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海蜇毒素的分子标记研究

两种海蜇毒素的分子标记研究

ID:34486046

大小:2.48 MB

页数:5页

时间:2019-03-06

两种海蜇毒素的分子标记研究_第1页
两种海蜇毒素的分子标记研究_第2页
两种海蜇毒素的分子标记研究_第3页
两种海蜇毒素的分子标记研究_第4页
两种海蜇毒素的分子标记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两种海蜇毒素的分子标记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37卷第3期海洋与湖沼Vol137,No132006年5月OCEANOLOGIAETLIMNOLOGIASINICAMay,20063两种海蜇毒素的分子标记研究•苏秀榕杨春黄晓春李太武(宁波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宁波315211)•(宁波市效实中学宁波315200)提要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研究了8种同工酶在海蜇的刺胞和中胶层的表达特异性,利用RAPD技术对海蜇刺胞组织的DNA标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作为生物体防御清除自由基的SOD,在刺胞和中胶层均有表达。而与酯类化合物代谢相关的EST、维持细胞正常的能量代谢的ATPase,能在海蜇和口冠海蜇的刺胞中表达,而不能在

2、中胶层中表达,所以,EST和ATPase可作为刺胞毒素的分子标记。碳水化合物代谢中重要的酶类MDH和ADH、清除细胞内H2O2的POD、催化磷酸单酯水解的重要酶类(与磷脂的转移、消化、吸收等活动密切相关的)ACP、在体外碱性环境下能水解有机磷脂键而产生一个有机基团和无机磷酸根的ALP,这5种酶仅在毒性较强的口冠海蜇刺胞中表达,MDH和ACP活性很高,在毒性相对较弱的海蜇刺胞中不表达。所以,这5种酶可作为海蜇毒性强弱的标记。以两种海蜇刺胞DNA为模板,S11、S32、S38、S95等4个随机引物的RAPD谱图差异明显,亦可作为毒素强弱的间接分子标记。关键词海蜇刺胞毒素,同工酶,

3、RAPD,刺胞中图分类号Q346海蜇是隶属于腔肠动物门(Coelentera)、钵水酸酶(Nevalainenaetal,2004),分子量大小不等。母纲(Scyphozoa)、根口水母目(Rhizostomeae)的刺细胞毒素能引起过敏性皮炎、溶血和对心脏产无缘膜动物(张芳等,2005)。海蜇在民间多称为生毒性(Mustafaetal,1995),因此人们从20世纪水母,在中国沿海产有4种(郭文场等,2000):口初期就开始研究这种动物毒素,近几年来主要集冠水母科的口冠海蜇(StomopholusmeleagrisL.中研究刺胞毒素的分离提取(Carretteetal,Ag

4、assig)、根口水母科的海蜇(Rhopilemaesculen22004)、功能基因的克隆(Stierwaldetal,2004)、毒tumKishinouye)、面蜇(RhopilemaasamushiMeso2素的单克隆抗体检测(Samoilovichetal,2004)等,gloea)和黄斑海蜇(RhopilemahispidiumVanhoef2而对于毒素标记的研究未见报道。目前仅见用fen),生活在沿海水深20—40m的浅海区,集中碱性磷酸酶和酸性磷酸酶在蛇毒的毒性标记的分布于10—20m的水域。海蜇俗称红海蜇或海报道,而未见在其他的毒素方面标记研究。作者蛇,毒性

5、相对较弱;口冠海蜇又名沙海蜇或白蜇,选择了海蜇和口冠海蜇这两种毒性不同的水母,属口冠水母科(Stomolophidae),毒性相对较强。结合毒性的动物实验,利用同工酶和RAPD技术由于二者触手或肩板上分布有大量的刺细胞研究与毒性分泌相关组织的分子标记,为进一步(Cnidoblast),故而又称为刺胞动物(Cnidaria)。研究毒素的生理生化特性提供参考资料。刺细胞中含有大量的刺胞毒液,成分复杂,主要1材料与方法为蛋白质、多肽(Andersonetal,2004);还有酶类111材料(Radwanetal,2005;于华华等,2005),如碱性磷海蜇(Rhopilemaesc

6、ulentum)和口冠海蜇(Sto23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Y304358号;宁波市科技局重点资助项目,00120041号。苏秀榕,教授,E2mail:suxiurong@nbu.edu.cn收稿日期:2005206217,收修改稿日期:20052092123期苏秀榕等:两种海蜇毒素的分子标记研究207mopholusmeleagris)各20个个体,采自渤海湾,取鼠体内,取011mlPBS作为对照,并进行观察。另出刺胞和中胶层后迅速放入液氮中带回实验室,一部分加入适量溴酚兰后分装,样品放入-70℃储于-70℃冰箱保存备用。同工酶染色药品和超低温冰箱中保存用作同工酶。同

7、时,直接取海随机引物购自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技术服务有限蜇和口冠海蜇触手提取DNA做RAPD分析。公司;PCR反应试剂(Taqase、dNTP、Buffer和11212电泳采用不连续垂直聚丙烯酰胺凝2+Mg)、蛋白酶K购于大连TAKARA公司;其他胶电泳法,分离胶浓度为812%(pH819),浓缩胶药品均为分析纯,购于宁波市奥博公司。浓度为316%(pH617),电极缓冲液系统见表1112方法的方法(胡能书等,1985),略作改动。染色完毕11211同工酶样品制备准确称量海蜇和口后用715%冰醋酸溶液固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