理探讨一直围绕着当代中国“道德危机”和“道德重建”等问题展开,提出解决“道德危机”必须从德性伦理的重建入手,恢复道德的本真意义,真正提升个体的主体性道德人格。从目前所掌握的资料来看,理论界对德性伦理的研究内容繁多,主要是从德性的含义、内容、本质、地位和价值等方面入手,要求对传统德性伦理资源进行现代改造,重建一个根基于生存本体论的日常生活世界的新德性伦理。当前对德性伦理重建研究的论文、著作层出不穷,影响较大的有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承贵的新著《德性源流——一中国传统道德转型研究》(2004),吕耀怀《中国传统德性分析》(2003),陈根法《论德性的意义和价值》(2002),聂沉香《制度与德性的双重呼唤》(2002),万俊人《‘‘和谐社会”及其道德基础》(2005),詹世友《对道德德性的哲学分析》(2001),茅于轼《中国人的道德前景》(1997),龚群《回归共同体主义与拯救德性》,吴新文《经济全球化与21世纪中国经济伦理的重建》,荆学民、张晓峰《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德性教化与人文素质》(2001),肖士英《现代德性准则立足点与结构的反思》(2001),蒙培元《儒家的德性伦理与现代社会》(2001)等。对中国传统德性思想研究的论文、著作及介绍西方德性研究的译著也层出不穷,如吴灿新《简论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的德性主义精神》(1998),张光年、李太平《清代乾嘉汉学德性思想的特点探析》(2000),王能昌、海默《亚罩士多德的德性论》,蒙培元《叶适的德性之学及其批判精神》(2001),李荣明《(世魄新语)的德性观念》(2002),海笑天《基 1导论督教的柏拉图主义的德性伦理》等。众多的研究成果揭示了德性的来源、本质、内容、价值等,具有时代性、前沿性、系统性等特点,这些理论著作对本文的研究将起到很大的作用。1.2.2国外对德性重建的研究西方对德性伦理的系统研究是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的。西方学者通过对当代道德教育及其存在的问题的研究,对现代西方德性伦理进行了分析和批判,指明德性伦理的价值及其在当代社会的重要地位,提出重建德性伦理,重树德性伦理在当代社会道德生活中的主导地位。(1)具有亚里斯多德主义倾向的学者,如麦金太尔等,强调道德与文化传统、善与共同体等的内在关联,凸现了文化传统、共同体等在现代社会的价值;(2)具有斯多亚主义倾向的学者,如努斯鲍姆等,强调幸福生活与个体德性的内在关联,凸现了人格、品质等在现代生活中的价值;(3)具有道德情感主义倾向的学者,如斯洛特等,强调情感在道德判断和道德活动中的主导地位,凸现了情感、良知等在现代道德生活中的价值;(4)具有女性主义倾向的学者,如吉里甘等,针对具有浓厚男权主义色彩的规范伦理从“利益”、“权利”、“规则”等出发来考虑道德问题的偏颇,提出一种着眼于女性视角的“关怀”德性伦理,强调关怀、教养、同情、交流、多样性和差异性等在伦理学和道德生活中的主导地位,凸现了爱、关怀、同情等在现代社会的价值;(5)具有自由主义倾向的学者,如奥尼尔等,试图把正义(规范或制度)与德性结合起来,在二者之间建立一种良性互动关系,凸现正义(规范或制度)与德性的内在关联:(6)具有生态主义倾向的学者,如施韦泽等,提出“敬畏生命”的德性伦理,要求把人的德性如爱、奉献、同情等扩展于一切生命体,通过在更加宽广的生态层面来践履这些德性,使人不断提升自己的生命质量,完善自己的道德境界,把自我成就为一个“生态自我”,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1.3论文的创新点及难点1.3.1论文中的新见解(1)德性重建是从现实需要出发对历史上传统德性进行梳理和阐释的结果,它既是对传统德性的一种总结,也是对德性在当代发展的一种探索。特别是对当代社会的社会德性、文化德性、经济德性和生态德性等进行全面深入的探讨,这是一种探索和尝试,需要广大学者共同努力,深化对德性伦理在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性的认识。通过本文研究,力图使社会各界在构建和凿社会的过程中更加关注德性的培养,增强德性重建的实效性。(2)目前对德性重建的研究,大多数研究侧重于从一般学理意义上逻辑演绎和推导德性伦理价值的实现条件与实现机制,但从当代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等意义上探讨的 西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甚少。本文试图立足于中国的传统与现实,吸取各家之长进行系统总结,并借鉴国内外有价值的理论和实践经验,突破了以往德性重建中顾此失彼地偏颇和狭隘,提出了重建与社会相和谐发展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公民德性,有一定创意。这为德性在和谐社会中的发展和实践提供有启发性、前瞻性的参考价值,以期实现社会力量的整合,形成一种合力,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协调发展。1.3.2论文难点由于知识有限,理论功底相对薄弱,对德性伦理思想缺乏系统研究和深入探讨,因此对本论文选题的把握不够全面和深刻。此外,由于时间有限,未能将近年来国内外相关学术观点进行系统总结与梳理,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本课题建构的难度,削弱了德性重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本文的难点主要是:第一,如何处理传统德性的问题,即如何解决传统德性对于当代社会的不适应又能保持其基本精神不变的问题;第二,如何对待西方伦理思想的问题,即如何汲取其优秀成份又能有效回应其挑战的问题;第三,如何德性在中国社会实践的问题,即如何实现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德性本身的现代转化。4 2德性重建与和谐社会构建的关系2.1德性、德性重建的涵义2.1.1德性的涵义a.德“德”字在商代h辞中已出现,作“值”,与“直”相通,一开始并不完全具有“外得于人,内得于己”国的道德涵义。《尚书》中渐渐把“德”作为接受天命的前提,并有“经德秉哲”、“敬德”、“明德”之说。另一方面,在西周之前,“德”还与“得”相通,含有“获得”、“占有”之意。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德”字作了更为详细的解释:“德,内得于己,谓与心所自得也;外得于人,谓惠泽是人得之也。”也就是说,“德”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时,一方面能够以善念存诸心中,使身心互其益;另一方面,又能够以善德旌之他人,使众人各得其益。这样,“德”事实上就被理解为一个人内心的品质。b.性“性”字在汉语中也出现得很早。我国的汉字~开始并没有将“物性”、“神性”与“人性”严格区别开来,因此,“性”可以通称万事万物的品质和特点。随着历史的发展,古人逐渐把目光由天命转向人事,“性”与人心的关联变得密切起来,并且成了道德自觉的主题。一方面,《诗经》将具有人格、意志的神意称为天命,从而确定了天人合一的文化基础;另一方面,《中庸》又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从而将“性”的涵义普遍化。在儒家学说中,人性问题成了关注的焦点,物性问题渐渐退到次要地位,以致许氏《说文》对“性”做了这样的解释:“性,人之阳光,性善者也,从心、生声。”c.德性德性,一词有两层涵义:既具有综合的、完整的、本体论意义的内涵,又具有伦理学意义的内涵。本体论意义上的德性是指万事万物的本源,是包含有生命力的并依靠自己力量生成和发展的过程,是事物最优越的潜质。伦理学意义上的德性是指人的受人称赞的品质,涉及人的道德领域,是人区别于动物的一种社会属性,是社会的道德规范内化为人的内在信念和内在准则,并在人的行为上稳定体现。。本文采用的是伦理学意义上的德性。先秦以及以后的哲学家尽管没有提出现代意义上的“德性”概念,但其中的不少人物同样以独特的方式对德性作了考察。如孔子从“智、仁、勇”三方面对德性作了独特的规定;西周伦理总纲的“有孝有德”;《中庸》所说的“尊德性,道问学”;《礼记·大学》中“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后面两个字“明德”也就是“德性”的意思,“明明德”可以简称为“明德”即明白自己的德性,或使自己的德性得以昭示于人。李觏指出:“导民以学,节民以礼,而性成矣”。。性则指与天性相对的德性;“性成”“《说立解‘#·心部》4是宜备.两方“德件论”哲学祧型f中的创造脱发je教育价值.教育史研究[J],北京:2006,(2):89~93,984《李觏集》[Z].中华书局,198l:66 西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则是由此而使天性提升到德性。在西方,“德性”一词的涵义也经历了许多变化。据有的学者考证,德文中的“德性”最初指“能力”,英文的“德性”(Virtue,源于拉丁文的Virtu)本意是指“力量”。荷马史诗中的德性,凸显了社会角色中的责任;亚里士多德的德性,强调了实践的品质,并以人的善为目的;富兰克林讲的德性,是一种获得功利性的品质。麦金太尔在论述德性观念形成的几个阶段时也始终把德性与对人而言的善的追求相联系,把德性看作是获得实践的内在利益的必需品质,是有益于整体生活的善的品质。现代美国著名道德哲学家弗兰克纳在《善的求索》中把德性定义为一个人所具有的或力求具有的心灵的气质、习惯、品质或品性。这些对德性的规定为我们理解德性提供了各种视角。通常我们将德性规定为“人的善的道德品格”,它具有整体性、稳定性、内在性等特征。德性本质上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在履行对他人和社会的义务过程中形成的,是道德主体自觉意识到了的道德义务和道德责任。对社会来说,德性是一种实践精神和意识形态,它是发展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精神动力,是巩固和完善经济关系的精神条件,是上层建筑和其他意识形态的精神内核,是社会文明的精神向导,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新人的精神要素。2.1.2德性重建的涵义a.重建所谓重建,决不是要打碎传统,而是要延续传统、活化传统,赋予传统新的生命力和新的生存空间;是对于传统进行批判,通过批判,认同与继承优秀的适用的部分(即所谓“取其精华”),扬弃不适用或过时的部分(即所谓“弃其糟粕”)。重建,也有创新的部分内容,批判可以为创新提供条件。所谓创新,就是在原有的传统中增加新的因子或内容,或者创造一种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新的形态、新的类型、新的结构等等。重建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内在动力。b.德性重建此前人们的“创新观”基本上只倾心于“知识的创新”,而在未来的世纪中,当原有道德取向与道德规范对于新问题,新关系与新价值确已难以或无法予以合理解释与妥善处理时,就需要“德性的创新”,这是一种创新性的文化选择。所谓德性重建,就是立足于实践唯物主义的辩证法,以时代精神作为重建的原则,对传统做出新的诠释,强调构建公民价值观体系必须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以胡锦涛提出的“和谐社会”为依据,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不断用新东西来充实和发展传统,使它的积极因素适应新世纪国民参与全球化进程中的价值观体系的要求。通过对传统德性进行批判的继承和创新性转化,将古今中西不同价值文化的积极因素加以综合,核心是将马克思主义与中西方德性进行整合,把中国德性中莺情感、重和谐、重内在修养和情操培养等合理内核保留下来,剔除其轻理性、轻个体等不合理的成分;吸收两方德性重理性、重意志、重个体的合理成6 2德性重建与和谐社会构建的关系分,打破其理性至上,轻情感、轻人伦的局限性,建立一个情理交融,个体与整体整合,个体至善与社会至善相统一的德性体系和价值系统。2.2德性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及其重建的必要性从道德的角度上看,没有德性就没有真正的人性,没有德性的根基人性就会沦为兽性,古人云:“富润屋,德润身。”①在中国传统哲学中,德性被视为“成己成物”的根本标志。2.2.1德性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从客观上说,现代社会秩序,一方面,表现为一种法律秩序;另一方面,又表现为一种道德秩序。法律和道德都是社会的运行规则。在一个实行法治的社会中,法律可以成为强制的道德,道德则是一种自觉的法律。法律是道德的下限,守法是对公民最起码的道德要求。没有道德观念的进步,没有道德水准的提高,就不可能有昌明的法律。道德在人类社会中发挥着维系社会生活有序和稳定的功用,而实现这种功用,靠的正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个体的德性。良好的德性,本身就是一种良好的秩序,它总是具有某种利他的性质和特征,给社会注入一种无形的、进步的力量,促进社会有序进化。它通过高尚的人格激发人们心灵的净化,悄无声息地凝聚人心,引人追随。德性正是通过使人的心灵圣洁、有序而实现社会的有序。8.德性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归宿德性作为人格主体自身的价值,决定了德性是人的生命之源;德性作为一种引人向善的力量,决定了德性是人类一种超乎一切价值的基础价值。人类的科学、知识、技术等等都具有特殊的价值,但这种价值充其量不过是一种工具理性。意大利诗人但丁说过,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但丁这里所说的“智慧”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知识,知识、科学如果没有德性的智慧,没有终极价值的存在,将是盲目的,难以成为人类服务的真正力量,甚至潜伏着极大的危险。一个没有德性润泽的天才,虽然是天才,并可能产生影响,但是他却可能会产生坏的影响。正如爱因斯坦所感慨的那样,“我们这一时代的一大特征就是科学研究硕果累累,科研成果在技术应用中也取得了巨大成功。大家都如此感到欢欣鼓舞。但我们切勿忘记,仅凭知识和技巧并不能给人类带来幸福和尊严,人类完全有理由把高尚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首先置于客观真理的发现者之上。”。有了德性的智慧才使知识的运用能造福于人类。b.德性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文明基石同本著名思想家福泽谕吉在《文明论概略》中指出,“文明就是人类智德的进步”。事实上,人类发展的全部过程,就是人类从荒蛮状态进入文明状态,并不断进化的过程,同时,这个过程恰恰是由于人类不仅善于为自然立法,而且还学会为自己立法,才获得的精神自律过程。人类主体的高度自律,使人类生活由于向善性的指引而获得崇高的意蕴。对1《礼记·大学》4【戈]海伦·剌卡斯,巴纳希·#人曼编爱⋯蜥且J淡人生fM].Ij【界知识⋯版{f:,1984,(10):79—80 西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于今天的人类来说,人们所倡导的主流文明形态,不仅懂得将道德关怀用于人类自身,而且还力求推广到动物乃至自然界,以期建立一个将德性伦理与制度伦理、经济伦理、生态伦理等集于一体的充满善良人性的世界。