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4523840
大小:307.69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3-07
《面向应用型_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机械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_黄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总第234期实验实践教学DOI编码:10.3969/j.issn.1007-0079.2012.11.047面向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机械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黄民郝静如杨庆东张怀存摘要:实施普通高校机械工程专业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大工程理念,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系统,加强实践教学内容的工程性、实用性和综合性,积极引导并大力开展学生课外创新活动,进行毕业设计模式改革与创新,促进学科与专业建设、科研与教学的交叉融合。通过实践教学改革,拓展革新了人才培养模式,丰富了人才培养内涵,提升了机械工程专业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水平和质量,形
2、成了办学特色。关键词:机械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作者简介:黄民(1965-),男,江苏徐州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郝静如(1946-),女,北京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教授。(北京100192)基金项目:本文系北京市高校教改项目“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方向系列核心课程的建设与教学改革(2007-205)、北京市人才强教计划教学创新人才项目(项目编号:PHR201106227)、北京市教委教学管理研究与实践创新团队项目(项目编号:PHR201007303)的研究成果。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3、1007-0079(2012)11-0089-02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是由原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和北京信息工程基地、科研合作企业等社会化的教学环境;延伸时空是指开放性实学院合并组成的北京市属普通高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验、第二课堂、创新实践、学科竞赛、科学研究等工程实践环境;拓是学校传统的优势学科专业,是北京市特色建设专业,具有长期的展内涵是指理工与人文知识的融合,机、电、信息、管理等专业知识办学历史和经验,为北京市和机械工业培养、输送了大批人才。随的融合,注重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树立学生的科学态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传统机械行业向现代化制造的跨越度
4、和团队精神。式发展,人才市场对机械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二、建设了面向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机械工程实践教学要求,大量需要的是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在新形势下,北京信息科系统技大学根据自身条件顺应北京市科技和经济发展形势,提出了“更1.构建优资资源共享的新型实践教学体系新办学理念,找准自身定位,突出人才的应用及创新能力培养,构建构建了以北京市机械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主体、校内外资基于大工程理念的多层次、全方位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源共享的创新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包括工程实训、机械基础训改革思路,实施了素质、实践、创新的三要素教育教学体系,提高
5、了练、专业综合训练、科技创新实践、校外实习实训共5个平台、40多人才培养质量,取得了显著成效。个模块,如工程实训平台包括了车、铣、刨、磨、钳、铸、焊等机加工一、确立了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大工程理念,改革人才基本技能训练、电工电子技术训练、数控基本技能训练等;创新实培养模式践训练平台包括了基础普及型创新训练(机构创新设计、机加工创1.明确办学指导思想和专业定位新设计等)、重点提高型创新训练(结合第二课堂和科研项目的单在国家科技发展和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形势变化下,北京信息科项创新训练等)以及综合创新实践(机械设计创新大赛、机器人大技大学对机械工程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
6、模式进行了定位,培养面奖赛等)。该体系在不断完善校内教学实验室和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向北京地区经济与科技发展的、基础知识扎实、专业视野宽、实践的同时高度重视社会资源,积极开展校企联合,加强校外实践、实能力和创新能力强、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应用型、创新型一习基地建设,不仅可满足学生教学培养计划的需要,还给学生创造线工程技术人才。先后进行了与时俱进的三次专业改革转向,从专了发展个性、培养创新能力的课外活动时空。业内涵上实行了传统机械向机电结合的转变、机械工程与信息技术2.科学实施渐进式实践教学的融合;从人才定位上,实行了从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向实践能力强系统沿着思维的成
7、长轨迹,遵循在理论基础和深入感知上引发的应用型人才的转变;从知识结构上,加强现代先进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理论与技术的更新。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强调解决现代生产技术问题的实践能力,强化先进制造技术的应用型教学及实践训练。2.提出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大工程理念为了实现新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的转变,必须拓宽思路,在内涵和外延建设上有所发展,为此提出了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大工程理念,即:充分开发学校和社会的各种资源,科学延伸实践教学的时间和空间;拓宽专业人才内涵,培养实践创新的行为理念,使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构建系
8、统化的实践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