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险预定费率改革对保险公司经营效率的影响.pdf

寿险预定费率改革对保险公司经营效率的影响.pdf

ID:34664417

大小:2.92 MB

页数:53页

时间:2019-03-08

上传者:文档小小白
寿险预定费率改革对保险公司经营效率的影响.pdf_第1页
寿险预定费率改革对保险公司经营效率的影响.pdf_第2页
寿险预定费率改革对保险公司经营效率的影响.pdf_第3页
寿险预定费率改革对保险公司经营效率的影响.pdf_第4页
寿险预定费率改革对保险公司经营效率的影响.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寿险预定费率改革对保险公司经营效率的影响.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寿险预定费率改革对保险公司经营效率的影响学位类型:学术型论文作者:杨文宝学号:20141101461培养学院:保险学院专业名称:金融学指导教师:孙健教授2016年5月万方数据 TheImpactofLifeInsurancePremiumRateReformonInsuranceCompanies’OperatingEfficiency万方数据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所涉及的研究工作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特此声明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年月日万方数据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人完全了解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如下各项内容: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采用影印、缩印、扫描、数字化或其它手段保存论文;学校有权提供目录检索以及提供本学位论文全文或部分的阅览服务;学校有权按照有关规定向国家有关部门或者机构送交论文;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者其它方式合理使用学位论文,或将学位论文的内容编入相关数据库供检索;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年月日导师签名:年月万方数据 摘要根据保监会的规定,自2013年8月开始,放开普通寿险2.5%的预定利率管制,由各寿险公司根据审慎原则,自行制定适合本公司发展所需要的预定利率,报保监会备案批准,此后,又相继放开了万能险、分红险的预定利率管制。自实行寿险预定费率改革以来,保险公司的经营效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文选取了2008-2014年间32家寿险公司的相关数据,运用DEA模型对样本寿险公司的经营效率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Tobit模型分析了影响保险公司经营效率的因素,为寿险公司更好地适应预定费率改革,提高经营效率提供了政策建议。本文主要结构如下:第一章导论;第二章对寿险预定费率改革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客观分析了我国实行寿险预定费率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对我国的寿险预定费率改革进行了梳理;第三章介绍了效率及相关内涵,就评价方法进行了简单描述;第四章运用模型对样本寿险公司的数据进行了相关效率分析,并就影响保险公司效率的因素进行了回归分析;最后一章结合发达国家的寿险预定费率改革进程以及本文的相关研究,为我国的寿险公司提高经营效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关键词:寿险预定费率,经营效率,DEA模型I万方数据 AbstractAccordingtotheregulation,ChinaInsuranceRegulatoryCommissionwillloosencontrolofassumedinterestrateofordinarylifeinsurancepoliciesfromAug.,2013.Insurercannowsettherateinaprudentmanner,ratherthanfixitat2.5%.Then,ChinaInsuranceRegulatoryCommissionloosenstheassumedinterestrateofuniversallifeinsuranceandparticipatinginsurance.Operatingefficiencyofinsurancecompanyhaschangedalotsincethereformoflifeinsurancepremiumrate.Thispaperchooses32insurancecompaniesasasample,andanalyzestheoperatingefficiencybyDEAmodelonthebasisofoperatingdatafromtheyear2008totheyear2014.Thenthepaperanalyzesfactorsthatinfluenceinsurancecompanies’operatingefficiencybyTobitmodel.Thusitcangiveopinionstoinsurancecompaniesonadaptingtothereformandimprovingoperatingefficiency.Thestructuresofthispaperareasfollows.Thefirstpartisintroduction.Secondly,thispaperintroducesthelifeinsurancepremiumratereformandanalysesthenecessityandfeasibilityofthisreforminChina.Thirdly,thispaperintroducestheconceptofEfficiencyandevaluationmethodofefficiency.Fourthly,thispaperanalysesoperatingefficiencyofinsurancecompanyandthemainforces.Finally,referringtotheexperiencesoflifeinsurancepremiumratereformofdevelopedcountriesandthestudyofthispaper,thepapergivessuggestionsonimprovingoperatingefficiencyofinsurancecompanies.Keywords:lifeinsurancepremiumrate,operatingefficiency,DEAmodelII万方数据 目录第1章导论..............................................11.1研究背景及意义..............................................11.2文献综述....................................................21.2.1寿险预定利率市场化............................................21.2.2保险公司经营效率..............................................31.3本文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4第2章寿险预定费率改革概述..............................52.1寿险预定利率市场化的含义....................................52.2寿险预定利率市场化的理论意义................................52.3我国寿险预定费率改革的必要性................................72.3.1资源配置效率低下..............................................82.3.2流动性风险加大................................................82.3.3不利于保护消费者利益..........................................82.3.4寿险参与社会保障的力度不够....................................92.4我国寿险预定费率改革的可行性...............................102.4.1寿险市场稳步增长............................................112.4.2市场参与主体多元化...........................................112.4.3寿险监管机制健全.............................................122.4.4保险资金运用渠道不断扩展.....................................132.5我国寿险预定费率改革进程...................................14第3章效率及效率评价方法...............................173.1效率及相关内涵.............................................173.1.1效率的概念...................................................173.1.2效率的相关内涵...............................................173.2效率评价方法...............................................183.2.1数据包络分析法的简单介绍.....................................183.2.2数据包络分析法的模型建立.....................................19第4章寿险预定费率改革对保险公司经营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214.1指标的选取.................................................214.1.1投入指标的选取...............................................214.1.2产出指标的选取...............................................224.2样本的选取.................................................224.3效率分析...................................................25III万方数据 4.3.1技术效率分析.................................................254.3.2纯技术效率分析...............................................284.3.2规模效率分析.................................................304.4寿险预定费率改革对保险公司经营效率影响的分析结论...........334.4.1基于不同类型效率的公司差异...................................334.4.2基于不同类型公司的效率比较...................................334.4.3寿险预定费率改革对保险公司经营效率的影响.....................344.5寿险公司经营效率的影响因子分析.............................354.5.1寿险公司经营效率影响因子的假设...............................354.5.2寿险公司经营效率影响因子模型的建立及结果分析.................36第5章寿险预定费率改革的国际借鉴与启示.................385.1寿险预定费率改革的国际借鉴.................................385.1.1英国的预定利率市场化.........................................385.1.2美国的寿险预定费率改革.......................................385.1.3日本的寿险预定费率改革.......................................385.2基于公司经营效率角度的寿险预定费率改革启示.................39参考文献................................................41附录A图表目录.........................................43致谢....................................................44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45IV万方数据 第1章导论1.1研究背景及意义在保监会的统一指导下,寿险业的费率改革按照普通寿险产品、万能险、分红险“三步走”的部署,首先对传统的普通寿险进行了相关改革。