这既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结果,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内在要求。德性作为文明的基石,通过道德人格造成一种时势,凝聚人心,通过感召而使某种高尚行为获得众人的响应,从而改变社会成员的共同意识和普遍心态。我们常用社会风气的好坏来衡量民众的德性水准的高下,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德性在维系人心、保持国脉方面的作用。c、德性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伦理保障“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民有耻且格。”①今天,物欲的骚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强烈,金钱的诱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巨大,善恶之冲突,正邪之较量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尖锐和激烈。没有德性的看护,我们的社会将会陷入人人自危的境地,我们将自绝于自己创造的文明,而我们的社会就将变成人人凭感性冲动办事的角斗场。从这种意义上说,德性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伦理保障。由德性所铸成的心灵秩序,将人们心与身和谐安顿,化理想、美德为日用常行,遏制了恶欲、恶念、恶势力的蔓延和滋长,使我们在社会中敬他人,讲廉耻,秉礼让,守秩序,使人的内心有序,外在行为有规范,团体有凝聚力,民族有内聚力。2.2.2重建德性的必要性社会是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的统一体;道德与经济密不可分:经济决定道德,道德反作用于经济。按照马克思主义关于道德评价的社会历史标准,分析我国当前的道德现象,就不难看出,一方面文明、公平、竞争、进取、平等、民主、自由、义利结合等观念的发展,表现出社会道德的巨大进步;另一方面以权谋私、贪污腐化、假冒伪劣、拐骗欺’诈、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存在,又暴露了社会道德的退步。不同时代产生不同的道德,正如恩格斯所说:“人们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获得自己的伦理观念。”。今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然要求产生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第一,重建德性有助于解决当前社会道德生活中出现的问题。我国目前社会道德生活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可归结为两大类,一类是与社会秩序建构有关的问题,如诚信、信任、责任、公德等,这是直接伦理意义上的问题;一类是与人自身的存在与发展相关的问题,如理想、信仰、人文精神等问题,这是间接伦理意义上的问题。这两类问题都有着深刻的德性伦理意蕴,涉及的是个体理想人格,尤其是个体道德人格的塑造等问题。德性是个体道德人格的核心,重建德性伦理,有助于解决上述两类问题。第二,重建德性有助于抵御在道德选择困惑中的消极影响。现阶段『F是我国道德价值及其规范体系发生大变革的时期,也是社会精神生活整合程度比较低、道德文化现象大量。《论语.为政》。马克思,恩恪斯:马恩选集[M].第2版.北京:人民tl;版社.1995:78:237;4348 2德性重建与和谐社会构建的关系失调、人们普遍感到德性选择困惑的阶段。在社会生活中,新与旧、中与西、传统与现代、进步与落后,各种各样的道德观念杂糅渗透、异彩纷呈,由此带来的种种消极影响也日益凸现,这种消极影响突出的表现为人们变得越来越不诚实、自私自利、无责任心等等,人文精神、人的道德面貌处于种种尴尬境地。应该看到,在发展市场经济和建设现代化的事业中,如果不能及时构建新型的道德范式,那么传统德性伦理的一些因素就会严重干扰和阻碍社会发展的进程。现代社会“道德危机”的困境表明传统道德具有自身难以克服的内在矛盾和限制,解决这一危机,不论是建立儒教的回归传统,还是倡扬信念的以佛补儒,抑或以西学加以改造的普适发展的新德性,在实践上都无成功可言。在现代条件下必须创造性地做出新的努力,构建符合社会发展的新德性:一方面要建立起人们共同接受和尊奉的精神之本,以铸就人们的道德信念;另一方面则要建造适合人们生活的道德原则,以确立人们践履道德的责任。第三,重建德性有助于深刻理解人的全面发展的实质含义。未来20年中国“小康社会”的建构,核心是人的生活质量的提高,凸现出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德性伦理具有实质性的入学意蕴,通过对传统德性伦理的研究与创新,有助于深刻理解人的全面发展的含义及实质,回答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条件与途径等问题。我国目前的道德教育实践,总体上没有很好实现人们道德修养的提高和道德人格的养成,道德教育被当成是对人的意志与行为的限制与防范,甚至变成一种类似于宗教的“禁欲性训诫活动”,往往使人们形成一种“反道德人格”。因此,重建德性伦理,有助于培养德性在个体道德人格养成中的地位与作用,为提高道德教育实践的实效性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和舆论保障。第四,重建德性有助于辩证处理好法治与德治的两者关系。“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方略的提出,要求我们必须重新认识道德的社会地位和作用,认真反思我国传统德治思想和人治模式,总结当代中国社会存在的人治实践及其根源,阐明道德的社会作用及其实现方式。9 西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3传统德性的局限性及现代社会德性缺失的主要表现、成因3.1传统德性的局限性3.1.1传统德性显示出不适合或不完全适合性在市场经济成为社会发展主要模式的今天,有些德性传统对于当代的社会生活与经济发展的需要显示出不适合或不完全适合性。例如,在社会风气方面,宽容、厚朴的社会风尚一方面有助于社会的稳定和人际关系的和谐,另一方顽在商品经济的大潮中,也表现出了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的缺乏与不足。在人际关系方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己及人”、“克己复礼”、“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等传统中国人立身处世的人生理念和基本原则,对于约束个人私欲的膨胀、对于维系国家与集体的团结,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这种轻视人的独立意志和锐意进取,培养人的群体意识、顺从意识等的传统价值取向,又暴露出了传统德性中用群体压抑个体发展、不能充分调动和发挥人的个性自由的缺陷。同时,正如恩格斯深刻指出的“一切以往的道德论归根到底都是当时的经济状况的产物”。。在道德建设过程中也要看到,这种以“中庸、调和”为核心的人生理念和原则,是以阻碍生产力的发展为代价,换取人际关系的和谐。在传统的人格价值观中,我们可以看出儒家对整体利益的重视,积极追求、捍卫国家民族的大利,甚至保障的是全人类、全宇宙的根本利益,个人为维护这样崇高的利益而牺牲叫“气节”,做人要保持“气节”,这无疑是儒家人格价值观中十分有价值的思想。但是,在传统观念的道德层面,忽视了个体与整体、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差别,个体完全消融于整体,在价值取向上突出的是群体原则,这与崇尚创造与竞争的现代人格有相冲突的一面。在现代化的过程中是以功利原则为价值杠杆的,对利益的追求是现代工业文明的内在推动力,相对于此,传统的人格价值观似乎显得有些不相适应。重伦理的价值取向还对中华民族的国民性格、风俗习惯、心理素质、价值观念等都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千百年来,中国人已习惯于用道德的眼光评判衡量一切。所谓“独善其身”、“慎独”、“洁身自好”等,一直是人们道德情操培养中最主要的修养方式。伦理道德至上的观念已内化为人们的思维模式和行为准则,人们只须循此而为,而无须探究其根由,以伦理原则为绝对价值尺度的评价模式把人的多元化的行为方式仅仅归结为一种单向的直线型的道德评价,人的丰富多彩的价值活动被纳入不变的道德评价框架中,阻碍了许多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主体的全面发展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3.1.2传统德性显露出缺陷性中国传统的道德理想、道德规范、道德修养是以宗法血缘为基础,显露出缺陷。传统中国是特别注重以血缘、地缘、人情为纽带的熟人社会。血缘家庭关系——父子、夫妇、长幼以及由血缘关系延伸出来的君臣、朋友关系构成了最基本的社会关系,社会各。马兜心思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f|I版十I:,1972:13410 3传统德性的局限性及现代社会德性缺失的主要表现,成因个层面渗透着的血缘紊l青关系和裙带关系,人们交往更多注重的是一个“情”字:同窗之谊、同事之情、上下级之系等,过浓的人情味也产生出一些负面现象:人情徇私、官官相护,家族腐败、集团腐败、贪污受贿等。以宗法血缘家族制度为特色的中国社会的“家国同构”,造成了中国社会结构中“国”“家”不分的特有的政治现象,这种传统的社会结构和价值观念给中国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缺陷和负面影响。封建孝道中的“事亲之孝”也有其不合理的一面,它将孝道引向极端。行孝被无限扩大,不仅包括子女对父母所做的一切,而且还包括子女的全部行为,借助孝道培养人们顺从的品质,维护封建宗法等级关系和道德秩序。封建家长制在家庭中实行专制主义,父母具有无限的权威,子女的思想和行动自由受到限制。家庭中不平等的尊卑制度,窒息了子女的独立精神与人格的健康发展,成为子女沉重的心理包袱。例如,在一个家庭或家族,一切事情,小孩子和青年人是没有发言权的,有一个年长的老人家长主政,一切由他个人作主,由他一个人说了算,他取得了绝对权威的地位,家庭的其他成员——子子孙孙们,惟有俯首听命。家长也是论资排辈,老家长不去世,晚辈们便无出头之日,于是就自然地压抑了年轻人,压抑了个体。这样一种家族制度,推而广之,影响到整个的社会结构,一个村落的首长,是这个村落的家长,一个国家的皇帝,实际上也就是这个国家最高地位的家长。这又是中国社会结构“家国同构”的特点。中国人至今习惯上形象地把县官称为“县太爷”、“父母官”,相应地把老百姓称为“子民”等等,正是对宗法血缘家族制度的反映。中国传统社会中的个人发展往往要受到资历的限制,而资历往往又同年龄联系在一起,从这个意义上讲,大龄老龄便是某种“等级”特权,年长者对于年轻者的发展往往起着抑制和阻碍的作用。中国社会长期以来,有法制而无法治,拉关系,走后门,讲人情,求情等社会弊端,不能不说与中国传统的情义伦理有关。3.1.3传统德性显现出片面性传统德性的部分内容是片面的。典型的如传统的义利观,在传统体制下,没有独立的经济观念和利益意识,传统伦理所关注的义利问题实际上是从个人角度来看的个人在物质利益和道德取向上的态度问题,义重于利、崇义贬利的伦理倾向成为传统德性的主流。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战国时期的孟子则趋于极端,他对梁惠王说:“王何必日利,亦有仁义而已矣。”。汉代的董仲舒也说:“仁人者,J下其理不谋其利,修其理不计其功。”。以及宋明理学家们把贵义贱利的儒学传统推向戕害人性的阶段,朱熹指出:“J下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大力宣扬“存天理,灭人欲”。在思想史的演变过程中,义、利的内涵虽或多或少地发生过改变,但其根本精蕴始终未变。4《论语·犁仁》“《盂了·粱忠I:|:》“《存被繁南·对胶两4《未jc=公上集》卷七 西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传统德性在义、利问题上的最明显弊端就是割裂了义利之间的关系,把道德生活和物质生活看作水火不相容的东西,常常把追求道德生活的人称为“君子”,而把追逐物质利益的人一概斥为“小人”。他们认为,人生价值中,道德生活是最高尚的,对道德生活的追求是实现人生最高目标和价值的惟一途径,道德生活绝对高于物质生活。如苟子说:“故君子无爵而责,无禄而富⋯⋯处穷而荣,独居而乐,岂不至尊,至富,至重,至严之情举积此哉?”。还说:“仁义礼善之于人也,譬之若货财、粟米之于家也,多有之者富,少有之者贫,至无有者穷。”。因此,千百年来,中国人羞于谈“利”,认为“利”是最不祥的东西,似乎一谈到利益问题,人格就会变得渺小。传统德性“以义制利”的价值观,虽然能够提供一种理论帮助缩减在发展市场经济大潮中所出现的拜金主义、唯利是图、见利忘义等现象,但这种价值取向阻碍了人们的竞争意识和奋斗精神。市场经济的核心是从物质利益上调动生产者和经营者的积极性,为了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必须讲“利”;市场经济是通过竞争提高效率,必须有开拓精神。传统德性中的义利观影响和限制了人们发挥创新意识、创造精神,往往使人们错过发展自己的大好时机,进而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此外,封建旧礼教的三从四德、愚忠愚孝、尊卑等级观念、封建保守的家长制,还有许多过时的繁文缛节(过于浪费的婚礼,封建迷信的厚葬之礼等)等等,依然有着生存的土壤和温床,并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人们的现代生活,阻碍着社会的发展。3.2现代社会德性缺失的主要表现市场经济能给人类带来巨大的财富,但当它以对自身利益的追求为出发点时,往往容易导致人们一些不健康行为的产生:因竞争的加剧而导致人际关系的隔阂、冷漠,因物质主义和享乐主义的膨胀而带来人的行为失范,因追求经济利益而破坏生态系统使得人类生存环境日趋恶劣等等。从“德性就是知识”,到“知识就是力量”,再到“知识就是金钱”,德性与知识已完全分离。德性对人生已不重要,重要的是知识和智能。今天你若指责某人无德,他可能并不在意,但你若说他弱智他多半会恼羞成怒。3.2.1诚信缺失由于中国传统诚信观植根于以自然经济、小农经济为主的社会,同时受宗法等级制度与儒家德治思想的影响,传统诚信观奠基于主体的道德自觉,是一种内在的伦理自律,传统的诚实守信并没有配之以律法的约束,人们的行为更多的是受道德和宗法力量的限制,人们之问的交往更多的是依靠关系而非契约。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交易行为大量增加,交易范围不断扩大,以几千来所形成的“自然道德”传统为基础的约束就无法满足生产经营和市场交往的需要,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取得巨大成果的同时,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各个领域不同程度地存在诚信缺失的问题。