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因子对两系杂交粳稻产量性状的影响

栽培因子对两系杂交粳稻产量性状的影响

ID:34573613

大小:223.63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08

栽培因子对两系杂交粳稻产量性状的影响_第1页
栽培因子对两系杂交粳稻产量性状的影响_第2页
栽培因子对两系杂交粳稻产量性状的影响_第3页
栽培因子对两系杂交粳稻产量性状的影响_第4页
资源描述:

《栽培因子对两系杂交粳稻产量性状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栽培因子对两系杂交粳稻产量性状的影响鲁伟林,余新春,余明慧,严德远,胡建涛,何道君(信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河南信阳464000)摘要:通过品种、秧龄、基本苗、密度等栽培因子对两系杂交粳稻产量性状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秧龄对两系杂交粳稻产量的形成具有较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随着秧龄的延长,分蘖下降,有效穗数减少,分蘖成穗率降低,结实率和千粒重降低等。关键词:两系杂交水稻;栽培因子;产量性状近年来,两系杂交粳稻得到了不断发展,许多新组合表1不同栽培因子配组表现出很强的杂种优势,是水稻育种上的一次较大的突破。为充分发挥两系杂交粳稻的

2、增产优势,许多学者对两系杂交水稻株叶形态、物质积累特点及生理特性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而在大田生产中普遍存在因缺水造成移栽秧龄延长,基本苗过低,移栽密度小等问题,往往出现高产品种得不到高产的现象,对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为此,笔者研究了两系杂交粳稻秧龄、基本苗和密度对产量的影响,以期为两系杂交粳稻高产栽培提供依据。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选用信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两系杂交粳稻品种信杂粳l号和两优培粳。信杂粳1号于2003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两优培粳于2005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

3、.2试验设计试验于2005年在信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试验田进行。试验地土壤为黄胶泥土,肥力中等,前作为冬闲田。试验采用Ll8正交试验设计,品种、秧龄、基本苗、密度4因子3水平,其中品种为信杂粳1号(A。)和两优培粳(A),秧龄分为31天(B)、38天(B:)、45天(),基本苗分为210万苗/hm(C。)、255万苗/hm(C:)、300万苗/hm后每5天调查单株茎蘖数,计算茎蘖成穗率。(C,),栽植密度分为22.5O万穴/hm2(D。)、26.25万穴/hm1-3.2成熟期取代表性植株进行产量构成因素的测定每(D:)、30.

4、o0万穴/hm2(D),随机排列,2次重复,小区面积处理取具有平均茎蘖数的植株l0株,测定单株穗数、每10m,不同因素水平配组见表1。穗颖花数、实粒数、千粒重。1_3测定项目l_3-3收获称重每小区全部收割,脱粒晒干风净,测定实l_3.1分蘖成穗率调查从返青活棵开始调查基本苗数,际产量。第一作者简介:鲁伟林,男,1974年出生,河南信阳人,助理研究员,从事水稻育种及栽培技术研究。通信地址:464000河南省信阳市农科所河南路20号,信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E.mail:luweilin@126.corn。一24一中国农村小康科

5、技2oio-~1期http://www.caaj.org地址:10ol25北京市朝阳区麦子店街2o号楼农业部北办公区中国农学会1.4田问管理的影响较大(表2)。随着秧龄的延长,最高分蘖下降,有按照高产栽培要求进行水浆管理,根据田间病虫害效穗数减少,分蘖成穗率降低;增加基本苗,最高分蘖增发生情况及预报进行病虫害防治,田间长势良好。加较大,有效穗增加较少,而分蘖成穗率降低.力口大种植2结果与分析密度,最高分蘖增加不大,增加到30.O0万穴/hl-n2时,最高2.1不同栽培因子对分蘖及成穗率的影响分蘖下降,有效穗均降低,分蘖成穗率

6、差异不大。综合分水稻分蘖数及成穗率是决定穗数的关键因素,而穗析,品种之问的分蘖成穗率差异较大,O这是6由5品种7m特性D决4数又是构成产量的关键因素。不同栽培因子对分蘖发生定的。栽培因子中秧龄和基本苗对分蘖成穗率影响较表2不同栽培方式下分蘖及成穗率的比较25O啪豫7527557l%lOm4O6551;94419住98Ⅲ4595)性状ABCD65521ZAlA2BlB2B3C1C2CDlmD2D株高穗长单株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大,在高产栽培中,应适期移栽,合理确定基本苗。密度2.3产量结果分析对分蘖成穗率影响较小。从不同栽

7、培方式配组对产量的影响(表4)来看,对2.2不同因子组合对性状的影响于信杂粳1号,以秧龄31天、基本苗210万苗/hl-n2、密度由表3可知,随着秧龄的延长,株高逐渐降低,不同22.5O万穴/hTn2的栽培方式产量最高;对于两优培粳,以基本苗和移栽密度对株高影响较小;穗长受3种栽培因秧龄31天、基本苗210万苗/hm、密度26.25万穴/hm的子的影响小,单株穗数影响较大,秧龄38天、基本苗255栽培方式产量最高。在秧龄较长的情况下,无论基本苗万苗/hm、密度22.50万穴/hn.,l2的单株穗数最多;每穗粒的多少和密度的大

8、小,产量表现均较低。数受密度的影响较大;结实率随秧龄延长、基本苗加大、2.4产量结果的方差分析密度增加而降低,受秧龄的影响较大;千粒重受到的影响由表5方差分析可知,处理问值为9.96,达极显著水小。可见秧龄对水稻性状的影响面较宽,把握适期移栽,平,品种间值为51.54,达极显著水平,秧龄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