2013年8月2日,保监会放开对普通寿险产品的定价管制,打破此前普通寿险产品统一的2.5%的预定利率,由各寿险公司自行决定。在对普通寿险产品的定价放开18个月后,2015年2月3日,保监会再次发文,放开了对万能险产品的预定利率管制;随后,2015年10月1日起,分红险预定利率改革完成,这也标志着我国寿险产品预定费率改革的初步完成。改革激发了不同市场主体的竞争活力,使保险公司间经营能力的差距加大,很多表现出色的保险公司脱颖而出,成为新兴市场的佼佼者,这也促使寿险公司从经营效率的角度出发,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从而提高整个保险行业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按照寿险预定费率改革“三步走”战略,普通型与万能型保险产品预定费率改革启动较早,改革形成的市场红利也比较明显:自2013年8月份实行普通寿险产品预定费率改革以来,普通寿险产品的保费收入增速加快,市场份额也在逐步增加,2014年,我国普通型人身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长265%,在人身险保费收入的市场份额中占34%;2015年3-6月,万能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长66%,占同期人身险保费收入的22%。但机遇与风险并存,预定费率改革也给保险公司的经营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保险公司能否在改革中扬长避短,利用改革契机提高经营效率,将决定公司的长远发展。因此,本文从保险公司经营效率的角度出发,研究寿险预定费率改革的影响。本文从保险公司经营效率的角度,分析了寿险预定费率改革前后保险公司经营效率的变化,对寿险预定费率改革研究提供了新的借鉴和参考,这将有助于保险公司结合自身的优势,调整相应的保险产品结构,更好地适应预定费率改革,提高经营效率。1万方数据 1.2文献综述1.2.1寿险预定利率市场化金融市场化的相关研究一直是经济学的研究热点,对于保险业的市场化研究关注点之一是预定费率改革,预定利率市场化是金融市场化中的重要一步,很多学者都在相关实证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预定利率市场化的研究工作。Joskow(2002)研究表明具备所有竞争性市场特征的财产和责任保险,受到类似卡特尔的费率订立机构的管制会带来低效率销售、供给短缺等问题,并呼吁放弃费率管制,放开市场竞争。Tennyson,Weiss&Regan(2002),Worrall(2002),Klein&Phillips(2002)分别以美国各州的数据为例,对责任保险、汽车保险的保险费率监管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证明了保险费率监管所带来的效率损失。董露茜(2013)认为,寿险费率改革是一个系统性工程,目前只是进行了前期的准备工作,未来还需要加强配套设施的建设,切实推进寿险费率改革进程,促进寿险业重焕活力。王稳(2013)指出,利率市场化对寿险业的影响深远,促进了寿险预定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寿险公司可以调整产品结构,严格规范监管体系,最终提高整个行业的经营效率。刘菲(2013)指出,当前预定费率改革存在诸如退保、既得利益与行业利益冲突、恶性竞争等障碍,因此,需要通过建立寿险费率的动态调整机制、提高投资收益率、完善偿付能力监管、建立完善基础数据库和退出机制等措施来保证寿险预定费率改革的实施。张兰(2013)认为,在2.5%的预定利率管制下,寿险公司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利差损的危险,实际上是有利于寿险公司的,但是近年来投资理财市场的火热,2.5%的投资收益率反而成为了制约寿险业发展的束缚,因此必须进行改革,以促进寿险业的发展,实现资源配置效率的改善。康卫华(2014)分析了寿险预定费率改革的必要性及其对中国保险业可能带来的影响,认为寿险费率市场化改革力度还不够,费率市场化的配套措施有待进一步完善,也需要借鉴美国等国家的保险监管法案,让费率市场化更加透明和公开。此外,国内还有一些学者对国外保险预定费率改革进行了相关的研究,为我国寿险预定费率改革提供了借鉴。2万方数据 郝玉江(2006)从日本保险公司1997年到2000年之间的破产情况出发,认为利率较低、资本市场的泡沫、预定利率较高会对保险公司的破产产生重要影响。伦晓波(2010)充分研究了美国和日本两个国家保险业的监管体系,认为我国的监管部门应将监管重点放在对偿付能力的监管上,并实行对精算师的监管制度,改善寿险产品的交易环境,保证寿险公司的健康发展。窦元(2011)分析了日本寿险公司发展的驱动因素,认为其中比较重要的一条是放松了对寿险业的价格管制,转而加强对寿险公司偿付能力的管制,提高了寿险公司风险处理水平。1.2.2保险公司经营效率保险公司的经营效率对企业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评价指标,国内外学者对这方面的研究,主要从两个角度展开:一是从公司的本质,即盈利角度出发;另一个是从保险的本质,即风险管理和社会保障的角度出发。AndrewC.Worthingto&EmilyV.Hurley(2002)运用DEA方法计算澳大利亚46家财险公司的四种效率,包括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配置效率和成本效率,结果表明,综合无效率是由配置无效率造成的,而不是其他原因造成的,全国最大的几家保险公司在所选样本保险公司中更为有效。Hardwick.Adams&ZouHong(2003)对欧盟的寿险公司进行成本效率分析。先采用DEA方法测算各种经营效率,包括成本效率、技术效率和配置效率,然后用Maimquist指数法测算效率变动情况,并通过建立二期回归模型检验相关影响因素,最后发现审计委员会的存在、部分外部董事会成员以及CEO与主席相分离的形式对寿险公司的成本效率影响较为显著。Diacon(2001)采用可变规模效益公式分析英国保险公司的效率,结果表明英国的综合保险公司具有潜力成为欧洲最有效率的公司。张弛(2012)对我国保险公司经营效率的研究主要是从盈利能力和社会作用的角度出发,分别从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三个方面,对保险公司提高经营效率提出了参考意见。陈璐(2007)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研究了143家保险公司在1993-2003年的数据,发现对保险公司效率提高有正效应的是人力资本、资产规模、资产收益率等因素,对保险公司效率提高起负效应的有营业费用、保费增长率等因素。胡颖,叶羽钢(2008)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公司规模、公司治理、所有权形式和人力资本对保险公司的经营效率具有重要影响。赵桂芹(2009)在对23家寿险公司2005-2007年间的经营数据进行了超效3万方数据 率分析后,继续研究对寿险公司经营效率影响较大的因素,发现寿险公司所占市场份额、成立时间的早晚、公司的所有权性质等都会对寿险公司的经营效率产生比较明显的影响。胡宏兵,李文华,赵文秀(2014)克服了两阶段DEA模型的缺点,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对2007-2010年中国的28家寿险公司和29家非寿险公司进行了效率分析,对保险公司进行了分类研究,发现国有保险公司、集团化保险公司、中资保险公司各有各的优势与劣势,不同类型的保险公司需要加强合作,取长补短。1.3本文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是通过测定寿险公司在预定费率改革前后经营效率的差距,分析寿险预定费率改革对保险公司经营效率的影响,探讨影响寿险公司经营效率的因素,并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寿险预定费率改革的进程,为我国的寿险预定费率改革及寿险公司提高经营效率提供参考。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两部分:在寿险公司的效率研究方面,本文主要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模型(DEA模型),对样本寿险公司2008年-2014年的相关数据进行了效率分析;为确定寿险预定费率改革对寿险公司经营效率影响的程度,对影响寿险公司经营效率的因素进行了Tobit模型分析。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在于:1.从寿险公司经营效率的角度,确定寿险预定费率改革的影响,为研究寿险公司经营效率和寿险预定费率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研究方向。2.在对寿险公司经营效率分析的基础上,分析影响寿险公司经营效率的因素,为寿险公司更好地适应预定费率改革、提高经营效率提供了参考。4万方数据 第2章寿险预定费率改革概述2.1寿险预定利率市场化的含义寿险预定利率市场化,是寿险预定费率改革的目标,也是金融市场化的一部分,具体是指寿险公司根据本公司的情况,审慎决定寿险产品的预定利率,监管机构对于寿险产品的预定利率不再实行统一的监管。寿险预定利率管制放开后,为了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同时能够给消费者较多的投资回报率,寿险产品的预定利率肯定会有一定程度的上涨,寿险产品的价格出现下降,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寿险公司的利差损风险增大,对寿险公司资金运用能力和风险监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2寿险预定利率市场化的理论意义寿险产品较低的预定利率,会导致传统型寿险产品的定价较高,保障偏弱,从而限制了投保人对寿险产品的需求,因此,推动寿险预定利率市场化,对寿险业具有重要的发展意义。1.预定利率市场化有利于激发市场活力相对于其他的投资理财渠道,过去2.5%的预定利率管制给投资人带来的回报是固定且有限的,放开对寿险的预定利率管制后,一方面,寿险产品的价格优势将更加明显,从而可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另一方面,寿险产品的预定利率市场化后,对寿险产品的保障力度开发将会成为价格之外的另一大卖点,实行预定利率市场化后,寿险产品的预定利率管制放开,公司之间的竞争加剧,寿险产品的保障力度也会更加完善,在风险管理和社会保障方面发挥的作用将会更加显著。在过去严格的费率管制下,寿险产品同质化严重,保险公司主要依靠渠道优势获得市场份额,中小型寿险公司在渠道建设、规模方面的优势不明显,寿险市场一直被中国人寿、平安寿险、新华保险等几家较大的寿险公司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2012年,在68家寿险公司中,国寿、太保、平安三家寿险公司的保费收入就占据了全年保费收入的54.73%。放开对寿险预定利率的管制之后,大型寿5万方数据 险公司在规模方面的优势将会被抵消掉一部分,中小型寿险公司可以灵活运用预定利率进行相应的产品设计,抢占市场份额,优化保险市场格局,促进金融市场化的发展。2.预定利率市场化有利于优化产品结构从当前的寿险产品结构来看,传统寿险产品的保费收入在同期保费收入中的占比不高,而分红险、万能险、投连险等投资收益较高的产品市场占有率较高。这也反映了中国目前的寿险市场还不成熟,需要进行相应的改革来促进普通寿险的业务发展。2014年,中国寿险市场95.3%的保费收入来源于个人业务,团体业务只占到不到5%的市场份额。同期,从产品结构的角度看,个人业务中,54%的保费收入来源于分红险,而普通寿险、健康险、意外伤害险、万能险、投连险分别贡献了保费收入的34.68%、8.48%、1.80%、0.95%、0.07%。中国当前的寿险市场主要依靠分红险,而分红险在具有一定保障作用的同时,消费者看重的更是其保险公司投资收益分红功能,这其实与保险社会保障的功能是相违背的。自2006年起,寿险产品2.5%的预定利率开始低于同期一年期存款利率,也正是从这一年开始,传统寿险产品的市场份额不断下降,到2013年,传统寿险产品的市场份额已下降到30%左右,寿险在社会保障与风险管理中发挥的作用不断被人为削弱。