在经济领域,诚信原则缺失o《伯了·儒被》4《街了.入略》12 3传统德性的局限性及现代社会德性缺失的主要表现,成因的突出表现是:经济信用严重缺乏,合同欺诈、金融欺诈屡见不鲜;欠债不还,三角债、多角债,逃废银行债务现象越来越多;商品生产和商业活动中的虚假现象层出不穷。据测算,生产和销售伪劣商品、拖债毁债等商业性失信等行为,每年至少给国家造成500亿元以上的经济损失。在政治领域,诚信原则缺失的突出表现是:一些地方、部门和某些领导干部热衷于搞形式主义,习惯于弄虚作假、虚报浮夸,以权谋私、贪图享乐的现象时有发生。搞形式主义的人,有的不认真学习领会党中央的指示精神,不深入基层,不了解下情,沉迷于文山会海,忙于应酬接待,沽名钓誉,哗众取宠;有的只说空话,不干实事,搞各种各样的达标活动,形式上热热闹闹,结果是劳民伤财;有的报喜不报忧,掩盖矛盾和问题,以致酿成严重的突发事件。在社会生活领域,诚信原则缺失的表现是:社会公德淡漠——诚实守信、与人为善的基本道德要求遭到背弃和排斥;职业道德淡漠一不论生产行业还是服务行业,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受利益驱使置国法与行规于不顾的坑骗欺诈现象;家庭道德失范——诚信缺失反映在婚姻家庭中,一是表现为对金钱婚姻的追求和推崇,二是表现为婚姻一方责任感和信任感的沦落。失信行为普遍存在的状况,已经成为和谐社会构建进程中的严重障碍。更为严重的是,诚信缺失已经渗透到了文化教育领域,大学生中也出现了诚信缺失的现象:考试作弊,骗取成绩;弄虚作假,骗取荣誉;不守承诺,拖欠贷款;等等。3.2.2信仰的失落或危机“信仰危机”是指越来越多的人变得无所信仰,或仅仅只是实用信仰和工具性信仰,缺少对人生价值和存在意义的追求。中国社会科学院“转型时期伦理道德建设的难点与对策”课题组所做的关于信仰构成的调查结果显示,有16.64%的人“不要任何信仰”,有12.51%的人选择对“命运”的信仰,而只有5.72%的人选择对“道德典范”的信仰。“信仰危机”容易产生一种“边际人格”的躁动。所谓边际人格是一种不稳定的人格状态,表现为对传统人格怀疑,对新的人格在心理上有抵触。这种状况极容易导致人格自我的内在迷失,从而丧失价值分析和反省的能力,它常常表现出一种“跟着感觉走”的生存盲目状态。边际人格经常被焦虑所纠缠,易于心理失衡,易于出现心理障碍,这实际上就是道德信仰的淡漠与缺失、道德情感的冷漠与麻木,以及由此带来的精神困惑与焦虑。此外,相当一部分人没有树立起科学的政治信仰,对社会主义前途、对改革开放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缺乏信心,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心存疑虑。有的人还认为,“在中国搞多党制,比一党制好”,认为“资本主义也在进行自我调整和完善,是否灭亡还很难说”,“资本主义有着很强的免疫力和造血功能,完全有可能直接向更高的社会形态过渡”等。表现在:政治信仰的“空洞化”,民族信仰的“极端化”,个人信仰的“反社会化”。当今的世界表面稳定、实际上却复杂多变,其深层更是暗流汹涌。国际恐怖主义(反人类化)、原教旨主义(反现代化)、极端民族主义(反固家化)和新自由主义(反社会化)的空前活跃就是明证。信仰危机一旦与社会经济问题交织,由此导致的必然是社会和国家凝聚的危机。l3 西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信仰的缺失终究是暂时的,人不可能真的没有信仰,或者真的不需要信仰,因为信仰是人们精神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是人生的一种精神支柱。如果不去培养、引导人们树立坚定正确的人生信仰和道德信仰,错误的东西就会乘机出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抢夺信仰地盘。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想、地下宗教、封建迷信、伪科学等还有一定的市场就是信仰危机产生的后果。3.2.3国学旁落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流失对物欲的过分追求挤占了人文精神空问,使人文生态环境又一次面临水土流失。8,中国汉语水平尴尬下滑如今刻意胡乱编造词语,随意乱插洋文的造句简直令人有铺天盖地之感。且不说网络语言越来越让人看不懂,其他媒体上这种情况也不少见。比如近日看电视剧《沙家浜》,那个刘副官对刁德一说,上级(国民党军统的人)急需汇报情况。这个“上级”,在那个年代多用“上峰”一词表示,可是电视剧里却用“上方”。至于那些“悄悄话”、“道上言”、“低俗语”等垃圾用语搬上各种媒体更是屡见不鲜了。b、国庆节成了。黄金周”官方承认的节庆假日可看作是一种国家语言、民族语言。我们现在都过什么节呢?“国庆黄金周”已经只知有“黄金”不知有“国庆”。浏览各媒体的新闻,发现真正有关国庆的消息却非常之少,在各大网站所办的“黄金周”专题网页上大多只是旅游信息的发布,是有关“国人旅游道德”的讨论,真正与“国庆”有关的只不过是这样几则消息:“香港广东社团总会举行盛大酒会隆重庆祝国庆”、“中国驻某国使馆将举办招待会”、“天安门广场国庆花坛布展开放”等,屈指可数而且都很简短,令人不免陷于“是国庆节还是旅游节”的疑惑之中,“国庆节”已经成为了纯牌的旅游节、消费节。“国庆不知何处去,只有景点沐春风”。在“假日经济”的冲击下,“国庆”的真正意义已经被无意或有意地淡忘,有许多地方甚至连形式也不愿意再走,只有为己“淘金”的亢奋,没有为国欢庆的热忱。C、中秋节成为“月饼节”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多元文化只益丰富,使得包括中秋在内的诸多民族传统节日被人们淡忘,原有的文化内涵逐渐消失。中秋节在古时是丰收谢神,团聚之日,其文化含量很深,然而这两年,“黄金月饼”、“天价月饼”所引起的喧嚣不绝于耳,月饼越做越大,中秋节所追求的文化意义却越来越少,各地打着中秋节招牌的商业活动此起彼伏,而介绍各地中秋文化活动的却寥寥无几。d、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困境随着开发步伐的加快,民族传统文化中的许多民间活动、民间工艺、技艺等元素迅速变化或流失。就全国范围看,目前对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还不够平衡,对文化遗产中的物质性遗产如革命遗址遗迹、名人故居、长城、古建筑、古村落民居、古挢、古寺庙、古遗址、古墓乃至古树,古籍等,保护的措施都很得力,而对I仁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古典或14 3传统德性的局限性及现代社会德性缺失的主要表现,成因地方戏曲、古民乐、民间工艺、民间手工绝技、中医秘方、神秘功夫等等,还显不足。很多无形的民族文化资产面临着“死了一个人,绝了一门艺,留下一个迷”的危机。有的民族文化即便得到表面上的保护和传承,延续下来的也只是形式化的“空壳”,文化的实质内涵已全然无存。此外,从国家法令上看,没有或边缘化了元宵节、端午节、七七牛郎织女‘乞巧’节、重阳登高节、孔子诞辰、老子诞辰、腊八节等等,只留下一个春节,与西方人庆祝圣诞节的丰富、深入、隆重、神圣化相比,我们春节悠远、丰富的文化意义也已经被人们淡忘了许多。3.2.4利己主义思想回笼在社会飞速变迁的境遇下,传统伦理道德与市场经济社会所要求的伦理道德体系发生矛盾冲突。现实生活中的人们对个人利益是什么、集体利益是什么及其二者的关系还存在模糊的认识,人们在个人利益和道德的关系上不能辨明,把个人利益与利己主义等同起来,并且割裂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个人利益和个体道德的关系,道德评价和选择陷入困境。由于市场经济是效益经济,是以利益作为驱动器的,若将利益推向极致则会导致金钱万能论的漫延、扩张,促使~部分人为了金钱去干丧天害理、违法乱纪的事情;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观念淡薄,有损国格人格的现象时有发生;少数党员干部贪污受贿,违法乱纪,严重损害了党的形象。同时,由于传统社会结构(宗法社会性质)和道德价值观念(人情观念)的影响,人们对与经济有关的社会现象和个体现象进行道德评价时陷入了困惑和迷茫、道德观念比较模糊的误区。部分人面对纷繁复杂、急剧变化的社会生活,忽视道德对人的心灵净化、人格提升的教化作用,对一些基本的道德规范不愿遵循,连一些起码的文明用语、文明举止和社会公德都需要重新补课。一些人理论上认知的标准与实际中践行的标准不一致,往往以集体主义的价值标准要求别人,对自己却采取利己主义的价值标准;对学雷锋、见义勇为等行为在观念上认同,但却不积极转化为自己自觉的行动。突出表现是以自我为中心,只考虑自己,不乐于助人;只求权利,不尽义务;希望别人尊重自己,却不能以礼待人;对社会要求高,对自己要求低。3.2.5公德问题凸现当前人们的社会公德意识比较薄弱,甚至自己在损害公德、侵犯人权或自己的权益受到侵犯损害时,却全然不知。一些基本的公德规范,如诚实守信、公正守法、遵守公共秩序、讲究公共卫生、爱护公共财物等,时常受到漠视,诸如司机之间的蛮横叫骂、青少年乘车不主动给老弱人让座位现象、随心所欲乱扔乱吐、乱便溺:诸如践踏草坪,损坏公用设施、不按交通规则斜穿马路,又不服劝教等等,直到今天,这种现象依然还在很大程度上延续存在。~些人在自己的小圈子罩,可以表现为一个谦谦君子,但在公共生活罩,则表现十分冷泸、麻木、不愿为公益事业麻努力工作。例如,一些人虽然在自己、亲人或朋 西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友家中完全可以做到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不破坏财物、遵守礼节规范,但在公共场合却往往自觉不自觉地从事一些截然相反、不守公德的举动。3.2.6生态失衡中国社会在现代化进程中,由于急功近利、惟利是图等,人与自然的“和谐”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尤其是在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中,生态破坏和生态恶化相当严峻,人们的生存健康和社会的持续发展受到挑战,人们对2003年“非典”危机和2005年松花江重大污染案尚记忆犹新⋯⋯说得长远一点,拿森林来说,研究表明:历史上黄土高原的森林覆盖率在南北朝时期还大于40%,到明清时期已降为约15%,而到1949年则仅为6.1%。明初山西的森林覆盖率在30%左右,明中叶以后下降到15%,清末10%,解放前夕已不足5%。可见,数据表明随着人口和社会的发展,中国的生态结构和生态平衡是日益恶化,而且恶化的速度是日益加快。所以,恩格斯列举了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等地因砍伐森林以获取耕地,但最后这里“竟因此而成为荒芜不毛之地”的现象,列举了阿尔卑斯山脉南坡的意大利人砍光山坡松林而导致山洪肆孽、山泉枯竭以及高山畜牧业毁灭的现象等,并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国白居易说:“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而人之欲无极,以有时、有限奉无极之欲,而法制不生其间,则必物暴殓而财乏用矣。”。自然生态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只有我们拥有了和谐的生态环境,我们才可能在有和谐的社会生活。所以构建“和谐社会”应该有人与自然、人与力.物的和谐为保障。故必须重视环境的保护和改善,不应纯粹追求GDP的增长,由追求数的增长转为追求质的增长,树立起科学发展观,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和生态资源。3.3现代社会德性缺失的成因分析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特别是十四大以来,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深入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呈现出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公民道德建设迈出了新的步伐。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日益深入人心,为人民服务精神不断发扬光大,崇尚先进、学习先进蔚然成风,追求科学、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已成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社会道德风尚发生了可喜变化。但是,我国公民道德建设方面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社会的一些领域和~些地方道德失范,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见利忘义、损公肥私行为时有发生,不讲信用、欺骗欺诈成为社会公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现象严重存在。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解决,必然损害『F常的经济和社会秩序,损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自然辩证法》。《[J居易集》卷pqf六第一f六16 3传统德性的局限性及现代社会德性缺失的主要表现、成因3.3.1社会成因分析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的进程中,市场经济为新时期道德观念增添了新的时代内容,如平等观念、独立人格、竞争观念、效益观念、时间观念等等,但其负面效应如唯利是图的利己主义、拜金主义,恶性膨胀的个人主义,淡薄和扭曲的人际关系,对自然界进行肆意掠夺导致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耗竭等等,影响了和谐社会的构建,使人们在享受高速发展带来的物质成果的同时,也看到了由于没有相应的道德观念同步发展而带来的恶果,a、分配公平失衡,贫富差距加大长期以来人们将“发展”同经济增长混为一谈,认为国民收人的快速增长就可以带来一切社会和政治问题的解决,人们所关心的是如何将“蛋糕”做大,而分配问题却撇在一边。于是,为了效率却牺牲了公平,致使贫困、失业、腐败等社会问题大量出现,社会的发展实际上严重偏离了人的目标。城乡居民之间收入差距加大。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和国家统计局等单位共同发布2006年《农村经济绿皮书》,书中指出,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继续扩大,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255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万元大关,达到10493元,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例高达3.22:l。各个行业之间、各个地域之间的收入差距明显。国有经济单位中,电力、.自来水、燃气生产与供应、电信业、航空运输业、铁路运输业等行业,靠了垄断经营的优势,获取比其他行业平均工资高得多的收入。