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风险度量模型比较分析——基于中国数据的实证检验

信用风险度量模型比较分析——基于中国数据的实证检验

ID:34657061

大小:3.55 MB

页数:58页

时间:2019-03-08

信用风险度量模型比较分析——基于中国数据的实证检验_第1页
信用风险度量模型比较分析——基于中国数据的实证检验_第2页
信用风险度量模型比较分析——基于中国数据的实证检验_第3页
信用风险度量模型比较分析——基于中国数据的实证检验_第4页
信用风险度量模型比较分析——基于中国数据的实证检验_第5页
资源描述:

《信用风险度量模型比较分析——基于中国数据的实证检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万方数据指导小组成员名单李维森教授黄亚钧教授强永昌教授潘宁副教授万方数据目录摘要⋯⋯⋯⋯⋯⋯⋯⋯⋯⋯⋯⋯⋯⋯⋯⋯⋯⋯⋯⋯⋯⋯⋯⋯⋯⋯⋯⋯⋯⋯⋯⋯⋯⋯⋯⋯⋯⋯⋯⋯⋯⋯⋯⋯⋯1Abstract⋯⋯⋯⋯⋯⋯⋯⋯⋯⋯⋯.⋯⋯⋯⋯⋯⋯⋯⋯⋯⋯⋯⋯⋯⋯⋯⋯⋯⋯⋯⋯⋯⋯⋯⋯⋯⋯⋯⋯⋯⋯⋯⋯:!第一章:信用风险及其度量模型概述⋯⋯⋯⋯⋯⋯⋯⋯⋯⋯⋯⋯⋯⋯⋯⋯⋯⋯⋯⋯3一、信用风险的定义⋯⋯⋯⋯⋯⋯⋯⋯⋯⋯⋯⋯⋯⋯⋯⋯⋯⋯⋯⋯⋯⋯⋯⋯⋯3二、信用风险的特点⋯⋯⋯⋯⋯⋯⋯⋯⋯⋯⋯⋯⋯⋯⋯⋯⋯⋯⋯⋯⋯⋯⋯⋯⋯3三、信用风险度量的发展⋯⋯⋯⋯⋯⋯⋯⋯⋯⋯⋯

2、⋯⋯⋯⋯⋯⋯⋯⋯⋯⋯⋯⋯3第二章文献综述⋯⋯⋯⋯⋯⋯⋯⋯⋯⋯⋯⋯⋯⋯⋯⋯⋯⋯⋯⋯⋯⋯⋯⋯⋯⋯⋯⋯⋯4一、国外信用风险度量模型发展历程⋯⋯⋯⋯⋯⋯⋯⋯⋯⋯⋯⋯⋯⋯⋯⋯⋯⋯4二、国内研究现状⋯⋯⋯⋯⋯⋯⋯⋯⋯⋯⋯⋯⋯⋯⋯⋯⋯⋯⋯⋯⋯⋯⋯⋯⋯一10三、本文的研究重点及创新之处⋯⋯⋯⋯⋯⋯⋯⋯⋯⋯⋯⋯⋯⋯⋯⋯⋯⋯⋯..11第三章:三个模型的理论基础及计算方法⋯⋯⋯⋯⋯⋯⋯⋯⋯⋯⋯⋯⋯⋯⋯⋯⋯..12一、Logit模型⋯⋯⋯⋯⋯⋯⋯⋯⋯⋯⋯⋯⋯⋯⋯⋯⋯⋯⋯⋯⋯⋯⋯⋯⋯⋯⋯.12:::::、CreditMetrics..⋯.⋯..⋯⋯.⋯.⋯.

3、..⋯⋯⋯..⋯,.⋯.⋯.⋯.⋯,⋯⋯.⋯⋯.⋯.⋯.⋯.⋯.⋯⋯..⋯..14三、密度模型⋯⋯⋯⋯⋯⋯⋯⋯⋯⋯⋯⋯⋯⋯⋯⋯⋯⋯⋯⋯⋯⋯⋯⋯⋯⋯⋯..17第四章.基于中国数据的实证检验⋯⋯⋯⋯⋯⋯⋯⋯⋯⋯⋯⋯⋯⋯⋯⋯⋯⋯⋯⋯.18一、Logit模型⋯⋯⋯⋯⋯⋯⋯⋯⋯⋯⋯⋯⋯⋯⋯⋯⋯⋯⋯⋯⋯⋯⋯⋯⋯⋯⋯.18::::、CreditMetrics⋯⋯⋯⋯⋯⋯⋯⋯⋯⋯⋯⋯⋯⋯.⋯⋯⋯⋯⋯⋯⋯⋯⋯⋯⋯⋯⋯⋯⋯⋯⋯⋯⋯⋯26三、密度模型⋯⋯⋯⋯⋯⋯⋯⋯⋯⋯⋯⋯⋯⋯⋯⋯⋯⋯⋯⋯⋯⋯⋯⋯⋯⋯⋯~43第五章.结论及政策建议⋯⋯⋯⋯⋯⋯⋯⋯⋯⋯⋯⋯