实行寿险预定费率改革,传统寿险产品的费率将会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对消费者的吸引力也会上升,一定程度上会提高传统寿险产品的市场份额,促进保险功用的发挥。2014年个人业务保费收入构成意外伤害险健康险,8.48%,1.80%万能保险,0.95%投资连结保险,0.07%普通寿险,34.68%分红寿险,54.01%普通寿险分红寿险投资连结保险万能保险意外伤害险健康险图2.12014年个人业务保费收入构成3.预定利率市场化有利于改善保险公司内部管理寿险预定利率的放开,寿险公司之间的平衡关系被打破,寿险公司也需要对6万方数据 内部经营管理进行相应的优化调整:一方面,为了增强产品竞争力,寿险公司会提高产品预定利率,从而达到降低产品价格,扩大市场份额的目的;另一方面,为了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尽可能低地降低经营成本,寿险公司也会对内部管理进行相应的改革,优化内部结构,降低经营成本,实现在最低的成本支出上实现最大的规模效益。因此,各保险公司之间必将会展开对内部管理的集中整治,以适应寿险市场变革,更好地促进公司经营效率的提高。4.预定利率市场化将考验险企投资能力相较于其他的投资理财产品,保险产品的竞争力较弱,因此市场份额也不高,项俊波主席认为,正是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率较低,才导致的保险市场的疲软。中国保险资金运用的主要渠道是股票市场,缺少对股票市场的有效替代,因此,保险资金的投资收益风险也较大,收益不稳定。过去5年,保险公司的平均收益率为4.3%,低于社会平均水平的投资收益率。放开对保险公司的预定利率管制后,保险公司的利差损风险增大,对资金运用的回报率要求也更高,将在更高的水平上考研保险公司对保险资金运用的能力和水平。从理论看来,寿险预定费率改革会激发寿险市场活力,优化产品结构,促进寿险公司内部管理机制的调整和完善,从而促进寿险市场的发展。本文将从我国寿险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研究我国实行寿险预定费率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2.3我国寿险预定费率改革的必要性自1979年中国保险市场重新启动以来,中国的发展速度一直非常快,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中国的保险市场得到了很大的培育,同时也有非常好的成绩。这一时期,伴随着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水平的迅速提升,国内的财产险、寿险、健康险全面开花,并且紧跟世界保险业发展潮流,不断开发新的适合本地需要的新型保险产品,在社会保障、风险管理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同时,保险资金的投资渠道越来越多,对寿险业的监管体系也越来越完善,我国的保险市场正在稳步向前推进,各项改革措施需要继续进行。由于历史原因,中国的保险业是从财产险开始发展起来的,寿险作为与人民群众联系紧密的理财工具之一,在这一时期也从无到有的发展起来,并且发展速度、发展规模远远超过财产险,成为支撑中国保险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但由于严格的预定利率管制,我国寿险市场存在如下问题:7万方数据 2.3.1资源配置效率低下为了保证我国寿险定价的稳定性,在寿险预定利率监管期间,保监会对预定利率采取严格管制,对所有公司实行2.5%的预定利率管制,这导致所有寿险公司的产品在价格、条款、保障范围等具有严重的相似性,严重阻碍了寿险的市场化发展,降低了那些经营稳定、具备较高投资盈利能力公司的竞争力,而一些风险管理能力较弱、产品开发能力不强的寿险公司也可以凭借2.5%的预定利率在寿险市场中分得一杯羹。寿险市场的活力和资源配置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束缚。2.3.2流动性风险加大对投保人来说,寿险作为理财工具的一种,在同其他理财产品进行对比时,只有在其预期回报率较高的情况下,才会选择寿险。而面对2.5%的预定利率管制,当市场利率上升时,寿险产品无法进行相应的预定利率调整而导致相对价格较高,从而竞争力减弱,消费者更有可能选择其他的理财工具;当存款利率继续上升超过2.5%时,持有寿险保单是不划算的,投保人出于利益最大化的考虑,会选择退掉保单或者进行保单贷款,但这对于保险公司来说,会造成保险公司短期流动性不足,短期资金的缺口也会加大,保险公司面临更大的流动性风险。2.3.3不利于保护消费者利益保险的本质是进行风险管理,寿险业最能体现保险本质的产品是传统寿险产品,但在存款、基金、股票等众多投资工具的投资回报率面前,2.5%的预定利率限制明显较低,产品价格也不具有优势,消费者进行保险投资的成本较高;但分红险、投连险等新型寿险产品的回报率较高,保障程度较低,投保人出于投资回报率的考量,会选择这些回报率较高的产品,但这违背了保险进行风险管理的本质。同时,保险公司出于降低保险赔付率的角度,也会在设计产品时降低对常见、易发理赔事件的理赔,这也降低了寿险产品对消费者的保护力度。只有对传统寿险产品进行合理的定价与利益演示,增强其竞争力,改变当前分红险一险独大的局面,扩大普通寿险产品的市场份额,促进寿险在社会保障、风险管理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8万方数据 2.3.4寿险参与社会保障的力度不够寿险参与社会保障力度方面可以通过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进行衡量。保险密度方面,由1998年时的100.67上升到2014年的1479元,其中寿险业的保险密度由1998年的60.11元上升到2014年的928元,寿险业的发展速度快速同期财产险的发展速度,因此在保险密度的增长速度也较快,寿险参与社会保障的力度也在加大,但为了更好地促进保险功能的发挥,仍需继续加大对寿险产品的投入。1998-2014年中国保险密度(单位:元)16001400120010008006004002000保险密度保险密度:财产险保险密度:寿险图2.21998-2014年中国保险密度保险深度方面,由1998年的1.49%上升到2014年的3.18%,其中寿险保险深度由0.89%上升到2014年的1.99%,保险密度的增长速度不快,在GDP中所占的比重也落后于其他的金融业。1998-2014年中国保险深度(单位:%)43.532.521.510.50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保险深度保险深度:财产险保险深度:寿险9图2.31998-2014年中国保险深度万方数据 中国的保险业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快速增长,但这是建立在中国保险市场起步晚、市场不成熟的基础之上的,即使已经快速发展了三十多年,中国的保险市场仍然落后于世界发达国家的保险市场,保险参与社会保障的力度也远远不及发达国家,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压力、看病难、看病贵、农村养老等问题都反映出寿险参与社会保障的力度不够,更多情况下,寿险只是作为一种投资理财工具而受到市场的青睐,其风险管理功能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如何将市场优势进行有效转化是中国的保险业面临的一个问题。中国与发达国家保险密度、保险深度对比(单位:美元,%)5000456114.0%4207397912.0%400011.1%11.5%373610.0%9.0%30008.0%7.5%20006.0%4.0%10003.2%237.22.0%00.0%美国(2013)日本(2013)英国(2013)法国(2013)中国(2014)保险密度保险深度图2.4中国与发达国家保险密度、保险深度对比综上所述,预定利率管制的初衷是为了保证寿险业的稳定性,但面对高速发展的中国寿险业,严格的寿险预定利率管制在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的同时,也加剧了寿险公司的退保风险、流动性风险,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当前,中国的寿险业运营整体上呈现安全、稳定的趋势,迫切需要能够放松对预定利率的限制,提高寿险发展的效率。2.4我国寿险预定费率改革的可行性在过去寿险业快速成长的时期,国家的在寿险方面的监管措施还适应不了寿险的发展需求,因此国家实行的是严格的利率管制,而当时寿险公司风险管理能力也比较差。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中国的寿险市场法律法规逐渐健全,各寿险公司风险管理能力逐渐加强,内部控制制度逐渐完善,为实行预定费率改革提供了较好的基础。10万方数据 2.4.1寿险市场稳步增长自从改革开放,中国经济保持了快速的增长,寿险业也水涨船高,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增长速度超过了GDP增速。随着民众富裕程度的提高,人们对寿险的需求也迅速提高,使得寿险原保费收入一直保持着较高增长。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寿险业走向了成熟,但寿险市场的年均增长速度依然达到了20%。2004-2015年中国寿险业原保费收入及增速1800000000.61600000000.51400000000.41200000000.31000000000.2800000000.16000000004000000020000000-0.10-0.2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保费收入(万元)增速图2.52004-2015年中国寿险业原保费收入及增速2.4.2市场参与主体多元化中国的保险市场成长于改革开放后,自1979年中国大陆全面恢复保险业务以来,直到1986年,中国的保险业务全部归属于中国人民保险公司。1986年,新疆建设兵团保险公司,中国保险市场进入全面竞争的新格局。此后,平安保险公司、太平洋保险公司等相继成立,1992年,友邦保险公司重新回归中国大陆,截至2015年底,中国共有150多家保险公司,其中三分之一是外资公司。自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保险业对外开放不断加大,外资保险公司也逐渐进入到中国保险市场中,成为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公司类型来看,专业的寿险公司、金融集团子公司、合资寿险公司等不同经营主体扩大了市场竞争,保证了市场参与主体的有效性。从公司的保费收入看,中国的保险市场仍由较大的保险公司占据,但已经出现了大幅下滑。本文以贝恩指数()来衡量中国寿险市场的市场集中度,其11万方数据 1中CR3由2004年的83.15%下降到2015年的43.15%,中国的寿险市场也由之前的寡头垄断进入到全面竞争格局,特别是在2013年实行费率改革后,中小型保险公司的优势得以体现,中国人寿、平安寿险、新华人寿三大巨头保险公司保费收入占比在2014年、2015年出现了大幅下滑,寿险预定费率改革对寿险市场集中度的影响还是相当大的。表2.12004-2015年中国寿险公司数量及市场集中度(单位:家,%)中资公司外资公司合计2004年9202983.152005年18244270.162006年23254871.612007年30245466.012008年30265663.082009年32286060.772010年34286255.632011年36256155.652012年42266855.162013年42287053.672014年43277048.472015年47287543.152.4.3寿险监管机制健全在寿险监管方面,不同时期的重点不同,但监管体系越来越严谨,制度越来越完善,在参考国外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以偿付能力为核心的监管体系,取得了巨大进步。中国的保险业虽然起步于1979年,但相关的法律法规却一直落后于保险业的发展,直到1995年,专门针对保险业的监管法律--《保险法》才颁布,保险监管体系建设提上日程;1998年,保监会成立,开始了保险业的全面管理,对资金运用和风险管理的要求也提高了标准;2003年,保监会下发通知,对寿险公司的偿付能力设立预警机制,保证对寿险公司偿付能力的清晰可控;2008年,保监会决定采用资本充足率这一指标,对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实行更加严格的监1CR3指寿险市场中保费收入排名前三的保险公司保费收入之和占全部寿险保费收入的比重12万方数据 管;2012年,保监会启动“偿二代”体系建设,2015年初,“偿二代”监管体系正式发布,2016年开始,“偿二代”正式进入实施阶段。在保险监管机构逐步完善各项监管机制的同时,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中国保险学会、中国精算师协会等行业组织在行业自律的基础上,积极推动保险理念传播,加强工作人员的素质建设,提高业界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保持与监管部门的良好合作,创造了优良的行业生态环境。