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控制对欺骗行为的影响及自我控制干预研究.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分类号:B844单位代码:10346密级:________________学号:2015111004001硕士学位论文中文论文题目:自我控制对欺骗行为的影响及自我控制干预研究InfluenceofSelf-controlonDeceptive英文论文题目:BehaviorandSelf-controlIntervention申请人姓名:赵佳指导教师:傅根跃合作导师:专业名称: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方向:说谎发展及其神经机制所在学院:教育学院论文提交日期2018年3月 I 致谢白驹过隙,时光匆匆,三年时光短暂而珍贵,研究生生涯值得一生回忆。起初认为研究生或许就是继续学习知识,殊不知,不全如此。三年来,自己的能力,在一次次无形的锻炼中,又了很大的提高。对待工作的态度,对待事情的严谨,一次次的更加诚恳。保持事要做,就做好的态度,完成一件又一件。很感激大学这个纯粹又认真的圣地。在这里结交了很多朋友,不论是亲密的舍友,还是曾经作战的路人,我们彼此收获着对方深切的友谊。感谢你们,对我无微不至的关怀,让即使远处他乡的我,也满心欢喜。其次是各位良师益友们对我三年来的帮助。最需要感谢的是我的导师,傅根跃教授。您从心底为每一位学生考虑,把我们作为自己的儿女去爱护,不受外界的影响。与您的每一次交谈总是能让我豁然开朗,不再纠结。您的严谨、从容、低调,都值得我们敬佩与学习。跟随您走的每一步都感觉踏踏实实。学会的不仅仅是课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一种心理学思维。在此,还要感谢丁晓攀老师,给我提出宝贵的建议。这段师生情将是我珍贵的财富!除了师生之情,还有手足之情。我的师兄们,不论是郭伟师兄,赛李阳师兄,胡超师兄,梁亦标师兄,总是在无条件的帮助着我,心里莫大的感激。对恩师、益友感恩之情,无以为报。惟愿大家可以安好!我也将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回报更多的人。最后,感谢我的母亲,含辛茹苦养育我二十又年。既做母亲又做父亲,辛劳难以想象。未来我愿做棵大树,为母亲遮风避雨,回报养育之恩!感谢的人,感谢的话很多很多,难以一次倾之。总之,谢谢大家了!赵佳2018年3月12日I 摘要根据Baumeister(1998)提出的“自我控制能量模型”,自我控制可以分为特质自我控制和状态自我控制。状态自我控制表现在由于自我控制的能量有限,个体在前一个任务中使用了自我控制,可能会导致后续自控任务可用资源不足,出现自我损耗。当个体处于自我损耗状态时,不道德行为更容易发生。同时,特质的自我控制的高、低也会影响个体的行为。自我控制能力高的个体,能更好的抑制冲动行为,在满足外部需要和长远利益中有关键作用。而在不道德行为中,欺骗作为人类特有的行为,时常发生。不但损害他人利益,有时甚至危害生命。在证实了欺骗和自我控制拥有共同的神经机制情况下,探究欺骗是否会受到自我控制的影响是十分有必要的。其他研究也证实,欺骗有时是需要个体付出努力才能做到的,拥有不同的我控制资源会对欺骗行为产生影响。本研究认为自我控制资源会影响人的欺骗行为,当自我控制资源不足时,欺骗行为更容易发生。此外,相比于低自我控制能力个体,高自我控制能力个体能更好的抑制冲动,欺骗行为更少。在以往研究中证实,自我控制类似于肌肉,通过规律的细小自控练习(比如,握力)可以改善自我控制行为。所以增加需要自我控制的训练任务会提高自我控制能力。本文进行了三个实验来验证以上的假设,实验一先采用Stroop范式使被试产生不同程度的自我损耗,之后完成欺骗任务,最后比较两组被试在欺骗任务上的差异。实验二采用谭树华修改的《大学生自我控制量表》测量自我控制能力。通过该量表,将被试分为高自控能力组与低自控能力组,之后两组分别进行欺骗任务。实验三采用“前测—训练—后测”的方式进行。被试分为了:训练组、不训练组、空白对照组。前测阶段:三组被试需要完成信号停止任务和自我控制量表以测量自我控制。之后完成欺骗任务并现场进行一次握力测试;训练阶段:训练组和不训练组参加,训练组需要在时间和强度上比之前一次更长久并强。不训练组不做任何要求。空白对照组不参加训练。前两组被试还需完成握力评价量表。后测阶段:三组被试按照顺序进行实验:自我控制量表测量;停止信号任务;视觉-感知任务。比较训练组、不训练组、空白对照组三组被试的自我控制能力是否提高;欺骗行为和欺骗倾向是否存在差异。II 通过三个实验,得出以下结论:(1)自我控制资源损耗会对欺骗行为产生影响。与低自我控制资源损耗的个体相比,高自我控制资源损耗个体会表现出更多的欺骗行为和欺骗倾向;(2)自我控制能力对欺骗行为也会产生影响。与自我控制能力较强的个体相比,自我控制能力较低的个体表现出更多的欺骗行为和欺骗倾向。(3)通过细小动作练习(本实验为握力训练),可以提高被试自我控制能力;自我控制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减少欺骗行为的发生;关键词:大学生;自我控制;欺骗行为;自我控制训练III ABSTRACTAccordingtoBaumeister's(1998)self-controlenergymodel,self-controlcanbedividedintotraitself-controlandstateself-control.Theself-controlofthestateismanifestedinthelimitedenergyofself-control.Theindividualusedself-controlintheprevioustask,whichmayleadtothelackofavailableresourcesforsubsequentself-controltasksandself-depletion.Whentheindividualisinastateofself-destruction,unethicalbehaviorismorelikelytooccur.Atthesametime,thehighandlowself-controloftraitscanalsoaffectindividualbehavior.Individualswithhighself-controlabilitycanbettersuppressimpulsebehaviorandplayakeyroleinmeetingexternalneedsandlong-terminterests.Inimmoralbehavior,deceptionisauniquebehaviorofhumansandoccursfromtimetotime.Notonlyharmtheinterestsofothers,butsometimesevenendangerlife.Itisnecessarytoexplorewhetherfraudcanbeinfluencedbyself-controlwhenitisconfirmedthatdeceptionandself-controlhavecommonneuralmechanisms.Otherstudieshavealsoconfirmedthatdeceptionissometimesrequiredtobedonebytheindividual,andhavingdifferentcontrolovermyresourcescanaffectdeceptivebehavior.Thisstudybelievesthatself-controlresourceswillaffectpeople'sdeceptivebehavior.Whenself-controlresourcesareinsufficient,deceptionismorelikelytooccur.Inaddition,comparedwithindividualswithlowself-controlability,individualswithhighself-controlabilitycanbettersuppressimpulsesandhavefewerdeceptivebehaviors.Inpaststudies,itwasconfirmedthatself-controlissimilartomuscle,andself-controlbehaviorcanbeimprovedthroughregularandsmallself-controlexercises(forexample,griptraining).Therefore,increasingtrainingtasksthatrequireself-controlwillincreaseself-control.Inthispaper,threeexperimentswereconductedtoverifytheabovehypothesis.Inthefirstexperiment,theStroopparadigmwasusedtomaketheparticipantsproducedifferentdegreesofself-destruction,andthentocompletethedeceptiontask.Finally,thedifferencebetweenthetwogroupsinthedeceptiontaskwascompared.IV Inexperimenttwo,self-controlabilitywasmeasuredusingthe"Self-controlSelf-controlScale"revisedbyTanShuhua.Throughthisscale,thesubjectsweredividedintohighself-controlabilitygroupandlowself-controlabilitygroup,andthenthetwogroupswererespectivelydeceived.Experiment3wasconductedusingthe"pretest-training-posttest"method.Subjectsweredividedinto:traininggroup,non-traininggroup,andblankcontrolgroup.Preteststage:Threegroupsofsubjectsneedtocompletethesignalstoptaskandself-controlscaletomeasureself-control.Afterthecompletionofthedeceptiontaskandalivegriptest;trainingphase:thetraininggroupandnon-traininggrouptoparticipate,thetraininggroupneedstobelongerandstrongerintimeandintensitythanbefore.Thenon-traininggroupdoesnotmakeanydemands.Theblankcontrolgroupdidnotparticipateintraining.Thefirsttwogroupsofsubjectsalsoneedtocompletethegripevaluationscale.Post-testingphase:Threesubjectsweretestedinorder:self-controlscalemeasurement;stopsignaltask;visual-perceptualtask.Comparingthetraininggroup,thenon-traininggroup,andtheblankcontrolgroup,whethertheself-controlabilityofthethreegroupswasimproved;whethertherewasadifferencebetweenthedeceptivebehaviorandthedeceptiontendency.Throughthreeexperiments,thefollowingconclusionsaredrawn:(1)Thelossofself-controlresourceswillaffectfraudulentbehavior.Comparedwithindividualswithlowlossofself-controlresources,individualswithhighself-controlresourcelosswillshowmorefraudulentbehaviorsanddeceptiontendencies;(2)Self-controlabilitywillalsoaffectfraudulentbehavior.Individualswithlowerself-controlabilityshowedmoredeceptivebehavioranddeceptivetendencythanthosewithstrongerself-controlability.(3)Throughsmall-scaleexercises(thisexperimentisgripstrengthtraining),theself-controlabilityoftheparticipantscanbeimproved;theimprovementofself-controlabilitycanhelpreducetheoccurrenceofdeceptivebehaviors;Keywords:collegestudents;selfcontrol;deception;trainingofself-control;V 目次致谢..............................................................................................................................I摘要..............................................................................................................................IABSTRACT......................................................................................................................IV目次............................................................................................................................VI1引言............................................................................................................................12欺骗概述....................................................................................................................12.1欺骗的定义.....................................................................................................12.2欺骗的研究方法.............................................................................................22.2.1矩阵任务..............................................................................................22.2.2色子任务..............................................................................................32.2.3视觉感知任务......................................................................................33自我控制的概述........................................................................................................33.1自我控制与自我损耗的概述.........................................................................