行业间平均劳动报酬最高与最低之比在2001年为2.62倍,在2004年为3.98倍,而到了2005年达到4.25倍。这还不包括工资外的福利收入。2005年1月至9月,平均劳动报酬较高的行业有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科技服务业等,分别为18798元、15982元和15489元。而平均劳动报酬较低的农业牧渔业、住宿和餐饮业、批发和零售业仅有4655元、8057元和8159元。东西部地区之间的收入不平衡。在全国各地中,2005年上半年人均收入最高的5省市是:上海(8513元)、北京(7836元)、浙江(7771元)、广东(7264元)和福建(5879元),平均为7453元,是人均收入最低的5省区市的2倍还多。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容易引起部分社会成员心理失衡甚至利益冲突,给社会带来诸多不稳定因素。b、教育不公,发展不均改革开放以来,改革不配套等原因,造成了教育资源的不合理流动、积聚和配置,地区之问、城乡之间和学校之间的差别越来越大,上学难、花费多、压力大也日益成为百姓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之一。一项对全国37所不同层次高校的调查显示,城乡之间获得高等教育的机会整体差距为5.8倍,在全国重点院校中则达到8.8倍,即便在地方高校中也有3.4倍,超过了城乡居民经济收入2.8倍。17 西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北京大学的一份报告披露,我国省与省之间的生均教育经费差别是7.8倍;《中国教育报》2004年对174个地市和县教育局长的问卷调查显示,超过50%的农村中小学“基本运行经费难以保证”,超过40%的小学仍然使用危房。教育资源分配严重不均的现状,无疑将影响构建和谐社会的步伐,恶化社会的利益格局,将会埋下城乡、地区、阶层等人际矛盾、紧张、冲突的隐患。c、劳动力供大于求我国已经进入劳动年龄人口增长高峰期。据中国社科院预测,2006年新增劳动年龄人口将达到峰值。今后几年,全国城镇每年新增劳动力1000万人,另外还有1400万下岗失业人员。如果经济增长保持8%左右的速度,每年可新增800多万就业岗位,加上补充自然减员,可以安排就业1000万人左右,但每年劳动力供求缺口仍在1400万人左右。一大批无法就业的人们,由于社会地位的不稳定、前途的渺茫以及心理的失落感,容易产生偏激行为,给社会带来一些潜在的不稳定因素。3.3.2学校成因分析近年来,各校普遍加强了对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力度,除课堂教学以外还积极通过各种活动,举办赈灾捐款、假期社会实践、青年志愿者和英模事迹报告会以及评先创优等活动,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不容忽视的是学校德育工作中还存在某些薄弱的环节,导致教育的效果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第一,学校思想道德教育与学生的思想实际存在一定差距,理论与实际相脱节的现象比较严重,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缺乏必要的理解和沟通。第二,大多数学校在职称评定上偏重教学和科研成果,忽视思想工作实绩,加之育人工作本身的弹性也比较大其工作量难以计算,业绩不易考评等,致使教师在育人方面的积极性受到影响。第三,学校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仍然存在。在这种教育体制下,未能把思想道德建设很好地纳入学校发展总体规划,思想道德建设缺乏系统性,思想道德教育落实不够,人力和财力投入不足,培养的学生往往专业知识扎实但缺乏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很难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人。3.3.3家庭因素个人文明无非是一个家庭文明状况的投影,个人在家庭里受到的教育是其品德形成的初始点和生长点。从一些青少年犯罪背景材料的分析中,不难看出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行为及性格特点,绝大多数与他们的家庭有关。(1)由于社会腐败问题层出不穷,以权谋私、官僚主义作风严重。一些家长对此存在不满情绪,社会责任感淡化,对社会公共秩序、公共规范置之不理,我行我素。在教育时对孩子灌输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思想,这种社会观助长了孩子的自我中心倾向和不负责任的作风。 3传统德性的局限性及现代社会德性缺失的主要表现,成因(2)一些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存在功利主义成才观,把捞取实惠作为个人价值准则。(3)许多家长认为钱都是为子女挣的,这给青少年提供了一个优越的物质环境甚至精神环境,但不利于其正确的金钱观和利益观的养成。(4)不良家庭人际关系影响。家庭不和、夫妻反目,可能出现互相不闻不问、彼此推诿、对孩子冷淡甚至拿孩子出气的情况,直接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孩子有可能形成脾气暴躁、孤僻冷漠、情绪反常等不良性格和不易与人团结等不良品德。19 西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4和谐社会视域下德性重建的原则、内容及实施方法在民族的与世界的,在传统的与现代的,在普遍的与特殊的等等理论和实践的考量中,只有重新建构符合社会发展的德性体系,才能解除道德心态上的左顾右盼,从而确立伦理的自信:因民族而世界,因传统而现代。因此,只有通过对我国传统德性这一历史遗产进行辩证与综合、继承与创新,才能在好的生活与生活得好之间,在行之无违与学以至圣之间,在意义的了解与有效性之达成问题上,使之在市场经济建设中发挥其独特的作用。4.1德性重建的原则中国有着儒家文化中悠久、灿烂的德性传统和道德资源,我们在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应立足于本民族的文化传统,理清道德传统的现代意义和价值系统,寻找出与和谐社会相适应的道德传统的再生点,积极地吸收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总结历史经验,结合客观现实,不断进行发展和完善。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德价值体系,应坚持如下原则:4.1.1“以人为本”原则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就是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与社会进步的一致,而以人为本,完善人的德性,始终是社会和谐存在的逻辑起点和价值归宿。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把社会和谐奠基于个人的自主活动和表现生活的基石上,充分发展个体自主和主体间平等协商对话的德性,实现个人自主展现生活的相关品质和社会规范要求的品质的有机协调。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个体解放是合理的、优越的、合乎人性的。以个体为本位,强调社会对个人权利保护与尊重的伦理观,重视个体自由、平等和个性解放,反对封建依附式的人身和心理束缚,为人类社会生活秩序(和平共处、和平竞争、平等互利)提供了较好的内核和解释,为人类的竞争力、创造力的解放提供了动力,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显示出其合理性和有效性。以对个体人格尊严和个人自主选择的尊重为基本目标的新德性,是保证德性伦理得以深化与持久的基本前提。“自30年代以来有过分强调阶级、集体而忽视个性、忽视每个人的具体存在的偏向,以至于后来对个性、自我采取极粗暴的态度,造成相当严重的后果。”。坚持“以人为本”,可以彻底地根绝传统的、带有封建主义色彩的依附性德性伦理观念,同时也弥补和超越了在转型社会中世俗化、工具理性泛滥所带来的种种道德人格的缺陷,进而使德性教育真『F地担负起培育跨世纪新人的历史任务。4.1.2开放原则只有活水才能跃流,只有不断吸收营养的树木彳。能昌盛,也只有取百家之长的传统才能创生不已。重建德性,不仅需要吸取本民族的优良传统,还要学习人类所创造的一切有。《冯契义集》第3卷20 4和谐社会视域下德性重建的原则.内容及实施方法价值的传统价值。新的具有现代特色的德性结构与道德价值体系应当以“仁”与“理”为基石,吸收中国传统德性中重情感、重和谐、重内修的合理内核,克服传统“血缘”人格的狭隘性,以及纠正传统“好讲面子”观念所扭曲的虚伪人格;吸收西方德性中强调对个人价值和自由的尊重的特点,消除西方个人主义的极端自私人格,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的正当求利、合理利已、互惠互利、公平竞争的德性体系和价值系统。既以民族性的“仁德”为基础,又吸收西方德性伦理的合理内核的德性,符合中国现代化的要求及中国固有的文化机制,使中国的德性体系既有民族文化的根源功力又有现代的价值,更具有普遍的现实意义。4.1.3继承原则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中国文化有着辉煌的历史”,“它渊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麦金太尔认为只有存在于一贯的历史传统中的个人,才是一个充实的人,而任何个人也逃避不了社会历史文化传统的约束,个人的生活总是包容于一些属于传统的更大更长的历史中。德性不仅是一种“现时性”的品质行为,它还维持着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关系。中国道德的现代化,也就是传统道德的现代化,任何~种新的道德文化绝非无根的创造,而只能是一种传统转化的成果。首先,中国的现代社会只能是中国历史的延续.不可能从头开始。其次,人的历史性,使德性和传统之间形成了一种同构关系,一方面,德性是传统的重要构成性因素,也是建构传统的重要力量;另一方面,传统是德性历史发展的主要载体,德性本身也有个在社会历史中传承和发展的问题。人们以一定的道德传统为起点,也不断推动道德传统的发展,使传统富有强大的生命力。中国传统伦理所确定的人生理想和生命目的,无疑有其合理因素。它注重人生的精神追求,强调人生的道德价值,注重对社会的奉献,这对于个体的精神文明和社会的精神文明发展,都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我国传统德性注重培养人们之间的亲情关系,父慈子孝,敬老爱幼,主张群体和谐,如“亲亲尊尊”、“孝悌忠信”、“三纲五常十义”、“四海之内皆兄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等,提倡礼仪、尊师重道、重视人文、孝敬父母、勤奋节俭、厚重尚朴、自强不息、宽厚待人的品性。这些历史传统构成了中华民族的肌体血脉与精神力量,也是中国走向未来的恒久动力,包含了人类普遍的价值观念,维系了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我国历史上的众多古圣先贤提出的道德名言,如,“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都体现着整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从一定意义上讲,正是这种精神维系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民族团结和国家的持久不衰,在外族的入侵时,能奋起抗击,保家卫国;在遇到腐朽王朝时,能揭竿而起。正是这些精神,使中国人懂得如何维护必要的社会稳定,而不使个人利益无限膨胀,在德性重建的过程中不仅要继承,而且要发扬光大。21 西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4.1.4时代原则与人的存在本身的历史性相联系,作为道德实践根据的德性并不是一种先天的、永恒的规定;在其现实性上,它同样处于生成过程之中,具有历史的品格。从历史的长河来看,人类作为道德主体的德性,并不是历史主体的先期规定,而只能是人类在无数世代的延续中的一个不断认识和扬善去恶的过程,这个过程常常需要通过一代又一代人的道德更新,或除旧布新、或推陈出新才能完成。中华民族的传统德性是人类文明史上的瑰宝,弘扬传统德性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向心力,也有利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然而,对待传统我们需要结合新的时代分析鉴别,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建德性既要继承我国的传统美德的精华,又要与现实的客观需要融为一体,体现人的现代化发展趋向,融进新的时代精神,注视全球共同拥有的价值观、道德观。例如,我们可以对孟子提出的“仁、义、礼、智”进行改造,赋予它新的内涵。“仁”即团结友爱,助人为乐;“义”即见利思义,见义勇为;“礼”即文明礼貌,谦恭礼让:“智”即热爱科学,追求真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过程中,我们应理清道德传统的现代意义和价值系统,大力弘扬新时代的精神品格,寻找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道德传统的再生点,逐步确立既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又体现传统精髓的新的德性传统。4.2德性重建的内容目前我国价值体系的基本观念是:为人民服务。主要表现为:马克思主义、集体主义的互助意识,爱国主义的奉献精神,社会主义的民主法制观念。新的有“中国特色”的公民德性体系应在借鉴西方公民德性理论和经验的同时,立足于我国的德性传统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现实,核心内容应包括:坚持张扬个性与崇尚集体主义的统一,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统一;提升现代诚信价值,讲究人生道义、人生责任,把做事与做人统一起来;平等交往,互惠互利,坚持义利统一原则;树立全球的责任意识,把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统一起来;建构合理的生态意识、以道德的方式调节人的环境行为和态度,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等。4.2.1社会德性社会德性的重建包括社会层面和个体修养两方面内容。a、在社会层面上:(1)重视社会常德建设,培养平民化人格。使人心向善,就要营造一个善的氛围,这就是社会常德建树。可惜的是,在道德领域方面,我们只注重了高尚道德的建设,而忽视了社会常德的建设,数十年来一直试图用崇高的道德取代社会常德,用社会上少数先进分子的高标准去要求全国人民,拿“劳模”的标准来要求普通人显然有失偏颇。日常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的活生生的客观现实,公共汽车上的一次让座;危难之中的一把扶持; 4和谐社会视域下德性重建的原则,内容及实施方法同学、朋友生病时的一次关照,生活中这常常是举手之劳,而又恰恰因为它平凡,对规范人们的行为才更有示范作用。