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4571599
大小:66.04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3-08
《浅议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议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摘要: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实现良好的师生互动。师生互动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与学生积极互动,相互间不断交流、沟通,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积极探索历史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构建和谐的互动课堂模式。关键词:历史教学;师生互动;学生主动性;能力培养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中的互动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作用的交往活动过程,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新型人才的基
2、本途径。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本文将就如何构建互动型的师生关系、实现互动的策略等方面谈谈一点想法。一、建立互动型师生关系所谓互动的师生关系是指交往过程中,师生之间经过竞争、合作、协商与妥协达到一致,由此形成相互理解、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人际关系,它包括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互动。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对学生而言,意味着心态的开放
3、,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张扬,创造性的解放,学生在互动的氛围里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会体验到平等、自由、民主和尊重。对教师而言,互动的师生关系构建意味着教师上课不是传授知识,而是课堂教学的策划者、组织者、指导者。从三尺讲台走下来,到学生中去,与学生融为一体。可以说,通过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从而达成共识、共享、共进,这也正是教学相长的真谛。二、实现互动的策略1.创设互动和谐的课堂氛围在师生互动的活动中,我们往往遇到一种情况,就是师动生不动,这里面的原因很多,
4、但首要原因是教师没有注意互动首先是一种情感、情绪的互动,教师没有创设一种安全、和谐的课堂气氛。在这方面我深有体会,由于我这几年都是中途接毕业班的历史课,不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其中有一个班在八年级的时候课堂纪律较差,每个老师都怕教这个班,偏偏我就碰上了。第一节课我就对他们约法三章,严格要求,谁知他们逆反心理特别强,根本就不配合上课,不是睡觉就是在课堂上大声讲话。这让我意识到课堂上要实现师生互动,必须要真正建立起平等的师生关系,实现平等对话,教师不能居高临下,尤其要注意把握课堂情绪,创设积极的课堂氛围。
5、教师必须始终做到“目中有人”,确立学生主体的教学观,教师要从心灵深处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在整个师生互动过程中,要以一种商量、协商的口吻进行对话。例如“大家觉得他说得怎样?你想试一试吗?”这样的话语使孩子与教师的心拉近了,充分调动全体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积极投入到学习探究中。2.创设情境,让学生乐于参与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的最高境界是乐学。因此,教学要用具体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素材引导学生投入教学活动中。如果
6、知识内容能使学生产生兴趣,那么学生就会主动、兴趣盎然地参与其中。因此,教师要精心创设有效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怦然心动”,在活动中“百感交集”,感知“豁然开朗”,觉察到“妙不可言”,进而不知不觉地爱上初中历史课。如学习岳麓版《中国历史》上册第14课《红军长征》时,首先用多媒体播放《红军长征》影片中的红军四渡赤水河,抢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终年积雪的夹金山,走过荒无人烟的草地等片段,使学生体会到红军长征的艰难。然后用音响播放《长征组歌》中“四渡赤出兵……毛泽东用兵真如神”……使教学内容具有动
7、感和感染力,把教材变为活动的形式表现出来,使学生的认知和理解自始至终处于活跃的状态,因此,在历史课堂教学上要点燃学生探索的欲望,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从而提高历史教学的课堂效果,促进学生素质的发展。3•创造善问的课堂教学氛围,形成师生共同进步的良性互动善思善疑、永不满足是每个成功者必备的素质之一。新课程要求构建新型的课程教学观,彻底改变“教师夸夸其谈,学生鸦雀无声”的教学局面,与其自己费力不讨好,何不退而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和探索?大胆让学生质疑。诱导学生善思善问,培养学生主
8、动、积极、合作的探索能力,应该获得不错的课堂互动效果。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有自主探究能力、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新生代。当然,探究中教师要善于引导,适时点拨,帮助归纳,形成良性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师生合作和共同提高的课堂教学情境。4•设置探究式问题,让历史课堂“有滋有味”注重探究式学习,勇于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有利于学生创新和个性发展。探究式问题设置的质量,正在成为教学中衡量教师内涵与专业成长的重要指标。探究式问题可以分为这几类:(1)知识型探究;(2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