43.1.1自我控制概述......................................................................................43.1.2自我损耗概述......................................................................................43.2自我控制理论.................................................................................................73.2.1自我控制能量模型理论.......................................................................73.2.2自我控制的双系统模型......................................................................73.2.3研究理论基础......................................................................................83.3自我控制测量.................................................................................................83.3.1延迟满足范式......................................................................................83.3.2双任务范式..........................................................................................93.3.3停止信号任务......................................................................................93.3.4问卷测评法........................................................................................104自我控制与行为之间的关系..................................................................................104.1自我控制与行为研究....................................................................................104.2欺骗行为与自我控制研究基础...................................................................124.2.1认知神经基础....................................................................................124.2.2理论基础............................................................................................125自我控制干预方法..................................................................................................136研究的意义..............................................................................................................146.1理论意义.......................................................................................................146.2实际意义.......................................................................................................157研究思路、方法与假设..........................................................................................157.1研究思路.......................................................................................................157.2研究方法.......................................................................................................167.3研究假设.......................................................................................................168实验一:自我损耗对欺骗行为的影响研究.............................................................178.1实验目的........................................................................................................178.2实验假设........................................................................................................17VI 8.3实验方法........................................................................................................178.3.1实验设计.............................................................................................178.3.2实验被试............................................................................................178.3.3实验材料............................................................................................178.3.4实验流程.............................................................................................208.4结果分析........................................................................................................218.4.1损耗程度有效性检验.........................................................................218.4.2心境检验.............................................................................................218.4.3时间效应对欺骗行为的影响............................................................218.4.4性别差异检验....................................................................................228.4.5自我损耗对欺骗行为影响................................................................228.5讨论................................................................................................................228.6结论................................................................................................................239实验二:自我控制能力对欺骗行为的影响研究....................................................249.1实验目的........................................................................................................249.2实验假设........................................................................................................249.3实验方法........................................................................................................249.3.1实验设计.............................................................................................249.3.2实验被试.............................................................................................249.3.3实验材料.............................................................................................249.3.4实验过程.............................................................................................249.4结果分析........................................................................................................259.4.1自我控制与欺骗行为、欺骗倾向的相关性....................................259.4.2自我控制能力与欺骗行为、欺骗倾向的t检验............................269.5讨论................................................................................................................269.6结论................................................................................................................2710实验三:通过细小动作训练提高自我控制并减少欺骗行为............................2710.1实验目的......................................................................................................2710.2实验假设......................................................................................................2710.3实验方法......................................................................................................2810.3.1实验设计...........................................................................................2810.3.2实验被试...........................................................................................2810.3.3实验材料...........................................................................................2810.3.4实验过程...........................................................................................3010.4结果分析......................................................................................................3010.4.1握力评价量表...................................................................................3110.4.2停止信号任务...................................................................................3110.4.3视觉感知任务...................................................................................3210.5讨论..............................................................................................................3410.6结论..............................................................................................................3511总讨论....................................................................................................................3511.1自我损耗与欺骗任务间相关.....................................................................3511.2自我控制能力与欺骗行为相关.................................................................3611.3自我控制训练.............................................................................................37VII 12结论........................................................................................................................3713研究局限、未来研究建议....................................................................................38参考文献......................................................................................................................39附录一..........................................................................................................................46附录二..........................................................................................................................47附录三..........................................................................................................................48附录四..........................................................................................................................50附录五..........................................................................................................................51VIII 1引言现代社会中充满了形形色色的诱惑,小到拖延时间、过度消费,大到偷税漏税、吸毒、暴力等活动,需要个体时刻进行自我控制,远离这些不良行为。