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率政策_fdi与经济增长

汇率政策_fdi与经济增长

ID:34508513

大小:527.48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3-07

汇率政策_fdi与经济增长_第1页
汇率政策_fdi与经济增长_第2页
汇率政策_fdi与经济增长_第3页
汇率政策_fdi与经济增长_第4页
汇率政策_fdi与经济增长_第5页
资源描述:

《汇率政策_fdi与经济增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33卷第7期财经研究Vol133No172007年7月JournalofFinanceandEconomicsJul12007汇率政策、FDI与经济增长郑祖玄(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上海200433)摘要:中央货币当局的汇率政策和资本管制政策的目标之一在于促进FDI流入中国,并且带来技术进步及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从而促进经济增长。但是中央货币当局的汇率政策却会越来越受制于引进技术部门凸性生产函数的限制,从而使得汇率政策的作用下降。因此,中央货币当局应当审慎考虑自己的汇率政策,依据国民经济发展的不同状态和生产函数的具体特征而重新估计

2、汇率政策的作用和代价。关键词:汇率政策;二元结构;生产函数中图分类号:F832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29952(2007)07O0048O10一、引言人民币汇率的长期低估对经济增长存在着积极意义,这些积极的意义一方面表现为低估的汇率鼓励了更多的资本流入中国,以提高中国的资本积累水平———这对于一个劳动力无限供给的发展中国家具有积极意义;另一方面也在于通过低估的汇率引入FDI,从而有效地提高中国的技术水平,这些都对经济增长具有重大意义。但是在短期内还应充分考虑汇率低估的负面影响。这些负面的影响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考虑:其

3、一是低估的汇率形成了对央行货币政策的掣肘———这些理论集中反映为蒙代尔一弗莱明模型在国际资本流动高度发达的现代世界经济背景下的推论———“不可能三角”命题而为广大经济学研究者所熟知,本文在此不打算重述前人的研究。而另一方面,汇率低估还有可能会导致热钱涌入国内,在由政府控制的金融系统内循环,流入低效率的国内生产部门,引发国内生产结构的逆向变动。这种变动将不利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并削弱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在国内,目前以居民储蓄和银行贷款为代表的间接融资渠道仍然居于主导地位,国有银行的高度垄断及行政控制,使得信贷资金和金融资源的绝大多数

4、都流向了低效率的生产部门。由于政府对银行系统的隐性担保,就造成了收稿日期:2007O03O18基金项目: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05JZD00012)作者简介:郑祖玄(1973-),男,河南开封人,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博士后流动站研究人员。·48·郑祖玄:汇率政策、FDI与经济增长这样一种现象:低估汇率将导致大量的热钱流入国内,而这些资金又通过国有垄断的银行系统流向国内低效率的生产部门,从而导致了经济增长具有较低的全要素生产率,出现发展中国家所特有的要素禀赋特点。本文其余部分的结构如下:第一部分提出一个创新的含有两类部门的生产函数,以合

5、乎中国这样一个具有二元特征的、接近于劳动力无限供给的社会。同时,又指出尽管劳动力无限供给的特点存在,但是合乎新技术生产函数的高素质人力资本依然缺乏;第二部分指出货币当局出于引进技术目的的汇率政策是如何进行权衡的,以及这种权衡面临的约束条件源自于引进技术的生产函数的技术特点;第三部分指出吸引FDI的汇率政策面临的约束条件,并据此约束条件求解最优汇率政策的一阶条件;第四部分则根据最优汇率政策的一阶条件进行比较静态分析,以考察影响最优汇率政策的各种参数变化后最优汇率的变化方向;第五部分则是对不存在最优汇率政策条件下的进一步分析。二、一个

6、包含了两类部门的生产函数如引言所述,中国是一个具有二元经济特征国家。尽管通常对二元经济的理解多在于落后的农村经济与相对发达的城市经济。但是本文对二元经济特征的理解在于一个国家之中存在着两种形式的生产函数,这两种生产函数具有不同的全要素生产率,甚至使用了不同性质的生产要素。具体来说,FDI企业带来了发达国家的生产技术,具有较高的全要素生产率,并且这种生产函数的技术特点适应于发达国家的要素禀赋特点,其形式如下:Yf=B(Kf,H,Lf)(1)其中,Yf是指由FDI企业所创造的产量,而B则是这些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Kf是FDI企业带来的

7、外部投资,而H则是FDI企业所雇佣的人力资本,最后,Lf是FDI企业雇佣的劳动。二元经济的另一方面,国内资本以另一种生产函数被投入生产当中,这种生产函数具有较低的全要素生产率,并且其技术特点适应于发展中国家的要素禀赋特点,形式如下:Yd=A(Kd,h,Ld)(2)(2)式与(1)式中各变量的含义相仿。其中,Yd是指由国内资本所创造的产量,而A则是这些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Kd指国内资本,而h则是国内资本所雇佣的人力资本,最后,Ld是内资企业雇佣的劳动。对于东道国来说,FDI的流入会受制于本国的“吸收能力”。不同的学者对吸收能力的理解

8、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差别,从而使“吸收能力”表现为一系列因素,而Borensztein等(1998)用人力资本作为一个替代性的因素来涵盖这一系列指标,本文同样使用这一概念。FDI企业与内资企业使用了不同的技术,·49·财经研究2007年第7期而与此技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