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沉在社会历史大潮中_论_花月痕_的影响

浮沉在社会历史大潮中_论_花月痕_的影响

ID:34517466

大小:259.65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3-07

浮沉在社会历史大潮中_论_花月痕_的影响_第1页
浮沉在社会历史大潮中_论_花月痕_的影响_第2页
浮沉在社会历史大潮中_论_花月痕_的影响_第3页
浮沉在社会历史大潮中_论_花月痕_的影响_第4页
浮沉在社会历史大潮中_论_花月痕_的影响_第5页
资源描述:

《浮沉在社会历史大潮中_论_花月痕_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袁进:浮沉在社会历史大潮中浮沉在社会历史大潮中———论《花月痕》的影响袁进摘要:今天的读者已经很难想象,《花月痕》曾经是中国最有影响的小说之一,其地位一度甚至在《红楼梦》之上。作为一部章回小说,《花月痕》作过许多探索,曾经是民初最为人们推崇的小说,在人物的意义,对社会的批判、悲剧意识、语言等方面起过重要影响。它所具有的过渡形态和超前的特征,开启了民初一代小说创作之风气。“五四”之后,衡量文学的价值标准发生了变化,其原有的特色已不能符合后来社会文化转型的需要,《花月痕》也就逐渐被边缘化而淡出文学舞台。但就探寻文学批评价值标准和欣赏

2、趣味的演变来说,它在中国文学史中有其不能忽视的地位。关键词:《花月痕》;影响;探索;过渡中图分类号:I209140;C911;G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725833(2005)0420112207作者简介:袁进,上海大学文学院教授、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与文化研究所兼职研究员(上海200246)一文学史总是挑好的说,这是自然的,不好的作品,没有资格进入文学史。于是,文学史上往往有两种作品,一种是至今仍然能够打动读者、具有强烈生命力的作品,如楚辞、唐诗、《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儒林外史》等等,它们是公认的经典名著,

3、今天依然能够供人欣赏。另一种是曾经在历史上具有很大的影响,只是时过境迁,如今的人们已经很难再像当年那样拜倒在它们的脚下,但是作为文学史,却必须记上一笔,肯定它们为文学发展所做出的贡献。然而,由于时过境迁,衡量文学的价值标准发生了变化,文学史研究者往往会只注意那些具有顽强生命力的作品,站在当代人的角度重新阐释这些经典,而忽视了用历史标准去阐释这些今天不被欣赏的作品在历史上曾经起过的作用。研究这类被忽视的作品,追寻它们在文学史上的作用,力图恢复其历史的原貌,从而探寻文学批评价值标准和欣赏趣味的演变,其实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也是一件非常艰苦的工作。今天的人

4、们喜欢说“任何历史都是当代史”,这是对的,因为从事历史研究的人摆脱不了当代的观念,他们在叙述历史时总要受到当代观念的影响;但这只是历史研究的一半,历史研究还有另一半,历史学家必须不断去追问历史的真实,力求客观地叙述历史,再现历史的真相。尽管历史的真实不容易还原,收稿日期:2005202206112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袁进:浮沉在社会历史大潮中绝对的真实甚至是不可能达到的,但是,历史学家仍然必须这样要求自己,否则历史研究就真的如人所说,成了“任人涂抹的小姑娘”。如果“戏说”之类的创作也变成了历史叙述,历史研究就将在作家的虚构中消解了自己而失去了意义。

5、因此,研究在历史上有影响而被今天忽视的文学作品,是文学史研究的一项重要工作。清代同光年间的小说《花月痕》就是这样的作品。《花月痕》并不是没有进入近代文学史,现今的近代文学史在论述“狭邪小说”时大多也要提到它,只是研究者大多只是从作品分析入手,用今天的价值观念对作品加以批评,忽视了它的历史影响,从而也就忽视了它在中国小说史上曾经产生过的作用。事实上,在中国近代小说中,几乎没有其他作品像《花月痕》那样,曾经在中国小说界产生过如此巨大的影响,它一度是小说家创作的楷模,开创了一种小说创作的风气,在当时的小说界占据了统治地位。我们先来看看《花月痕》的影响。它影响

6、最大的时期,大约是在清末民初,影响了当时一代作家。蔡元培在晚清时,就已经注意到《花月痕》的作者魏子安著作甚多,感慨他“而《咄咄吟》及《诗话》尤当不朽,而世乃不甚传,独传其所为小说《花月痕》云”①。其时“小说界革命”尚未兴起,以蔡元培这样注重著述、鄙视小说的翰林,都已经知道《花月痕》的名声,并在下面加了着重号,说明此时《花月痕》在社会上已经有了很大影响。晚清的小说家张春帆在创作《九尾龟》时,引用了《花月痕》,赞扬韦痴珠的气派,并且引用了其中“卅六鸳鸯同命鸟,一双蝴蝶可怜虫”的语句②。民初的小说家杨尘因在写到蔡锷与小凤仙时特地描写蔡锷用《花月痕》来考小凤仙

7、,问她最喜欢其中的哪一个人物。可见在当时,《花月痕》是社会上极为流行的小说,甚至也是妓女喜欢阅读的小说③。当时的小说家纷纷推崇《花月痕》,把它作为小说创作的经典,甚至作为中国小说创作的登峰造极之作,其评价之高,令今人惊讶不止。吴绮缘认为自己是一个具有“真性情”的人,“尝于髫龄,偷阅《石头记》,懊恼者累日,不饮不食,如醉如痴,家人以为病,故亦不识其何自来,终以放声一恸,不药而愈。是为导余眼泪之引线。其后阅《花月痕》,亦复如是。于此知说部之感人最深,实足以启发固有之真性情者也”;“古来之说部虽多,而值得绮缘一哭者,舍是二书外亦属不可多得”④,将《花月痕》与

8、《红楼梦》并列为中国古代小说的顶峰。吴绮缘对《花月痕》的评价还不算最高,还有比他更高的评价: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