此外,在寿险公司内部,为了适应监管的要求,各项内部控制机制也逐步完善,对法人治理结构、公司会计等都进行了一定的改革,从而可以对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经营稳健性等重点领域实行比较严格的内部监控,确保企业运行的稳定与安全,为防范预定利率提高带来的退保及保单贷款等带来的流动性风险做好了准备。目前,我国对寿险业的监管已经实现了以保监会等监管机构为主体,行业协会、行业学会等行业组织协调进行,企业内部自查为辅的全方位、多层次监管体系网,监管机制越来越健全,为实行预定费率改革提供了充足的保障。2.4.4保险资金运用渠道不断扩展保险资金的取得与运用是有成本的,预定利率就是对占用投资人的资金所事先约定的补偿,从寿险公司的角度看,预定利率也是公司所要达到的最低投资收益率,否则,寿险公司的资金运用就会入不敷出,公司的资金流将会受到很大影响。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保险资金运用渠道不断拓宽,保险行业投资收益额也在逐年增加,近几年的平均增长率在20%左右。图2.62008-2014年中国保险公司投资收益额及增长率13万方数据 根据现有的政策法规,保险资金可以在境内、境外实现资产配置,为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提供了较大的便利,保险公司可以根据各自的投资策略,组合运用各种投资计划,实现投资收益最大化。多样化的资金运用方式降低了保险资金的风险,也为保险公司实现稳定的投资收益率提供了可能。2.5我国寿险预定费率改革进程我国寿险预定利率大致经过了从自由浮动,到严格监管,再到缓慢松绑的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自由浮动阶段。中国的寿险业在1997年以前,都处于起步阶段,此时,由于缺乏专门的监管机构及监管法律,对寿险业各方面的监管都还不到位,寿险业在金融业中所占的比重也较小,保险资金的运用渠道也有限,寿险的各项精算假设还不成熟,因此,对寿险业的预定利率,主要由各寿险公司根据同时期的存款利率而设定,因此,这一阶段的寿险产品预定利率也较高,最高达到了10%,甚至高于同期银行存款利率,在这一阶段所售卖的产品,也给寿险公司积累了大量的利差损风险。预定利率与一年期存款利率比较12.00%10.98%10.00%10%9%9.18%8.80%8.00%7.47%7.50%6.50%6.00%5.67%5.22%4.77%4.50%4.50%4.00%3.78%2.00%2.50%2.25%2.50%1.98%2.50%2.25%0.00%月月月月月月月月月月月月月月月月月月月月月月月月月7171717171717171717171717年年年年年年年年年年年年年年年年年年年年年年年年年1992199319931994199419951995199619961997199719981998199919992000200020012001200220022003200320042004存款利率预定利率图2.7预定利率与一年期存款利率比较第二个阶段:严格监管阶段。这一阶段的特点是保监会的监管力度加大,各项监管法规逐渐成熟,监管也更加严格。从20世纪末开始,中国的经济一直保持较高的发展速度,与经济联系紧密的寿险业也在快速发展中急剧膨胀。但在这一时期,中国经济在进步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也阻碍了寿险业的良好稳定发展。14万方数据 在1996年到1997年的短短一年多时间内,中国的存款利率就由10.98%下降到5.67%,利率快速下降对寿险业的冲击无疑是巨大的,保险资金的投资渠道不健全,主要还是投向银行存款,寿险公司的利差损风险加大,面临着市场的考验。为了尽可能降低寿险公司的利差损,防止出现大规模的公司倒闭现象,央行规定寿险预定利率在4%到6.5%之间。但是,这并没有阻止利率的继续下滑,到1999年6月,中国的一年期存款利率已经下降到2.25%,保险公司所面临的利差损问题进一步扩大,保监会审时度势,从保证中国寿险业的长期稳定发展的角度,决定自1999年6月10日起,开始实行2.5%的预定利率管制,自此,中国的寿险市场开始了长达15年的2.5%的预定利率管制。预定利率与一年期存款利率比较4.50%4.00%3.87%3.50%3.60%3.50%3.25%3.25%3.00%3%3%2.75%2.50%2.52%2.50%2.25%2.00%1.50%1.00%0.50%0.00%存款利率预定利率图2.8预定利率与一年期存款利率比较第三个阶段:缓慢松绑阶段。从2007年开始,金融市场化提上了日程,利率市场化渐入正轨,寿险预定费率改革也随之进入启动模式。2004年到2008年的短短四年间,一年期存款利率经历了连续八次上调,由2.25%上调到3.87%,同时期,中国的金融市场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种高利率、低风险、灵活度高的理财产品横空出世,不断冲击着存款、保险等传统理财渠道,面对风云变化的金融市场格局,寿险产品2.5%的预定利率管制渐渐已不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急需进行改革以增强寿险产品的竞争力。2007年,保监会认为我国寿险市场预定利率市场化的理论基础已经具备,开始进行利率市场化试点。紧接着,试点范围、领域不断扩大,2008年6月,保监会开启农村小额人身险的改革试点,于九个省份同时进行;同时,恒安标准人寿、中国人寿等多家寿险公司开启在天津滨海新区的补充养老保险改革试点。在以上改革试点的基础上,保监会进行了充分的调研和专家论证,在201015万方数据 年7月,决定在寿险业实行全面的预定费率改革,此后,中国寿险市场的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2013年6月,保监会项俊波主席指出,中国寿险市场2.5%的预定利率低于同期存款利率,这给保险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障碍,也不利于保险参与社会建设,保监会接下来的工作重点是全面推动预定利率市场化。两个月后,保监会对寿险业实行全面的预定费率改革,2.5%的预定利率管制首先被放开,由各保险公司开始自行确定费率。此后,在2015年,保监会相继放开了万能险、分红险的预定利率管制,中国寿险业的预定费率改革初步完成。16万方数据 第3章效率及效率评价方法3.1效率及相关内涵3.1.1效率的概念效率是经济学的一个基本概念,对效率的定义也非常多。经济学家萨缪尔森认为,经济学是研究资源配置的科学,效率就是在生产可能想性边界上使资源得到效用最大化的状态。但是对于生产可能性边界的界定比较困难,国内经济学家樊纲认为,效率资源配置所带来的消费者和生产者的效用之和。保险公司的效率是指保险公司配置其所能掌控的资源的效力,是投入与产出的比较。通过对保险公司经营效率的研究,可以评测保险公司的发展潜力,是比较重要的评价指标。3.1.2效率的相关内涵英国经济学家Farrell建立了现代公司效率研究的基础,他认为,公司效率包括两部分:一是技术效率,二是配置效率。技术效率可以从两个角度去理解,一个是增加产出的能力,一个是节约要素的能力。技术效率取值为0-1,当为1时,表示企业有效率,当小于1时,表示企业无效率,也就是生产没有达到效率最大化,存在改进的空间和可能。配置效率侧重于对要素投入比例的控制,是指在要素价格给定的情况下,企业所能选择的要素最优配置比例,配置效率可以衡量企业利用要素的能力和对要素的有效使用情况。Farrell对公司效率的研究奠定了当今效率研究的基础,但其理论假设也存在一定的漏洞,Farrell的效率理论是在企业规模效益不变的情况下,对企业的各项指标进行静态分析,忽视了企业规模效益的影响及未来改进的可能性。此后,经济学家Banker,Charnes和Cooper打破了规模效益不变的假设,在考虑企业规模效益因素的基础上,将企业的技术效率分为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纯技术效率是指在一定的企业规模水平下,由于企业的管理和技术水平所带来的资源利用率。纯技术效率值为1,代表企业能有效利用现有的管理和技术要素;纯技术效率值小于1,代表现有的管理、技术等生产要素没有产生最大效率,17万方数据 存在资源的浪费,需要改进。规模效率是指在当前的管理和技术水平下,企业的规模所能利用资源的能力,是对企业当前生产规模的一种衡量。如果企业的规模效率值是1,代表企业在当前的管理和技术水平下,当前的企业规模能有效利用现有的资源进行生产,当前的企业规模是有效率的;如果企业的规模效率值小于1,代表企业当前的生产规模不能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组织生产,存在着资源的浪费,需要对现有的规模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优的规模进行生产。3.2效率评价方法对公司经营效率的评价,不同的评价体系各有各的特点,目前应用比较多,大家公认的研究方法是前沿分析法。其基本原理是根据所有的投入产出值,确定公司的投入产出边界,从而可以确定企业最有效率的生产状态,最终测算出企业的生产效率。前沿分析法以分析过程是否需要参数分为参数法和非参数法两种。参数分析法是在分析开始前首先确定一个效率函数,然后根据已有的投入产出值确定效率函数的参数值,据此测算给出值的公司效率。非参数分析法不需要事先确定效率函数,具有更大的灵活性。正是由于非参数分析法本身具有的灵活性和方便性,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其中的数据包络分析法具有很多其他分析方法所没有的特点和优势,更适合对寿险公司的效率进行研究,因此,本文采用此方法进行来研究寿险公司经营效率。3.2.1数据包络分析法的简单介绍数据包络分析法,也被称为DEA(DataEnvelopmentAnalysis的简称)方法,是一种相对效率研究方法,该方法的基本原理是在所设定的决策单元内,在所有的输入数据中找到一个效率最高值,然后将决策单元内的其他单位效率值同这个最高值进行比较,从而确定哪些单位是有效率的,哪些单位是无效率的。数据包络分析法最早可以追溯到1957年Farrell的研究文章中,此后,经济学家Rhodes,Charnes和Cooper三人对Farrell的数据包络分析法进行了完善,此后,不断有经济学家对数据包络分析法进行了不同方面的调整,使其更适合效率研究。18万方数据 3.2.2数据包络分析法的模型建立(1)技术效率的计算假设(j=1,2···,n)代表第j个决策单元,(i=1,2···,m)代DMUjXjxij表投入矩阵,Yjyrj(r=1,2···,s)代表产出矩阵,v代表投入权重向量,u代T表产出权重向量。对于特定的决策单元DMU0,其投入为vX0,产出为TTuY0uY0,记h0T代表特定决策单元DMU0的效率函数,且介于0到1vX0之间,数值越大,代表越有效率。通过对求解的线性变换,可以得到h0minnXXjj0j1nYY(3.1)jj0j1j0,jn1,2,,E根据此约束条件,计算出来的θ值即为该企业的总技术效率值,则1-θ就是企业所浪费掉的效率值。(2)纯技术效率的计算经济学家Banker,Charnes和Cooper三人将总技术效率表示为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乘积。为了计算规模效率,必须对以上计算总技术效率的模型进行调整,将规模报酬不变的假设调整为规模报酬可变,同时,引入凸性假设,就可以计算企业的纯技术效率。e代表单位向量,在eλ=1的约束条件下,以上计算总技术效率的模型就变为:minnXXjj0j1n(3.2)YYjj0j1e1j0,jn1,2,,E19万方数据 据此解出来的最优解λ即为纯技术效率值。(3)规模效率的计算由以上计算步骤可以看出,总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由(1)、(2)两步分别得出了企业的总技术效率和纯技术效率,企业的规模效率也就随之确定。通过以上三个步骤的计算,可以分别得到企业的总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三个效率值是对企业不同方面利用资源有效程度的测量,为后续的研究与分析提供了可能。20万方数据 第4章寿险预定费率改革对保险公司经营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4.1指标的选取国内外学者对保险公司效率的研究较多地采用了数据包络分析模型,这也为本文提供了良好的借鉴,从上文数据包络分析法的建模过程可以看出,对模型输出结果影响较大的因素的投入变量与产出变量的选取,本文借鉴了以下文献的变量选取方法,希望本文的研究能更准确地测量出寿险公司的经营效率。表4.1部分文献中保险公司效率研究采用的投入指标与产出指标作者时间投入产出Cummins,1999总公司劳动力、代理劳保险金支付额、准备金增Tennyson,动、实物资本,金融资加额Weiss本Diacon2002资本、负债、技术性准保费收入、投资收益备金、营业费用黄薇2008员工人数、实收资本、保费收入、总投资资产、各准备金项目已发生给付和准备金变动张弛2012从业人数、所有者权益、准备金、赔付支出营业费用支出孙绪华,陈2014职工人数、费用支出、保费收入、投资收益磊总资本胡宏兵,李2014职工人数、资本、经营保费收入、净利润文华等支出4.1.1投入指标的选取根据上表,可以看出,经济学家在研究保险公司的经营效率时,投入指标的21万方数据 选取原则普遍为劳动力、费用与资本,本文也从这三个角度出发,选取以下指标作为投入指标:1.