从影响不良行为的因素来看,自我控制是不可或缺的。Baumeister曾提出了“自我控制能量模型”理论。他将自我控制分为“状态性自我控制”与“特质性自我控制”。前者是暂时的,会随着环境变化的;而后者是稳定的,不随时间与环境变化。从特质自控角度来分析,前人的研究表明,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与积极行为是存在正相关的。拥有良好的自我控制的个体,会有更多的成就、良好的习惯,并且在面对诱惑时欺骗的概率会减小。该理论还认为,个体的自我控制资源是有限的,当前一个任务进行了有目的、有意识的自我控制,后续任务会由于自控资源的匮乏而无法继续。当个体处于自我损耗状态下,会影响到个体认知、情绪、行为等方面,即自我损耗产生的后效,这是从状态自控来考虑。然而,不论从状态还是特质来说,自我控制对个体行为的均会产生影响,不论是积极地还是消极地。在不良行为中,司空见惯的为是欺骗行为。小到骗财,大到骗取商业机密,人们无时无刻不在谨防受骗。自我控制作为影响不良行为的因素之一,就需要探究其对欺骗行为的影响。高自我控制能力的个体是否能更好的抑制冲动,欺骗行为会更少;高自我损耗的个体是否有更多欺骗行为等,都有待进一步探索。研究的根本是为了解决问题,回归生活。如何减少欺骗行为,是归根结底的问题。自我控制能量模型的另一个观点,认为通过一定的训练可以使自我控制得到提高。这一说法在Murave(2010)的一项有关自控训练的研究中得到证实,同时,他的研究改变了以往对自我控制无法改变的认知。在证实自我控制对欺骗行为存在影响的情况下,研究试图从提高自我控制的角度来减少欺骗行为的发生。在检验前人训练自我控制方法的有效性的同时,也对欺骗行为受自我控制影响的假设进一步验证。在深入分析之前,需要对欺骗的概念和自我控制有所了解。2欺骗概述2.1欺骗的定义欺骗,出于明代董其昌。其曰:“上官百相欺骗也,即座师陆公为公(袁可1 立)虑之”1,是以虚假的言行掩盖事实真相,是人上当。清代,黄六鸿也提到:“乃有奸徒,安立炉灶,专造假银,欺骗愚民”2。朱熹在答吕子约时,提到“谋不忠,则欺于人;交不信,则欺于友;传不习,则欺于己欺于师”3。古代圣贤、大师对欺骗都有所感悟,欺人终害己。现如今,随着科技进步,欺骗手段层出不群,银行卡欺骗、网络欺骗、电信诈骗,花样百出。人们置身于一场迷雾之中,真的需要一双慧眼才能看清所有的真相。只有对于欺骗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才是战胜它的关键所在。DePaulo等人(1996)解释人类将欺骗视为获得私利的手段,尽管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人们为了更好适应环境,作为了一种社会交往的技能,然而大量的谎言都是由自私主义所驱动的。欺骗的发生也通常依赖周围环境、个人习惯,甚至受性格所影响。而且欺骗更多是破坏团队之间的人际信任和长期利益,为社会所不容。已有研究表明了,欺骗行为作为一种决策行为,一般包含两个阶段:第一,决策阶段,是否要说谎,评估自身说谎能力,被识破概率,自身所获利益等,决定最终选择;第二,执行阶段,一方面需要心理理论,即理解他人信念。另一方面,需要执行功能,执行该决策。生活中常见的欺骗行为:学生考试作弊,为了获得奖学金;员工虚报工作时间,乱造报表,为获得更多报酬;实验人员篡改数据,得到结果显著等。目前,对欺骗的研究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广泛,大致可以从几个方面了解。2.2欺骗的研究方法2.2.1矩阵任务该任务是在计算机上完有一个成(Mazar,N.,Amir,O.&Ariely,D,2008),屏幕呈现20个4*3的矩阵,每个单元格内有一个比10小且有两位小数的数字(如2.14)。实验要求被试在很短的时间内找到矩阵中两个相加为10的数字。每答对一个矩阵,被试获得一定金额。最终将自己表现记录在答题纸上,折叠放好。被试最后的报酬是按照他报告的数目来支付。然而,同时计算机在实验过程中会记录下被试的完成情况,提供正确作答数,这一切被试并不知晓。根据被试报告中夸大解1出自《节寰袁公行状》录自清陆时化《吴越所见书画录》,为明崇祯八年太子太保礼部尚书董其昌撰文并书2出自(清)黄六鸿《福惠全书·庶政·禁造假银》3出自(宋)朱熹《答吕子约书》2 决个数的部分作为欺骗指标。2.2.2色子任务Fischbacher等人(2008)设计了该任务,要求被试用纸杯子来掷色子。纸杯底部掏一个洞,只有被试可以看到自己掷的结果。规则是按照被试报告的色子数,给与被试相应金额,如点数为3,获得3美元。通过掷色子任务,考察被试有没有欺骗行为,为了获得更多的奖励,瞒报色子数。色子任务分为“单次”和“多次”等。研究者Shalvi(2011)发现有趣的现象,相比“单次”任务,“多次”掷色子时,人们更多会有欺骗。他解释为,“多次”情况增大了想要数字的几率,同时也隐藏被试欺骗目的。2.2.3视觉感知任务视觉感知任务也称为“计算机知觉任务”,是要求被试观察计算机呈现的一个正方形,正方形由对角线分成左、右两部分。同时,在每张图片左、右两侧分布着数量不等的小红圆点20个。要求被试按键判断红圆点,在左侧还是右侧更多。每判断左边更多,获得0.5美分奖励;判断右边更多则获得5美分奖励。被试的酬劳是依据实验中按键反应次数计算得到,而不是按键的正误计算。由于图片呈现时间很短,需要被试快速做出判断。实验通常有200个试次,其中50个试次右边小红圆点更多,若被试判断右边红圆点更多,则认为是诚实行为。另外50个试次中左侧有更多的红圆点。如果受试者仍然判断右侧为更多,则认为它是作弊(欺骗行为)。在剩下的100次试次中,左侧和右侧的红点数量相等,如果被试判断右侧点数更多时,则表示存在作弊的倾向。该范式最早由Gino(2010)提出,同时在他的研究中,也证实了这一范式作为测量欺骗行为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之后有研究者采用该范式发现了上午道德效应。现在,许多研究从个体的行为、动作甚至是表情来判断欺骗行为是否存在。英国哲学家维特根斯坦很早就对隐藏、假装等欺骗行为进行了思考。他认为我们之所以存在无法识破欺骗,原因在于对当事人外在行为缺乏了解,也就是说,判定他人是否说谎的标准是外在行为。然而,由于欺骗行为的复杂性,仅仅从行为上做出欺骗判断已然不足够。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更先进的技术手段的研发,比如测谎仪、核磁共振等,进一步探索人类欺骗行为的发生机制提供更大可能。3自我控制的概述3 3.1自我控制与自我损耗的概述3.1.1自我控制概述国内外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自我控制的界定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因此,对自我控制这一概念的表述出现了不同,如国外研究经常用到“self-control”、“self-regulation”;而国内研究多用到“自我调节”、“自我监控”等。在此大致梳理了几个有代表性的关于自我控制概念的界定,希望对自我控制有更好的理解。ClaireB.Kopp(1982)曾提出比较完整的定义,认为“自我控制(self-control)是个体自我意识发展到一定程度所具有的功能,是一种内在能力,外在表现为一组相关行为,是个体自主调节行为使其与个人价值和社会期望相匹配的能力”4。叶奕乾(1997)也认为:自我控制是在意志行为中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情绪,限制自己的行为和言语素质,不受外在诱惑因素的影响,是一种强烈的意志力表现。以往所提到的自我监控,其实不同于自我控制。自我监控是在没有外部监视情况下,将正在进行的心理活动和行为作为意识的对象,对其做出积极、自觉的监督、调节。不仅控制消极行为,而且促进积极行为。而自我控制更多是对自身行为的限制。前者包含的要更广,后者则要有局限。综合中文和英文的词源分析,将“self-control”表述为“自我控制”更为恰当,即个体对自己的心理和行为发起主动控制,抑制冲动行为,服从规则,最终达到既定目标,实现个体对外部行为的控制。3.1.2自我损耗概述自我控制能量模型,也称为有限自制力理论,认为人的自我控制资源是有限的,当在一个任务中使用过多自我控制时,个体会产生类似于“疲劳”反应的损耗,就是“自我损耗”,影响后续任务的进行。当个体处于自我损耗的状态时,会产生诸多不良行为。个体意志力减弱,面对外界的诱惑,难以抵制。例如,Geeraert(2007)研究发现运动员锻炼需要克服身体极限,在自我损耗时,就会削弱运动员耐力,降低自我要求,最终无法达到理想状态。此外,当处于欺骗,作弊情境中,而且个体不会被处罚情况下,自我损耗的个体会表现出更多不良行为。为了更好地了解自我损耗及其发生机制,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入手。4KoppC.B.AntecedentsofSelf-regulation:ADevelopmentalPerspective[J].DevelopmentPsychology,1982,6:199-214.4 3.1.2.1自我损耗方式实证研究证明,当个体处于“抵制诱惑”、“抑制思想”、“调节情绪”、“注意控制”几个状态下时,会产生自我损耗。抵制诱惑:该范式是引发个体自我损耗的常用方法之一。主要利用人的先天生理需求来设计实验。Baumeister等人(1998)在一项实验中,让被试在实验室内同时面对两盘食物,一盘是诱人的巧克力;另一盘是无味的胡萝卜。实验组被试被要求你只能品尝萝卜,不能吃巧克力;而控制组被试没有任何要求。在之后的挫折任务中,发现实验组被试由于抵抗巧克力诱惑,消耗量自我控制资源,在挫折任务中变现不如控制组被试(没有消耗资源)。抑制思想:Muraven等人(1998)在Wegner白熊任务上进行补充,实验中先让实验组被试自由联想,但是禁止联想“白熊”;控制组无要求。之后进行要完成一个无法解决的任务,结果发现禁止联想组被试在第二个任务上的坚持时间大大少于控制组。人类是有思想的动物,相比于抑制思想,表达可能要更简单些,因此,在抑制思想时,个体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消耗资源也更多。调节情绪:包括抑制或者夸大当前的情绪,这种状态下,就需要付出意志努力,占用自我控制资源。Schmeiche(2006)的一项研究中,主试要求实验组成员在观看情绪影片时,夸大自己的情绪;控制组被试没有要求。结果表明,控制组被试在后续任务中的表现都好于实验组。注意控制:由于人类的注意总是受到新异刺激(超出注意范围)的影响,控制这种影响一定程度上需要自我控制。一种研究范式是通过让实验组被试只注意访谈对象,忽略采访视频中出现的中性单词;控制组无限制要求。结果显示实验组的后续任务表现明显劣于对照组。注意控制的另一种形式是stroop任务。Stroop(1935)最早实现了该范式,他将目标词的意义与书写它的颜色产生干扰(如,绿色的“黄”字),让个体命名词的颜色。李博等人(2014)研究自我损耗对情绪自传体记忆具体性时,就采用stroop颜色辨别任务达到了被试自我损耗目的,证实了损耗组被试在自传体记忆测验中表现要比控制组差。3.1.2.2自我损耗后果当人们结束了一天工作、学习后,到了晚上会出现暴饮暴食,酗酒,甚至说谎、偷盗等行为。这是因为一天中我们损耗了太多自我控制资源,在资源不足情5 况下,无法抑制冲动,抵挡诱惑,从而出现行为了放纵,这就是自我损耗的后果。陈咏媛等人(2011)对自我损耗的后效进行了评述,他们认为个体的认知和情绪过程是外部行为表现的前提和基础。自我损耗可能通过直接改变个体的认知和情绪实现来影响个体行为。不论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影响,自我损耗在认知、情绪、行为等都产生的影响。在认知上,Vohs(2003)发现自我损害的被试会在推理任务、阅读理解比控制组出现更多失误,对时间知觉会延长。同时,Schmeichel等人(2006)也发现了自我损耗还会导致言语和图像认知流畅性降低。此外,自我损耗状态下的被试,个体抑制刻板偏见的能力下降。Govorun(2006)在让被试进行工具分类任务时,发现有明显种族偏见的人,在面对黑人面孔时,会将工具认定为枪械;没有种族偏见的人则没有这种效应。自我损耗对情绪影响中,Muraven(1998)发现自我损耗会抑制冲动行为。他先让一组被试产生损耗,另一组不产生损耗;之后两组被试习惯看喜剧影片,被试需要压抑自己的反应。结果是实验组克制反应水平远不如控制组。其他情绪研究中也发现,个体在我控制资源不足的情况下,当有违反道德的行为发生时,会更难控制自己情绪,同时表现出更多的抑郁情绪。对行动上的影响,陈咏媛等人(2011)将自我损耗的行为后效影响分为意志行为、选择和决策、亲社会和攻击行为三个方面。在意志表现上,自我损耗减弱了个体抵制诱惑的能力,加剧物质成瘾。戒烟研究中,Shmueli(2009)提出无论被试是否有戒烟的计划,吸烟作为一种习惯性行为,在损耗情况下,吸烟行为会明显增加。同时,Rawn(2011)也发现有趣的现象,自我损耗还会使个体的物质欲望更加增强,造成一定时期的冲动型购买行为。表现在行为决策上,自我损耗会抑制慎思决策系统,在决策与选择的准确率上下降,加剧风险行为,引发风险规避。DeWal(l2007)曾经采用现场研究方式考察了自我损耗对攻击性的影响,发现个体有共计意愿时,自我损耗能驱使个体表现出更强的攻击行为。从进化心理学角度来说,个体如果有机会从不诚实行为中获益,那么会引发个体的欺骗行为。特别是处于自我损耗状态下,抑制自私自利冲动更加困难。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免会使用自我控制。然而,有效、合理的利用自我控制将对人类学习、工作、社会交往、成瘾行为、不道德行为等产生深远影响。6 本研究中也将针对自我损耗的影响进行研究,探讨自我损耗与欺骗之间的相关。为进一步减少自我损耗提供有效合理的方法。3.2自我控制理论自控理论中有代表的理论有Baumeister(1998)提出了“自我控制能量模型”、Hofmann(2009)“自我控制双系统模型”。3.2.1自我控制能量模型理论Baumeister(1998)提出了“自我控制能量模型”,他将自我控制视为有限能量,即自我控制的能量模型。一方面强调,由于其自我控制依赖的是有限能量(资源),并且不同的自我控制行为消耗同一种心理资源。当更多的认知资源用于某项活动时,用于自我控制的认知资源可能会减少,从而导致自我控制能力下降或失败。因此,也将其称之为自我控制资源。同时,Baumeister认为,自我控制既体现为状态性的也是特质性的。两者的区分在于,状态性的自我控制是在特定的时间、情境对自我的暂时控制;特质自我控制是指个体在不同的时间、不同情境都在进行的稳定的自我控制。个体自我控制资源的数量会影响后续任务的执行。现有研究也证明个体在自我损耗的情况下,不道德行为更容易发生,这是状态自我控制的表现。该理论还强调,个体间能量存在差异,即自我控制能力较强的个体比自我控制能力较低的个体能量基线更高,自我控制能力高的个体,能更好的控制不良行为,这是自我控制特质性的表现。因此,该理论假设,自我控制行为成功与否,是自我控制力量决定。拥有更多自我控制力的人更有可能成功控制自己的行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有规律的练习可以增加自我控制的力量或能力。像模型所描述的,自我控制仿佛人体的肌肉一般。现有的研究将自我控制比喻为肌肉,需要能量资源来维持。