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社会与国家_浅析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

市民社会与国家_浅析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

ID:38247372

大小:183.5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01

市民社会与国家_浅析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_第1页
市民社会与国家_浅析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_第2页
市民社会与国家_浅析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_第3页
市民社会与国家_浅析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_第4页
资源描述:

《市民社会与国家_浅析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05年5月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May.2005第33卷第3期JournalofLiaoningUniversity(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s)Vol.33No.3*市民社会与国家:浅析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常征(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北京100089)摘要:近年来,关于市民社会及其同国家关系的讨论日趋炽盛,本文以马克思的经典文本为基础,剖析了马克思市民社会的内涵,并进而阐述了马克思关于市民社会与国家关系的思想。关键词:马克思;市民社会;国家中图分类号:A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

2、号:1002-3291(2005)03-0121-04一142(P6-8)。作为市民社会理论家之一的马克思,正如邓正来先生所指出的那样,市民社会理他又是如何看待市民社会同国家之间的关系的念(ideaofcivilsociety¹)于近一二十年间的复呢?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就成为本文的任务。兴与拓深,几近形成一股可称之为全球性的/市二民社会思潮0。当然,所有复兴者并不是同一的5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6只是/包含着新世界市民社会概念,一些学者引证马克思将黑格尔观观的天才萌芽0,在5德意志意识形态6(以下简称点头足倒置而形成的基础

3、(市民社会)决定上层5形态6)中,马克思将这一/萌芽0发展成为唯物建筑(含国家和意识形态)的观点112(P1)。那么,史观的完整体系,由此,马克思对市民社会的内在马克思那里,/市民社会0究竟意味如何。中国涵作了唯物主义的解答。在5形态6中,马克思交有些学者在/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的基本内叉使用了市民社会、交往形式和生产关系这三个涵0、/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的基本特征0、/关概念,在有些地方,市民社会和生产关系,即一定于马克思的-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的思想0、/马克类型的交往形式是一个意思,甚至和经济基础是思的市民社会理论

4、的发展0以及/马克思的市民一个意思,但这只是因为生产关系的概念还没有社会理论的内涵拓展:社会主义市民社会问题0得到科学制定,为了论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等五个方面发生了争论122。由此形成了关于市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的方便,市民社会的内民社会在当代中国是否已成为现实的可能的三涵还包括生产关系所没有的内容。种观点,即乐观派、悲观派和建构说132(P43)。可在5形态6中,因为生产关系的概念尚未完全见,从理论上准确梳理出马克思关于市民社会的确定下来,所以,马克思常常把生产力和交往形含义是十分必要的。市民社会与国家的关系是

5、式联系起来表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市民社会理论的一项重要内容。市民社会理论家提出的市民社会和国家的关系的模式多种多用交往形式来代替生产关系。例如,/共产主义样,但概括起来有五种:市民社会制衡国家、市民和所有过去的运动不同的地方在于:它推翻了一社会对抗国家、市民社会与国家共生共强、市民切旧的生产关系和交往关系(即交往形式)))笔社会参与国家以及市民社会与国家合作互补等者注)的基础0152(P77)。这说明生产关系的概念*收稿日期:2004-01-10作者简介:常征(1976)),男,河南上蔡人,北京大学政府管理政

6、治学系政治学理论专业2002级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比较政治。¹/civilsociety0在中国常常又被称为/市民社会0、/民间社会0或/公民社会0,为行文的便利,本文交叉使用/市民社会0和/公民社会0两种用法。122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还处于从交往、交往关系、交往方式、交往形式等会出发来阐明各种不同的理论产物和意识形式,概念的/脱胎0过程中,马克思正在交往形式和生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并在这个基础上追溯它产关系这两个不同的概念中进行选择。在5形们产生的过程。0162(P42-43)这里的市民社

7、会指态6中,马克思虽然还没有科学制定出生产关系的就是生产关系,甚至是经济基础,即/与该生产概念,但是从一些表述中,我们还是可以看到生方式相联系的0的交往形式。所以,尽管这里的产关系在当时的马克思那里到底意味着什么。市民社会是等同于生产关系的,但交往形式的外例如,马克思曾对生产关系作了如下概括:/分工延却远远大于生产关系。而且,在5形态6中,马发展的各个不同阶段,同时也就是所有制的各种克思也不是单纯地在这一种意义上使用市民社不同形式。这就是说,分工的每一个阶段还根据会这一概念。比如,马克思认为市民社会/这一个人与劳动的材

8、料、工具和产品的关系决定他们名称始终标志着直接从生产和交往中发展起来相互之间的关系0162(P25)。而在马克思那里,交的社会组织0162(P41)。这里的市民社会就和生往形式更多的是表示一般社会关系的概念,它包产关系不一样了。由此可见,在5形态6中,虽然含着生产关系所没有的一种传承文明的关系:马克思以交往形式和市民社会为中介论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