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食管反流病的相关性研究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食管反流病的相关性研究

ID:34603756

大小:1.64 MB

页数:63页

时间:2019-03-08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食管反流病的相关性研究_第1页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食管反流病的相关性研究_第2页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食管反流病的相关性研究_第3页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食管反流病的相关性研究_第4页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食管反流病的相关性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食管反流病的相关性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学位论文论文题目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食管反流病的相关性研究何飞龙研究生姓名常英指导教师姓名内科学专业名称消化内科临床研究研究方向2013年4月1日论文提交日期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食管反流病的相关性研究中文摘要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食管反流病的相关性研究中文摘要第一部分胃食管反流病问卷对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价值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病问卷对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价值及其最佳临界值。方法:采用整群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2个社区,每个社区随机抽取4个居民小区,每个小区随机抽取40户,对纳入调查范围的人群进行GERD症状问卷调查。参考相关文献,本研究对GerdQ得分≥

2、6分者给予胃镜检查和质子泵抑制剂试验,其中一者为阳性即诊断为GERD,并检查结果与GerdQ得分进行比较。通过ROC曲线,计算GerdQ的最佳临界值、敏感度、特异度。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1428例,其中男性739例,女性689例,年龄18~73岁,平均47.4±13.3岁。GerdQ问卷得分≥6分者共147例,占10.29%,经胃镜检查和/或PPI试验诊断为GERD有110例(分入GERD组),其中男性67例,女性43例,平均年龄48.46±12.53岁;其余37例阴性者分入对照组,其中男性21例,女性16例,平均年龄47.59±13.22岁。经统计学分析,两组受试

3、者的性别构成、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症状分布差异方面,GERD组与对照组中在烧心、反流、睡眠障碍和服用药物四个症状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上腹痛与恶心两个症状,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ERD组总得分主要分布在8~13分之间,有85例,占77.27%;对照组总得分主要分布在6~9分之间,24例,占64.86%,总分及阳性症状(烧心、反流、睡眠障碍及服用药物)的得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性症状(上腹痛及恶心)的得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erdQ得分ROC曲线,显

4、示GerdQ对GERD诊断的敏感度随其临界值升高而降低,特异度随GerdQ临界值的升高而升高。当临界值为8.5分时,得到最大的Youden指数为0.27,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4.5%、39.2%。在问卷实际应用中,得分只能为整数,取GerdQ得分为8时,Youden指数为0.17,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8.2%、29.7%,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5.0%、40.0%;取GerdQ得分为9时,Youden指数为0.27,敏感度和特异I中文摘要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食管反流病的相关性研究度分别为62.7%、48.6%,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3.9%、3

5、8.6%。GerdQ得分为9时的Youden指数大于8分时的Youden指数,其敏感度较高且特异度适当。结论:1、GerdQ临界值取9分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2.7%、48.6%,对GERD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2、GerdQ可作为初步诊断GERD简单、实用、有效的诊断方法。关键词:胃食管反流病问卷;胃食管反流病;胃镜检查;质子泵抑制剂;诊断价值第二部分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食管反流病的相关性研究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ylori)感染与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refluxdisease,GERD)之间的

6、相关性,为临床诊治GERD提供参考依据。14方法:GERD患者及对照组轻度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各110例予C呼气试验法以进行检测,对比两组H.pylori感染情况;将9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分为LA-AB组及LA-CD组,对比两组H.pylori感染情况;将110例GERD患者分为轻度症状组、中度症状组、重度症状组及极重度症状组,比较组间H.pylori感染情况。结果:GERD组H.pylori感染的阳性率为40.91%,对照组的H.pylori感染的阳性率为62.7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A-AB组H.pylori感染的阳性率为60.70%

7、,LA-CD组H.pylori感染的阳性率为29.5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症状组的阳性率为40.74%,中度症状组的阳性率为42.43%,重度症状组的阳性率为40.00%,极重度症状组的阳性率为30.0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反流性食管炎的保护因素。幽门螺杆菌感染与GERD症状的发生无相关性。关键词:胃食管反流病;胃食管反流症状;幽门螺杆菌;相关性作者:何飞龙指导老师:常英II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食管反流病的相关性研究英文摘要AbstractStudyonHelicobacterpyl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