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中稻植株性状对氮素的响应及其与氮效率的关系

杂交中稻植株性状对氮素的响应及其与氮效率的关系

ID:34573335

大小:455.28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3-08

杂交中稻植株性状对氮素的响应及其与氮效率的关系_第1页
杂交中稻植株性状对氮素的响应及其与氮效率的关系_第2页
杂交中稻植株性状对氮素的响应及其与氮效率的关系_第3页
杂交中稻植株性状对氮素的响应及其与氮效率的关系_第4页
杂交中稻植株性状对氮素的响应及其与氮效率的关系_第5页
资源描述:

《杂交中稻植株性状对氮素的响应及其与氮效率的关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专论与研兜中国蒂米2010,16(1):30-35杂交中稻植株性状对氮素的响应及其与氮效率的关系张林熊洪朱永川郭晓艺周兴兵刘茂徐富贤(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梁研究所,四川泸州646000)摘要:选用l6个生育期基本一致的高产三系杂交中稻组合为材料,采用土培的方法,在施氮和不施氮条件下,研究水稻植株重要农艺性状对氮肥的反应的基因型差异、氮素吸收利用效率的基因型差异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水稻氮素(肥)吸收利用率(RE)、氮肥农学利用率(AE)、氮肥偏生产力(PFP)、氮素籽粒生产效率(NUEg)和氮素干物质生产效

2、率(NUEb)均存在显著的基因型差异,但氮素积累总量(TN)的基因型差异不显著。在两种施氮水平下,氮素籽粒生产效率与籽粒产量、成穗率、有效穗和经济系数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与籽粒产量、有效穗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氮素积累总量与成熟期生物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籽粒产量、成穗率、有效穗、经济系数和成熟期生物量可以作为氮效率筛选的重要参考指标。关键词:杂交中稻;基因型差异;农艺性状;氮效率氮素是影响水稻产量的最活跃的因素,氮素营养氮素营养性状的影响以及氮高效水稻基因型的筛选、状况与水稻的生理特性、产量

3、形成等有密切的关系,然利用提供理论依据。而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氮素利用率反而降低。目1材料和方法前不论出于经济效益的考虑,还是对环境污染的担忧,提高氮肥利用率已经成为人们共同关心的问题。氮高1,1试验材料效基因型的选育以及科学的定量施肥技术是提高氮肥用600A(A1)、冈46A(A2)、II一32A(A3)、金23A利用率的两条根本途径。尽管人们通过氮肥深施、控释(A4)4个籼型不育系和R7329(R1)、R73,18(R2)、肥和缓释肥的施用、硝化抑制剂和脲酶抑制剂的应用、R7361(R3)、R7315(R4)4

4、个籼型恢复系于2006年在配方平衡施肥、叶绿素快速测定(sPAD)和叶色卡(1eaf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梁研究所泸县试验基地按colorchart,LCC)指导实时施肥管理等技术的应用来减NCII设计方案配制16个组合。这l6个组合是经过多少氮素的损失。但总体而言,水稻氮肥的利用效率仍然年选择具有较高产量潜力且生育期基本一致。2007年很低㈣。挖掘和利用作物自身的潜力成为提高养分效以16个杂交品种(系)作为试验材料。率的理想途径。因此,国内外就水稻氮素利用率基因型1.2试验设计差异和遗传差异等进行了大量研究r5-

5、2Ol。研究表明,试验于2007年在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水稻氮素利用率存在显著的基因型差异。但到目前为究所泸县试验基地进行,采用上端直径28crfl、底面直止,氮素利用效率(NUE)的定义在国内仍然没有形成径20cm、高25cm的塑料钵,每钵装风干土6kg至钵统一的标准。氮素利用率是否与植株地上部农艺性状口5cm处,土壤取自试验基地水稻田,土壤肥力水平相关报道很少。此外,生育期长短对干物质积累和籽粒中等偏下。试验设不施氮(0F)和施氮(+F)2个N处理,产量有很大的影响,进而可能影响到氮素利用率。为施氮总量为

6、1.5gN/~k,施肥方式为:基肥1.0gN/钵、分此,本研究选用16个生育期基本一致的高产杂交中稻孽期追肥O.5gN,钵。磷肥和钾肥均在移栽前作基肥一组合为材料,在施氮与不施氮条件下,系统分析和评价次施人,施用量为每钵4.5g磷酸二氢钠、0.9g硫酸钾稻株地上部形态、库源结构等农艺性状对氮素反应的(N、P、K用量相当于大田225、750、150kg/hm2)。差异;选用植物营养学和农业生产中常用的6个氮素2007年3月7日播种,叶龄为4.5叶移栽,每钵插利用率指标为评价指标,分析氮素利用率指标对氮素反应的差异,并

7、探讨水稻氮素营养性状与稻株其它重收稿日期:2009一l1一l8要农艺性状间的关系,评价与氮效率相关的生理性状基金项目:西南稻区现代水稻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广适在氮高效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在基因型氦效率评价性超级杂交稻高产技术研究与示范;四川省育种攻关项过程的可靠性,为进一步阐明农艺性状的改良对水稻目;四川省农科院青年基金·30·张林等:杂交中稻植株性状对氮素的响应及其与氮效率的关系中国木2010,16(1):30—35注:、“和NS分别表示在5%水平上差异显著、在1%水平下差异显著和在5%水平上差异不显著,+F和0F

8、表示施氮处理和不施氨处理(下同)。3苗,单本插。试验采用裂区设计放置钵,施氮处理为氮素吸收利用率(RecoveryuseefficiencyRE):施主区,不同基因型品种(系)为副区,主区内不同基因型氮肥区与不施氮肥区植株氮素积累量之差占施氮量的品种(系)随机排列,每个处理不同品种(品系)各种植百分比。4钵。自移栽起保持土壤表面3~5cm水层,直至成熟氮素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