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栽培方式对油菜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不同栽培方式对油菜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ID:46623672

大小:6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6

不同栽培方式对油菜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_第1页
不同栽培方式对油菜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_第2页
不同栽培方式对油菜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_第3页
不同栽培方式对油菜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_第4页
资源描述:

《不同栽培方式对油菜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不同栽培方式对油菜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摘要为探索油菜大面积节本增效轻简栽培模式,进行了不同栽培方式对经济性状影响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谷林套种栽培方式具有稳产、增效、节约劳动力、降低生产成本的优势,今后在油菜生产上可因地制宜推广谷林套种栽培技术。关键词油菜;栽培方式;经济性状;产量;效益中图分类号S565.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4)01-0052-01近几年,随着受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和传统油菜栽培技术生产成本增加及油菜生产效益过低等因素影响,导致石阡县油菜种植面积不断下滑。为进•步发展当地

2、油菜种植产业,探索适宜石阡县大面积油菜节本增效轻简栽培方式,促进油菜产业健康发展,增加农户收入,特进行木试验。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概况试验地设在石阡县石固乡平坝村下坝组一农户责任田,海拔830m,面积1533012,土壤类型为黄壤,前茬作物为水稻。供试油菜甜种为油研50号。供试有机肥为充分腐熟的牛粪、正常产气使用的沼肥。供试化肥为尿素(贵州赤天化生产,N246%)、普通过磷酸钙(P205M16%)、氯化钾(K20260%)、硼肥。1.2试验设计试验设4个处理,分别为:翻犁移栽(A);同期直播,播种时间与处理A苗床播

3、种时间一致(B);不同期直播,播种时间与处理A移栽时间一致(C);谷林套种,播种时间在水稻收获前10d左右,油菜与水稻共生期10d(D)o试验地设计长24.9m,宽16.0m,3次重复,共12个小区,随机区组排列。每个小区面积30m2(6mX5m),小区间距30cm,重复间距50cm,试验地四周设保护行。翻犁移栽种植,行距50cm,窝距33cm,每窝移栽2株,密度为12.0万株/hm2;直播行距50cm,窝距33cm,施足基肥后将细灰拌种直播,确保密度为37.5万株/hm2;谷林套种密度为37.5万株/hm2o1.3

4、试验方法2012年9月24口划出试验小区。处理A翻犁移栽,9月26口进行育苗,10月20日移栽;处理B直播,播种时间为9月26日;处理C直播播种时间为10月20日;处理D谷林套种播种时间为9月25日。每个小区施牛粪65kg、正常产气使用的沼肥80kg、尿素1kg、普钙2.25kg、氯化钾0.68kg、硼肥25g,牛粪、普钙、氯化钾、硼肥作为基肥进行施用,沼肥加尿素在苗期和开盘期作为追肥2次进行施用。处理A结合开盘期进行中耕除草,处理B、处理C、处理D在播种前和苗期分别进行1次除草。2013年5月20日测定农艺、经济性

5、状。2结果与分析2.1经济性状理论产量和实际产量相符,说明取样具有代表性,数据可靠。由表1可知,理论产量为处理A>处理D>处理B>处理C。影响油菜理论产量的主要因素有单株有效角果数、角粒数、一次分枝数、二次分枝数。翻犁移栽单株有效角果数、角粒数、次分枝数、二次分枝数最多,其次是谷林套种。1.2生育性状不同的栽培方式对同一油菜品种的生育期有一定的影响[1-6],处理D比其他3个处理的生育期要提前10〜15d成熟;处理A山于是通过育苗移栽,能够充分满足油菜生长的条件,因而角果生长得比较饱满。2.3产量各处理的实际产量位次

6、为处理A>处理D>处理B>处理Co翻犁移栽与谷林套种之间产量相差不人。产量差界经方差分析翻犁移栽与谷林套种产量无显著性差异,但翻犁移栽、谷林套种分别与其他处理呈极显著性差异,谷林套种与同期直播、不同期直播呈极显著性差异,翻犁移栽与同期直播、不同期直播呈极显著性差异。2.4经济效益经成木、产值核算,由表2可知,净产值位次为处理B>处理D>处理C>处理Ao表明油菜采用谷林套种栽培方式能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油菜种植经济效益。3结论与讨论试验结果表明,油菜采用育苗移栽方式,在苗期能够满足油菜牛长的水分、养分需求,培育壮苗是提

7、高油菜产量的重耍措施;育苗移栽对比直播要提前10〜15d成熟;翻犁移栽与谷林套种栽培的产量相差不大;油菜实行谷林套种栽培方式具有稳产、增效、节约劳动力、降低生产成本的优势。因此,今后在油菜生产上可以因地制宜推广谷林套种栽培技术。4参考文献[1]张东昱,赵东霞,闫志利,等•油菜不同地表覆盖栽培方式产量与效益的比较研究[J]・屮国生态农业学报,2011(6):81-86.[2]吴安平,夏起听,殷少华,等•双低优质油菜不同免耕栽培模式初探[J]•作物杂志,2010(4):126-128.[3]李崇辉.四川盆地丘陵地区油菜低

8、产原因及高产栽培技术措施[J]・西南农业学报,1997(4):36-41.[4]李锋,张春雷,李光明•栽培措施对直播油菜冬前牛物学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5(2):42-47.[5]张士来,杨云,王桂枝,等•油菜高产栽培理论及综合配套栽培技术的应用[J]•云南农业,2011(1):33-34.[6]周明,姜立纲,刘明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