此外,像在高强度的锻炼之后,肌肉力量会骤减一样,经过一定的自我控制活动之后,自我控制资源会消耗。这个比喻还表明,可以像肌肉训练一样来增强自我控制能力。不断地重复练习自我控制,自我控制能力会变得更强,正如不断的锻炼肌肉,会变得更加强壮而持久。3.2.2自我控制的双系统模型该理论最早由Hofmann等人(2009)提出。该理论是从自我控制的结构角度来进行研究。认为自我控制包含以下三部分:冲动系统、自我控制系统、状态7 或特质调节变量。然而,冲动系统和自我控制系统是两种相对力量。前者促使个体满足自身欲望,是随着时间自动形成,不需要自我控制资源,通过内隐联想测量评估;后者需要个体做出合理的行为控制自己,包括评价、抑制准则,通过缓慢的控制加工完成。状态或者特质调节变量,是自我控制、动量转换对行为结果的影响。其中状态调节变量包括:自我调节资源、认知能力等状态相关变量;特质调节变量主要有:工作记忆能力、特质自我控制能力和其他相对稳定变量。以上三部分相互作用才才产生了自我控制行为,当冲动系统比控制系统强时,个体会做出冲动行为,那么自我控制行为失败;反之,个体则表现出自我控制行为。3.2.3研究理论基础本研究是基于自我控制能量模型进行实验探索,依据该理论已有假设:心理资源是有限的;自我控制行为共用一种心理资源,是此消彼长的关系;自我控制资源虽有限,但是因人而异;自我控制类似于肌肉,可以通过练习变得更加有力。同过对自我控制进行操纵,在自我控制资源损耗或个体已有的自我控制能力出发,分析两者对个体行为有何影响,特别是针对不良行为而言,比如欺骗行为,个体之间是否会有差异。3.3自我控制测量3.3.1延迟满足范式延迟满足——为了追求更大的目标,更大的享受,控制自己的欲望,放弃当前的诱惑,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Mischel(1970)最早提出。延迟满足是个体完成各种任务、协调人际关系、成功适应社会的必要条件。实验中,Mischel开始会让儿童选择奖励品,如棉花糖、曲奇等,并告诉儿童:立即吃棉花糖,或者等到研究人员回来再拿一块棉花糖作为奖励。实验结果只有三分之一儿童成功延迟自己的欲望,延迟时间大约有15分钟。在之后的追踪实验发现,那些延迟吃糖的儿童学习成绩也比立刻吃糖的儿童平均高210分。之后不断的实验也说明了,能够延迟满足的儿童自我可控制能力会更强,在没有外部监督的时候,可以适当地调节与控制自己行为,抵制诱惑,抑制冲动,最终实现目标的。8 3.3.2双任务范式双任务范式(dual-taskparadigm),就是要求被试进行两项自我控制任务(看似无关),考察的是先前任务对后续任务的影响5。该范式基于自我控制能量模型理论,认为自我控制任务共用一种有限的内部资源,在任务一消耗了一定量的资源之后,继而会减少任务二所需要的资源,导致任务二表现下降。以Baumeister(1998)的经典实验为例,被试同时面对萝卜和饼干,起初主试要求实验组被试品尝萝卜,而控制组要求品尝饼干;之后完成一项解题任务。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被试在解题任务中坚持的时间明显少于控制组所坚持时间。是由于之前实验组为了抵制饼干诱惑,消耗了自我控制,导致之后解题任务需要的资源不足造成的。3.3.3停止信号任务Logan(1994)首次使用停止信号任务来研究与执行功能密切相关的抑制控制。实验中要求被试对一类刺激按照要求进行反应,当出现某类特殊刺激时,需要抑制住反应。最开始Logan通过计算机给儿童呈现刺激,当屏幕出现某个刺激(字母“X”或“O”)时,就按下“X”或“O”。当停止信号的声音出现时,停止按键反应。实验中测量了被试按规则反应的能力,以及已形成的“按键反应倾向”进行抑制的能力。在停止信号任务中,自我控制测量主要集中于两方面:停止反信号反应时和抑制失败次数。停止信号反应时SSRT(Stop-signalreactiontime),从停止信号出现到完成停止信号任务的时间。停止信号反应时值越高,说明被试对停止信号的响应时间越长,反应抑制能力越差;反应时值越低,反应抑制能力越好。已有研究表明额叶(右额下回,IFG)和前辅助运动区参与了反应抑制过程,Aron(2007)对SSRT值与大脑激活区域的相关研究显示,IFG与SSRT值呈现负相关,说明SSRT越短,大脑的激活越强。抑制失败是当停止信号任务中出现声音信号时,按键响应。一般来说,抑制失败次数越多,自我控制能力越弱。相反,则表明自控更强。Muraven(2006)的研究也证实了,抑制失败与自我控制能力是相关的。近年来停止信号任务运用于认知神经科学、心理病理学、精神疾病等多个研5李琼,黄希庭.自我控制:内涵及其机制与展望[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9 究领域。3.3.4问卷测评法对自我控制进行问卷测评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Fagen等人发表了自控行为记录表,该记录表采用的是观察法来对行为进行考核,尽管观察法存在一定局限,但是为考察自我控制的方法提供了方向。一直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Brandon等人提出了自我控制量表,量表中四分之一的考察项目是饮食习惯,因此,被试认为是一个健康行为的自我控制量表。期间,还有Rosenbaum提出的自控行为程序表,主要用于认知重建、自我分心时所用策略来解决临床上特殊问题,然而此量表并不适用于正常人。一直到2004年,由Tangney等人(2004)以自我控制的新理论为基础,发表了新的,较为全面的自我控制量表,并且此表经试用拥有良好的信度、效度。该量表包含五个维度,共36题,它考察了个体的认知、行为等方面,对自我控制的测量有重要意义。2008年,谭树华等人将Tangney的自我控制量表进行修改,目标主要针对是测量大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发表了修订自我控制量表(SCS)。由于东西方文化差异,他将一些不符合中国大学生的项目改动,在中国学生看来不属于自我控制的题目删除(修订前对学生进行开放性访谈),将原来认识度一致的进行保留,最终提出了更符合中国文化的自我控制量表。修改后的大学生自我控制量表还是保留了5个维度:工作或学习表现、健康习惯、冲动控制、节制娱乐以及抵制诱惑,一共19条项目。本研究中也采用了这一修订量表,一方面它是针对中国人自我控制测量,更符合实际,也符合中国人普遍认识,另一方面它主要测量了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也正是本研究主要研究对象。因为有较高的信度与效度,所以使得实验结果又一定可信度。4自我控制与行为之间的关系4.1自我控制与行为研究国外这对自我控制与行为的研究较早,大量研究证明了自我控制与人们各个方面息息相关,有效合理的控制对人们百利而无一害。Kelly(1987)的研究表明高自我控制能力的个体离婚的可能性会更小。他们能够更加冷静,并且有较少的焦虑情绪、较低的攻击行为。值得一提的是,Gottfredson和Hirsichi在1990年提出了著名的“一般不良行10 为”理论,重点探讨了自我控制和不良行为间关系。该理论解释,某些个体的不良行为,比如犯罪,部分原因是自身的自我控制能力低下造成的,这一理论已经得到很多实证研究的支持。Bradley和Judith等人(2009)发现低自我控制能够预测青少年二次犯罪或吸食毒品的行为发生。这之后的许多实证研究也验证了这一理论。例如,Steve等人(2003)对大学生酗酒、吸食毒品等不良行为进行研究,认为这些不良行为只与一个变量有关,就是低自我控制。其他研究者在调查了268名大学生后,发现低自我控制与吸食毒品存在显著相关。同时,低自我控制可以预测大学生的不良行为。我国对低自我控制与“不良行为”的研究较少,屈智勇、邹泓、林丹华、范兴华等人,分别在在2009年和2010年对青少年自我控制进行了研究,研究主要针对的是有吸毒、犯罪行为的青少年。研究结果与Bradley一致,认为自我控制是预测犯罪等不良行为的关键因素。从自我控制研究对象来划分,我国对儿童自我控制的研究大都从自我延迟满足。杨丽珠和刘文(2008)解释自我延迟满足是为了更好的长远目标而放弃当前即时目标,在等待中表现出一定的自我控制。他们在儿童自我控制研究领域,特别是影响儿童自我控制研究的因素取得了丰硕成果。此外,董光恒和杨丽珠之后对儿童自我控制进行深入研究。针对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结构和类型、自我延迟满足发展的特点等做出相应的研究。这些研究的共同特点是,多数集中于自我控制的发展变化,对自我控制如何对行为产生影响的研究较少。近几年,研究人员逐渐对青少年以及成人的自我控制产生兴趣。从研究内容来看,一方面多集中于自我控制的结构特点和发展过程上。比如,董一(2013)就总结了我国大学生自我控制的五因素,包括自觉性、坚持性、计划性、冲动抑制、自我延迟满足。同时,研究中还发现自我控制在年级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另一方面,研究人员也逐渐开始对自我控制与行为间影响进行分析。涨潮、王畅(2016)在对自我控制与学业拖延研究中就发现,自我控制与学业拖延程负相关性预测。也就是说,与低自我控制的个体相比,自我控制较高的个体的学业拖延率较低。之后研究根据大学生特点并结合当下时代背景,对大学生网络成瘾、手机依赖进行研究,均发现自我控制能力与这些行为存在显著相关。李雅鑫(2016)在研究中就发现大学生自我控制能力与网络或者手机依赖性呈负相关趋势。11 4.2欺骗行为与自我控制研究基础4.2.1认知神经基础近几年,通过fMRI技术的应用,为探索欺骗的神经机制提供了很好途径。已有研究发现,执行功能在欺骗执行中有重要作用。在此之前,Langleben等人(2002)首先使用该技术,使用改良GKT(guiltknowledgetest)范式诱发被试出现欺骗与诚实反应,然后将两种反应导致的大脑激活模式相减。结果表明,与诚实反应比较,欺骗反应导致额上回等执行功能脑区大大激活。之后Lee(2002)与Spence(2001)也使用fMRI技术,分别采用假装失忆范式和故意错误反应范式对欺骗反应的脑机制进行研究。这些研究结果普遍认为,诚实是基线反应,而欺骗需要额外的执行功能参与,包括前额叶、前扣带回等,涉及大脑执行系统的激活。自我控制的神经影像学研究表明,自我控制的神经基础是前额叶皮层。个体在执行Stroop任务时,大脑的背外侧前额叶皮层明显激活,表明前额叶参与了自控过程(D’Espositoetal.,1995)。尽管执行控制任务的差异会表现在不同的前额叶皮层,但它们都激活了前额叶皮层(Cohenetal.,1997)。由此可知,欺骗行为与自我控制有共同的神经机制,为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4.2.2理论基础以往研究发现,高自我控制者会拥有更加健康的饮食、运动锻炼习惯。Gino(2011)就发现具有较高自我控制能力的个体可以更好地克制自私的动机,能从长远来考虑,为了一己之利做出不道德行为的概率较低。之前提到的“自我控制能量模型”强调过度使用自我控制,还会导致自我控制资源衰竭。处于自控衰竭的个体,更难抵制诱惑、克服困难。当个体处于自我损耗状态时,自利等不道德行为更可能发生。一项新的研究表明,与上午相比,个体在下午更容易做出不道德行为。这是由于上午时段,个体损耗了自我控制资源所造成的。综合以上内容,不难发现,自我控制对个体的生存与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了解自我控制只是第一步,我们需要做的是分析自我控制是如何起作用的,此为第二步。在自我控制资源不足情况下,应该如何去处理,此为第三步,也是12 最重要的环节。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将自我控制发挥极致并恰到好处。5自我控制干预方法基于Hofmann的自我控制的双系统模型,研究者提出提出了两种自我控制的临床干预研究:改变冲动系统和自我控制系统。所谓的改变冲动系统就是采用新的、更加健康的认知图式来代替旧的,不健康的图式,使得行为模式发生改变。具体包含:改变注意的偏向以及自动情感联结改变。注意偏向存在于注意控制中,通过训练使被试的注意偏向从有害物质转到无害或者中性刺激,从而达到远离不良诱惑的目的。研究人员在之后的研究中,不断改良注意偏向测量的范式-点探索任务,故意使得探针刺激经常性出现在中性刺激位置,被试迫使转移注意,达到注意转移的目的(FieldM,EastwoodB.2005)。王曼等人(2011)运用此方法,发现对于低自尊、物质成瘾等有良好干预效果。自动情感联结是通过评价性条件反射程序,将条件刺激与非条件刺激重复配对出现,改变条件刺激的情绪效价。由于执行功能参与个体的自我控制之中,因而对执行功能训练也是提高自我控制的一种方法。Houben(2010)采用了Go/No-Go任务,让第一组被试在出现啤酒之类刺激时按键反应,对水相关的刺激不反应(不按键);第二组被试则与第一组的按键反应相反。结果表明,被试在后来的啤酒测试中,第一组饮酒量均值显著高于第二组,一周后的总酒精消耗量,也是第一组高于第二组。Hofmann的另一种自我控制干预方法与Muraven的能量模型理论一部分重合,都采用了增强自我控制的方法。Oaten和Cheng分别让被试“迫使学习”或者“锻炼身体”来训练自我控制,在训练中,被试持续时间越长,不良行为比如:吸烟,喝酒等越少。以上这些训练,尽管短期内是消耗了肌肉的能量,但从长远来看是增强了肌肉力量了,最终被试都表现出更好的自我控制,不良习惯大大减少。Muraven(1999)等人发现两组被试,一组要求自我控制饮食习惯,不吃甜食等不健康食品,另一组被试要求改变自己的站姿。在两周训练结束后,均进行一项需要克服生理不适的任务,结果表明两组被试在该任务上表现更好。当然,在进行其他训练任务,比如:说话不说脏话、使用非优势手等,也发现被试可以提高自己控制能力来改变固有习惯。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不同的自我控制拥有相同的心理机制。13 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心理学教授托马斯·丹森教授认为,经常练习使用非优势手,在个体愤怒时,能更好地压住怒火,限制攻击性。研究发现,仅仅通过两周的非优势手训练,就能提升自我控制力。他认为自我控制练习与高尔夫或者钢琴练习毫无区别。练习自我控制也可能是有用的。Murave(2010)之后的研究表明,通过规律的细小自控练习可以改善自我控制行为。主试采用“信号停止范式”来测试两周训练前后受试者的自控变化。其中实验组要求每天两次握力训练或减少甜食摄入;控制组要求计算数学题或写日记。两周后发现:实验组被试在后测“信号停止任务”的成绩优于前测。控制组自我控制能力并没有提高。研究者认为,尽管控制组认真地完成了任务,但任务中并未为使用自我控制,因而自控能力没有变化。Murave总结:提高整体自我控制能力的关键在于该训练需要自我控制努力。在满足这一要素的情况下,训练才是有效的。总之,这些研究为后续实验假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即细小的动作训练是可以提高自我控制的。那么自我控制也不再是我们认为的,是无法改变的,因为可以通过训练来提高自我控制。6研究的意义6.1理论意义综合以上分析,国内关于自控的实证研究相对较少,主要从儿童发展的角度,或是中学生学业来进行,大学生自我控制方面的研究虽然增多,但是多数集中在学业上,对社会性研究较少。此外,对于自我控制的干预研究,少之甚少。自我控制能力对个体的人生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适应作用。因此,本研究主要研究对象为在校大学生。以往欺骗行为的研究多集中在发展阶段的儿童,对成人欺骗研究也大多集中在测量和探测脑机制。有研究证实,自我控制与欺骗存在一定的相关,然而,参考文献甚少。对于如何减少欺骗行为理论依据更是寥寥无几。本研究探讨大学生自我控制与欺骗行为之间影响,并针对提高自我控制的方法进行验证。目前,国内自我控制心理机制的研究还在发展,尽管国外相关研究已甚多,但是文化差异性不可避免。外国现有研究可能无法解决我国自控研究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加强本土化的自控研究。14 6.2实际意义目前,关于自控的具体应用和干预研究较少,国内在该领域的研究尚处于空白阶段。但是弥补并发展自我控制的干预措施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在步入社会之前,需要不断完善自我。特别是在自我控制上。自我控制不仅仅影响到他们目前的学习和生活,今后在寻求岗位时,会发现自我控制与各方面都息息相关。比如在校招季,恰当地选择面试时间(比如上午),效果会比较好。根据“上午道德效应”的说法,个体在下午时更可能做出不道德的行为,这将对面试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另外,从目前市场环境来考虑,由于竞争激烈,企业一方面在不断地削减劳动力,另一方面又不断延长现有劳动力的工作时间,导致很多员工休息时间减少,再加上一天的工作劳动,最终导致发生不道德行为或欺骗行为的可能性增加。