职工人数。数据来自于《中国保险年鉴》中各保险公司人员结构中的的总人数。2.费用支出。对于寿险公司而言,费用支出主要用于涵盖公司经营各部门的日常管理费用支出、保单管理费用支出、代理人的佣金支出等,数据来自于《中国保险年鉴》中各保险公司损益表中的其他业务成本、手续费及佣金支出、业务及管理费三项的合计。3.资本。包括负债资本和权益资本。负债资本主要用于覆盖寿险企业经营过程中所带来的长期负债、应付保单红利和赔款支出、计提的准备金支出等,数据也来自于《中国保险年鉴》中各保险公司的对应项目。4.1.2产出指标的选取寿险公司的主要社会职能是社会保障,进行风险管理,是将个人遇到的风险事件通过保单进行资源的重新配置,达到同类风险汇聚,降低个人风险的目的,因此,寿险公司的风险管理是其主要职责之一;同时,寿险作为长期的规划,其使用投保人的资金也是有成本的,对于受益人来讲,无论是保险赔付,还是保单红利都要求保险公司对所收集的保费进行合理的运用与规划,以提高投资收益水平,实现最大效益。因此,本文利用以下两个产出变量指标:1.已赚保费。很多文献选取保费收入作为对产出指标的衡量变量,本文认为,用已赚保费替代保费收入更加合理,单纯的利用保费收入指标没有考虑分保等业务的影响,已赚保费可以充分衡量寿险公司实际业务量的变化,比较科学的衡量了寿险公司的产出,数据来源于《中国保险年鉴》中各保险公司损益表的已赚保费项。2.投资收益。寿险公司的投资收益是其资金运用的最直接体现,也是保单持有人所享有的保单红利来源,对于寿险公司增强其市场竞争力具有很直接的作用,本文所选取的数据来自于《中国保险年鉴》中各保险公司损益表中的投资收益项。4.2样本的选取为了尽可能多的选择样本寿险公司进行研究,同时也使选取的样本寿险公司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文确定了以下四个原则,进行后续的样本选取工作:22万方数据 1.样本寿险公司数据的可获得性。选取样本寿险公司是为进行后续研究工作打基础,因此必须要考虑到样本寿险公司数据的可获得性,只有能够取得样本公司的数据,我们的研究工作才能开展,实证研究部分也才有意义。在本文中,样本公司的数据主要是上文提到的投入与产出数据的完整性,这些数据都可以在《中国保险年鉴》或各个公司公开的年报中进行查询。2.样本寿险公司的代表性。样本寿险公司必须在所有权结构、公司规模、产品结构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从个体的变化能看出整个寿险行业的变化。因此,样本寿险公司必须能够代表寿险行业进行后续的研究与效率评价,这样的样本选取才具有意义。3.样本寿险公司经营的稳定性。寿险公司作为一种特殊的公司,其经营具有自身的特点,由于前期成本投入与公司的成长性,一般的寿险公司需要运营7-8年才会产生盈利。另外,部分寿险公司某一年度由于其占有资源的特殊性,业务会出现大规模的增长,公司业务的异常波动也会对保险公司的经营效率测定产生较大影响,从而会造成对整体寿险行业效率的影响,在选取样本寿险公司时,必须慎重考虑保险公司各项指标的可能性和真实性,对具有异常波动数据的公司进行合理的删除与调整。4.样本寿险公司的同质性。由于数据包络分析的研究是对相对效率的研究,因此样本寿险公司必须具有可比性。对于不具有可比性的寿险公司,如经营范围不同、业务不同的保险公司进行剔除。根据以上四个原则,查询保监会网站,我们在所有的寿险公司中,根据同质性的原则,首先剔除了类似于中国人寿养老公司等专业公司。其次,考虑到样本寿险公司经营的稳定性,我们选取公司2008-2014年的数据进行分析,因此将类似于吉祥人寿、珠江人寿、东吴人寿等运行时间不长的公司进行了剔除;同时,将类似于合众人寿等保费收入部分年份浮动较大的公司进行了剔除。最后,考虑到样本寿险公司的代表性,我们根据保费收入占市场份额的比例,选取了市场份额排名靠前的保险公司,同时,由于外资保险公司普遍市场份额占比较低,因此,适当增加了外资寿险公司的比例。最终挑选出32家寿险公司组成本文研究的样本寿险公司,其中中资17家,合资的15家。这32家寿险公司的市场份额达到了2014年市场份额的90%以上,因此他们的效率变动足以反映中国寿险市场效率的整体变动情况。需要说明的是,根据《中国保险年鉴》无法查明平安人寿的职工人数,但平安人寿作为中国保险市场不可或缺的巨头,其经营效率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参考其他文献的处理方法,本文采用《中国保险年鉴》中平安集团的人数作为平安人寿的职工人数数据。23万方数据 表4.232家样本寿险公司基本情况序号公司名称成立时间公司性质1光大永明人寿保险有限公司2002中资2国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2007中资3华夏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2006中资4建信人寿保险有限公司1998中资5民生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2002中资6生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2002中资7太平人寿保险有限公司2001中资8泰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1996中资9天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2000中资10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1996中资11幸福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2007中资12阳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2007中资13英大泰和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2007中资14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1988中资15中国人民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2005中资16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2003中资17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1991中资18北大方正人寿保险有限公司2002合资19工银安盛人寿保险有限公司1999合资20华泰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2005合资21交银康联人寿保险有限公司2000合资22陆家嘴国泰人寿保险有限责任公司2005合资23信诚人寿保险有限公司2004合资24长生人寿保险有限公司2003合资25招商信诺人寿保险有限公司2003合资26中德安联人寿保险有限公司1998合资27中航三星人寿保险有限公司2005合资28中荷人寿保险有限公司2002合资29中宏人寿保险有限公司1996合资30中新大东方人寿保险有限公司2006合资31中意人寿保险有限公司2002合资24万方数据 32中英人寿保险有限公司2003合资4.3效率分析利用DEAP2.1软件对32家样本寿险公司2008年-2014年的经营数据进行分析,得到如下运算结果:4.3.1技术效率分析表4.3样本寿险公司2008-2014年技术效率保险公司200820092010201120122013均值2014光大永明人寿保险1.0000.4871.0000.9611.0001.0000.9080.871有限公司国华人寿保险股份0.7521.0001.0000.9711.0000.6760.9001.000有限公司华夏人寿保险股份1.0000.8160.7430.7640.8640.9040.8490.916有限公司建信人寿保险有限0.9250.9300.9030.8311.0001.0000.9321.000公司民生人寿保险股份0.7640.7490.6470.8310.8650.7940.7750.387有限公司生命人寿保险股份0.6700.7130.9861.0001.0000.9740.8910.994有限公司太平人寿保险有限0.6870.6830.9820.9330.9390.8760.8500.301公司泰康人寿保险股份1.0001.0001.0001.0000.8340.9890.9710.642有限公司天安人寿保险股份0.9531.0000.8100.8681.0000.8800.9190.359有限公司新华人寿保险股份1.0000.6430.6930.8860.9641.0000.8641.000有限公司幸福人寿保险股份0.7501.0000.9340.9450.7080.6960.8390.403有限公司25万方数据 阳光人寿保险股份0.9900.7321.0001.0000.9610.9390.9370.636有限公司英大泰和人寿保险1.0001.0001.0001.0001.0001.0001.0000.343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平安人寿保险1.0001.0000.8580.8880.7670.8710.8970.460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人民人寿保险1.0000.9491.0001.0001.0001.0000.9921.000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人寿保险股份1.0001.0001.0001.0001.0001.0001.0001.000有限公司中国太平洋人寿保0.9811.0000.9700.9680.9020.9420.9610.619险股份有限公司北大方正人寿保险0.5600.4740.6910.7100.7161.0000.6920.406有限公司工银安盛人寿保险1.0000.4100.4970.4850.9391.0000.7220.900有限公司华泰人寿保险股份0.8300.9991.0000.8870.8610.8290.9011.000有限公司交银康联人寿保险1.0001.0001.0000.9210.6510.9280.9171.000有限公司陆家嘴国泰人寿保0.7060.8340.9851.0001.0001.0000.9210.421险有限责任公司信诚人寿保险有限0.8010.6000.7670.7290.8750.8760.7750.817公司长生人寿保险有限0.6290.1930.4320.6080.6370.6300.5220.197公司招商信诺人寿保险0.1631.0000.9690.9201.0000.8960.8251.000有限公司中德安联人寿保险0.3170.6050.6410.9340.8780.7060.6800.755有限公司中航三星人寿保险0.4840.5381.0001.0000.8080.9020.7890.508有限公司中荷人寿保险有限0.8331.0001.0001.0000.9670.8700.9450.57126万方数据 公司中宏人寿保险有限0.4940.7260.7041.0000.7310.8080.7440.365公司中新大东方人寿保0.4820.2220.5160.4650.8230.6120.5200.449险有限公司中意人寿保险有限0.8121.0001.0001.0000.9580.9470.9530.823公司中英人寿保险有限0.7581.0001.0001.0000.9090.8370.9170.459公司均值0.7920.7910.8670.8910.8920.8870.8530.675从样本寿险公司的技术效率数据看,2008年-2013年的平均技术效率为0.853,这说明在寿险公司之前的经营中,技术效率较高,只有不到15%的效率浪费,但仍有提升改进的空间。从表中可以看出,中资寿险公司的技术效率普遍要比合资的要高,中资寿险公司经营更加稳定。2008年-2013年,32家样本寿险公司的年平均技术效率值分别为0.792、0.791、0.867、0.891、0.892、0.887,技术效率整体上处于上升的阶段,寿险业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的经营更加稳定,对抗经济风险的能力得到加强。2014年,也就是寿险预定费率改革施行后的第一年,32家样本寿险公司的技术效率平均值迅速下降为0.675,这一方面是寿险预定费率改革对不同寿险公司影响程度不同,部分中小型寿险公司经营效率低下;另一方面也看出寿险预定费率改革导致了寿险业整体的效率下降。在32家样本寿险公司中,英大泰和、中国人寿两家寿险公司在2008年-2013年的6年间,全部表现为有效;效率排名前十的寿险公司中,7家是中资寿险公司,只有中意、中荷、陆家嘴国泰三家合资寿险公司,且分别位列第6、7、10位。合资寿险公司的技术效率优势并不是十分明显,中资寿险公司更能适应中国寿险市场发展的需要,表现良好。