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4584143
大小:4.23 MB
页数:68页
时间:2019-03-08
《阳春砂种子质量及其萌发过程的生理特性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广州中医药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个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特别加以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己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并致谢。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早羔却I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本人完全了解广州中医药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或向国家有关部门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广州中医药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
2、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印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保密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论文作者签名论文导师签名三勘驵日期擀6月扣研究背景与目的:摘要阳春砂AmomumvillosumLour.为姜科豆蔻属植物,其干燥成熟果实作砂仁药用,为我国著名的“四大南药”之一,具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的功效,在其道地产区广东省阳春市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阳春砂种子具生命力短、不易萌发且萌发率较低的特性,生产上采用种子育苗时多采用“随采随播”的方式,不利于实生种苗的大量繁育。但由于其分株能力强,且分株苗开花结实早,砂仁药材实际生产中通常历采用分株繁殖的方
3、法。但长期的无性繁殖易造成其种性退化、病虫害发生率高、药材品质下降。此外,即便是道地产区所产的砂仁,由于不同居群生境特征的差异性和采收时期的不一致,种子质量亦存在参差不齐的现象。因此,摸清阳春砂种子的特性,开展实生种苗的繁育技术,有利于其药材生产的发展。方法:1.参照《农作物种子检验》方法,对阳春砂种子的品质检验(真实性、千粒重、含水量、生活力、发芽率)进行方法学研究;并采用体视镜,观察记录阳春砂种子破萌与萌发过程的胚率的变化。2.依照优选出的各项指标检测的测定方法。具体如下:采用五百粒法测定种子千粒重,低恒温烘干法(烘5h)测定种子水分:采用四唑染色法(T
4、TC)测定,染色温度30℃,TTC浓度选择O.4%,染色时间选择12h。发芽试验采用赤霉素低温浸种后,置于底部铺有2层湿润纱布培养皿中,于26℃下光照培养,每个处理设置4组,每组100粒。对16个不同居群的阳春砂种子进行品质检测,并采用K聚类分析方法进行种子质量分级标准的制订。3.随机选取萌发0d、10d、20d、30d、35d、40d的阳春砂种子,采用体视镜,观察记录胚率的变化;并分别采用葸酮比色法、考马斯亮蓝6-250法和油重法,测定样品中可溶性多糖、可溶性蛋白和粗脂肪的含量,分析种子破眠与萌发过程的物质代谢情况;采用HPLC法测定阳春砂种子萌发过程中内
5、源激素(GA3、1AA、ABA)的含量。色谱条件,流动相:A一甲醇,B一乙腈,C一磷酸缓冲液(pH3.3);流速为lmL/min:梯度洗脱:0min,20%A:0%B:80%C:0~50min,25%A:15%B:60%C;柱温35℃;进样量:10uL;检测波长:双波长,210nln(GA3)和260nm(IAA、ABA)。结果:1.阳春砂种子品质检验的方法:千粒重的测定以五百粒法为宜;水分含量测定以低恒温法为宜;生活力测定则采用TTC法,以0.4%四唑溶液,30℃温度下染色12h;种子引发处理,则采用浓硫酸浸泡、赤霉素低温浸种;芽床宜选砂及纱布;发芽温度,
6、以25℃或20—28℃变温为宜。2.16个不同居群阳春砂种子的千粒重为6.808~19.120g;含水量为11.46%~19.20%:新鲜自然干燥的种子生活力为82.00~95.03%,4。C贮藏72d后,种子生活力为51.33~79.67%:低温激素浸种的发芽率高于常温激素浸种(p<0.01);4。C贮藏的阳春砂种子发芽率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发芽率范围为30~60%。初步将阳春砂种子质量分为三级,I级种子发芽率>45.78、千粒重>15.672、生活力>65.75、水分Sl1.18,二级种子发芽率>20.44、千粒重>14.278、生活力>64.00、水分
7、S11.35,三级种子发芽率>10.00、千粒重三6.808、水分<13.87。3.种子破眠与萌发过程营养物质与激素含量的动态变化:未经引发处理的阳春砂种子胚率为32.81%,引发处理后阳春砂种子的胚率呈不断上升趋势,前期缓慢上升,15~25d上升明显,有胚芽、胚轴、胚根的形成。在0~10d可溶性多糖含量逐渐上升且达2.55mg/g,10~35d含量持续下降,35~40d含量趋于平衡;可溶性蛋白含量在0~10d出现缓慢上升并达到峰值2.16mg/g,10~30d含量缓慢下降,在30~35d又上升趋势;并在35~40d下降;粗脂肪含量在0~45d持续下降,含量
8、从28.7mg/g下降至9.7mg/g。经过低温激素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