因而,不论是对管理者,还是对员工而言,增加对自我控制的了解,同时避免过多的损耗自我控制资源,都很有必要,并最终希望通过一定的训练可以提高自身的自我控制能力,使工作中减少欺骗等不道德的行为。本实验中,自控的干预研究将有助于减少欺骗行为在未来的发生,对良好行为的养成,也提供了参考价值。7研究思路、方法与假设7.1研究思路在之前的文献综述中,发现不论是状态自我控制还是特质自我控制,在个体处于自我损耗状态或者个体自身自我控制能力低的情况下,会导致不良行为的发生。以往研究也证实了高自我控制能力(特质性)个体比低自我控制能力个体,能够更加抑制自私动机,不道德行为会更少。并且当个体自我控制资源(状态性)充足时,能够更好的抑制住冲动,减少自私自利的不良行为发生。欺骗行为是生活中常见的不良行为。而不良行为的发生,一定程度上是自我控制不足造成的。在证实了欺骗和自我控制拥有共同的神经机制情况下,探究欺骗是否会受到自我控制的影响是十分有必要的。其他研究也证实,欺骗有时是需要个体付出努力才能做到的,自我控制资源的充足与否会对欺骗行为产生影响。现实生活中,人们在经过一天的工作、生活后,自我控制资源消耗殆尽,个体在15 下午更容易做出说谎行为。Kouchaki等人(2014)称之“上午道德效应”。同时,高自我控制能力个体能更好的抑制冲动,为自身利益说谎可能性也小。反之,低自我控制能力的个体是否会有更多欺骗行为,还需进一步验证。此外,我们还需要更进一步考虑,是否存在其他因素,如情绪是否也影响实欺骗行为。在以上假设成立的基础上,还需要进一步考虑如何减少欺骗这一行为。从本研究来看,可以通过提高自我控制来达到最终减少欺骗行为的目的。根据Baumeister的“自我控制能量模型”理论来看,他将自我控制类比于肌肉,通过规律的细小自控练习(比如,握力)可以改善自我控制行为。鉴于MarkMuraven(2010)研究证明了“握力”训练可以提高自我控制能力。然而,简单的握力并不能提高自我控制,需要个体进行一定的自我控制并付出努力才是有效的。因而本研究借鉴次握力训练方法,设计不同的组别检验方法的有效性,并最终提高自我控制。在自我控制提高的情况下,分析欺骗行为是否有所减少。同时对实验一和实验二的结论更进一步得到验证。本研究通过三个实验来探讨。从自我控制对欺骗行为的影响设计了实验一和实验二。实验一主要研究自我控制资源(状态的)对欺骗行为如何影响;实验二是自我控制能力(特质的)对欺骗行为的影响;在以上两个实验有效的基础上,完成实验三。通过对被试进行有效的训练,提高整体的自我控制能力之后,到达减少欺骗行为的目的。实验三中采用了握力训练,探索握力训练队提高自我控制的有效性,以及提高自我控制对欺骗行为有何影响。7.2研究方法本研究共三个实验,三个实验完成后,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探讨研究假设是否成立。7.3研究假设(1)自我控制资源损耗会对欺骗行为产生影响。与低自我控制资源损耗的个体相比,高自我控制资源损耗个体会表现出更多的欺骗行为和欺骗倾向。(实验一)(2)自我控制能力对欺骗行为也会产生影响。与自我控制能力较强的个体相比,自我控制能力较低的个体表现出更多的欺骗行为和欺骗倾向。(实验二)(3)通过细小动作训练能提高自我控制能力,从而减少欺骗行为。(实验16 三)8实验一:自我损耗对欺骗行为的影响研究8.1实验目的考察不同程度的自我控制资源损耗对欺骗行为的影响。8.2实验假设与低自我控制资源损耗的个体相比,高自我控制资源损耗个体会表现出更多的欺骗行为和欺骗倾向。8.3实验方法8.3.1实验设计单因素被试间设计自变量:自我损耗类型(控制组、损耗组)因变量:行为结果:欺骗次数、欺骗倾向次数8.3.2实验被试参考王宏才(2015)以及李博(2014)等人对自我损耗的研究,选取了与之样本量接近的被试。本研究选取杭州师范大学在校生61名(女生46人,平均年龄21岁),被随机分配到两组。控制组进行自我控制资源低损耗任务,损耗组进行自我控制资源高损耗任务。被试无色盲、色弱,视力正常。8.3.3实验材料8.3.3.1自我损耗程序(计算机完成)之前提到,Stroop范式可用于引发个体的自我损耗状态。最经典的stroop颜色范式是要求参与者快速且准确地判断字体的颜色,如红色写的“蓝”字和蓝色写的“红”字。实验中个被试需要克服读单词意义的倾向,从而引起自我控制资源的消耗。本研究中用E-prime2.0软件编写Stroop实验,屏幕的背景颜色为黑色。在Stroop任务中,自我损耗组被试需要对四种情况分别作出反应:红色的“红”字,红色的“蓝”字,蓝色的“蓝”字,蓝色的“红”字进行颜色辨别(见图8.1)。而控制组的被试只进行简单的颜色(中性非色彩名词,如蓝色的“国”字)辨别任务即可(见图8.2)。两组被试在实验中需要读出出声读出字意。17 注视点“+”空屏刺激词空屏200800-120030001000时间(毫秒)图8.1自我控制衰竭组stroop任务注视点“+”空屏刺激词空屏200800-120030001000时间(毫秒)图8.2控制组Stroop任务测试流程:正式实验之前,加入一个练习。高、低损耗组刺激分别各5个。练习完之后紧接着开始正式实验。注视点“+”(200ms)—空屏(800-1200ms)—刺激词(被试作出反应刺激即消失)—空屏(1000ms)。所有刺激随机呈现,高自我损耗组刺激共120个,红色的“红”字,红色的“蓝”字,蓝色的“蓝”字,蓝色的“红”字各30个。低自我损耗组刺激120个,其中包括红色的“中”、“连”等中性字以及蓝色的“中”、“连”等中性字。在配置完全相同的计算机上完成全部实验。实验指导语:欢迎您参加这个实验,此实验为颜色敏感性测试。实验开始会出现注视点“+”,之后会出现空屏,空屏结束后,刺激词将出现,请您尽可能快的判断出现的字的颜色,并大声读出字意。比如:“红色”的“蓝”字,要读“蓝”并同时按“J”键做出反应(F键为蓝色,J键为红色)。正式实验之前,请先进行一下练习,练习结束后,请按空格键,实验正式开始。根据以往损耗任务计算进方法,再考虑此实验性质,Stroop颜色辨别任务不18 做数据分析,只进行错误率筛查,若错误率明显表明被试投入程度不高,损耗程度可能不大。因此只选择正确率在80%以上的数据,正确率低于80%的被试将被剔除。8.3.3.2回溯性问题(计算机上完成)为了检验实验操作是否有效,对被试进行回溯性问答(窦凯,聂衍刚等,2014),问题依次为:您完成这项任务后,是否感到疲惫?(从“1=一点都不疲惫”到“7=非常疲惫”)您投入了多少精力来抑制文字意义对颜色命名的影响?(从“1=没有投入精力”到“7=投入了很多精力”)您在进行了这项任务后,感觉到自己的能量损耗了多少?(从“1=一点都没有损耗”到“7=完全损耗了”)8.3.3.3PANAS量表(积极和消极情绪量表)(计算机上完成)情绪在某种程度上会影响被试的行为反应,使得这一额外变量可能最终影响实验结果。因此实验过程中对情绪进行测量,排除额外变量的干扰。本研究采用已修订的《积极消极情绪量表》(PANAS)(邱林,郑雪等,2008;任俊,李瑞雪等,2014)。(见附录)8.3.3.4视觉-感知任务(计算机上完成)本研究借鉴Kouchaki(2014)“视觉-感知任务”范式来考察被试的欺骗行为与欺骗倾向。所有红点图像均由Photoshop软件生成,并控制像素大小,明暗度和饱和度。实验开始时,屏幕中心会呈现一个300ms的“+”注视点,之后随机呈现800~1200ms的黑屏,再呈现500ms的目标刺激中的一种,最后再呈现1000ms的黑屏(图8.3)。目标刺激共计“左边红圆点更多”,“右边红圆点更多”,“左右两边红圆点大致数量相同”三种情况。在呈现目标刺激时,同时快速按键进行分类反应。若被试判断左边红点更多,按“Q”键反应,每按一次被试将获得0.02元人民币;若判断右边红点更多,则按“P”键反应,每按一次获得0.2元人民币。10个trials练习实验之后,完成200个trials的正式实验,分2组,每组100个trials。实验结束后,根据被试按下“P”、“Q”各自次数乘以相应金额给与被试费。19 注视点“+”空屏刺激词空屏时间(毫秒)图8.3计算机知觉任务实验指导语:欢迎您参加这个实验。实验开始会出现注视点“+”,之后会出现空屏,空屏结束后,您将看带有红圆点的正方形图片,正方形被一条对角线分为左右两半,20个红圆点不均匀分布在对角线两边,要求您判断每个正方形中哪边的红圆点更多。当您判断右边红圆点更多时,请按“p键”(标有“右边更多”字样),同时您将获得0.2元,判断左边红圆点更多时,请按“Q键”(标有“左边更多”字样),同时您只得0.02元,最终根据判断左、右的次数(而非判断的正误)计算您的报酬。8.3.4实验流程被试在单独的实验室内进行实验,并使用计算机呈现说明和实验程序具体过程如下:向被试说明该实验的基本情况,并要求填写知情同意书。所有被试先完成Stroop练习,保证被试能准确理解任务要求。正式实验开始,被试被分为不同的两组:高损耗组、控制组。高损耗组被试完成高损耗任务,控制组完成低损耗任务。两组被试均完成:PANAS量表(积极和消极情绪量表)与回溯性问题(问卷星)PANAS:https://sojump.com/jq/13654125.aspx回溯性问题:https://sojump.com/jq/12354212.aspx两组被试均进行欺骗任务任务结束后,向被试表示感谢,并给与被试费。20 8.4结果分析研究使用SPSS19.0对数据进行处理。实验被试共62人(其中一名被试Strooptask正确反应率低于80%,被剔除)。最终对所剩的61名被试进行统计分析,其中,高损耗组31人,低损耗租30人。8.4.1损耗程度有效性检验表8.1实验操纵有效性检验高自我损耗组低自我损耗组MSDMSD感到疲劳程度2.291.011.630.61投入精力程度3.740.932.871.07能量损耗程度3.030.872.000.53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高自我损耗组的被试与低自我损耗组被试在Stroop任务上投入的精力(t(59)=-3.41,p=0.00<0.05);能量损耗程度上(t(59)=-5.56,p=0.00<0.05);主观疲惫程度上(t(59)=-3.06,p=0.00<0.05),均出现显著差异。8.4.2心境检验表8.2心境检验高自我损耗组低自我损耗组MSDMSD积极情绪12.063.7811.384.13消极情绪7.102.086.312.22情绪会对欺骗行为会产生影响,为了排除情绪因素,对被试的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高自我损耗和低自我损耗组,在积极情绪上不存在显著差异(t(58)=-0.67,p=0.51>0.05);在消极情绪上,也不存在显著差异(t(58)=-1.41,p=0.16>0.05)。8.4.3时间效应对欺骗行为的影响为了排除时间上,比如上午和下午时分,对欺骗行为的影响,对上午、下午被试的欺骗行为和欺骗倾向进行差异分析,其中上午被试24人,下午37人:表8.3欺骗行为的描述性统计上午组下午组MSDMSD欺骗次数5.296.388.629.12欺骗倾向次数77.5019.9169.2718.4021 结果显示,上午组被试与下午组被试在欺骗次数上差异不显著(t(59)=1.82,p=0.08>0.05);两组在欺骗倾向上差异也不显著(t(59)=1.65,p=0.10>0.05)。8.4.4性别差异检验表8.4欺骗行为的描述性统计女生男生MSDMSD欺骗次数11.3911.7210.8016.09欺骗倾向次数72.0720.4973.8715.47结果表明,自我控制对欺骗行为影响中,男生与女生之间不论是欺骗次数(t(59)=-0.15,p=0.88>0.05),还是欺骗倾向上(t(59)=0.31,p=0.75>0.05)均无显著的差异。8.4.5自我损耗对欺骗行为影响表8.5欺骗行为的描述性统计高自我损耗组低自我损耗组MSDMSD欺骗次数10.2413.855.704.39欺骗倾向次数71.5718.4664.2021.12高自我损耗组与低自我损耗组在欺骗次数上存在显著差异(t(59)=-3.61,p=0.00<0.05,cohen'sd=2.32);欺骗倾向上也存在显著差异(t(59)=-4.07,p=0.00<0.05,cohen'sd=0.92)。8.5讨论回溯性问卷结果说明实验操作对被试产生了影响,stroop任务达到了使被试产生高、低不同损耗程度的目的。心境检验结果排除了被试情绪对最终结果的干扰。之前西北大学凯洛格学院的研究中就发现,当被试处于不同的情景中,如轻松愉快和恐怖至极这两种,之后再完成有关金钱的计算任务。结果显示,在愉快环境中的被试占欺骗人数的19%,焦虑不安的被试占到24%。说明了情绪会导致欺骗行为的发生。本研究中采用《PANAS量表》排除了情绪的干扰因素,为探讨自我损耗对欺骗行为影响提供了可能。对上午和下午组被试的分析,是为了排除时间上对欺骗行为的影响。Maryam22 Kouchaki(2014)研究显示,个体在执行相同任务时,上午会比下午表现出更少的不道德行为(比如更少撒谎和欺骗)。当个体的睡眠不足,或者之前活动损耗了一定的自我控制资源时,会导致因自控资源不足引起的不良行为发生。为了排除这一影响,在正式实验之前,均要求被试休息15-20分钟,避免被试出现由于睡眠不足导致的欺骗行为。在排除干扰因素和确保实验有效性的情况下,被试进行stroop任务,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损耗:高损耗和低损耗。再继续之后的视觉感知任务后,发现高损耗组被试的欺骗次数明显要多于低损耗组,也就是说,在看到“左边红圆点多”时,更多的选择按“P”键;欺骗倾向次数上,高损耗组也是多于低损耗组的,在“左右红圆点接近相等”时,仍然更多的按下“P”键。说明被试在自控资源不足的情况下,导致自身缺乏监控,做出欺骗行为。该结果与以往研究中的发现相类似。研究者陈咏媛等人(2011)就发现自我损耗会减弱个体抵制诱惑的能力,加剧物质成瘾。Shmueli(2009)认为在损耗情况下,吸烟行为会明显增加。Rawn(2011)则发现自我损耗还会使个体的物质欲望更加增强,造成一定时期的冲动型购买行为等等。另外,研究者DeWall(2007)曾经采用现场研究方式考察了自我损耗对攻击性的影响,发现个体有共计意愿时,自我损耗能驱使个体表现出更强的攻击行为。这些结果均符合自我控制资源理论,即用于某一任务的认知资源使用过多时,后续任务需要的认知资源会不足,在这种情况下,更容易出现自私等不道德行为。尽管结果中,并未发现欺骗行为在性别上的差异。但是,在欺骗行为上,英国的《每日邮报》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英国人每天平均要撒4次谎。而在这类欺骗行为的数量和内容上,男性要比女性数量更多。本研究中由于男性被试数量较少,比较结果可能略有不同。在之后研究中,可以扩大男性被试数量。此外,研究中的被试人群多集中在大学一年级和二年级之间,对三年级与四年级被试为做分析。今后研究还可以对年级之间的欺骗行为差异做分析。8.6结论自我控制资源损耗会对欺骗行为产生影响;相比于低损耗组,高损耗被试会有更过的欺骗行为。23 9实验二:自我控制能力对欺骗行为的影响研究9.1实验目的探讨高、低自我控制能力对欺骗行为的影响。9.2实验假设自我控制能力对欺骗行为也会产生影响。与自我控制能力较强的个体相比,自我控制能力较低的个体表现出更多的欺骗行为和欺骗倾向。9.3实验方法9.3.1实验设计单因素被试间设计自变量:自我控制能力水平(高自控力、低自控力)因变量:行为结果:欺骗次数、欺骗倾向次数9.3.2实验被试参考谭树华等人(2008)修改的“大学生自我控制量表”,从92份自我控制量表中筛选出了高自我控制能力被试35人(M=54.49,min=37,max=61);低自我控制能力被试35人(M=65.74,min=62,max=77)。其女性52人,平均年龄21岁。无色盲、色弱,视力正常。9.3.3实验材料9.3.3.1自我控制量表(谭树华,郭永玉,2008)(采用问卷星程序编制,计算机上完成)(见附录)9.3.3.2视觉-感知任务(同实验一)9.3.4实验过程欢迎被试参与实验,向被试介绍该试验的基本情况被试进行自我控制量表测试,判断被试自我控制能力水平:高自控力、低自控力。两组被试均进行欺骗任务。自我控制量表:https://sojump.com/jq/12356421.aspx任务结束后,向被试表示感谢,并且赠送礼品。24 9.4结果分析研究使用SPSS19.0对数据进行处理。实验被试共70人。9.4.1自我控制与欺骗行为、欺骗倾向的相关性自我控制共有19道题目,个别题目采用逆向计分的方法,最后计算被试总分,即为自我控制能力得分,得分越低,表明自我控制能力越高,反之亦然;用Pearson相关方法分别对自我控制能力与欺骗次数、欺骗倾向次数做相关,并作出各自散点图,如图9.1和图9.2所示:结果发现,自我控制量表得分与欺骗次数相关显著(p<0.05);自我控制量表得分与欺骗倾向次数相关显著(p<0.05)。图9.1自控量表总分与欺骗次数散点图图9.2自控量表总分与欺骗倾向次数散点图25 从图9.1和图9.2中可以看出,随着自我控制量表分数升高(自我控制能力越来越低),欺骗次数和欺骗倾向次数在不断的增加。表明自我控制能力与欺骗行为是呈负相关变化。