相较于2008年-2013年技术效率的平均值,2014年,有12家保险公司的技术效率要高于2008年-2013年的平均值,其中中资和合资的公司各占6家;19家保险公司的技术效率值要低于2008年-2013年的平均值,其中中资寿险公司10家,合资寿险公司9家;只有中国人寿一家保险公司技术效率值保持稳定在1的水平。此外,在所有样本中,英大泰和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的技术效率值变化最大,相较于2008-2013年的平均值下滑了0.657。27万方数据 4.3.2纯技术效率分析表4.4样本寿险公司2008-2014年纯技术效率保险公司200820092010201120122013均值2014光大永明人寿保险1.0000.5291.0000.9791.0001.0000.9180.898有限公司国华人寿保险股份0.8291.0001.0000.9991.0000.6800.9181.000有限公司华夏人寿保险股份1.0000.8240.7520.7840.8651.0000.8710.972有限公司建信人寿保险有限0.9270.9340.9150.8501.0001.0000.9381.000公司民生人寿保险股份0.7881.0000.6490.8370.8660.7950.8230.425有限公司生命人寿保险股份0.7510.7140.9951.0001.0001.0000.9101.000有限公司太平人寿保险有限0.7980.8251.0001.0001.0001.0000.9370.303公司泰康人寿保险股份1.0001.0001.0001.0000.9991.0001.0001.000有限公司天安人寿保险股份1.0001.0001.0000.9611.0000.8860.9750.487有限公司新华人寿保险股份1.0000.8000.8810.9601.0001.0000.9401.000有限公司幸福人寿保险股份0.7931.0000.9380.9610.7130.7120.8530.475有限公司阳光人寿保险股份1.0000.7771.0001.0001.0001.0000.9630.637有限公司英大泰和人寿保险1.0001.0001.0001.0001.0001.0001.0000.517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平安人寿保险1.0001.0001.0001.0000.9881.0000.9981.000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人民人寿保险1.0001.0001.0001.0001.0001.0001.0001.00028万方数据 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人寿保险股份1.0001.0001.0001.0001.0001.0001.0001.000有限公司中国太平洋人寿保1.0001.0001.0001.0000.9610.9970.9930.834险股份有限公司北大方正人寿保险0.6640.6910.8190.8270.9721.0000.8290.809有限公司工银安盛人寿保险1.0000.5410.5250.4940.9591.0000.7530.903有限公司华泰人寿保险股份0.8311.0001.0000.8880.8670.8440.9051.000有限公司交银康联人寿保险1.0001.0001.0001.0001.0001.0001.0001.000有限公司陆家嘴国泰人寿保0.7511.0001.0001.0001.0001.0000.9591.000险有限责任公司信诚人寿保险有限0.8170.6090.7680.7320.8750.8920.7820.843公司长生人寿保险有限1.0000.7170.8760.9451.0001.0000.9231.000公司招商信诺人寿保险0.2381.0001.0001.0001.0000.9390.8631.000有限公司中德安联人寿保险0.3300.6830.6560.9430.9520.7230.7151.000有限公司中航三星人寿保险0.9521.0001.0001.0001.0001.0000.9921.000有限公司中荷人寿保险有限0.8341.0001.0001.0001.0000.8810.9530.742公司中宏人寿保险有限0.5060.7530.7091.0000.7410.8120.7540.440公司中新大东方人寿保1.0000.7260.8240.9191.0000.8880.8931.000险有限公司中意人寿保险有限0.9861.0001.0001.0001.0001.0000.9980.852公司29万方数据 中英人寿保险有限0.8391.0001.0001.0000.9190.8400.9330.532公司均值0.8640.8790.9160.9400.9590.9340.9150.833在32家样本寿险公司中,2008年-2014年,包含国寿在内的5家保险公司的纯技术效率值稳定为1,这5家保险公司在技术效率的结果分析中,表现也比较优秀。类似于技术效率,2014年,英大泰和寿险公司的纯技术效率出现了大幅下滑,下降了0.483。2008年-2013年,样本寿险公司的整体纯技术效率均值为0.915,这说明寿险市场的纯技术效率还是有效的,只是导致了0.085的无效率。2008年-2013年,样本寿险公司年纯技术效率均值分别为0.864、0.879、0.916、0.940、0.959、0.934,与技术效率类似,纯技术效率整体上呈现上升趋势,越来越有效。2014年,32家样本寿险公司的纯技术效率均值为0.833,相较于2013年下降了0.101,纯技术效率整体上下降。相较于2008年-2013年纯技术效率的平均值,2014年,有13家保险公司的纯技术效率值出现了下降,其中中资寿险公司8家,合资寿险公司5家,下降幅度最大的是太平人寿,下降了0.634;有15家保险公司的纯技术效率值出现了上升,其中中资寿险公司6家,合资寿险公司9家;泰康、中国人寿、人民人寿、交银康联4家寿险公司的纯技术效率值稳定为1,没有发生任何变化。4.3.2规模效率分析表4.5样本寿险公司2008-2014年规模效率保险公司200820092010201120122013均值2014光大永明人寿保险1.0000.9211.0000.9821.0001.0000.9840.970有限公司国华人寿保险股份0.9081.0001.0000.9721.0000.9940.9791.000有限公司华夏人寿保险股份1.0000.9900.9880.9740.9990.9040.9760.942有限公司建信人寿保险有限0.9990.9960.9870.9781.0001.0000.9931.000公司民生人寿保险股份0.9690.7490.9970.9930.9990.9990.9510.911有限公司生命人寿保险股份0.8910.9990.9911.0001.0000.9740.9760.99430万方数据 有限公司太平人寿保险有限0.8600.8280.9820.9330.9390.8760.9030.993公司泰康人寿保险股份1.0001.0001.0001.0000.8350.9890.9710.642有限公司天安人寿保险股份0.9531.0000.8100.9031.0000.9930.9430.737有限公司新华人寿保险股份1.0000.8040.7870.9230.9641.0000.9131.000有限公司幸福人寿保险股份0.9451.0000.9960.9830.9930.9780.9820.848有限公司阳光人寿保险股份0.9900.9421.0001.0000.9610.9390.9720.998有限公司英大泰和人寿保险1.0001.0001.0001.0001.0001.0001.0000.663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平安人寿保险1.0001.0000.8580.8880.7760.8710.8990.460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人民人寿保险1.0000.9491.0001.0001.0001.0000.9921.000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人寿保险股份1.0001.0001.0001.0001.0001.0001.0001.000有限公司中国太平洋人寿保0.9811.0000.9700.9680.9390.9450.9670.742险股份有限公司北大方正人寿保险0.8440.6860.8440.8590.7371.0000.8280.502有限公司工银安盛人寿保险1.0000.7580.9470.9820.9791.0000.9440.997有限公司华泰人寿保险股份0.9980.9991.0000.9990.9930.9820.9951.000有限公司交银康联人寿保险1.0001.0001.0000.9210.6510.9280.9171.000有限公司陆家嘴国泰人寿保0.9400.8340.9851.0001.0001.0000.9600.421险有限责任公司31万方数据 信诚人寿保险有限0.9810.9850.9990.9961.0000.9820.9900.969公司长生人寿保险有限0.6290.2690.4930.6430.6370.6300.5500.197公司招商信诺人寿保险0.6841.0000.9690.9201.0000.9540.9211.000有限公司中德安联人寿保险0.9630.8860.9770.9900.9220.9760.9530.755有限公司中航三星人寿保险0.5080.5381.0001.0000.8080.9020.7930.508有限公司中荷人寿保险有限0.9991.0001.0001.0000.9670.9880.9920.770公司中宏人寿保险有限0.9760.9640.9931.0000.9870.9950.9860.830公司中新大东方人寿保0.4820.3060.6260.5060.8230.6890.5720.449险有限公司中意人寿保险有限0.8241.0001.0001.0000.9580.9470.9550.966公司中英人寿保险有限0.9041.0001.0001.0000.9890.9960.9820.863公司均值0.9130.8880.9440.9470.9330.9510.9290.8162008年-2013年,32家样本寿险公司的规模效率值平均为0.929,以此数值代表行业的平均水平,寿险行业的规模效率平均值比较有效率,并且各家保险公司的规模效率值比较稳定,整体在0.9左右。2008年-2013年,32家样本寿险公司的规模效率年均值分别为0.913、0.888、0.944、0.947、0.933、0.951,寿险业整体规模效率值稳中有升,变化不大;2014年,样本寿险公司的平均规模效率值为0.816,相较于2013年下降了0.135,规模效率优势开始下降,寿险预定费率改革所带来的保险市场规模增长,保险市场的整体规模需要扩大以适应利率市场化的影响。对比2008年-2013年规模效率各家保险公司的平均值,2014年,有19家保险公司的规模效率值出现了下降,其中中资9家,合资10家;有12家保险公司的规模效率值出现了上升,其中中资寿险公司7家,合资寿险公司5家;只有中国人寿1家公司的规模效率值稳定为1。32万方数据 4.4寿险预定费率改革对保险公司经营效率影响的分析结论根据以上寿险预定费率改革前后样本公司的效率测算结果,本文做进一步的分析,确定寿险预定费率改革对保险公司影响的途径,以期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更好地适应寿险预定利率市场化,提高保险公司的经营效率。4.4.1基于不同类型效率的公司差异整体上看来,寿险预定费率改革导致了寿险业整体效率下降,2008年-2013年平均技术效率为0.853,说明有将近15%的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有浪费现象;2014年,这一数值下降到0.675,降幅达到了20%。将技术效率分解为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之后,发现2008年-2013年,纯技术效率表现出上升趋势,而规模效率更多的表现出稳定趋势。纯技术效率方面,大型的中资寿险公司,如泰康、中国人寿、新华等,和大型的合资寿险公司,如招商信诺、中航三星等都呈现出有效,小型的寿险公司相对来说,效率较低;在规模效率方面,这些公司的规模效率也较高。2014年,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都实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纯技术效率由2013年的0.934下降到了2014年的0.833;规模效率由2013年的0.951下降到了2014年的0.816。寿险预定费率改革后,保监会不再对寿险产品实行严格的费率管制,预定利率提高,寿险产品价格下降,虽然会出现一定的退保,但由于寿险投资的特殊性,对于投保人来说,退保所带来的经济损失远远大于继续持有所多缴的保费,因此大部分人还是选择继续持有保单;另一方面,寿险产品价格下降所带来的寿险规模的增长速度较大,2014年,寿险公司实现原保费收入12690.28亿元,同比增长18.15%,相比于2013年的同比增长7.86%,可以看出,寿险预定费率改革所带来的规模效益还是非常明显的,寿险公司应通过调整经营规模,以实现规模效率最优,更好地利用改革所带来的效率红利。