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4586681
大小:47.50 KB
页数:25页
时间:2019-03-08
《关于苏教版第十一册习作六“学习修改”教学的研讨记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关于苏教版第十一册习作六“学习修改”教学的研讨记录妈妈又回到了身边盖慧玲同学九岁那年,可怕的病魔夺走了她妈妈的生命,从此,她便失去了母爱,原有的幸福、快乐都被孤独与无助的泪水替代。十一岁那年,爸爸又为她找了一个新妈妈。新妈妈三十多岁,个儿不高,皮肤白净,衣着朴素,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里流露出慈祥的目光。盖慧玲早就听人家说当后妈的心狠,所以总是用敌视的眼光看着她。第一次和新妈妈见面时,新妈妈递给她一只苹果时,盖慧玲一甩手把它打落在地。新妈妈一愣,随即眼眶红了,她默默地弯下腰去,把那只苹果捡了起来。这时盖
2、慧玲的爸爸走了进来,见此情景,举起手就要打盖慧玲,新妈妈赶忙拉住爸爸的手劝道:“孩子还小不懂事,长大了自然会好。”新妈妈刚来的一个月当中,盖慧玲总是躲着她,不给她好脸色看,可是新妈妈并不计较,仍然对她很关心。天快冷了,新妈妈悄悄地买了毛线,要给盖慧玲织一件毛衣,她每天夜里都织到十点多钟,眼睛熬出了黑眼圈;盖慧玲学习英语了,新妈妈跑了好几家商店,终于买到了她想要的录音机。原来破破烂烂的家,被新妈妈收拾得干干净净,井井有条,充满着温馨。盖慧玲几次想喊“妈妈”,可喉咙里总像哽着什么,就是喊不出口。一天,盖
3、慧玲不小心着了凉,呕吐了,身上、地上都是秽物,气味难闻。新妈妈并不嫌弃,忙着给她换衣服,清扫地上的脏物。晚上,还特意为她做了面汤,端到床前亲自喂她。新妈妈手里拿着汤勺,舀起一勺汤放在嘴边轻轻地吹了几下,看见勺里不冒热气了,这才小心翼翼地把汤送到盖慧玲的嘴里。新妈妈一边喂她,一边安慰说:“小玲啊,别怕,没事的,等你一觉醒来就好了。都是阿姨不好,没照顾好你,让你吃这般苦,你好好休息,什么事也别想,阿姨会好好照顾你的。”盖慧玲看着新妈妈温柔的目光,听着新妈妈关切的话语,再也忍不住了,她一下子搂住新妈妈的脖
4、子,喃喃地叫了一声“妈妈”……盖慧玲真幸运,因为她又拥有了世间最珍贵的东西——母爱!集体备课时间:11月30日下午地点:六匡中心小学内容:苏教版语文第十一册《习作六.学习修改》主持:沈荣、杨艳研究过程:一、教案讨论杨艳:研究课,首先要从研究教材开始。就让我们先走进教材,领悟教材。本篇例文出现了5处问号,4处眉批。大家对老师作这些修改提示怎么看?1、我们此次指导学生修改的习作,大家认为典型事例到底是哪一个?对于教材上在第二自然段旁边作的批注“把新妈妈给盖惠玲织手套、买复读机的事例给写上”,这两个事例到
5、底写到什么程度?王老师:我认为这里的三个事例,随便哪个都可以成为典型事例。看学生的喜好,有的可以详细一些,有的可以简单一些,我觉得不要给学生以限制,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李老师:典型事例的要求可以宽泛一些。黄老师:我不认为这样,我认为对于老师批注的“织手套、买复读机”的事,并不需要很详细的写,只需要点到为止。戴老师:我认为这次习作和学生自己的创作不一样,创作可以随心所欲一些,可以自由选择材料。可是这是修习作,就像修改病句一样,怎能把原来的意思修改掉呢?况且我们从教材所呈现的文字、呈现的图片来看,文章的
6、重点确实是在第三自然段,所以第三自然段是典型事例。倪老师:我认为,一篇文章的事例该如何取舍,到底哪一个详写,哪一个略写,都应该从文章的整体是否和谐这个角度去考虑……沈老师:对,六年级,我们不但要注意学生语文文字的表达,更应该关注学生习作的谋篇布局……倪老师:我们看这篇习作,题目是《妈妈又回到了身边》,妈妈回到身边是有一个过程的:一开始,盖惠玲对妈妈没有好感,后来,妈妈为家庭做了许多事,包括织手套、买复读机……此时盖惠玲对妈妈的感情有了转变,但叫妈妈还很为难,促使她们之间的感情进一步进展的是盖惠玲生病
7、的事,妈妈精心的照顾她,使她非常感动,叫了妈妈。从发展的过程看,买复读机、织手套都是这个过程中的一些小事例,而在盖惠玲对妈妈的感情转变过程中最重要的事还是生病那件事。从这个角度说,典型事例应该在第三自然段。况且,如果把整篇习作比作一个圆,买复读机、织手套是圆中的一个点,如果把这个点放大,放大到这个圆都不能包容,大家想一想,会不会影响整个圆的和谐?沈老师:我想这一点应该是能够能确认的。但是如果有学生,把第二自然段的两个事例当作典型事例,或者索性另选了一个其他的事例去大写特写,我们老师予以承认吗?陆老师
8、:我认为不行,这不就成了另一篇文章了吗?倪老师:我们再假设一个如果,如果我们给学生改习作,我们会把学生的习作大部分都圈掉,重起炉灶再写一篇吗?(大家笑)杨老师2、通过大家这么一交流,我们对教材的解读更为深刻了,有些问题也明白得更为明了了。我们来讨论下一个问题。教材中,这位老师的批语中出现了4个问号,第一个非常明白,是说小作者用词不当,第二个是说小作者写作不够具体,那第三个问号呢?我看来看去看不明白,大家来说说看。赵老师:我当时看的时候,也觉得有些莫名其妙,我想来想去,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