9.4.2自我控制能力与欺骗行为、欺骗倾向的t检验表9.1高、低自我控制能力个体欺骗行为的描述统计自控量表总分高低均值标准差均值标准差欺骗次数10.144.894.603.94欺骗倾向次数72.8616.9165.1116.38从表9.1中得出,高、地自我控制能力的被试在欺骗次数与欺骗倾向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为了进一步探究自我控制能力对欺骗行为、欺骗倾向行为的影响,将分组的高自我控制能力组与低自我控制能力组进行差异检验。**欺骗次数欺骗倾向次数图9.3高、低自我控制组欺骗次数与欺骗倾向次数结果比较如图9.3所示,高自我控制组与低自我控制组在欺骗次数上存在显著差异(t(68)=2.13,p=0.03<0.05,cohen'sd=0.51);在欺骗倾向次数上,高自我控制组比低自我控制组也存在显著差异(t(68)=1.94,p=0.05,cohen'sd=0.47)。9.5讨论实验二考察了高、低自我控制被试,欺骗次数和欺骗倾向次数差异。在欺骗26 次数上和欺骗倾向次数,高、低自我控制能力被试均出现了显著差异。这一结果与范伟(2016)实验结果相一致,对比高自我控制能力的被试,低自我控制者,有更多的欺骗行为和欺骗倾向。同时,也与其他研究者所得出的结论达成一致。Kelly(1987)的研究就表明高自我控制能力的个体离婚的可能性会更小。他们能够更加冷静,并且有较少的焦虑情绪。Duckworth(2011)等人发现自我控制能力与一些积极行为相关。例如,自我控制能力与学术成就呈正相关趋势。以往研究还发现,高自我控制者会拥有更加健康的饮食、运动锻炼习惯。与高自我控制能力相比较,低自我控制个体会做出更多不良行为。研究者Steve等人(2003)对大学生酗酒、吸食毒品等不良行为进行研究,发现这些不良行为只与一个变量有关,就是低自我控制。其他研究者在调查了268名大学生后,发现低自我控制与吸食毒品存在显著相关。同时,低自我控制可以预测大学生的不良行为。屈智勇、邹泓、林丹华、范兴华等人,分别在在2009年和2010年对青少年自我控制进行了研究,研究主要针对的是有吸毒、犯罪行为的青少年。研究显示自我控制能很好的预测违法行为的发生。这些结果说明,自我控制是抑制自私、既得利益和其他行为的关键。本研究也与Gino(2011)的结果相一致:高自我控制能力的个体,能够更好地抑制自私动机,为一己之利去欺骗的概率较小。因此,人们有必要进行自我控制,来自私和既得利益等行为动机,从而使个体行为更加符合道德规范。9.6结论高、低自我控制被试在欺骗行为上存在显著差异;高、低自我控制被试在欺骗倾向上也存在显著差异;10实验三:通过细小动作训练提高自我控制并减少欺骗行为10.1实验目的通过进行细小动作练习能否提高自我控制能力,从而对欺骗行为产生影响。10.2实验假设相比于空白对照组,训练组被试通过握力练习,自我控制能力得到提高;相比于不训练组,训练组通过需要自我控制并付出努力的握力训练后,自我控制能力得到提高;27 相比于不训练组和空白对照组,训练组在自我控制能力提高的情况下,欺骗行为减少。10.3实验方法10.3.1实验设计前测-训练-后测,单因素组间设计;自变量:训练组、不训练组、空白对照组因变量:欺骗次数和欺骗倾向、自我控制量表结果、停止信号任务中无信号正确率、无信号试次选择反应时、抑制失败次数(Inhibitionfailures)、停止信号反应时(SSRT)前测阶段以及后测阶段三组被试均完成自我控制测量和欺骗任务。不同的是,训练阶段只有训练组和不训练组参加。训练阶段,两周时间内训练组被试进行握力训练,需要被试每天握力两次。每次握力的时间要比上一次上。强度也要比上一次更大;不训练组被试也进行握力,每日两次。但是握力时间和强度不做要求,只是简单握一下。Muraven(2010)研究证明,训练任务是需要付出努力并有一定的自我控制存在,这种训练才是有效的。本研究中,虽然不训练组也进行同样的握力任务,但是并不需要付出努力和自我控制。空白对照组不参加训练。10.3.2实验被试选取被试25名。其中,训练组被试9名,不训练组被试9名,空白对照组7名。所有被试均无神经系统疾病。无色盲、色弱,视力均正常。10.3.3实验材料10.3.3.1自我控制量表(同实验二)10.3.3.2握力计若干(体育用品)(价格在RMB10元左右)Bray(2008)研究中发现了,握力时需要克服生理不适以及放松的欲望,因而需要一定量的自我控制。Muraven(2009)认为两周的自我控制动作训练,可以很大程度的提高自我控制能力。这种提高并不是由于自我实现倾向、自我意识、自我效能感的提升导致的,而是由于自我控制28 的主动练习引起的。换言之,只有增加自我控制练习,才能提高自控力。10.3.3.3握力评价量表(见附录)10.3.3.4被试握力时间记录表(见附录)两周的动作训练数据收集,采用两种方式:被试按照预定时间到达实验室,进行现场记录。10.3.3.5视觉-感知任务(同实验一)10.3.3.6停止信号范式(测量自我控制表现)(deJongetal.,1990;Logan,1994)在停止信号任务中,自我控制测量主要集中于测量被试:停止反信号反应时和抑制失败次数。此外,实验中还需要测量的数据包括以下:无信号试次选择反应时,是被试在无停止信号的声音时,对刺激的反应时。它反应被试对刺激的一般反应速度,是判断被试的一般性认知功能的指标。实验指导语:欢迎您参加这个实验!每轮实验中,您将先看到一个注视点“+”,之后会看到一个指向左或右的箭头。当箭头指向左时,按下“Z”键;当箭头指向右时,按下“M”键。有时,箭头出现之后会出现一个声音信号,该信号表示你要停止对当前箭头指向的反应。尽管如此,请不要刻意等待信号出现。请按空格键开始练习,之后进入正式实验。实验流程:首先练习阶段,将有32个试次(8个信号试次,24个无信号试次)。之后进入正式实验。正式实验包括256个试次(64个信号试次,192个无信号试次)。实验要求被试,在看到一个指向左或右的箭头时,当箭头指向左时,按下“Z”键;当箭头指向右时,按下“M”键。当声音出现时,不论看到“指右”还是“指左”箭头,均不进行按键反应(箭头指向左和指向右次数各占一半)。停止信号间隔时间,最初为250ms.之后根据被试反应,调整间隔时间。若被试在上一个试次中,成功进行了停止反应,则下一个试次的间隔时间增加到50ms,若被试在上一个试次中,停止反应失败,则下一个试次的间隔时间减少50ms,间隔时间范围在50ms(min)-1150ms(max()调节度为50),一个trail为2000m(sSOA)。自我控制的测量方式为:抑制失败的次数(声音出现时,做出了按键反应)。失败次数越少,表明自我控制越好。被试一共完成该任务两次,分别为:训练之前与训练之后两个阶段。29 10.3.4实验过程向被试介绍该试验的基本情况,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前测前测阶段,三组被试需要完成信号停止任务;自我控制量表测试。同时,被试需要在实验室现场进行一次握力。主试记录下被试的握力值和握力时间。训练主试指导被试在接下来两周内,训练组要求每天握力两次,每次尽可能时间长,同时,要做到比之前的握力值大或相等。不训练组同样要求每天握力两次,不在握力时间和握力强度上做要求。被试到实验室进行握力训练。报告时间在上午和下午各一次,共两次。此外,被试每人14份握力评价量表,在训练结束后汇总量表。后测三组被试按照顺序进行实验:自我控制量表测量;停止信号任务;视觉-感知任务任务结束后,向被试表示感谢,并且赠送礼品10.4结果分析自我控制训练、信号停止任务数据分析,如表10.1:表10.1各组训练变量及停止信号变量描述统计训练组不训练组空白对照组均值标准差均值标准差均值标准差训练天数14.000.0014.000.000.000.00付出努力4.370.291.930.210.000.00需要自控4.320.232.390.340.000.00训练有效4.180.322.030.330.000.00无信号选择反应时T1702.3685.78879.1767.45857.21132.02无信号选择反应时T2821.6466.87746.3784.29762.0287.65抑制失败次数T136.0015.6828.225.5626.146.47抑制失败次数T219.447.7831.5614.6226.764.83停止信号反应时T1310.3793.04269.2865.99277.9754.51停止信号反应时T2231.1285.40274.8441.08257.9271.1630 10.4.1握力评价量表三组被试量表在“付出努力”、“需要自控”、以及“训练有效”三项上均出现显著差异(p=0.00<0.05)。如图10.1所示,三组被试数据均出现递减趋势,也就是说,相比较于“不训练组”和“空白对照组”,“训练组”被试认为握力训练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同时认为训练更加需要自我控制并且训练对于自我控制能力提高是十分有效的。图10.1自我控制训练线性均值图10.4.2停止信号任务10.4.2.1无信号正确率“无信号正确率”用来测量被试是否认真完成该任务。结果表明,“训练组”、“不训练组”、“空白对照组”三组被试在停止信号任务中“无信号正确率”都大于90%,且不论是在组间还是前、后测上都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因此,不再继续深入分析。10.4.2.2无信号试次选择反应时在停止信号任务中,“无信号试次选择反应时(T1)”比较发现,三组被试组间差异不显著(F(2,22)=2.06,p=0.15>0.05);“无信号试次选择反应时(T2)”比较发现,三组被试组间差异不显著(F(2,22)=0.26,p=0.77>0.05);三组被试T1与T2比较发现,“训练组”(t(16)=-1.18,p=0.25>0.05),“不训练组”31 (t(16)=1.33,p=0.20>0.05),“空白对照组”(t(16)=0.20,p=0.85>0.05),前、后测差异也均不显著:说明三组被试的一般认知反应能力相当,不存在个体差异。10.4.2.3抑制失败次数停止信号任务中,对“抑制失败次数”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的方法来处理。对三组“抑制失败次数”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之后,发现“训练组”在前测、后测出现显著差异(F(1,17)=8.05,p=0.01<0.05),相比于前测,后测的“抑制失败次数”明显减小;“不训练组”在前、后侧上也出现显著差异(F(1,17)=6.54,p=0.03<0.05),后测比前测在“抑制失败次数”上明显增多;然而,“空白对照组”在前、后测上不存在显著差异(F(1,17)=0.01,p=0.93>0.05)。三组被试在“抑制失败次数T2”组内分析出现边缘显著差异(F(2,22)=3.13,p=.06);事后检验发现,训练组与不训练组存在显著差异(p=0.02<0.05)。然而空白对照组和不训练组(p=0.33>0.05)不存在差异。说明了只有练习需要自我控制的任务,才可能提高自我控制能力。10.4.2.4停止信号反应时SSRT(Stop-signalreactiontime)本研究显示,三组被试的SSRT在T1(F(2,22)=0.75,p=0.48>0.05)、T2各阶段(F(2,22)=0.94,p=0.41>0.05)均差异不显著。“训练组”在前、后测SSRT上存在边缘显著差异(t(16)=1.88,p=0.05),后测SSRT明显减小,被试的抑制能力提高;“不训练组”(t(16)=-0.22)、“空白对照组”(t(12)=0.59)在前、后测均无显著差异(p>0.05)。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明,握力训练对提高自我控制是有效的。10.4.2.5自我报告努力程度与前、后“停止信号任务”表现差异运用回归分析检验被试在前、后“停止信号任务”上的表现差异,发现在“训练组”、“不训练组”组间,自我报告努力程度存在主效应(β=-0.69,t(17)=-3.88,p=0.00<0.05);说明只有在需要自我控制的任务并且要付出努力的情况下,才有可能提高自我控制,而“不训练”组被试在两个条件都不满足时,提高自我控制的可能性较低。10.4.3视觉感知任务将三组被试的视觉感知任务数据整理,如表10.2所示32 表10.2各组视觉感知任务描述统计变量训练组不训练组空白对照组均值标准差均值标准差均值标准差欺骗次数(前)31.8920.7527.1117.3624.1414.88欺骗倾向次数(前)94.678.2395.565.0587.578.20欺骗次数(后)8.567.6327.2220.8629.0019.23欺骗倾向次数(后)53.2222.7996.333.7194.296.4210.4.3.1对后测“训练组”、“不训练组”、“空白对照组”进行方差分析三组被试在欺骗次数上,存在显著差异(F(2,22)=3.91,p=0.03<0.05);此外,在欺骗倾向次数上,也存在显著差异(F(2,22)=25.06,p=0.00<0.05);之后三组数据进行LSD多重比较发现,“训练组”与“不训练组”在欺骗次数上(p=0.03<0.05)和欺骗倾向上(p=0.00<0.05),均存在差异;“训练组”与“空白对照组”在欺骗次数(p=0.02<0.05)、欺骗倾向上(p=0.00<0.05),也均存在差异;然而,“不训练组”与“空白对照组”不存在这两者的差异(p>0.05)。10.4.3.2分别对“训练组”、“不训练组”、“空白对照组”进行前、后测欺骗次数和欺骗倾向次数t检验(如图10.2)图10.2欺骗次数与欺骗倾向次数线形图“空白对照组”在欺骗次数上,前测、后测没有显著差异(t(12)=-0.53,33 p=0.61>0.05);欺骗倾向次数上,也不存在显著差异(t(12)=-1.71,p=0.11>0.05);“不训练组”在欺骗次数上,前测、后测没有显著差异(t(16)=-0.01,p=0.99>0.05);欺骗倾向次数上,也不存在显著差异(t(16)=-0.37,p=0.72>0.05);“训练组”在欺骗次数上,前测、后测存在显著差异(t(16)=3.17,p=0.01<0.05);欺骗倾向次数上,也存在显著差异(t(16)=5.13,p=0.00<0.05)。10.5讨论本研究借鉴了Muraven(2010)的自我控制训练方法,选择了其中一种易操作,效果较好的方法,即握力训练。本研究发现,训练组被试在经过两周的握力训练之后,自我控制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然而,不训练组和空白对照组被试的自我控制在两周后,没有发生显著变化。特别是表现在“停止信号任务”上,训练组被试在后测的“抑制失败次数”与前测相比,有显著差异;其他两组前、后测则无显著的差异。实验结果与Muraven研究结果一致。Muraven(1999)等人发现两组被试,一组要求自我控制饮食习惯,不吃甜食等不健康食品,另一组被试要求改变自己的站姿。在两周训练结束后,均进行一项需要克服生理不适的任务,结果表明两组被试在该任务上表现更好。在其他研究中,Oaten和Cheng分别让被试“迫使学习”或者“锻炼身体”来训练自我控制,在训练中,被试持续时间越长,不良行为比如:吸烟,喝酒等越少。此外,在本研究中,尽管“不训练组”被试也经过了两周握力,但是,实验过程要求“不训练”组不要用力,时间上不需要很长。从“握力评价量表”也可以看出,一方面“自我付出的努力”认为很少,且认为握力“不需要自我控制”,因而“不训练组”效果和“空白对照组”是一样的,都没有实现自我控制的提高。已有研究表明,不论是进行何种训练,只有当这种训练需要克服或抑制某种冲动和行为时,这种训练才是有效的,自我控制才能提高。实验结果与Baumeister(1999)“自我控制能量模型”的假设一致。该理论认为练习自我控制能够增加自我控制资源,通过增加自我控制资源,个体能够在其他任务中,更好的发挥自我控制。而这种提高整体自我控制能力的情况,更像是提升身体重量来增加个体能量一样,用以克服之后更大的挑战。同时,个体通过自我控制训练能够更好的处理由于任务中使用自我控制而导致的自我损耗。从两周握力训练的情况来看,“训练组”不仅是握力值在增加,握力时间也在不断增加。基于“不训练组”在握力时间和握力值没有要求的情况下,两个数值也34 没有增加的趋势。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自我控制训练任务可能同时增加了耐力(持续性)和自我控制力量。从欺骗任务来看,“训练组”被试欺骗次数和欺骗倾向次数,比较前测,后测均明显减小,“不训练组”和“空白对照组”的欺骗次数、欺骗倾向次数前、后测无差异,一定程度上说明,握力训练起到了提高自我控制能力的作用,进而减少被试欺骗行为的发生。10.6结论通过练习需要自我控制的握力训练并付出一定的努力后,可以提高被试自我控制能力;自我控制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减少欺骗行为的发生。11总讨论自我控制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Shapiro(1998)曾说过“人类最大的恐惧之一就是害怕失去控制,最强的动机就是拥有对生活的控制”。