4.4.2基于不同类型公司的效率比较基于寿险公司在市场份额及性质方面的考虑,本文将首先公司分为以下三类:大型中资寿险公司、中小型中资寿险公司、合资寿险公司,通过对比分析,发现三类公司在效率水平上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包括中国人寿在内的7家大型中资寿险公司在2008-2013年的技术效率平均值为0.933,远远超过了寿险业的整体均值0.853;即使是在实行改革后的201433万方数据 年,这7家仍高于行业的整体水平。各公司间的横向差距较小,说明大型寿险公司不只是在市场份额上占据优势地位,在经营效率上也存在一定的优势,能够长期稳健经营。中小型中资寿险公司的经营效率较高,2008-2013年平均技术效率为0.895,略高于2008-2013年行业的平均水平;而2014年,中小型中资寿险公司的技术效率平均值为0.540,低于全行业的平均水平。中小型寿险公司在改革后可以利用自身的灵活优势,实现保费收入的快速递增,类似于建信人寿、华夏人寿在2014年都实现了保费收入的快速增长,其规模效率值近年来也一直较高。合资寿险公司的技术效率整体要低于行业的平均水平,2008-2013年,合资寿险公司的技术效率平均值为0.788,各寿险公司间的差距不大,稳定在0.8左右,纯技术效率均值较高,规模效率均值较低,这极大地制约了合资寿险公司的效率;2014年,合资寿险公司的技术效率水平均值为0.645,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都不同程度的实现了下降,改革对合资寿险公司的影响比较显著。4.4.3寿险预定费率改革对保险公司经营效率的影响寿险预定费率改革对寿险业有很大的影响,2008-2013年,行业的整体技术效率年平均值分别为0.792、0.791、0.867、0.891、0.892、0.887,可以看出,在2010年行业的整体技术效率实现了比较大的变化,但整体上2008-2013年的6年间,行业的整体水平维持在0.8左右,而实行预定费率改革后的第一年,2014年的行业平均技术效率均值下降为0.675,可见寿险预定费率改革对效率水平的影响非常大。寿险预定费率改革对合资公司的影响最大,其次是中小型中资寿险公司,大型中资寿险公司得益于完善的风险管理能力和既有的市场规模,在改革后的第一年经营效率值变化不是很大,在适应预定费率改革后的市场上,大型中资寿险公司表现出更好的适应性。在对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的分析中,规模效率的下降更为明显,由2013年的0.951迅速下降为2014年的0.816;纯技术效率的下降幅度也比较大,由2013年的0.934下降为2014年的0.833。在面对预定费率改革后的寿险市场中,寿险公司既要从公司经营技术角度,更要从公司规模角度进行调整,以适应改革后的市场变化,防止经营效率的继续下降。34万方数据 4.5寿险公司经营效率的影响因子分析在对样本寿险公司寿险预定费率改革前2008-2013年的经营数据与寿险预定费率改革后2014年的经营数据进行效率的对比分析后发现,寿险预定费率改革对寿险公司的经营效率影响作用非常明显,但对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寿险公司影响作用是不同的,本文接下来的研究将会对寿险预定费率改革对寿险公司经营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进一步分析,从而确定寿险预定费率改革的影响机制。4.5.1寿险公司经营效率影响因子的假设根据经济学理论,对公司经营效率影响比较大的因素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环境、公司自身以及宏观经济。企业所处的地理位置、行业环境等环境因素以及国家的经济走势、经济政策等宏观经济因素都会对企业的经营效率产生影响,但这些因素在进行定量分析时,不方便进行相关的数据测量,并且这些因素一般来说,对于所有的同行业公司来说是相同的,因此,本文主要从公司自身因素的角度出发进行分析,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处理方法,作出如下假设:公司规模、营业费用率、投资收益率、人力资本、替代产品这五个因素影响寿险公司的经营效率。1.公司相对规模(A)。公司规模与公司占有并利用资源的能力是紧密相关联的,公司规模越大,其在市场中的影响力也越大,整合资源的能力也越大,公司的资源利用率也会越高,本文用公司的当年资产额占所有寿险公司当年资产总额的份额来表示公司的相对规模大小。2.营业费用率(OER)。由于公司所拥有的资源是有限的,公司的经营中投入的成本和获得的收益之间存在一个最佳比例,营业费用率过高或过低,都没有实现对公司所拥有资源的效用最大化,都存在改进的空间。本文用寿险公司当年营业支出对营业收入的比例来代表营业费用率。3.市场份额(MS)。市场是有限的,占有越多的市场份额,对市场的影响力也越大,也就越能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进行市场的开发和维护,产品的市场份额可以影响公司的品牌建设成本,对寿险公司的效率也会产生比较明显的影响,本文用寿险公司当年原保费收入占所有寿险公司原保费收入当年总和的比例来表示市场份额。4.人力资本(H)。一般认为,员工素质与运作效率成正比,员工素质高,就可以实现精简人员,提高公司整体效率的作用。本文用本科及以上学历员工占总员工的比例来表示人力资本因素。35万方数据 5.替代产品(S)。作为众多投资理财工具之一,寿险产品的需求还受到替代产品的影响,而寿险产品的预定利率在制定时的重要参考是一年期存款利率,自2013年寿险预定利率市场化后,大部分寿险公司的预定利率都高于一年期存款利率。因此,本文用加权一年期存款利率代表替代产品因素。4.5.2寿险公司经营效率影响因子模型的建立及结果分析在很多专家的文献中,Tobit模型被认为是比较好的效率影响因素分析模型。Tobit模型可以在被解释变量受限的情况下,对观察值采用回归分析,确定影响程度。本文对寿险公司效率的测定采用的是数据包络分析法,其测定出来的效率值取值范围为0-1,为进行影响寿险公司经营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需要将寿险公司的经营效率作为被解释变量,为了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解释变量却要取实际观测值,因此,本文选用Tobit模型对影响寿险公司经营效率的因素进行了回归分析。本文建立了如下的计量模型:TECAOERMSHS(4.1)12345其中,TE为上文中测算的各寿险公司DEA技术效率值,(i1,...,5)为回i归系数。根据已经建立好的Tobit模型,运用Eviews软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如下:VariableCoefficientStd.Errorz-StatisticProb.C-0.7026460.057597-12.199450.0000A89.170516.60142313.507770.0000OER0.5354140.0570449.3860500.0000MS87.254623.14379427.754560.0000H1.0465300.02825837.034350.0000S-3.7702281.089852-3.4593960.0005ErrorDistributionSCALE:C(7)0.0231750.00109521.166040.0000Meandependentvar0.902714S.D.dependentvar0.17568036万方数据 S.E.ofregression0.023492Akaikeinfocriterion-4.628955Sumsquaredresid0.120310Schwarzcriterion-4.522341Loglikelihood525.4430Hannan-Quinncriter.-4.585920Avg.loglikelihood2.345728Leftcensoredobs0Rightcensoredobs0Uncensoredobs224Totalobs224本文通过对模型结果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公司相对规模、市场份额、人力资本、营业费用率对寿险公司的经营效率影响显著,且公司效率与以上四个因素成正相关。对于寿险公司来说,一般情况下,资产越多,相对规模越大,其占有的资源也越多,对资源的整合能力也越强,也越能提高经营效率。市场份额对寿险公司的影响途径与相对规模类似,市场份额越大,公司竞争力也越大,对市场的影响程度也越大,公司可以凭借其所拥有的市场份额,降低经营成本,获得规模优势,促进效率的提高。寿险作为一种服务性消费品,消费者的从众心理较强,并且寿险产品的缴费期限一般长达几年甚至几十年,消费者的品牌依赖度也较高,因此,那些占有较大市场份额,相对规模较大的公司可以享受较多的规模优势。寿险公司的员工学历越高,劳动效率也较高,从而可以实现以较少的人力资源投入实现较大的产出,公司本科学历以上的员工越多,对经营效率的提高越有帮助。营业费用率对寿险公司的效率提高也起到正向作用,这说明我国寿险公司的营业支出在投入中所占的比重还没有实现最优,可以在一定范围内继续加大对营业费用的投入,在扩大规模的同时,提高经营效率。2.替代产品,即一年期存款利率与寿险公司的经营效率呈负相关,且影响显著。寿险预定利率市场化就是要将寿险产品的定价权下放给公司,从而可以由寿险公司根据市场来调节寿险产品的定价,在制定预定利率的过程中,重要的参考就是一年期存款利率。存款利率的提高,会吸引投资者的资金流转向银行储蓄,降低对寿险产品的需求,从而导致寿险公司经营效率的下降。实行寿险预定费率改革,就是要将最小化利率变化对寿险公司经营效率的影响,从而可以保证寿险公司的稳定经营,一直处于较高的经营效率之上,更好地发挥风险管理、社会保障的作用。37万方数据 第5章寿险预定费率改革的国际借鉴与启示5.1寿险预定费率改革的国际借鉴5.1.1英国的预定利率市场化虽然历史上英国曾对银行业实行过利率管制,但该国的监管机构对保险业的预定利率一直采取市场化的手段。英国的保险监管机构认为,保险公司不同于其他的金融机构,需要根据自身的情况设定保险产品费率,对保险产品预定利率的管制只会干扰保险市场的正常运营,因此,英国政府对于保险费率和保险条款,只要不触犯相关的法律法规,监管机构不予干涉。因此,英国的保险市场是最开放的市场,其注重对偿付能力的监管措施也得到了市场的良好反应,英国的保险市场一直是其他国家进行相关改革的借鉴。5.1.2美国的寿险预定费率改革美国的寿险业起步晚于英国,但发展速度却一直非常快,到了19世纪末,美国的寿险业达到了鼎盛时期,在这一时期,保险深度、保险密度等指标都达到了与英国持平的状态,但是寿险业的急剧膨胀也积累了大量的问题。美国的保险监管机构也意识到了这一问题,采取措施解决寿险运营中出现的问题,通过了著名的阿姆斯特朗法案,这也使得美国的寿险业在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中没有受到太大的冲击,姣好地保护了美国寿险业的良好发展。经济危机过后,监管机构意识到要对寿险业进行大规模的整顿,以加强寿险公司抵御风险的能力,保证寿险业的稳健发展。在加强对偿付能力的监管的同时,美国对寿险费率采取申报制度,也放松了对寿险的费率管制,促进寿险预定费率市场化,更多地通过强化对偿付能力的监管实现保险市场的稳健发展。5.1.3日本的寿险预定费率改革同世界上大多数保险市场的起步阶段一样,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日本的38万方数据 保险监管机构对寿险业实行的是严格的预定费率管制措施。日本的寿险业在20世纪70年代获得了巨大发展,高预定利率保单的大卖给日本的寿险公司积累了很大的问题,日本经济在利率市场化后,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变,高投资回报率行业一直没有出现,并且伴随着战后经济转型的压力,高利率政策并没有带来经济的发展,造成经济泡沫。而随着经济泡沫的破灭,经济增长缓慢,日本的高利率政策难以为继,低利率的出现导致之前大卖的高预定利率保单形成巨大的利差损,保险公司的预定费率改革也是势在必行。1996年4月1日,日本实行新的保险法,放松对寿险公司的预定费率管制,实行申报备案的寿险费率管制新政策。新的保险法实行后,各家保险公司并没有停止对保险产品预定利率的竞争,大量的高预定利率保单造成保险公司出现巨大的呆坏账,从而直接导致了多家保险公司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破产。日本的保险监管机构意识到,要使保险业获得良性发展,不能单靠费率改革,还要监管偿付能力。同时,日本的低利率时代也使保险公司认识到,高预定利率可能会带来保费规模的增长,但资金运用的风险也随之而增加,因此,日本的保险公司大多通过改善经营机制、创新产品等来提高分红,增强竞争力。5.2基于公司经营效率角度的寿险预定费率改革启示本文结合寿险公司经营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根据我国寿险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借鉴寿险预定费率改革的国际经验,给我国寿险公司提高经营效率提供了如下启示:1.