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六朝时期的三教关系与世界宗教大同理想

论六朝时期的三教关系与世界宗教大同理想

ID:34647489

大小:281.79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3-08

论六朝时期的三教关系与世界宗教大同理想_第1页
论六朝时期的三教关系与世界宗教大同理想_第2页
论六朝时期的三教关系与世界宗教大同理想_第3页
论六朝时期的三教关系与世界宗教大同理想_第4页
论六朝时期的三教关系与世界宗教大同理想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六朝时期的三教关系与世界宗教大同理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1·论六朝时期的三教关系与世界宗教大同理想李中华内容摘要:六朝时期是中国文化发展的重要阶段,随着汉末儒家名教权威的失落,带有道家色彩的魏晋玄学开始登上思想文化的历史舞台。此时的佛教亦经过大量的译经活动及其传播,在中国获得了空前发展;在佛教刺激下,中国早期道教也摆脱了原始状态而进入成熟阶段。于是,包括宗教思想在内的中国文化格局,在六朝时期又获得了多元化的发展,形成了规模宏伟的儒、释、道三教并行、冲突、互动与融合的新局面。从此,儒、释、道三教关系的展开,一直贯穿在以后的中国思想文化的历史进程中,由此

2、构成中华民族精神成长和中国历史与文明稳定发展的基石。本文即尝试从五个方面揭示上述寻求“宗教大同”理想的历史借鉴和儒、释、道三教从矛盾冲突走向融合的理论证明。关键词:六朝儒释道三教关系宗教大同包括宗教在内的中国文化,经过其早期发展,从周秦至东汉末,局面又为之一变;随着儒家名教权威的失落,带有道家色彩的魏晋玄学开始登上思想文化的历史舞台;此时的佛教亦经过初期的传播,在中国获得了空前发展;在佛教的刺激下,中国早期道教也逐摆脱了原始状态而进入成熟阶段。于是,包括宗教思想在内的中国文化的格局,在六朝时期又重新

3、获得多元化的发展,形成了规模宏伟的儒、释、道三教并行、冲突、互动与融合的新局面。六朝三教互动、互融的文化及宗教的发展,一直贯穿在以后中国思想文化的历史进程中,并由此构成中华民族精神发展和中国历史与文明稳定发展的基石。综观世界历史和当今现实,世界许多地方都存在着因宗教、思想和文化的不同而发生矛盾、冲突甚至以宗教的名义发动的战争。相反,在中国历史上,儒、释、道三家虽也有差异、矛盾,但总是能够在相互批评、相互借鉴和相互调和中走向融合,始终存在着“和而不同”、“存异求同”、“互补共存”和“三教归一”的历史事

4、实。这一事实本身可以构成我们在人类文明中追寻“宗教大同”理想的文化坐标或思想参照系。本文拟在六朝的儒、释、道三教关系中,从五个方面揭示上述寻求“宗教大同”理想的历史借鉴和儒、释、道三教从矛盾冲突中走向融合的理论证明:(一)三教对人的本性和本质的认识;(二)对因果报应和形神关系的认识;(三)对生死、苦乐及生命价值的认识;(四)对社会伦理和道德规范的认识;(五)对个人与群体、出世及入世的认识。一、关于人的本性和本质关于人的本性和本质的问题,是任何哲学体系都不能回避而必须加以回答的问题。因此,它是哲学的基

5、本问题之一,也是哲学思想中最复杂的问题。尽管儒、释、道三家对此都有回答,但观点并非一致。单就儒、释两家的内部,说法也有很大差异。但从总的方面看来,三家之中,道家和道教对人性的看法比较一致,而儒、释两家则众说纷纭。儒家的内部,以孟、荀为代表,分别主张性善论和性恶论,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最后性善论占主流。在佛教内部,对人性问题的讨论,是以佛性论的面貌出现的,其所呈现出·12·《中国哲学史》2012年第3期来的复杂情况,又大大超过儒道两家。因此,儒释道三家在这一问题上的争论和融合,很难找出一条明晰的线索,

6、但它又是儒释道三家在人学思想的各个方面产生分歧的理论根源。儒家的人性论以性善论为主流,其理论意义在于强调人的道德行为、社会行为均有内在的人性论基础。这个基础内在于每个人的心中,因此每一个人都是自身道德、社会责任的承担者。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自暴自弃,因为成圣成贤的根据不在天上,也不在他人,而是在自身。儒家性善论的人性论,决定了儒家思想体系中没有宗教的“救赎”观念,一切问题的解决,均靠自力而非他力。道家及后来的道教的人性论,与儒家有很大不同。道家强调“道法自然”,认为人性中本无所谓善恶,人性

7、是自然的,只有自然的东西才是真的。因此道家一再强调要保持“真性”,防止外物对“真性”的污染,同时也要防止人为地破坏“真性”。道教继承了这一看法,既不以人性为善,也不以人性为恶,而是以性为道,以道为性。“道”与性命联系在一起。在一定意义上说,道教强调的是生命与道的合一。因此所谓性,也就是心;所谓命,也就是气,即以心为性,以气为命。道教所理解的人,乃是人的生命活体,是由性、命组成的生命统一体。佛教对人的本性和人的本质的理解,要比儒、道二家的理解复杂得多,细致得多,而且也似乎缺少历史与理论的一贯性。因佛教

8、历史悠久,又从印度传到中国,经过时空的转换和语言的转译,再加上派别繁多,对人性及人的本质的看法很难像中国的儒道那样清晰、明确。因此从原始佛教到部派佛教,由小乘到大乘,由大乘空宗到大乘有宗,有一个历史发展演变的复杂过程。单就大乘佛教的理论说,其基本原理和基本倾向,均主张“性空”、“幻有”、“人我空”、“我法两空”等等。根据这样的理论和主张,人也就不可能有什么本质,一切都是虚幻不实的,一切都是真空假有。尽管后来佛教各派不断修正这些理论,但很明显,它与儒道两家的人性论有着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