在树立焦裕禄、牛玉儒、任长霞等英雄劳模的光辉形象的同时,也应如同经济发展的困难时期我们发现了雷锋、张海迪等一批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榜样一样,在物质比较充盈,精神相对贫瘠的今天,也应该发现、培养和宣传平民化的英雄模范。和谐社会所要求的理想人格是平民化的人格。所谓“平民化”,大致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理想人格不是高不可攀的圣人,而是多数人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它并不要求培养全智全能的圣人,而是强调人作为普通人难免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也会犯错误,但只要能够向善,那么,多数人而不是少数人,经过努力都可以达到真、善、美相统一的理想境界。另一方面,平民化人格应该具有多样化发展的个性。作为社会成员,固然应当具备某些共同的理想特征,但也是包含多样化的个性,不能用整齐划一的标准来衡量人。传统哲学讲“希贤希圣”,但“君子”、“圣人”等作为人格典范所体现的却是一种模式化、单一化的理想人格。这种对人格持模式化、单一化理解的观点,未能注意到人格总是以个体为承担者。冯契认为,理想的人格,不仅以德性的全面发展为内涵,而且体现着个性自由而多样性的发展,即平民化的自由人格应该是多样化的,各有其面目。(2)培养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它是一个民族自尊心的体现,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人们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我国现阶段爱国主义的特征是“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一个人对自己祖国抱什么样的态度,可以反映出他的道德修养。在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人们十分需要获得一种能够为他们自觉接受,同时又符合社会与时代前进潮流的明确的人生方向,需要一种超越狭隘个人利益的强有力的精神支柱,这就是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作为一种体现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深厚感情的崇高精神,同促进历史发展密切联系,同维护国家独立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密切联系。爱国主义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和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在爱国主义者这个光荣的名册上,不仅需要有做出惊人之举、立下不朽功勋的伟人,也需要有无数奉行“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普通人。培养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应强调爱国是一种具体的、实实在在的行动,没有时问、空间和条件限制,任何人都能做到,表现上可以是轰轰烈烈的壮举,也可以是默默无闻的“吾尽吾心”。(3)增强公民的权责意识和民主法制观念。权责意识是现代公民意识的核心与灵魂,也是公民获得身份认同的关键。西方自启蒙运动以来,一直有尊重个人权利的传统。我国情况与西方不同,长期的封建专制一向奉行“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愚民政策,社会成员只知道奉命行事,几乎没有个人的主体意识和权利意识。因此,我国的公民素质教育中仍应把提升公民权利意识放在突出地位。公民权概念在任何一个现代公民国家中都是一个基本概念,它集中体现了一个广阔而安全的,独立于国家干预的私人领域,一个公民 西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社会的领域。因而,意味着公民的政治社会地位的提高,公民人格尊严的强化和个人自由的增进。从某种意义上讲,只有唤醒公民的权利意识,并切实保障公民权利,才能在公民中树立起责任意识。民主法制观念是相对于等级或特权观念而言。民主的基本含义是平等,在民主社会里,平等应该是公民在道德上、政治上以及法律上的一项基本原则。这意味着民主社会的公民不仅坚信自己应该参与和影响政治决策,而且认为其他公民也和自己一样具有平等的政治参与权利。法制是维护公民自由、平等权利得以实现的机制,是对人情特权、等级观念的否定。公民在法律面前的平等,对法律权威的普遍服从,是法制社会的重要特征,也是法治社会对公民素质的基本要求。“人类必须有法律并且遵守法律。否则他们的生活像最野蛮的野兽一样。”。柏拉图一直倡导的守法精神之培养,直至今天仍是我们在公民教育中最应重视的问题之一。(4)提高公民的政治参与意识和能力。政治参与的意识和能力,是民主社会对公民素质的必然要求。专制制度下的臣民没有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权利,只有服从的义务;民主社会的公民则是社会的主人,是国家的主权者。作为主权者,公民比臣民需要更多的责任和德性,尤其是政治参与意识和能力。现代民主宪政制度要求公民的参与必须是理性的,这种理性参与至少应包括以下内涵:(1)参与目的的正当性。是为维护本人、他人、或公共合法权益而进行参与;(2)参与程序的合法性。按法定程序参与,反对群众运动式的无序参与;(3)参与的主动性。是基于利益的自主参与,而不是基于动员、说服、纯粹尽义务的被动参与;(4)参与的适度性。阿尔蒙德的研究认为,参与不足和参与过度都会打破政府权力与政府责任之间的平衡,不利于社会稳定。只有适度参与,才能保持政府在限制权力与履行职责之间的平衡,维护社会稳定。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还处在从非理性向理性参与的过度期,更多的情况下则表现为动员式的、形式主义的被动参与。因此,提高公民理性政治参与意识和能力,尤其是公民质疑权威和参与公共讨论的意识和能力,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任务。b、在个体修养上:(1)坚持张扬个性与崇尚集体主义的统一。我国长期的封建专制和宗法观念的禁锢,使社会成员缺乏独立人格意识,社会的整合主要依赖于一个自上而下的强制性政治权威来实现。重整体、轻个人的传统观念对今天人们的思想与行为存有一些负面影响。当代人的行事方式大多遵循安分、唯上、从众和守己。确立张扬个体主体性和崇尚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取向,对正在走向世界的中国人尤其重要。在构建中应做到几个方面的整合与创新:其一,梳理儒家伦理肯定独立人格和“从道不从君”的文化资源;其二,辨明伴随西方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个人主义的历史价值与缺失;其三,弘扬革命战争年代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集体主义价值取向的优良传统,同时批判这一价值取向与当时社会生产力和经济结构相脱节,而引发的各种缺失,其四,积极吸。【古希腊]枘拉|璺|.法律篇.两方法律心魁史资料选编[z].北京:北京人学i|;版÷I:,1983:43324 4和谐社会视域下德性重建的原则、内容及实施方法取近、当代中外思想家在个人与集体价值哲学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事实上,儒家伦理的这一价值观念在一代又一代思想家和学者的努力下,一直在动态中演化,而近些年来呈现出由量变到质变的过渡情状。在近百年西方文化的冲击下,这一价值观念(文化形态)相当程度上扬弃了历史的局限,使之对个体的主体性、独立性有了更大的包容性,正在成为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的动力源。值得注意的是,在强调社会对个人权利的尊重与保护的时候,不能忽视个人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和义务,忽略人的德性的精神提升的层面。忽视家庭、亲属之爱,忽视人的情感、人格尊严的意义和价值,有可能导致人性的沦丧或人性的异化。现代西方存在的人际关系的冷漠、亲情淡化、个人的孤独和空虚、人的机械化等工业社会综合症,充分说明了这一点。(2)坚持自我实现与实现完美社会的统一.儒家的整体主义价值观在传统社会使“自我”无法生长,创造力难以得到培养和释放,这种影响直到今天仍然在一些层面起着作用。但另一方面,儒家伦理最看重人的尊严,强调人人,强调为仁由己、道德自觉;儒家强调智、仁、勇三者兼备,关切的是对人性的一种整体的理解。就此而言,儒家伦理不仅仅是一个成熟而完备的人格价值理念传统,而且是中国人文精神中最经典的表达。儒家的“为己”是指自我的完善,“为人”指迎合他人而获得外在赞誉。这种价值理念是现代公民自我实现的正确方向和内在动力。如果把儒家伦理对这种主体力量所抱有的乐观态度与对现代工具理性精神的崇尚结合起来,就可以整合成中国人特有的自我实现价值理念。过去这一价值理念曾被专制主义所扼杀,今天则完全可以获得生机。不断向文明与民主进程发展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为儒家伦理的人文资源提供了发挥效用的广阔舞台。儒家对实现完美社会方面的人文资源汗牛充栋,诸如经邦济世、乐群贵和、民胞物与、天下为公等,可以给当代人人为物役、单面人、单向度人提供一个精神的憩息地,这些价值理念是西方现、当代思想家建构的“共在”、“主体间性”、“共生”、“关系性自我”的新的人格理念深层次的德性资源。(3)坚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统一。集体主义是解决个人与集体、社会之间利益冲突和利益矛盾的基础原则。我们必须以巩固、完善群体和国家,使国家进步为目的,批判性地扬弃改造传统德性伦理,使其由尚私德转变为重公德,实现从团体主义、血亲主义原则向集体主义、群体主义原则的根本转换;必须以维护全体公民整体利益的社会公德作为本根基础,建立和发展旨在规范家庭内部和谐关系的家庭美德,解决个人与团体、与国家的关系,树立群体观念、国家观念,并且因此把群体性的社会公德置于团体性的家庭美德之上,改变私德一统天下的局面。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个人的成功与发展离不开他人和社会。马克思指出:“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一个人要取得成功、求得发展,必须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必须很好。马克思·思格斯选集:第一卷[M].人民⋯版针.1995:82 西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地遵循“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道德准则。这也是德性价值的两个方面,即必须先有贡献,而后才会有他人和社会回报(但不应把回报作为目的和归宿),应看成是客观的结果。这种回报是你的德性给你创造的人际资源,是你走向成功的一大资本。集体要尽力保障正当的个人利益,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遇到冲突和矛盾时,集体应努力化解矛盾,使二者统一起来,促进个人价值的实现,力求使个性及才能得到发展。但在必要的时候,即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矛盾不可调和时,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个人利益应当服从集体利益。总之,集体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要不断地完善和发展,逐渐克服自身的弊端,去掉自身非真实性的成分,建立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真实的集体”,即尊重个人的尊严与价值,为大多数人谋利益的集体。4.2.2文化德性要改造国民性,必须建立“外之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的现代文化系统。先进文化不仅是灿烂历史的荟萃和人类文化进步的结晶,而且是高尚道德的凝聚和时代精神的升华。道德意识对人的行为的掌握,是通过人们对道德原则、规范的自觉践履实现的,而文化是这种道德实践的有力支持系统。社会经过文化的手段,使人们在道德教化的传承中受到熏陶,确立一定的社会责任感,从而规范人们的行为,建立起具有自我约束力的人际关系,促进社会稳定。a、民族文化生态的保护与创新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民族凝聚力和民族自信心的源泉,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支撑力量。人类的生存发展离不开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人类和自然的和谐发展,同样也离不开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文化生态环境所蕴含的丰富的历史意义、经济意义、文化意义和社会意义,对于人性的形成、人的素质和品格的培养,以及不同民族性格与精神的造就,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人类破坏自己生活的文化生态环境,就会割断自己生活的历史文化传统,其后果可能不像破坏自然生态环境那样直接,但却会深深地影响到人类自身将来的发展。传统文化资源的保护不是停止发展。江泽民同志在2002年“七一”讲话中,第一次提出了“文化创新”这个命题,这确实是个很重要的问题,是对文化建设理论的重要发展。文化的新陈代谢总会发生,在面临新的环境问题时,顺应时代潮流的开放性的保护,逐步调整民族文化对现代文化的适应能力和消化能力,使民族文化在注入新的文化因子的同时,又不失去本民族固有的文化要素,并不断地获得新的发展,民族文化在向现代文化转型时也就寻找到新的平衡点和创新的出发点,这样民族文化不仅没有成为民族经济的障碍,反而使民族经济发展呈示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气象。创新民族文化,既要克服长期以来重视文化产品意识形态属性而忽视其市场属性和商品属性的不良倾向;同时我们也不能为了过分追求文化产品的盈利性而忽视其意识形态属。《峰罗l々力说》26 4和谐社会视域下德性重建的原则,内容及实施方法性。要使二者真正体现在服务人民、服务生活、服务社会这个根本点上。b、营造和谐政治文化和谐政治文化,如马克思主义和“三个代表”,和谐社会和“荣辱观”等,是凝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政治认同的文化。和谐社会必然要求理性的政治价值取向,积极有序的政治参与也必然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政治心理。科学的政治文化是统一人们的思想、指导人们行动的凝聚力。它在宏观上为社会的发展指明方向,在微观上影响社会公众政治参与的态度、方式及手段。