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由于我国报市场起步晚、发展快,在经营管理方面积累了大量的问题,适逢寿险预定费率改革,可以在放慢脚步的状态中进行经营管理的调整,优化内部管理结构,整合现有资源,实现对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二次开发,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促进成本节约,保证公司在这场改革中充分利用资源,提高效率。寿险公司的经营要涉及到渠道、资产管理公司、再保险公司等,对资源整合的要求也比较高,需要寿险公司根据本公司的特点,相应地采取最优化的措施,保证各关联方能充分利用资源,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佳效率。2.加强内部交流,取长补短。中资寿险公司与合资寿险公司在经营效率上虽存在差距,但不明显,伴随金融市场化,保险业的对外开放程度也将逐步扩大,外资寿险公司的技术优势、管理优势也将在国内得到展现,中资寿险公司应提高风险意识,充分利用保险行业协会等行业组织加强内部沟通交流。在利率市场化、金融开放等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外资、民营资本加入到寿39万方数据 险行业的竞争中。对于新成立的寿险公司,要利用有限的资源,学习老公司的经营管理有效的地方;而对于老公司,也要学习新公司灵活配置、资源利用率高等优势,从而相互促进,提高整个行业的效率水平。3.注重人才培养,加强院校交流。保险业是一门专业能力比较强的学科,国内的院校开办保险专业起步较晚,保险公司与院校合作,既可以充分利用院校的研究资源,又可以促进保险业的发展,形成产、学、研的良性互动。另一方面,寿险公司应注重自身人才的培养建设,通过企业大学、网络培训等形式构建适合本公司发展所需要的培训体系,培养本公司的高级管理人才,提高经营效率。国内高等院校的保险学研究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保险方面的人才,他们在公司的各个岗位上积极利用所学,带动身边的工作人员充分利用保险公司的资源,在合作的基础上实现公司效益的最大化,提高了公司的经营效率。但是,最近几年能明显感觉出专门的保险人才的缺失,这就要求加强院校与保险公司的对接,实现人才培养与公司所需的相结合。4.调整产品结构。寿险的本质功能是社会保障,兼具投资理财的性质,但自2002年以来,寿险业的大部分市场份额由分红险占领,此外,万能险、投连险也颇受消费者的青睐,而这部分产品的保障功能要明显弱于传统的寿险。实行寿险预定费率改革后,伴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二胎政策的实行,对于老人、儿童群体的关注度提高,相应的养老、医疗、健康等问题逐渐显现,传统的保险产品可以很好的解决以上问题。寿险公司应积极抓住这一趋势,调整产品结构,开发更多的适合市场需要的保障性产品,让保险回归保障的本质。从2014年、2015年的保费收入数据看,传统寿险的保费收入比例已开始上升,理性的保险消费者已经开始关注对保险保障方面的作用,寿险公司应积极主动抓住这一趋势,合理开发适合新的市场需求的产品,更好地发挥保险的社会保障功能。5.加强风险管理,提高投资收益。寿险预定费率改革使得利差损和退保风险都提高了,这对寿险公司的投资收益要求也同时提高。寿险公司应积极适应寿险预定费率改革的影响,建立以偿付能力为核心的风险管理体系,保证公司的健康、有序发展。同时,寿险公司要积极运用多方面的投资渠道,利用国家的相关政策法规,提高综合投资收益率,一方面可以给消费者更多的投资收益;另一方面可以抵消利差损、退保等风险可能带来的损失,实现寿险公司的长期稳健发展。40万方数据 参考文献[1]白彩全等,中国财产保险公司经营效率评价及影响因素:基于CCR-BCC和Malmquist的DEA-Tobit模型[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5,13:18-30。[2]陈恳,迷失的盛宴——中国保险产业1919-2009[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70。[3]陈璐,我国保险公司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7,03:44-46。[4]窦元,日本寿险业发展驱动因素分析及对中国的启示[J],日本问题研究,2011,02:29-40。[5]郭金龙,人身保险费率政策改革的影响[J],西部金融,2013(10):22-24。[6]胡宏兵,李文华,赵文秀,基于三阶段DEA模型的中国保险业效率测评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14(4):78-89。[7]胡颖,叶羽钢,我国保险公司效率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0(4):28-34。[8]黄薇,风险视角下中国保险公司效率的实证研究——基于随机前沿分析方法[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12:111-123。[9]黄薇,基于风险考虑的保险公司效率评价模型构建[J],财经论丛,2008,05:63-68。[10]康卫华,寿险费率市场化对寿险公司的影响研究[J],上海保险,2014(10):40-45。[11]李杨琴,预定利率市场化及其对我国寿险业的影响研究[D],复旦大学,2011.[12]刘菲,聚焦寿险费率市场化[J],银行家,2013,10:88-89。[13]刘伟娜,基于DEA和Tobit模型的我国保险业的投资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山西财经大学,2011。[14]伦晓波,借鉴美、日经验完善我国寿险费率市场化监管制度[J],时代金融,2010,12:24-26。[15]王盼盼,寿险费率市场化背景下我国寿险产品结构研究[D],苏州大学,2015。[16]王荣荣,中国保险公司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山东大学,2006。[17]王稳,王东,寿险费率市场化改革[J],中国金融,2013(16):84-86。[18]吴诣民,李村璞,何静,基于DEA方法的中国保险公司效率评价[J],统计41万方数据 与信息论坛,2005,20(5):56-61。[19]阎海明,利率市场化背景下的寿险业经营应对思考[J],甘肃金融,2014,11:67-69。[20]张建鹏,李冰,寿险费率市场化改革及寿险业应对策略[J],新金融,2014,06:26-30。[21]张兰,“安全线”变成“绊马索”寿险费率市场化改革一触即发[J],中国金融家,2013,07:103-104。[22]赵桂芹,我国寿险公司效率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修正的两阶段数据包络分析方法[J],保险研究,2009,10:38-44。[23]朱俊生,中国保险费率市场化改革论纲[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3。[24]祝向军,寿险费率市场化的国际经验[J],中国金融,2014,09:40-41。[25]AndrewC.Worthington.MalquistIndicesofProductivityChangeinAustralianFinancialservices[J].JournalofInternationalFinancialMarket,InstitutionsandMoney,1999(9):306-327[26]Berger,A.,andHumphrey,D.,"EfficiencyofFinancialInstitutions:InternationalSurveyandDirectionsforFutureResearch,EuropeanJournalofOperationsRearch,1998,175-212.[27]Joskow,PaulL.Cartels,CompetitonandRegulationintheProperty–liabilityInsuranceIndustry[J].TheBellJournalofEconomicsandManagementScience,1973,4(2):375-427.[28]Tennyson,SharonL.EfficiencyConsequencesofRateRegulationinInsuranceMarkets[J].SocialScienceResearchNetwork,2007-3.[29]Yuengert,A.M.,TheMeasurementofEfficiencyinLifeInsurance:EstimateofaMixedNormal-gammaErrorModel,JournalofBankingandFinance1993,17:483-496.42万方数据 附录A图表目录图2.12014年个人业务保费收入构成...............................................................6图2.21998-2014年中国保险密度......................................................................9图2.31998-2014年中国保险深度......................................................................9图2.4中国与发达国家保险密度、保险深度对比..........................................10图2.52004-2015年中国寿险业原保费收入及增速........................................11图2.62008-2014年中国保险公司投资收益额及增长率................................13图2.7预定利率与一年期存款利率比较..........................................................14图2.8预定利率与一年期存款利率比较..........................................................15表2.12004-2015年中国寿险公司数量及市场集中度(单位:家,%).....12表4.1部分文献中保险公司效率研究采用的投入指标与产出指标..............21表4.232家样本寿险公司基本情况.................................................................24表4.3样本寿险公司2008-2014年技术效率..................................................25表4.4样本寿险公司2008-2014年纯技术效率..............................................28表4.5样本寿险公司2008-2014年规模效率..................................................3043万方数据 致谢本文的完成,得到了我的导师孙健教授的大力支持,感谢孙健教授在整个论文写作过程中的悉心指导和修改,同时,老师精益求精、严格要求的精神也非常值得我去学习,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我将保持一颗严谨、严格的心,不忘师恩,继续前行。时光荏苒,两年的研究生生涯匆匆忙忙中就要结束了,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感受到了家一般的温暖与关怀,老师、同学们融洽相处,互帮互助,共同进步,为我的学生生涯增添了不少美好的回忆。感谢父母、家人在我求学期间对我莫大的支持和鼓励,感谢宫照老师对我耐心的指导和帮助,感谢姜兴坤学长对我的关心,感谢雯珺对我的信任和支持,感谢党支部、宿舍、班级各位同学的相互鼓励,在贸大遇见你们,是我今生最美丽的风景!44万方数据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个人简历:杨文宝,男,1991年4月1日生。2010年6月毕业于中国海洋大学大学,获经济学学士学位。2014年9月进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攻读金融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已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1]丁武民,姜兴坤,杨文宝,我国银行业跨国(境)经营人力资源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5,01:118-122。45万方数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