4、⋯⋯⋯⋯⋯⋯⋯⋯⋯⋯⋯⋯.44一、结论⋯⋯⋯⋯⋯⋯⋯⋯⋯⋯⋯⋯⋯⋯⋯⋯⋯⋯⋯⋯⋯⋯⋯⋯⋯⋯⋯⋯⋯一44二、政策建议...⋯⋯⋯⋯⋯⋯⋯⋯⋯⋯⋯⋯⋯⋯⋯⋯⋯⋯⋯⋯⋯⋯⋯⋯⋯⋯⋯45注释⋯⋯⋯⋯⋯⋯⋯⋯⋯⋯⋯⋯⋯⋯⋯⋯⋯⋯⋯⋯⋯⋯⋯⋯⋯⋯⋯⋯⋯⋯⋯⋯⋯⋯⋯⋯⋯⋯⋯⋯⋯⋯⋯⋯.47参考文献⋯⋯⋯⋯⋯⋯⋯⋯⋯⋯⋯⋯⋯⋯⋯⋯⋯⋯⋯⋯⋯⋯⋯⋯⋯⋯⋯⋯⋯⋯⋯.48附录一一实证代码⋯⋯⋯⋯⋯⋯⋯⋯⋯⋯⋯⋯⋯⋯⋯⋯⋯⋯⋯⋯⋯⋯⋯⋯⋯⋯⋯..50后记⋯⋯⋯⋯⋯⋯⋯⋯⋯⋯⋯⋯⋯⋯⋯⋯⋯⋯⋯⋯⋯⋯⋯⋯⋯⋯⋯⋯⋯⋯⋯⋯⋯⋯⋯⋯⋯⋯⋯⋯⋯⋯⋯⋯.54万方数据摘

5、要随着中国金融业的飞速发展,债券产品大量发行,各类信用衍生品也不断出现。在金融产品市场成熟的发达国家,风险管理贯穿于公司投资决策的各个方面,全面而深刻地理解信用风险的含义,发生的原因,对投资决策的影响变得愈发重要。另一方面,中国人均可支配收入快速增加,人们的理财需求进一步释放,基金公司,银行,资产管理公司为了提高产品的吸引力,在增加收益的同时,更好的控制风险成为了提高竞争力的重中之重。在各类金融风险中,信用风险的特点是发生影响巨大,可观测数据较少,难以度量,因此对于信用风险的度量和管理的研究仍旧处于发展阶段。国内对不同信用风险度量模

6、型的比较主要停留在理论阶段。本文则代入中国的数据,从数据来源,预测能力等方面更直观地比较不同模型在中国的适用性情况。比较结果发现,Logit模型需要数据来源只有发债公司的财务报表,操作简便可行,且通过sT公司对该模型预测能力进行检测,发现预测准确性较高。CreditMetrics模型由于信用评级能力有限和债券市场不完善的原因适用性较差。而Cox模型由于其对参数要求的简化以及模型本身的特性使得在中国有较好的适用效果,但是由于中国市场缺失违约数据,因此模型的预测能力无法得到检验本文包括五部分。第一部分简要介绍了信用风险的定义,特点及近年

7、来信用风险度量模型发展的特点。第二部分是文献综述,通过回顾信用风险度量模型的发展历程来介绍世界上主流的信用风险模型以及不同学者作出的研究成果。第三部分对本文运用到的三个模型作出理论介绍。首先介绍Logit模型的计算原理,计算方法,相对于z评分模型的优势。之后介绍了CreditMetrics模型的计算原理以及需要的外部数据,初步探讨了该模型在中国的可能性。最后介绍了简约模型下的密度模型,并着重介绍了Cox模型的原理。Cox模型认为不仅违约时间是泊松过程的首次跳跃,而决定跳跃过程的密度变量本身也是一个随机过程,即CIR过程。第四部分是本

8、文的重点,根据第二部分提到的三个模型分别做实证检验。第五部分进行总结并给出政策建议。关键词:信用风险信用风险模型中国适应性万方数据WiththedevelopmentofChinesefinancialmarket,lotskinds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