无论是和谐社会的构建,还是政治参与的有序,都需要充分发挥政治文化的调控作用。不断加强对公民的政治文化教育,培育其普遍的平等观念、广泛的自主意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理智的政治判断力,以及制度意识和守法观念,使其成为理性的政治参与主体。鼓励公民积极参加有利于实现自身利益的社会组织,不断提高公民的参与率和组织程度。这些措施一方面提高了公民政治参与的能力和效果,另一方面也改变了普通公民“一盘散沙”、“没有归属感”的现状,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人们越是关心和参与政治,就越会认同于当前的政治系统。c、回归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和本意节日文化是一份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它的历史渊源、美妙传说、独特情趣和深广的群众基础。它们反映了民族的传统习惯、道德风尚和宗教观念,寄托着整个民族的憧憬,是千百年来一代代岁月长途中欢乐的盛会。节日的形式随着时间的流逝总会有所改变,但节日的精髓应该被保护和传承。春节团圆、端午赛舟、七夕谈情、重阳念远⋯⋯每个节日都应该尽量不脱离其主题,由此也才能品尝出生活的滋味。一个国家要想健康快速地发展,需要全体国人同心同德、众志成城,而国庆日便正是培养这种积极团体精神和昂扬民族心理的最好时机。国庆节的特点应该是其他节日所不具有的厚重——是厚重、肃穆和欢快色彩均很浓厚的一个特殊日子。在这个日予里,应通过精心安排设计的活动,培养每位国人的归属感、自豪感,让每个人内心生发出更为蓬勃的凝聚力、建设力,激起发展热情,促进社会和谐。同样,中秋节传承下来的最浓重的思想应该是团圆——小至家大到国,这也正符合当代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恢复元宵节、端午节、七七牛郎织女“乞巧”节、重阳登高节、孔子诞辰、老子诞辰、腊八节等等节日的文化内涵,恢复传统的从腊月二十三到正月十五的那些天人合一的民俗和礼节。使这些能让孩子快乐、让青年纯朴、让成人充实、让老人得安慰的礼俗,和那充满喜庆与驱邪的文化功能的习俗传统,成为维系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问和谐发展的桥梁和纽带。d、重新整合民间文化在中困传统文化经历着从古老迈向现代的特殊的时空中,各种文化形态活动在民阳J文化空问,重新整合民间文化进行新文化形态的构建,对“民间混合体”进行剥离,吸纳其中未为浸染的“原生念”民问文化因子;对民|’日J文化资源进行发掘和转换,转变为现代文 西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明的别支,使其成为社会转型中的重要精神资源。文艺是生命意识的展现,过于精致化的艺术形式往往容易偏离了原有的反映整个群体审美需要的特征,会逐渐失去了“艺术上的真”。一些健康的、素朴的、有着长久生命力的文化原生态,包含在民间故事、民间传奇租朴的文化形态中,它们无拘无束、不受任何外在节制,“它们适性任情,对就对,错就错,不说一句分辩话。”。民间文化以感性和形象的方式影响了人们的心理机制、行为方式和美学观念。艺术的回归民间,表现的“乃是作者和社会大众的内心的一致的要求,⋯⋯才会发展得如此蓬蓬勃勃”,“血脉相通,当然不会被漠视的”,。这才是艺术复兴的希望和契机。对于容易为大众接受,普及大众文化的连环画、新年花纸、木刻等民间艺术,应给予很高的评价。e,规范运用母语秦始皇最早提出“书同文”对中华民族的统一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我国古代的文人也频频提出规范运用母语的重要作用。《尚书·毕命》中有言:“政贵有恒,辞尚体要,不惟好异。”南朝文学家刘勰在传世名著《文心雕龙》中论述,遣词造句讲究周密,希望“酌奇而不失其真,玩华而不坠其实”。杜甫赞誉友人“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足见古代文人也主张独特、创新地运用母语,决不墨守成规,但无论如何离不开规范和求实。汉字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和思想动力,其悠久、丰厚和诉诸直觉的灵性在世界文字中是无与伦比的。对母语的认同与运用有助于培养人们民族文化信仰,有助于社会凝聚力的形成。f、扩展“孝”文化的内涵传统的“孝”有三重意思:一是奉养;二是顺从;三是父母死后的祭祀,既含有阶级性、又具有时代性,是精华与糟粕的混合体。随着社会生活、社会结构的变化,孝作为道德的起点与内在精神即爱与责任应进一步扩充、升华:从孝敬父母中可以升华出爱他人、爱民族、爱国家的社会责任感,即我们不仅要在家对父母尽孝,而且要对社会、团体、人民、国家尽忠、尽责。“新孝道”要具有如下特点:体现义务性;注重感情性;强调自律性;主张互益性。同时,所谓“孝道”,孝不只是形式化的仪式,甚至不只是物质上的赡养,更重要的是要有敬爱之心,使父母在精神上得到安慰。例如,现在大学生自杀现象严重,孔子讲:“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自杀当然是大不孝的表现,是没有社会责任感。如果进行孝的教育,也许自杀会减少一些。此外,加强“三国”教育,即“国情”、“国史”和“国学”教育。以“国情”教育寻求国家与社会的理解和沟通,以“国史”教育寻求中华民族的共识和凝聚,以“国学”教育寻求民族文化精神的张扬和认同。4《钊仡夕拾·(狗·猫·鼠>》。《月介亭杂文一集·(伞田小刻联合腱览会专辑>序》4《孝绛》28 4和谐社会视域下德性重建的原则、内容及实施方法4.2.3经济德性人既有道德的需求,又有利益和经济的需要。经济需求与道德文明都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一个理性化了的经济需求总是这样那样地包含着重要的伦理内涵,也关注着人类行为的伦理思考。同样,一个被社会所承认的道德文明,也只有在某种程度上配合于经济需求,才会有勃勃生机。a、打破传统义利观的局限性,容纳功利道德不仅仅是意识和概念,而且也是一定的人的利益。马克思说,物质利益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人们对物质利益的关心是一个客观存在。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人类要生存,就要有衣、食、住、行、用等物质资料,否则就不能保证人们的生存和发展。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提出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一个人越努力并且越能够寻求他自己的利益或保持它自己的存在,则他便越具有德性。从一定意义说,道德正是为了协调利益关系而发展起来的。新德性能够而且必须容纳功利,并且以功利为基础。传统义利观中的诚信伦理是一种纯粹的义务性规范,不论是“内诚于心”,还是“外信于人”,都是在单方面强调主体的道德义务与道德自觉,不搀杂任何功利性质,因而也很少注意到经济行为规则对社会伦理规范的影响,总是单面地、过分地强调了道德对经济的统御和主宰关系;市场经济在本质上是一种契约经济,其运行的基本原则和基本精神是互惠互利、等价有偿、权利与义务相一致。中国传统伦理遗忘物质利益,实际上反映了传统德性论对社会现实的逃避,只有克服传统义利观的片面德性主义色彩,融入必要的功利内容,把中国传统道德价值模式的“重义轻利”取向,批判继承、改造和升华为“义利统一”的价值取向,才能使其在现代市场运行中继续发挥作用。b、实现道德文明与物质基础的辩证统一社会是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的统一体。道德与经济密不可分:经济决定道德,道德反作用于经济。正如恩格斯所说:“人们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一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获得自己的伦理观念。”。我们不能离开人们存在的物质条件空洞地谈论道德价值理想。一个忽视经济条件的道德价值体系只能束之高阁,构建符合社会发展的新德性体系,必须立足实际条件和实践操作,引导广大人民确立起有利于市场经济发展,有利于人类相互利益关系的价值取向。从社会关系层面上看,社会经济结构与社会伦理之问互为体用的关系使一定的物质基础与道德文明发展产生密切关联。“人们按照自己的物质生产率建立相应的社会关系,正是这些人又按照自己的社会关系创造了相应的原理、观念和范畴。”9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审视,道德关系实质上是一种导源于个人(及群体)的内在需要的利益关系;道德作为一种基本的社会历史调节机制,是作为主体的人的实践活动的产物。在1《马克思思格斯选煲》辩三卷,1965:134‘马克思,堪}备斯.马崽选集lM]第2版.北京:人民⋯版礼,1995:43429 西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社会历史实践活动过程中,作为主体的人意识到以自我为主体形成的我与外界、即我与客体的各种关系,并从主体需要的角度判断客体对于主体的意义,作出有益和有害、善和恶、正义和非正义的理解与把握,表现和反映着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利益关系,从而使主体作出符合自身需要和利益的行为选择,起到调节、规范人的行为的作用,构成人类社会得以维系与延续的永恒基础和纽带。由此可见,作为约束自身和他人行为的一种行为准则与评价尺度,道德以“善”,“恶”观念对外在世界进行着价值评判;而在现实社会中,“善”、“恶”并不是抽象的原则,而是依据人们的利益和利益关系来确定的。马克思主义认为,一切理论和范畴在本质上或者说在归根结底的意义上,都不过是“社会关系的抽象的、观念的表现”国。离开人们的利益和利益关系,善恶就无法确定和判断,对人的行为进行道德规范与道德评价也就失去了基础和依据。正是由于包含利益这一真实、具体的内容,道德才使人摆脱了主观的任性和冲动而走向自律的境界。c、整合道德传统与市场经济的关系我国的基本经济纲领是: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同时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新德性应基于我国的基本经济纲领之上,既要警惕右(对传统道德估计过高)又要防“左”(否定个人正当的物质利益)。(1)协调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正确处理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即道德与物质利益的关系;建立正确的导向,正确区分正当的个人利益与不正当的个人利益,而不是不要个人利益,“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即勤奋劳动、合法经营是符合道德规范的;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的关系,而不是舍弃一方;正确处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而不是忽视其一。(2)增加适用于市场经济的价值观念。如改革开放观念、民主法制观念、权利义务观念、公平竞争观念、互利互惠观念、公关信息观念、商品市场观念、文明消费观念、照章纳税观念等,使其与中国传统美德,像“天下兴,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天下为公”、“修齐治平”的集体主义精神、“勤俭简朴、诚实守信”的求实精神等相融合。(3)培养规则意识和敬业精神。在市场经济活动中,人们只有以规则来约束自己的行为,才能保证各项工作的有条不紊,也只有这样,经济的发展才能与社会的有序运作相互配合。在市场经济中培养起来的规则意识和敬业精神,是社会伦理规范的生长点,并为社会伦理规范的有效遵循提供了内在条件。市场经济是需要契约式伦理的,但这始终是外在的规范和约束,如果和道德传统追求的内在德性相结合,就赋予了道德个体内心和谐和自由,也赋予了道德传统以新的生命力。市场经济是由功利观念推动的,容易导致个体的利益追求的过度膨胀,造成社会利益领域的混乱无序,而我们的道德传统注重社会的有序、人际的和谐,两者结合起来,可以保持社会的发展和整体有序之间的合理张力。。《马克思思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版引:,1972:32730 4和谐社会视域下德性重建的原则.内容及实施方法d、立足市场经济为诚信道德注入现代内容诚信精神使外部评价与主体自我评价得以成立,没有诚信,许多道德问题就显得相对起来,可以通过“形式的菩”、“形式的正义”应对外部评价甚至自欺欺人;没有诚信,任何一个行业的许多职业规范都不足信。诚信的道德传统不仅仅只是过去,不仅仅只是一种完成了的东西,而是一种正在形成的德性和一种面向现代社会、面向未来的创造。《中庸》视诚为世界的本体:“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这种思想后来得到发扬,宋代周敦颐说:“诚者,圣人之本,大哉乾元、万物资始,诚之源也”①,只要掌握了“诚”,就掌握了“五常之本,百行之源”圆。《大学》说:“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中庸》以诚为人生最高境界,主张“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是故君子诚之为贵”。。传统社会诞生了许许多多有关守信用、重承诺的俗文化和人物事件,守信重诺成为安身立命的根本和处世之道的经验。(1)扩展传统诚信内涵。由于社会基础发生了深刻变化,诚信的精神价值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出现内在超越。传统社会中信用问题涉及的范围比较小,在多数情况下社会可能存在的信用危机并不深刻,在信用问题上凝聚的社会矛盾并不十分尖锐,信用可以有效维系和调整农业社会的秩序,诚信已经成为一种行为范型,一种对个人日常行为起规导作用的先验图式。现代诚信道德的适应范围已经远远超出农业社会相对狭小的界限(如熟人社会,宗法社会),从局部到整体、从个人到集团、从生产到流通、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诚信都是规范重建的重要依据。中国加人世贸组织后,由于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在全球范围内建立普遍联系,诚信也是国际交往中一条重要准则。无论是适应范围、信用机制、途径与方式,诚信都逸出个体人格内在规定成为社会化问题。传统意义的诚信属于排斥功利目的的道义行为并具有无须理性证明的自明性。现代社会理性精神的兴起以其深刻的渗透力影响到信用关系,在信用关系中,主体对事实的分析和判断、对主客体关系状态的评价而决定信任投入程度,是否信任他人、是否作出承诺都必须有理性依据。诚信在本质上要求信息真实、体现事实与价值的统一。理性判断的现实基础正是市场主体的利益关系,理性原则将诚信引向功利性追求并因此而具有相对性。现代诚信的功利性,如同亚当·斯密所揭示的那样,通过为他人提供有用的服务从而实现自己逐利的目的,为了保证契约的践履就必须讲信用。因而,诚信在客观上又表现为对权利义务关系的一种理解,既要维护与实现自己的权利也要尊重他人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一旦客观的权利义务关系发生某种变化,信用程度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如同整个现代道德一样,诚信带有某种相对性。