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感染对胃食管反流影响的临床研究

幽门螺杆菌感染对胃食管反流影响的临床研究

ID:24737116

大小:70.13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5

幽门螺杆菌感染对胃食管反流影响的临床研究_第1页
幽门螺杆菌感染对胃食管反流影响的临床研究_第2页
幽门螺杆菌感染对胃食管反流影响的临床研究_第3页
资源描述:

《幽门螺杆菌感染对胃食管反流影响的临床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幽门螺杆菌感染对胃食管反流影响的临床研究【摘要】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Hp)感染对胃食管反流病(GERD)病的影响。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496例GERD患者为GERD组,对其进行胃镜检查和Hp检测,选择同期500例无消化道症状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体检组,比较两组Hp检测结果。将反流性食管炎(RE)分为A、B、C、D四级,A、B两级为轻度组,C、D两级为重度组,比较轻重两组之间Hp感染情况。同时依据Hp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Hp(+)组和Hp(-)组,两组间进行GERD病情比较。将Hp阳性组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进

2、行Hp根除治疗,1年后进行GERD根治率比较。结果:GERD组的患者Hp感染率为36.29%,健康体检组Hp感染率为63.80%。两组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19.79,P0.05)。Hp(+)患者中,观察组根治率低于对照组,复发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诊断标准GERD:参考2006年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分会制定的中国胃食管反流病共识意见。RE:胃镜下可见食管远段黏膜破损。参照第十届洛杉矶国际消化会议提出的内镜分级标准。BE:食管远段的鳞状上皮被柱状上皮取代。NERD:胃镜下未见Barrett食管及食管黏膜破

3、损,但有典型的>3个月的反流及反流引起的刺激症状,排除继发因素[3]。1.3方法1.3.1胃镜检查检查统计所有GERD患者的病变情况,将RE分为A、B、C、D四级,A、B两级为轻度组,C、D两级为重度组,比较各级之间Hp感染情况。1.3.2Hp检测采用快速尿素酶试验,胃镜检查时取距幽门2cm处小弯侧的胃窦黏膜进行快速尿素酶检测和13C-呼气试验,任意一种Hp检测方法为阳性即确定为Hp(+),均呈阴性则为Hp(-)□比较Hp(+)与Hp(-)的GERD病变程度。1.3.3Hp阳性分组治疗将Hp(+)组随机分为观察组(90例)和对照组(90例),观察组采用三联

4、疗法(雷贝拉唑10mg,克拉霉素0.25g,均2次/d)进行Hp根除治疗,疗程为2周。停药1个月后,13C-呼气试验阴性即为Hp根除。对照组不进行Hp根除治疗。Hp根除后两组选择用药的标准和疗效均一致。随访1年,比较两组GERD复发率。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23.0软件进行统计,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0.05),详见表3。2.4观察组与对照组1年后根治及复发情况比较观察组进行Hp根除治疗,观察组Hp根除者有53例,37例复发。观察组一年后复查根治率为58.89%,复发率41.11%,对照组一年后复查根治率为86.67%,复发率1

5、3.33%。观察组根治率低于对照组,复发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3讨论本次研究中,GERD组的Hp感染率明显低于健康体检组,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孙永顺等[5]的研究结果显示二者有显著差异,他们认为可能是由于Hp感染使胃酸分泌减少,从而降低BE的发生率。也有学者认为Hp感染可能对BE的发生有促进作用[7]。故这方面仍需更多的临床研究。在将Hp(+)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后,进行Hp根除治疗的观察组1年复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