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石莼外植体再生及发育途径的研究

孔石莼外植体再生及发育途径的研究

ID:34537677

大小:230.56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3-07

孔石莼外植体再生及发育途径的研究_第1页
孔石莼外植体再生及发育途径的研究_第2页
孔石莼外植体再生及发育途径的研究_第3页
孔石莼外植体再生及发育途径的研究_第4页
孔石莼外植体再生及发育途径的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孔石莼外植体再生及发育途径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研究报告REPORTS孔石莼外植体再生及发育途径的研究1,211邵魁双,王金霞,周百成(1.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山东青岛266071;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39)2摘要:将孔石莼(UlvapertusaKjellm)野生种和/不育株0突变体的叶状体切成1cm以下大小不同的片段培养,发现再生情况和外植体大小存在密切关系。在5mm@5mm以下的片段中,90%以上的细胞都出现了再生,表现为3种发育途径:形成球形的原生质体,经丝状体而成叶状体;产生游动细胞,也经过丝状体而成叶状体;细胞原位分裂,形成球状体或管状体,呈现礁膜属和浒苔属的特征。5mm@5mm~10mm@

2、10mm的片段,除边缘的1~2层中有极少量细胞形成游动细胞和球形原生质体外,其它细胞没有变化。将由片段再生形成的小叶状体采到紫菜苗网上,经过一年的海区养殖,长成1m长的叶状体。中图分类号:Q813.1,S96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3096(2004)06-0046-05关键词:孔石莼(UlvapertusaKjellm);外植体再生;育苗孔石莼(UlcapertusaKjellm)是北太平洋西部特孔石莼在食品、药物、饵料和环境保护方面的应有种类,也是黄渤海区最常见的海藻之一。这种温带用价值使其可能发展成为新的人工栽培海藻。为此,性绿藻,广泛分布于辽宁、河

3、北、山东和江苏等省沿必须解决人工育苗问题。孔石莼人工育苗的最佳途径岸。长江以南的东海和南海沿岸也有生长,但由北往是建立无性系,进行种质保存,随时利用无性系的大[1]南逐渐稀少。在中国,孔石莼除食用和作饲料外,量扩繁实现人工育苗。因此,作者研究了孔石莼野生5本草纲目6等早已有作药用的记载。5中国海洋药物种和/不育株0外植体再生的条件和过程,建立了孔石辞典6记载了孔石莼等多种石莼的化学成分和药用功莼的无性系并在海上养成大型叶状体,同时证明不但能,认为孔石莼有软坚散结、利水消肿和降压之功效,/不育株0在一定的条件下也是可育的,而且孔石莼的[2]主治甲状腺肿大,水肿和高血压等症。

4、近年来,对孔叶状体细胞在全能性获得表达时具有3条不同的发石莼的药用价值仍在进行深入的研究。育途径。孔石莼的生活史属于同型世代交替。孢子体和配1材料与方法子体都是由双层紧贴的细胞组成的形态相似的叶状体。在繁殖时,叶状体细胞直接发育成孢子囊和配子野生孔石莼于7月份采自青岛太平角中潮带。用囊,孢子和合子萌发后直接形成配子体或孢子体,均软毛刷刷洗藻体,用消毒海水反复冲洗至无杂藻。用为具假根的双层细胞构成的叶状体,无囊状体、管状刀片从藻体中上部切取2cm@2cm的片段,用消毒海[3]体等藻体中空的形态。Migita在日本长崎的大村湾水静止培养3d,备用。所用材料经显微镜观察确定无发

5、现和选育出孔石莼的一个株系,将其叶状体切成[3]繁殖细胞和杂藻。孔石莼突变株系Migita选自日本10mm@10mm的片段,可以营养繁殖,而且耐高温。长崎。在本实验室以20e弱光保存,已保存和营养繁它与野生种不同,经10a的充气培养,未发现产生孢子和配子,只营营养繁殖。因此,认为是一株/不育株0突变体。由于这种孔石莼易繁殖,在高温期生长旺盛,所以在鱼类养殖和轮虫培养中用于水处理,以除去过收稿日期:2003-04-24;修回日期:2003-08-20[4,5]量的营养盐类。同时,它也适于在高温期大量养殖基金项目:国家九五攻关项目(96-C01-05-01)作为鲍等的饵料,因

6、此这种/不育株0也已被引入中作者简介:邵魁双(1973-),辽宁凤城人,男,博士,研究方国。在切段繁殖过程中也未见通过孢子或配子繁殖。向:藻类生物技术,E-mail:sksteven@sina.com46海洋科学/2004年/第28卷/第6期研究报告REPORTS殖达3a。在单藻培养条件下未见孢子、配子释放和小细胞萌发成盘状的假根细胞,上面的细胞经几次分裂苗的发生。后形成单列的丝状体(图2d)。当丝状体的细胞数达到用刀片将叶状体先切成边长分别为1~10mm的13~15个时,从丝状体的基部开始纵分裂,最后成为22正方形,用刀片将1mm片段切碎得到1mm以下的叶状体。第2种途

7、径为先是边缘细胞,然后是片段内小片段。显微镜下测量确定小片段大小并分别在培养部体细胞原生质浓缩,质壁分离(图2e)。在以后的[6]皿中培养。培养液为PES,用消毒海水配制,不加激6~7d内,在这些细胞中形成游动细胞。每个细胞内素,每3d更换一次。培养温度除特别说明者外均为这种游动细胞一般为16个,先是在细胞内剧烈旋转,23e。以荧光灯为光源,光强1000~2000lx,光周期在大约3d内全部释放出来。游动细胞梨形,长度为L:D为12h:12h。每天观察记录切段生长发育情况。9~11Lm。附着后变圆,直径约7~9Lm。于6~7d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