(2)提升现代诚信价值。诚信不仅是一种外在规定,也是公民的基本德性。在充分利用丰富历史资源的同时,将传统道德中的诚信思想加以继承、改造和发展,形成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相适应的诚信规范。。《通书·诚I,第一》4《通书·诚下》。二k誊《川持袋f≠》 西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根据公民道德建设指导思想和方针原则,把诚信建设合理纳入德性重建的整体构架之中,针对诚信道德的现代性,切实地探索诚信建设的科学原则和具体途径。在原则上,必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法律手段相配合、与传统文明相承接,并立足于诚信道德的现代性、理性精神,确立社会诚信对个人诚信的优先性。如同马克思指出的那样,“必须使环境成为合乎人性的环境”@。对我们社会生活中的失信行为可以分成许多类型。从主体角度可以分为个体失信与集团失信,从行业角度可以分为服务行业失信及商业行业失信,从部门领域可以分为经济交往中失信与政治生活中失信,等等。先有诚信的社会,而后才有诚信的个体,如果整体的社会环境存在严重失信,就很难要求个体守信。虽然社会道德进步有赖于个体道德意识提高,但是重建诚信必须着眼于社会整体,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建立培养诚信的保障机制,引导公民由失信到守信并逐步形成一种德性精神。4.2.4生态德性人们不仅要对世界的合理秩序、对人在世界中的地位、对人的行为合理性的反省,而且要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反省,从而在形式意义和实践理性两个层面形成“生态世界观”、“生态价值观”和“生态方法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建设生态德性,有利于培养人对环境的高度责任感,让人们能正确地选择其环境行为,自觉地规范自己的环境行为和态度,而人与自然沟通、亲近自然、善待自然的胸襟、情怀和品性是最终关爱人类自身的前提。a、树立全球的责任意识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地球人口的迅速增长,人类在提高物质财富的同时,在尽最大限度利用地球资源造福于人类自身的同时,在某种意义上也对地球造成了无法弥补的伤害,甚至给人类以后的持续发展产生了很多负面的影响。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对全球的责任意识。每一个国家,每一个经济集团,都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忽略了自己也是地球的一分子,忘记了他生活于其中的地球面临的灭顶之灾。于是,全球气候异常、自然灾害增多、地球的资源在科学技术手段的不断应用下急剧消耗。《易传》说:“天地之大德日生”,人是天地之所生,人的“德性”也是天地“生生之德”的实现,因此,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是内在的,不是外在的,它首先是生命存在的问题,不仅仅是认识与被认识的关系问题。尊重自然的存在权利,维护生态平衡,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这是“天人合一”中最具现代意义的因素。“牟利的生活是一种约束的生活。而且,财富显然不是我们在寻求的善。因为,它只是获得某种其他事物的有用的手段。”。作为地球村的主人,应该承担起关心、爱护、守卫人类惟一家园的责任,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都应该是我意志指向的目标,特别是它的未来。b、建构合理的生态意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fM].人民⋯版礼.1995:4334[古希腊¨E掣Ij多德.尼备马叮伦理学Ⅲ].北京:商务qJ书馆,2003:12,1332 4和谐社会视域下德性重建的原则,内容及实施方法构建和谐社会除了建立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之外,也应该建立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这就需要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的天人合~理念,借鉴生态学、生态哲学或生态伦理学的最新成果,强化人们合理的生态意识。所谓合理的生态意识就是有利于人类社会进步的生态意识,它首先要能够有助于各个国家、社会、民族乃至全人类矫正工业文明发展的负面效应,如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等,培养人们热爱自然、爱护自然的自觉性,在反对绝对人类中心主义观念的同时继续发展人对自然力的控制和征服能力,以一种主动的精神去建立和维护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和谐状态。要认真吸取西方工业文明的教训,努力避免和克服中国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所出现的包括环境污染在内的负面效应,切实贯彻发展生产和保护环境双管齐下的国策,结合中国的实际,培养我国人民的生态意识,使我国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充分认识到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对于促进生产发展、保护自身、构建和谐社会以及维护子孙万代长远利益的重大意义,从而不断使生态意识合理化。(1)“自我”转化为“生态自我”。人类放弃自我中心论的观点,重新摆正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既然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就必须以平等的态度对待自然,把爱、奉献、同情等扩展于一切生命体,通过在更加宽广的生态层面来践履这些德性,使人不断提升自己的生命质量,完善自己的道德境界,把自我成就为一个“生态自我”,保持人和自然的和谐关系,使人从对自然的贪欲逐渐转向对自身生存的意义和家园的关切上。提倡“敬畏生命”、“自然的尊严”、“自然的价值”、“人对自然的责任”,将良好的道德品性体现于自然活动,以面对人类的同胞时能够善良、忠诚、仁慈,自觉承担道德义务和责任同样的品德和情怀对待自然生命。今天有许多人都将小狗、小猫、鸟、兔等视为宠物,他们与动物之间有一种类似于人间的情感,他们喂养动物,爱护动物,甚至从动物那里得到情感上的满足。当车辆行进中遇N4,动物时,人们总会减速或绕行以避免伤害动物。我们也常见到绿草地上挂着小牌:“小草也有生命,请爱护她、珍惜她。”人对自然生命的态度和情感虽是拟人化、诗意的,但它所展示的是人的善良本性、博大的胸襟和情怀,是人美好的德性,是人高尚的道德情操。(2)从“德性”的立场出发去对待自然界。道德规则、规范是形成德性的重要条件,德性是道德规范和规则的内化,是人对规范、规则的自觉认同、接受和践行。环境行为影响的滞后性和间接性阻碍了人们从自身行为后果的好坏来取舍其行为,也阻碍了社会对环境行为者的及时奖励或惩罚,从而在很大程度上肖0弱了道德规范的约束力。如果仅仅以道德规范、道德规则为主要的手段来调节人的环境行为和态度,就显得十分乏力,德性可以较好地弥补这种不足。“德性”之对于人,就如同水火菽粟一样,是一日不可或缺的。人对自然的态度及行为方式也是德性体现的一个角度。今天,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我们所着力追求的目标,而康德早在分析人的幸福时就明确论道:“自然界和人的全部目标之间的相互和谐⋯⋯不仪蕴含着大自然与德行形式相互和谐的根据,而且一定蕴含着大自然与理性生命的道德-铂质 西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作为动机)的相互和谐,也即与他们的品性相互和谐的根据。”。他的这段论述告诉我们:人与自然的和谐必然内含着人的德性、高尚的人格与自然的和谐。从现实的种种自然灾难中,我们深切体会到:以完美的人格、完整的德性对待自然、以人性的方式关照自然,既可避免单纯地从功利价值上理解和对待自然所导致的对自然的漠然和破坏,又能避免视自然与人同一,甚至超越于人而走上反人类的极端。因此,要从“德性”的立场出发去对待自然界,去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把自己的道德关怀从人类延伸到自然的过程中,展现一种宽广的道德情怀。孔子说:“仁者乐山,知者乐水。”。这既是美学上的愉悦,也是道德上的享受,只有对大自然充满生命关怀之情才能实现这种“乐”。热爱大自然,对于美好事物拥有感悟的丰富的心灵,加深对于超乎人类力量之自然的敬畏之念。理解生命的尊严,尊重不可替代的另类生命。“天人和谐”生态的平衡构成一切价值的前提,人只有与自然共生,与自然对话,与自然沟通,人才能成为真正有德性的人。“如果想获得幸福,一个人与他的环境之间就需要一种和谐的调整。”@正如古希腊罗马时期斯多葛学派的仓Ⅱ始人芝诺所说的“人生的目的就在于与自然和谐相处。”@能否善待自然,是人的道德素质之表现。c、重视环境的保护和改善自然生态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只有我们拥有了和谐的生态环境,我们才可能在有和谐的社会生活。所以构建“和谐社会”应该有人与自然、人与万物的和谐为保障。故必须重视环境的保护和改善,不应纯粹追求GDP的增长,由追求数的增长转为追求质的增长,树立起科学发展观,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和生态资源。(1)以道德的方式调节人的环境行为和态度,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从人目前的生存环境、居住状况来考虑人的未来发展,关注生态环境,以生态学的观点对人进行生态教育。要教育人们树立生态意识,明确人在生物圈中、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充分认识到大自然是一个自我生存、自我调节、自我平衡的生态系统,人作为这个生态系统中的成员,基本义务是维持大自然的存在,促进大自然的发展。因此,引导人们纠正对大自然的不当态度和行为,摈弃那种对自然的偏狭的实践态度以及工具理性至上、人欲满足至上的观念,充分意识到自己同一切有生命之物的统一性,从而放弃征服自然、掠夺、蹂躏和摧残自然的目的,而是努力去认识自然,同自然通力合作。要使人们了解到,如果人类认为凭借先进的工具和技术就可以随心所欲地向自然界掠夺财富,或者如马克思所说的文明如果是自发地发展,而不是自觉地发展,人类留给自己的将是荒漠。(2)扩充传统“人”的类型,设置“生态人”模式。每一个具体的人、个体的人,既与其他人发生联系,也与自然(包括环境资源)发生联系;人的本质是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即人的社会性和自然性的统一;适当的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德]康德.康德义集[刖.北京:改革⋯版社,1997:275。《论语·雍也》。[戈]艾温·辛格我们的迷惘[M],部/c宝i毕,南宁:广两帅范人学j|;版礼,2002:108’I-诺.欧艾生态文学[M].北京:北京人学j|;版钆,2003:2534 4和谐社会视域下德性重建的原则,内容及实施方法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条件、基础;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自由和个人利益(自利性)最大化的倾向(这里的利益包括经济利益和生态利益),但每个人只能通过自然与其他人的关系和自身与自然(环境资源)的关系求生存、求发展、求幸福、求最大的利益;只有和谐的人与人的关系、和谐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才能提供最大的利益;人生的目的就在于人与人和谐相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即追求和谐的人与人的关系、和谐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的行为的不朽动力;只要每个人都追求和谐的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整个社会就会走向人与人和谐共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和谐社会。在对“生态人”模式的构建上,采用个体主义方法论和整体主义方法论相结合,以人为本和以自然为根相结合的方法论,其基本思路如下:(1)从个体主义方法论出发,以个体本位为基础进行人的抽象。(2)从整体主义方法论出发,确认每个人都必然生活在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中,都必须与其他人和自然(环境资源等)发生联系即必然有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确定每个人要求得其自身的生存发展(包括要追求自己的快乐、幸福和最大利益)的条件,即每个人都必须处理好与其他人的人与人的关系和与自然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充分利用和发挥主体本身及其外部环境(包括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优势。整体主义方法论包括集体主义、社群主义和共同体主义方法,是对个体主义方法论的一种挑战和补充。它强调人是社会系统中的一种已被社会化了的元素,人只能作为社会人而存在。(3)将个人主义方法论与整体主义方法论结合起来,将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联系起来,充分利用和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周围环境的客观条件,在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中求得个人的最大利益、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d、创设综合性的人与自然调整机制无论是西方工业发达国家,还是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都通过环境资源法律的制定和实施,不同程度地改善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或不同程度地调整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即使人与自然关系向着对任何环境有利的方向变化,包括人与自然关系从混乱到有序、从事调到平衡、从有害到有利、从不好倒好、从较好到很好、从不和谐到和谐等。常见的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方法和机制主要有:(1)行政调整机制,即通过国家(政府)组织或行政当局,以行政机制、行政手段等“看得见的政府之手”,调整(包括引导、控制和改变等)人与自然的关系。