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市民社会概念

马克思的市民社会概念

ID:34586500

大小:268.49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3-08

马克思的市民社会概念_第1页
马克思的市民社会概念_第2页
马克思的市民社会概念_第3页
马克思的市民社会概念_第4页
马克思的市民社会概念_第5页
资源描述:

《马克思的市民社会概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1期马克思的市民社会概念郁建兴Abstract:FollowingHegel'sdifferentiationonstateandcivilsociety,Marxcarriesfor-wardcriticismsofliberaltheoryoncivilsociety.Inparticular,heintegratestheovercomingofcivilsocietywiththetranscendingofpoliticalemancipation.After18

2、44,Marxincreasinglysumsupcivilsocietyaseconomicalrelations,whosegoalisnottopeeloff“bourgeoissociety”inthepolitical,rightsense,butjusttoshowthatitexistsinthesocialeconomicalstructureofcapitalism.Marxpointsoutthatcivilsocietyandstateareboththeproductso

3、fclasssocietyandtheywillinevitablywitherawaywiththeabolitionofclasses.HistheoryoncivilsocietygoesbeyondtwocontrastingtheoryframesoncivilsocietyrepresentedbyLockeandHegel,andprovidessignificantresourcesfortoday'stheorycontroversy.马克思的思想转折是通过批判黑格尔国家理想主

4、义开始的。马克思的这种批判,受到了洛克、卢梭、康德的市民社会思想的深刻影响,“市民社会”成为给国家神话除魅的极其重要的规范性范畴。但是,马克思同样深刻地领会了黑格尔通过市民社会批判并进而实现的对17、18世纪欧洲自由主义社会政治哲学的总批判的意义,他没有运用自然状态说和社会契约论赋予社会以前政治或国家的生命,而是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考察了市民社会的形成、发展以及与国家相分离的原因、后果,指出了市民社会与国家都是阶级社会的产物,它们必将随着阶级的消灭而消亡。马克思的这些工作,奠定了他在市民社会理论史上

5、的重要地位。一、市民社会批判“市民社会”概念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城邦的政治生活,但近代意义上的市民社会概念源出于洛克的学说。在近代第一位大政治理论家霍布斯那里,国家主权或政府的力量被看成是绝对的,因而他只有政治理论而没有社会理论。洛克开始发展出了一种社会理论,来讨论有限政府和人民主权。尽管现代意义上的、与国家相分离的市民社会观念在洛克那里并不存在。事实上,这二者的严格区分,直到黑格尔才得以作出。对洛克来说,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当然地重叠,在《政府论》中,他总是相伴相随地使用这两个概念。但是,洛克

6、“透过对自然状态的假定以及社会契约论的手段而赋予了社会以前政府或国家的生命”。这就意味着在他那里已经隐含了对市民社会与国家关系的某种认识,从而奠定了一种重要的市民社会理论架构(邓正来,1999:83、92)。在洛克之后,斯密主张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反对国家干预经济,为洛克提出的“社会先于或外在于国家”的观点注入了实质的内容。具体而言,洛克提出的自然状31态中的自由和平等,在斯密这里通过国家保证市民社会的经济平等和契约自由获得了实现。而正是这一经济与政治相分离的思想,为市民社会与国家的分野奠定了坚

7、实的基础。同洛克一样,孟德斯鸠关注公民的平等与自由,但他更关注在政治社会中如何实现公民的自由。他强调的实际上是一种“来自国家并针对国家的自由”,即政治自由。在他看来,分权的政府是公民自由的前提和保障,无分权就无自由。从社会与国家关系的角度来看,那就是,一个自由的社会总是和一定的政治构成相符合的,它取决于一个良好法制的国家。比较孟德斯鸠与洛克的思想,我们不难发现,孟德斯鸠超越了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的同一性,而对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作了深入的拓展。首先,孟德斯鸠指出,自由状态不是与生俱

8、来的,而是取决于环境;对这种“状态”的确定来自宪法。宪法是社会权利的来源,社会从国家那里获得规定性。另外,孟德斯鸠对无宪法、无分权社会的不信任充分表明了他对社会自律性的怀疑。孟德斯鸠甚至说:“就是品德本身也是需要界限的。”(孟德斯鸠,1995:154)孟德斯鸠对国家与社会、政治与自由关系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黑格尔市民社会观的形成。查尔斯·泰勒在《市民社会的模式》一文中写道:“托克维尔可以说是孟德斯鸠19世纪最出色的弟子。但黑格尔早就因不满于洛克学说而转向诉诸孟德斯鸠了。”(查尔斯·泰勒,19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