大学教育注重自我教育,强调个人发展,个人发展最重要的就是自我管理。在大学学习方式由被动变为主动,自由时间增加,然而面对的形形色色也在增加。特别是面对存在诱惑的事物,在缺乏他人监管情况下,更加需要自身去自我控制。11.1自我损耗与欺骗任务间相关本研究选取大学生这一群体作为研究对象,具有重要意义。结果也显示了,通过人为的对被试进行自我控制资源损耗,相比于低损耗租被试,高损耗组被试在进行欺骗任务时,不仅出现更多的欺骗行为倾向,也出现了更多的欺骗行为。一方面,实验中使用的出声Stroop范式起到了自我损耗的作用。实验之初,采用无声Stroop范式,被试损耗不明显。借鉴窦凯(2014)研究中所使用的自我损耗范式,结果高、低损耗出现明显差异。出声Stroop范式中,高损耗组在对红色的“红”、蓝色的“蓝”、红色的“蓝”、蓝色的“红”分别按键反应,同时还要读出字意;而低损耗租被试只需要对中性字的颜色按键,读出中性字即可。在损耗有效性确认之后,进行第二项任务,也符合自我控制研究中使用的双任务范式。被试在得知自己收益与自己行为反应存在关联时,在自我损耗明显的情况下,被试由于自我控制资源不足,抵制诱惑的能力减弱,在面对更大的诱惑时,即按“P”35 键获得利益大的情况下,更多选择按下此键,获得更多的收益。研究也解释了为什么当人们结束了一天工作、学习后,到了晚上会出现暴饮暴食,酗酒,甚至说谎、偷盗等行为。这是因为一天中我们损耗了太多自我控制资源,在资源不足情况下,无法抑制冲动,抵挡诱惑,从而出现行为了放纵。因此,有学者提出“上午道德效应”,在一天中,自我控制不欺骗的能力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弱,在下午会比上午有更多的不诚实行为。此外,自我控制资源损耗对行为的影响也得到了许多证实。Mead等人(2009)研究发现了,相比于自控没有损耗的个体,损耗的个体会夸大自己在工作中的表现,为获得更多的奖金数额。同时,Ayal和Gino(2011)也发现,当被试有机会去实施欺骗行为时(任务在匿名情况下),即使考虑到个人道德上的问题,但最终仍会继续欺骗。在一项实验中,主试让被试在垃圾食品和健康食品之间做出选择,用来测量被试自我控制资源的数量。同时还通过完成ShiromandMelamed’s(2006)的五点认知疲劳量表(five-itemcognitive-fatiguescale)来测量被试的认知能力。之后被试进行一项通过欺骗来获益的任务。结果显示:下午组的被试比早晨组的被试欺骗的更多并且认知能力比较低,更容易做出冲动的决定。这些结果都说明了,自我控制资源是有限的,当用于某一活动的资源增加时,则用于其他活动的自控资源会减少。而处于自我控制资源衰竭下的个体,自私自利的行为更加容易发生。实验一结果也与以往的研究结论达成一致。自我控制资源的多少,会影响个体在面对诱惑时,所表现出的反应。从状态性自我控制角度出发,探索出了对自我控制的影响。11.2自我控制能力与欺骗行为相关实验二在实验一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特质性自我控制对欺骗行为的影响。与高自我控制能力组相比,低自控组表现出更多的欺骗行为和欺骗倾向。本研究所得出的结果与范伟等人(2016)研究结论一致。相比于低自我控制能力的个体,高自我控制能力的个体可以更好的抑制自私动机,做出更加符合规范的行为。此外,实验二与以往多数研究存在相同观点。还有Funder等人(1989)研究表明高自我控制能力的个体会冷静,并且有较少的焦虑情绪、较低的攻击行为。其他研究表明,高自我控制的个体离婚概率较小(Kelly&Conley,1987)。还有研究者发现,拥有高自我控制的的个体在工作中也会对他人表现出较少的攻击性、偏理性的行为(Latham,1996)。这些研究表明,自我控制在抑制冲动行为,满足外部36 需求与利益方面起着关键作用。11.3自我控制训练根据Baumeister的“自我控制能量”模型理论所提到的,补充自我控制资源的方式之一是通过练习。在自控资源充足的情况下,个体能够更好的发挥自我控制。同时,两周的训练也增加了被试整体的自我控制能力,就像是通过举重增加肌肉力量一样,足够克服更大的挑战。Muraven(2010)的一项研究证实了,通过定期的自我控制练习可以改善整体的自我控制。研究中,经过两周的细小动作训练,训练组被试不论是握力的力量还是持久性都有明显的增强。换而言之,这种训练增加的是自我控制的力量和持久性。Oaten和Cheng分别让被试“迫使学习”或者“锻炼身体”来训练自我控制,最终也发现了,被试持续时间越长,吸烟,喝酒等不良行为越少。当然,在进行其他训练任务,比如:说话不说脏话、使用非优势手等,也发现被试可以提高自己控制能力来改变固有习惯。实验三采用了Muraven研究中使用的握力训练,将“抑制失败次数”作为自我控制能力的一个指标。发现被试在前、后测“停止信号任务”中,训练组被试在后测的“抑制失败次数”显著少于前测;后测中,训练组与不训练组、空白对照组都存在显著差异。说明训练增加了被试的自我控制能力,与Muraven的研究结果一致。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以往对自我控制无法改变的认知。此外,在实验三中,对前、后测欺骗行为进行对比时,发现“空白对照组”、“不训练组”的欺骗行为和欺骗倾向都没有显著差异;而“训练组”被试都存在显著差异。一定程度上也说明训练起到了提高自我控制的作用,不论是自我控制能力,还是自我控制资源。而在个体自控能力高并且自我控制资源充足的情况下,欺骗行为也明显减少了,与预期目标达成一致。12结论自我控制资源损耗会对欺骗行为产生影响。与低自我控制资源损耗的个体相比,高自我控制资源损耗个体会表现出更多的欺骗行为和欺骗倾向。自我控制能力对欺骗行为也会产生影响。与自我控制能力较强的个体相比,自我控制能力较低的个体表现出更多的欺骗行为和欺骗倾向。通过细小动作练习(本实验为握力训练),可以提高被试自我控制能力;自我控制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减少欺骗行为的发生;37 13研究局限、未来研究建议研究探讨了自我控制对欺骗行为的影响,而在研究过程中的确存在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首先,三个实验中均采用了视觉感知任务来测量欺骗行为。未来研究中还需要增加一些范式,使得结果更加具有说服力。其次,训练是如何影响自我控制的,是增加被试动机还是训练使被试忍受力增强,不得而知。还需要未来继续摸索。最后,对于自我控制训练的频率、长短、方式也需要解决。本研究仅仅采用了握力训练,对于身体受限制的个体可能无法使用该方法。因此,有必要对新的方法进行开发和研究。该研究说明了有效提高自我控制的方法之一是自我控制训练。这一研究有很重要的实践意义。两周实验室训练,而且是针对成人的训练可以提高自我控制能力的话,对于儿童进行的执行功能训练也是有效果的。同时,由于自我损耗会影响到个体心理和社会问题,这种训练对临床干预等问题研究或许有帮助。最重要的事,提高大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可以保障他们在未来的工作中,减少公司损失;生活中,增强人际关系等等。38 参考文献(一)期刊论文类[1]陈咏媛,许燕,杨浩铿,郭璐.自我损耗的后效述评[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2]陈辉,卢立平,郑果..大学生自我研究控制述评[J].科技世界,2015.[3]董光恒,杨丽珠..3~5岁幼儿自我控制类型研究[J].学前教育研究,2007(11):13-17.[4]董蕊,倪士光.工作场所不道德行为[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54(1).[5]方菁,朱叶等..停止信号任务及其反应抑制理论模型综述[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3(21):5.[6]范伟,钟毅平,傅小兰.自我控制对欺骗的影响[J].心理科学进展,2016(24):997-1008.[7]范伟,钟毅平,李慧云,孟楚熠,游畅,傅小兰.欺骗判断与欺骗行为中自我控制的影响[J].心理学报,2016(48):845-856.[8]封丹珺,石林.应对方式的生态瞬时评估法及其他测量方法简介[J].心理科学进展,2004(12):429-434.[9]林丹华,范兴华.自我控制、同伴吸毒行为与态度与攻读学校学生毒品使用行为的关系[J].心理科学,2010,33(3):732-735.[10]李琼,黄希庭.自我控制:内涵及其机制与展望[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李博,赵笑梅.自我损耗对情绪自传体记忆集体性的影响[J].ChineseJournalofClinicalPsychology,2014(22):1.[12]李雅鑫,金玲,张淑华.大学生自我控制能力与手机依赖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教育,2016,32(9).[13]屈智勇,邹泓.家庭环境、父母监控、自我控制与青少年犯罪[J].心理科学,2009,32(2):360-363.[14]王曼,陶嵘,胡姝婧等.注意偏向训练:起源、效果与机制[J].心理科学进展,2011,19(3):390-397.39 [15]叶奕乾等.大学生体育锻炼、自我控制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研究[J].普通心理学,1997,(388).[16]杨丽珠,刘文.幼儿气质与其自我延迟满足能力的关系[J].心理科学,2008,31(4):784-788.[17]杨丽珠,董光恒.3~5岁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结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21(4):7-12.[18]杨丽珠,王江洋,刘文等.3~5岁幼儿自我延迟满足的发展特点及其中澳跨文化比较[J].心理学报,2005,37(2):224-232.[19]朱玲玲,吴素红.自我控制研究述评[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1,31(8).[20]詹鋆,任俊.自我控制与自我控制资源[J].心理科学进展,2012,20(9):1457–1466.[21]张潮,王畅等.大学生自我调节能力对学业拖延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效应[J].心理技术与应用,2016,4(4):209-214.[22]AronAR,BehrensTE,SmithS,etal.Triangulatingacognitivecontrolnetworkusingdiffusion-weightedmagneticresonanceimaging(MRI)andfunctionalMRI[J].JournalofNeuroscience,2007,27:3743-3752.[23]Bray,S.R.,Ginis,K.A.M.,Hicks,A.,&WoodgateJ.EffectsofSelf-regulationstrengthdepletiononmuscularperformanceandEMGactivation[J].Psychologysiology,2008(45),337-343.[24]Baumeister,R.F&Vohs,K.D&Tice,D.M.TheStrengthModelofSelf-Control[J].CurrentDirectionsinPsychologicalScience,2007.[25]Baumeister,R.F.,Bratslavsky,E.,Muraven,M.,&Tice,D.M.(1998).Ego-depletion:Istheactiveselfalimitedresource?[J.]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74,1252–1265.[26]Conner,B.T.,Stein,J.A.,Longshore,D.ExaminingSelf-ControlasaMultidimensionalPredictorofCrimeandDrugUseinAdolescentswithCriminalHistories[J].JournalofBehaviorHealthServvice&Research,2009,36(2):137149.[27]Cohen,J.D.,Perlstein,W.M.,Braver,T.S.,Nystrom,L.E.,Noll,D.c.,Jonides.,&Smith,E.E.Temporaldynamicsofbrainactivationduringaworkingmemorytask[J].Nature,1997,386,604-608.40 [28]Duckworth,A.L.,&Kern,M.L.Ameta-analysisoftheconvergentvalidityofself-controlmeasures[J].JournalofResearchinPersonality,2011,5(3),259–268.[29]DeWall,C.N.,Baumeister,R.F.,Stillman,T.F.,&Gailliot,M.T.Violencerestrained:Effectsofselfregulationanditsdepletiononaggression[J].JournalofExperimentalSocialPsychology,2007,43(1),62-76.[30]DePaulo,B.M.,Kashy,D.A.,Kirkendol,S.E.,Wyer,M.M.,&Epstein,J.A.Lyingineverydaylife[J].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1996,70(5),979–995.[31]D’Esposito,M.,Detre,J.A.,Alsop,D.C.,Shin,R.K.,Atlas,S.,Grossman,M.Theneuralbasisofthecentralexecutivesystemofworkingmemory[J].Nature,1995,,378,279-281.[32]Fischbacher,U.,&Heusi,F.Liesindisguise,anexperimentalstudyoncheating[J]..JournaloftheEuropeanEconomicAssociation,2008,(3):525-547.[33]FieldM,EastwoodB.Experimentalmanipulationofattentionalbiasincreasesthemotivationtodrinkalcohol[J].Psycho-pharmacology,2005,183(3):350-357.[34]Funder,D.C.,&Block,J.Theroleofego-control,ego-resiliency,andIQindelayofgratificationinadolescence[J].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1989,57,1041–1050.[35]Gino,F.,Schweitzer,M.E.,Mead,N.L.,&Ariely,D.Unabletoresisttemptation:Howself-controldepletionpromotesunethicalbehavior[J].OrganizationalBehaviorandHumanDecisionProcesses,2011,115,191–203.[36]Gino,F.Norton,M.I.&Ariely,D.Thecounterfeitself:Thedeceptivecostsoffakingit[J].PsychologicalScience,2010,(5):712-720.[37]Geeraert,N.&Yzerbyt,V.Y.Howfatiguingisdispositionalsuppression?Disentanglingtheeffectsofproceduralreboundandego-depletion[J].EuropeanJournalofSocialPsychology,2007,37(2),216–230.[38]Govorun,O.,&Payne,B.K.Egodepletionandprejudice:Separatingautomaticandcontrolledcomponents[J].SocialCognition,2006,(24):111–136.