行政调整的主体部分是指令性控制手段。例如,联合国的重要报告《保护地球一可持续生存战略》提出个人、社会或民族都不具有剥夺他人生计的权利;人类的发展不能威胁自然的整体性和其他物种的生存,每个人应对其行为带给自然界的影响负责,每代人应留给下一代人丰富多彩和富有生产力的世界等。(2)市场调整机制,即通过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组织(主要指非国家营利组织),以市场机制或市场这一看不见的手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3)非行政非市场调整机制,又称社会调整机制、治理机制和第三种调整机制。它以非营利、非统治手段的治理为特征,以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个人和机构的合作和协调为特征,主要是建立在合作和协商基础上的协议于段、环境公丌(又称绿色公开)手段和公共参与手段。 西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政府、企业和公众共同承担防治环境资源问题、保护环境资源的责任。4.3德性实施的方法德性需要培育,培育德性即德育。一个人的德性或品德不是先天的秉赋,也不是纯粹个人的主观设计,而是一定社会的道德要求在个人思想和行为整体中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特征和倾向,是在一定社会生活条件基础上通过人们的社会实践形成的。一方面要重视德性的认知和德性的“灌输”,把人类在千百年来所形成的传统美德作为道德内容传授给德性主体,以此作为生成道德个性和德性主体的重要资源;另一方面,必须引导人们自觉地加强德性养成。所谓“养成”,不仅是指在课堂上接受教育,而且要求在生活中、社会实践中自觉培养自己的德性,使德性成为自觉的意识、自身的习惯、自动的要求,成为道德自律、活的智慧。在这里,学校的教育是重要的,家庭的熏陶是不可忽视的,环境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社会的锤炼则是最终得以成就的关键。4.3.1打破平衡法现代社会群体的德性发展水平常以两种状况存在:一是良好者居多数,先进者与落后者均居少数,大致呈正态分布;二是社会群体中大多数个体之间的德性发展水平处于彼此接近或胶合状态(如相近的道德认识、道德价值观、道德实践能力等),呈现出某种缺少差距的相对平衡状态。在这种相对平衡状态中,大多数人的道德发展意识常常是“不骑马不骑牛,骑头驴子寻常走”。这种道德特点往往是好人好事少,各种公益性活动被动,集体内淡漠、安逸、圆滑、庸俗的消极风气较浓,人们对道德进步问题考虑较少,德性修养动力明显不足。这种德性发展相对平衡的态势的延续和存在,常常严重阻碍着集体的德性向目标方向发展。打破德性发展的平衡状态,应积极利用相关事件、机遇作为契机,通过一定的措施来激活和调动人们的道德思维与道德情感,从而形成向上的道德意志,促进整体德性发展向正态分布过渡。比如,当个体德性发展进程因出现道德困惑、道德冷漠等而呈相对停滞、平衡的状态时,我们应该施以较强大的道德事实力量及道德关怀力量去引导或促使其产生震动、思考与自悟,以使其在正确的道德认识中最终弥补不足和摒弃错误,从而选择正确的道德价值取向,进而在转化中走出德性发展的相对停滞状态。4.3.2侵染法侵染又叫浸染或感染。“蓬生麻中,不扶而直”。,“性相近,习相远”。。侵染是一事物的属性或因素影响它事物的过程。这种过程在整个自然界、社会生活领域广泛存在。中国传统哲学很早也已注意到榜样的示范作用及个体效法人格典范的道德意义。《老子》以自然为第一原理,由此强调“稀言”,其引申之意包括道德实践中拒斥过度的抽象说教。在道德领域,与言说相对的是榜样:“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例如,在长满青苔的潮湿地1《论语·雍也》。《论语·m货》36 4和谐社会视域下德性重建的原则、内容及实施方法面上,屋顶滴水将地上的积水溅到墙脚上,渐渐地墙脚面就长出与地面上一样的青苔;人们迁居北京长久生活,慢慢地就会逐渐沾染上北京人的习性与爱好;年轻人到部队去当兵,慢慢地就会逐渐形成军人的风格等。绿化、美化的生活环境,正确价值观的确立,健康的社会风气,先进人物事迹的宣传,导向正确的舆论,鼓舞人心的发展前景等无不形成一种良好的育人氛围。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大力宣传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大意义和基本内容,积极阐释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深刻内涵和实质,及时反映各地学习贯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生动实践和新鲜经验,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使“八荣八耻”的基本要求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成为社会共识使人们自然而然地被熏陶、感染,于潜移默化之中受到教育,从而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和发展,最终使整个社会形成自觉的文明,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4.3.3实践塑造法德性或品德不是先天的秉赋,也不是纯粹个人的主观设计,而是一种获得性品质,是一定社会的道德要求在个人思想和行为整体中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特征和倾向。由于德性是人们在生活中自然流露与表达出来的东西,是在一定社会生活条件基础上通过人们的社会实践形成的,所以人们要真正拥有尊重他人、具有责任心和同情心、正直、公正、诚实、坚韧、互助、合作等美好的道德品质,就不能光靠理性的教诲,还必须依靠有关实践的整合。“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①,以实践来塑造人们美好道德品质的方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有经过若干次实践的整合,一些美好的道德品质才能随着自我体验而真正形成。党员干部要认真学习党章、自觉遵守党章,结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永葆先进性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带头倡导和弘扬时代精神,时时刻刻做到求真务实,清正廉洁、无私奉献,为广大人民群众做出榜样,为良好的社会风气的形成做出贡献;广大人民群众要以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己任,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从现在做起,努力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使德性成为自觉的意识、自身的习惯、自动的要求,成为道德自律、活的智慧。。《冬彼读书_ir审》 结论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和谐社会”的新理念。和谐社会的构建,仅仅依靠规则和制度是不够的,必须要以良好的德性为支撑,良好的公民德性是保证民主制度有效运行的重要条件,也是公民教育的直接目的。我国传统德性中的合理成分虽然对我们的德育工作开拓新思路、充实新内容有所裨益,但毕竟和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有着巨大差距,当原有道德取向与道德规范对于新问题,新关系与新价值确己难以或无法予以合理解释与妥善处理时,就需要重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德性。重建德性伦理,是完善社会价值体系,构建和谐社会价值观的重要环节。拙文在对和谐社会视域下德性重建的几点要素进行研究中,遵循着“继承与创新”的建构思想,对中外德性伦理及其重建的方法进行创造性的吸收、整合与超越,在德性重建的原则、实施的方法及各要素的系统建构方面作了探索和尝试,特别是在德性重建的内容上提出了社会德性、经济德性、文化德性、生态德性的理念,是本文的创新之处。但是,由于时间、精力的有限性,笔者实现具有中国特色的公民德性的完整性、系统性构建的初衷并未真正如愿以偿。实现中国传统德性在当代条件下的重建,以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方法论为指导,以实践理性和实践思维为原则,在多学科方法的交叉与融合中研究德性伦理问题,揭示德性伦理的科学内涵和人文底蕴:把德性伦理研究纳入人类整个知识论体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逻辑之中进行研究,全面凸现德性伦理知识论价值和社会实践价值,确证新德性伦理在当代社会存在的合理性。这是笔者要向前辈、专家、同行、同窗诚心请教之处,也是今后想要不断深入、全面开展研究的着笔之处。 致谢在本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得到了许多老师、亲人,朋友、同学的关心和支持,特别是廉永杰教授、赵华朋教授、许春玲教授、刘建林教授、王长坤副教授等众多老师的教诲,他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开题报告之时以及论文写作过程中给予了我许多的指导和建议。正是由于他们的辛勤施教,使我学到了许多宝贵的知识并拥有了不懈的动力。这将对我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值此论文完成之际,谨向老师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再次感谢我的导师廉永杰教授,在论文的撰写过程中,导师给我提出了大量宝贵的指导意见,其治学态度、学识水平和敬业精神使我受益匪浅。廉教授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辛勤探索者,更是积极实践者,其巨大的理论力量和崇高的人格力量一直鼓励着我不断积极思考和探索。学业有期,师恩无限。在论文的研究和撰写期间得到了2004级研究生同学们的大力支持与热情帮助,在此也表示诚挚的谢意。同时,我在此要特别感谢我的父母和我的爱人朱凌建,这么多年来,他们一直默默地为我遮风挡雨,一直努力地为我创造最好的条件,让我专心致志地做课题研究,正是他们这种毫无怨言的奉献精神,才使得我这么多年的学业能够顺利地完成,也正是这种精神一直鞭策着我、鼓励着我前进,这种精神是我这么多年来能够战胜一切困难的支柱。 参考文献【1】高国希.当代西方的德性伦理学运动.哲学动态[J],2004,(5):12—14[21戴兆国.德性、规范与传统.学术界(双月刊)[J],2003,(5):81—83【3】A.麦金太尔.德性之后[M].龚群、戴扬毅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131-223[41威廉·K·弗兰克纳.善的求索——道德哲学导论[M].黄伟合等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76—89[51陈根法.德性论[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65-98151杨建祥.走向文明的深处——对德性的生存论期望[D].山东社会科学,2004,(2):10—14171张应凯.儒家人格价值观对现代人格困惑的启示.湖北教育学院学报[J],2005,(6):71—73181聂火云,黄谨宏.市场秩序的伦理问题研究.江西农业大学学报[J],2005,(12):113—116【9】赵吉惠.中国传统文化导论(修订版)[M].第2版.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98-106【101郑少珍.传统诚信观与现代诚信观内涵之辨析.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2006,(6):93—96【11】萧鸿江.传统道德的偏执性及现代公民伦理的缺失性问题.大连大学学报[J],2006,(1):144—147【12]廖申白,孙春晨.伦理新视点——转型时期的社会伦理与道德[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131郭之纯.国庆节,别以“黄金周”的方式遗忘[N].燕赵都市报,2006,(9):3-4【14]行龙.明清以来山西水资源匮乏及水案初步研究.科学技术与辩证法[J],2000,(6):12—17【151恩格斯.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自然辨证法[岫.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158【161陈秀鸿.传统孝道之现代转换.福建教育学院学报[J],2005,(7):44—47【171龚群.回归共同体主义与拯救德性——现代德性伦理学评介.哲学动态[J]。1998,(6):卜7【t8]廉永杰等.转型期高校德育新论呻].西北大学出版社,1999:224—247【191程晓莲.德性教育简论.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2000,(9):78—801201罗国杰.建立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体系[N].人民日报,2002—1—29(4)121】肖士英.现代德性准则立足点与结构的反思——麦金太尔现代德性准则观批判与反思.陕西师范大学学报[J],200l,(4):33—37122】刘建林.新时期高校学生工作导论[M].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2:26-28[231[美]菲利克斯·格罗斯.公民与国家[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56-58124]陈延斌.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建构.江海学刊[J],2004,(6):57—59【251袁冬梅.个人利益原则上的道德建设.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J],2004,(4):176—1791261成云雷.当代中国道德建设中的榜样作埘.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J],2005,(5):24—27127】丁冠之,于钧林,刘示范.儒家道德的重建[M].齐鲁哼社出版发行,200l,(4):57—68[281邵龙宝,儒家伦理与公【t道德价值观体系的构建——兼论批判继承儒家伦理的方法论原则.同济人学学报[J],2005,(6):81—85【291周棒钿,综合创新——传统文化的使命.人【t论坛[J],2005,(5):33—38【30】丁靖岩.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辩证思考.ji家庄经济学院学报[J],2000,(1):1l卜1134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