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进口非关税措施(NTMs)的现状、特征及其对进口表现的影响.pdf

中国进口非关税措施(NTMs)的现状、特征及其对进口表现的影响.pdf

ID:34532953

大小:5.88 MB

页数:115页

时间:2019-03-07

中国进口非关税措施(NTMs)的现状、特征及其对进口表现的影响.pdf_第1页
中国进口非关税措施(NTMs)的现状、特征及其对进口表现的影响.pdf_第2页
中国进口非关税措施(NTMs)的现状、特征及其对进口表现的影响.pdf_第3页
中国进口非关税措施(NTMs)的现状、特征及其对进口表现的影响.pdf_第4页
中国进口非关税措施(NTMs)的现状、特征及其对进口表现的影响.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进口非关税措施(NTMs)的现状、特征及其对进口表现的影响.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国进口非关税措施(NTMs)的现状、特征及其对进口表现的影响论文作者:田云华学号:20120161004培养学院:国际经济贸易学院专业名称:国际贸易学指导教师:卢进勇教授2016年05月万方数据China’sNon-tariffMeasuresanditsImpactonImports万方数据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所涉及的研究工作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

2、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特此声明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年月日万方数据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人完全了解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如下各项内容: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采用影印、缩印、扫描、数字化或其它手段保存论文;学校有权提供目录检索以及提供本学位论文全文或部分的阅览服务;学校有权按照有关规定向国家有关部门或者机构送交论文;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者其它方式合理使用学位论文,或将学位论文的

3、内容编入相关数据库供检索;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年月日导师签名:年月万方数据摘要当前全球关税总水平呈现逐年下降态势,世界贸易形成关税自由化与非关税措施逐渐上升的贸易保护新趋势。以西方发达国家为首正在加速构建新一轮国际贸易规则(TPP/TTIP),其核心内容和本质目的便是以大量非关税措施(Non-tariffMeasures,简称NTMs)为形式形成“超级贸易保护区”。在多哈回合谈判久拖不决而多边贸易体制面临严峻考验下,如何避免在新一轮规则重构中被边缘化是我国必须正视的问题。这不仅给我国造成了

4、巨额贸易流量转移的威胁,更将对我国经济增长形成中等程度的负面影响,长期影响或将更大。贸易保护主义不仅在全球范围内有所上升,而且,除了反倾销(AD)措施之外,新的进口限制政策数量也在激增(Bown,2010)。反倾销措施的例子有反补贴税(CVD),全球保障措施(SG)和特定产品过渡性保障措施(CSG)。新实施的贸易救济或贸易保护措施也扩张到了农业和制造业外,救济和保护的产品主要包括钢铁、机械、服装纺织、塑料、橡胶、木材和车辆。有趣的是,当前发展中国家广泛采用这些歧视性壁垒,从而使其日益成为一种“南-南”现象(WTO,201

5、0a)。作为“南方国家”中的大国,与发达国家如日本及欧盟15国(EU15)相比,国外学者(worasakyothin和tiranutti,2007;OECD,2010a等)普遍指出中国颁布了更多的非关税措施。其认为中国的产品市场监管存在着诸多限制,尤其是在贸易及投资障碍方面,利用动植物检疫措施(SPS)限制进口以及颁布技术法规和标准以保护本国产业(Sandrey等,2008;OCED,2009)。技术性措施(TBT)是我国目前最常用的非关税措施,其影响着中国近97%的总进口产品(Bao和Qiu,2009)。此外,Park

6、(2009)指出,中国也开始更广泛地使用反补贴政策(也可参考Bown,2009;WTO,2010b),并认为我国以此作为对关税自由化的补偿或对实施类似政策国家的报复。在西方发达国家普遍开始研究和利用新形关税以外的措施来保护自身利益却指责中国实施了过多非关税措施,同时我国政府近来开始鼓励和提倡进口的情形下,研究我国非关税措施的实施现状和程度究竟如何?其实施的起始时间,类别,影响范围有哪些特征?对货物贸易进口的影响如何?清晰和全面地掌握我国的非关税措施现状,特征和其贸易福利影响对于日后的各类贸易谈判,政策磋商以及区域贸易协定

7、和自贸区的制定十分重要且紧迫。由于非关税措施多以不同部门的官方文件通告发布,收集和识别难度大,目前,还没有我国非关税措施的详细I万方数据和全面数据库可追溯和使用。Bao和Qiu(2010和2012)以及Bao和Chen(2013)是为数不多的对我国技术性措施及其贸易效应进行探讨的文献,其为学术界和政策制定者认识我国的非关税措施特别是技术性措施的实施现状奠定了基石,弥补了我国对该领域由于数据匮乏导致实证研究的空白,对认识和了解我国非关税措施特征具有很好的开拓和指导意义。但是,他们使用我国官方对非关税措施的分类方法,建立在传

8、统的21类措施基础上。除了分类不够详尽外,文章也仅局限于对技术性措施的探讨,仍有待进一步拓展,深入挖掘和补充完善的空间。已有文献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均明确指出,出于经济因素、环境因素、社会因素、政治因素或若干因素的结合而实行的非关税措施,对贸易既有抑制效应,也有促进效应。非关税措施与贸易绩效这两者间的相互作用十分复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