[39]HoubenK,SchoenmakersTM,WiersRW.Ididn’tfeellikedrinkingbutIdon’tknowwhy:Theeffectsofevaluativeconditioningonalcohol-relatedattitudes,cravingandbehavior[J].AddictiveBehaviors,2010,35(12):1161-1163.41 [40]Hofmann.,FrieseM.,StrackF.Impulseandself-controlfromadual-systemsperspective[J].PerspectiveonPsychologicalScience,2009.[41]Kouchaki,M.,cSmith,I.H.Themorningmoralityeffect:Theinfluenceoftimeofdayonunethicalbehavior[J].PsychologicalScience,2014,25(1),95–102.[42]Kochanska,G.,Murry,K.T.,Harlan,E.T.Effortfulcontrolinearlychildhood:continutityandchange,antecedents,andinpgicationsforsocialdevelopment[J].Developmentpsychology,2000,(2):220-232.[43]Kelly,E.L.,&Conley,J.J.Personalityandcompatibility:Aprospectiveanalysisofmaritalstabilityandmaritalsatisfaction[J].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1987,52,27–40.[44]KoppC.B.AntecedentsofSelf-regulation:ADevelopmentalPerspective[J].DevelopmentPsychology,1982(6):199-214.[45]Langleben,D.D.,Schroeder,L.,Maldjian,J.A.,Gur,R.C.,McDonald,S.,Ragland,J.D.,...Childress,A.R.Brainactivityduringsimulateddeception:Anevent-relatedfunctionalmagneticresonancestudy[J].NeuroImage,2002,15,727–732.[46]Lee,T.M.C.,Liu,H.-L.,Tan,L.-H.,Chan,C.C.H.,Mahankali,S.,Feng,C.-M.,...Gao,J.-H.Liedetectionbyfunctionalmagneticresonanceimaging[J].HumanBrainMapping,2002,15,157–164.[47]Latham,L.,&Perlow,R.Therelationshipofclient-directedaggressiveandnonclient-directedaggressiveworkbehaviorwithself-control[J].JournalofAppliedSocialPsychology,1996,26,1027–1041.[48]Logan,G.D..Ontheabilitytoinhibitthoughtoraction:Auser’guidetothestopsignalparadigm[J].InD.Dagenbach,T.H.Carr(Eds.).Inhibitoryprocessesinattention,memoryandlearning.CA:AcademicPress,1944,189-239.[49]MaryamKouchaki1andIsaacH.Smith.ThemorningMoralityEffect:TheInfluenceofTimeofDayonUnethicalBehavior[J].PsychologicalScience,2014,25(1):95-102.[50]Muraven,M..Buildingself-controlstrength:Practicingself-controlleadstoimprovedself-controlperformance[J].JournalofExperimentalSocial42 Psychology,2010,46:465-468.[51]Mead,N.,Baumeister,R.F.,Gino,F.,Schweitzer,M.,&Ariely,D.Tootiredtotellthetruth:Self-controlresourcedepletionanddishonesty[J].JournalofExperimentalSocialPsychology,2009,45(3),594–597.[52]Myrsethk,O.R.,Fishbach,A.Self-control:AFunctionofKnowingWhenandHowtoExerciseRestraint[J].CurrentDirectionsinPsychologicalScience,2009,18(4):247-252.[53]Mazar,N.,Amir,O.&Ariely,D.Thedishonestyofhonestypeople:Atheoryofself-conceptmaintenance[J].JournalofMarketingresearch,2008,(6):633-644.[54]Muraven,M.&Baumeister,D.&Tice,D.M.Self-RegulationthroughPractice:BuildingSelf-ControlStrengthThroughRepeatedExercise[J].TheJournalofSocialPsychology,1999,139(4):446-457.[55]Muraven,M.,Tice,D.M.,&Baumeister,R.F.Self-controlaslimitedresource:Regulatorydepletionpatterns[J].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1998,74,774–789.[56]Mischel,W.&Ebbesen,E.B.Attentionindelayofgratification[J].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1970,(2).[57]Rawn,C.D.&Vohs,K.D.WhenPeopleStriveforSelf-HarmingGoals[J].HandBookofSelf-regulation:Research,Theory,andApplication,2011,162-185.[58]Righetti,F.&Finkenauer,C.IfYouAreAbletoControlYourself,IWillTrustYou:TheRoleofPerceivedSelf-ControlinInterpersonalTrust[J].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2011.[59]Righetti,F.,&Finkenauer,C.Ifyouareabletocontrolyourself,Iwilltrustyou:Theroleofperceivedself-controlininterpersonaltrust[J].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2011,100(5),874–886.[60]Schondube,A.&Bertrams,A.&Sudeck,G.&Fuchs,R.Self-controlstrengthandphysicalexercise:Anecologicalmomentaryassessmentstudy[J].PsychologyofSportandExercise,2016.[61]Shalvi,S.,Handgraaf,M.J.,&Dedreu,C.K..Ethicalmanoeuvring:Whypeopleavoidbothmajorandminorlies[J].BritishJournalofManagement,43 2011,(22):16-27.[62]Shmueli,D.,&Prochaska,J.J.Resistingtemptingfoodsandsmokingbehavior:Implicationsfromaself-controltheoryperspective[J].HealthPsychology,2009,(28):300-306.[63]Schmeichel,B.J.Attentioncontrol,memoryupdatingandemotionregulationtemporarilyreducethecapacityforexecutivecontrol[J].JournalofExperimentalPsychology:General,2007,(136):241-255.[64]Schmecichel,B.J.,Demaree,H.A.Robinson,J.Egodepletionbyresponseexaggeration[J].JournalofExperimentalSocialPsychology,2006,42(1),95-102.[65]Schmeichel,B.J.,Demaree,H.A.,Robinson,J.L.,&Pu.J.Egodepletionbyresponseexaggeration[J].JournalofExperimentalSocialPsychology,2006,42,95–102.[66]SteveSussman,WillianJ.McCuller,ClycleW.Daut.Theassociationofsocialself-control,Personalitydisorders,anddemographicswithdruguseamonghigh-riskyouths.AddictiveBehaviors,2003,28:1159-1166.[67]Spence,S.A.,Farrow,T.F.D.,Herford,A.E.,Wilkinson,I.D.,Zheng,Y.,&Woodruff,P.W.R.Behaviouralandfunctionalanatomicalcorrelatesofdeceptioninhumans[J].Neuroreport,2001,12,2849–2853.[68]TangneyJP,BaumeisterRF,BooneAL.Highself-contrpredictsgoodadjustment,lesspathology,bettergrades,andinterpersonalsuccess[J].JournalofPersonality,2004,72:271-322.[69]Vohs,K.D.&Schmeichel,B.J.Selfregulationandextendednow:Controllingtheselfalterthesubjectiveexperienceoftime[J].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2003,85(2),217-230.(二)学位论文类[70]董一.大学生自我控制发展特点及脑电特征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3.[71]王宏才.自我损耗对道德判断的影响[D].湖南师范大学,2015.(三)著作类[72]董其昌.节寰袁公行状[M].吴越所见书画录,清.44 [73]黃六鴻.福惠全書•庶政•禁造假銀.福慧全书,清.[74]朱熹.答吕子约书[M].晦庵文集,宋.[75]Ayal,S.,&Gino,F.Honestrationalesfordishonestbehavior[M].Washington,DC:AmericanPsychologicalAssociation.,2011.[76]DeaneH.Shapiro,Jr.JohnA.Astin.ControlTherapy:Anintegratedapproachtopsychotherapy,health,andhealing[M].ControlTherapy,1998;9-14,18-36.45 附录一回溯性问题根据您自己感受回答问题,答案无对错之分。选择均为单选。序号_________年龄_________性别_________联系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您完成这项任务后,是否感到疲惫?一点不疲劳◎1◎2◎3◎4◎5非常疲劳二、您投入了多少精力来抑制文字意义对颜色命名的影响?没有投入◎1◎2◎3◎4◎5投入了很多精力精力三、您在进行了这项任务后,感觉到自己的能量损耗了多少?一点都没◎1◎2◎3◎4◎5完全损耗了有损耗46 附录二PANAS量表请您根据自己现在的真实感受作答,每个描述情绪的后面有5个选项,如高兴后面有1、2、3、4、5个选项,分别代表“1根本没有”,“2有一点”,“3一般”,“4比较强烈”,“5非常强烈”,如果此时你高兴的情绪有一点,就在2上打“√”,若根本没有高兴的情绪,就在1上打“√”。其他词的选项也是这样,答案无好坏对错之分,一定要根据当.前.时.刻.的真实感受进行作答。高兴1根本没有2有一点3一般4比较强烈5非常强烈快乐1根本没有2有一点3一般4比较强烈5非常强烈悲伤1根本没有2有一点3一般4比较强烈5非常强烈兴奋1根本没有2有一点3一般4比较强烈5非常强烈愤怒1根本没有2有一点3一般4比较强烈5非常强烈害怕1根本没有2有一点3一般4比较强烈5非常强烈欣喜1根本没有2有一点3一般4比较强烈5非常强烈紧张1根本没有2有一点3一般4比较强烈5非常强烈难过1根本没有2有一点3一般4比较强烈5非常强烈愉快1根本没有2有一点3一般4比较强烈5非常强烈47 附录三自我控制量表请指出下列每条描述在多大程度上反应了您的情况,并选择符合您的情况的选项。1.我能很好的抵制诱惑。1完全不符合2不符合3不确定4符合5非常符合2.对我来说改掉坏习惯是困难的1完全不符合2不符合3不确定4符合5非常符合3.我是懒惰的1完全不符合2不符合3不确定4符合5非常符合4.我会做一些能给自己带来快乐但对自己有害的事情1完全不符合2不符合3不确定4符合5非常符合5.人们相信问我能坚持行动计划1完全不符合2不符合3不确定4符合5非常符合6.对我来说,早上起床是件困难的事。1完全不符合2不符合3不确定4符合5非常符合7.大家说我是冲动的。1完全不符合2不符合3不确定4符合5非常符合8.我太能花钱了。1完全不符合2不符合3不确定4符合5非常符合9.我会因为情感而激动的不能自持。1完全不符合2不符合3不确定4符合5非常符合10.我做的很多事情是因为一时冲动。1完全不符合2不符合3不确定4符合5非常符合11.大家说我有钢铁般的自制力。1完全不符合2不符合3不确定4符合5非常符合12.有时我会被有乐趣的事情干扰而不能按时完成任务48 1完全不符合2不符合3不确定4符合5非常符合13.我难以集中注意力。1完全不符合2不符合3不确定4符合5非常符合14.我能为了一个长远目标高效的工作。1完全不符合2不符合3不确定4符合5非常符合15.有时我会忍不住去做一些事情,即使我知道那样做是错误。1完全不符合2不符合3不确定4符合5非常符合16.我常常考虑不周就付诸行动。1完全不符合2不符合3不确定4符合5非常符合17.我太容易发脾气。1完全不符合2不符合3不确定4符合5非常符合18.我经常打扰别人。1完全不符合2不符合3不确定4符合5非常符合19.我有时会饮酒(或上网)过度。1完全不符合2不符合3不确定4符合5非常符合49 附录四握力评价量表感谢参与这项实验,请在训练结束前填写这份问卷。答案无对错之分,请根据自己的真实想法选择,并在对应的数字打钩(√)。所有信息将保密。性别_________年龄__________学校及专业_____________年级_______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序号_____________一、进行握力练习时需要很长时间。1(非常不同意)2(不同意)3(不一定)4(同意)5(非常同意)二、进行握力练习时需要付出很多努力。1(非常不同意)2(不同意)3(不一定)4(同意)5(非常同意)三、握力练习时需要运用自我控制。1(非常不同意)2(不同意)3(不一定)4(同意)5(非常同意)四、你认为握力练习可以增强自我控制力。1(非常不同意)2(不同意)3(不一定)4(同意)5(非常同意)50 附录五握力记录表(握力值、握力时间)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第六天第七天第八天第九天第十天第十一第十二第十三第十四天天天天编号姓名上下上下上下上下上下上下上下上下上下上下上下上下上下上下午午午午午午午午午午午午午午午午午午午午午午午午午午午午51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