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与周边城市发展比较

济宁与周边城市发展比较

ID:34479411

大小:43.43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3-06

济宁与周边城市发展比较_第1页
济宁与周边城市发展比较_第2页
济宁与周边城市发展比较_第3页
济宁与周边城市发展比较_第4页
济宁与周边城市发展比较_第5页
资源描述:

《济宁与周边城市发展比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济宁与周边地市经济发展比较分析及区域竞争问题研究国民经济综合处【内容提要】随着区域竞争的愈演愈烈,只有正确认清周边城市经济发展实力变化,知己知彼、未雨绸缪、取长补短,方能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占得先机。本文以“十一五”主要经济数据为支撑,对济宁与周边徐州、临沂、潍坊、淄博等市经济发展竞争力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估,提出了一些潜存的隐忧问题及针对性建议。旨在通过该文全面分析把握我市目前自身经济发展及外围竞争形势,以期正视周边区域竞争,发现问题、寻找差距、弥补短板、保持优势。徐州、济宁、临沂是淮海经济区的三大主要城市,经济总量分列淮海经济区前三位。近年来,徐州经济呈跨越发展之势,多数指标均已赶超济宁

2、;临沂经济也在加速发展,赶超跨越的脚步愈来愈近,今年10月份,国务院办公厅又下发了《关于山东沂蒙革命老区参照执行中部地区有关政策的通知》,国家政策扶持的力度越来越大。随着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高效推进,潍坊和淄博的区位优势将更加凸显,相对优势将进一步放大,两市将迎来加快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新机遇。“不黄不蓝”且非革命老区的济宁越发感受到区域竞争的强烈挤压,感受到慢进则退的落伍之痛和被“边缘化”的潜在危机。在此严峻形势下,跟踪关注并全面分析对比周边主要竞争城市经济发展变化便有很强的针对性、必要性和时效性。一、济宁周边地市区域竞争现状分析任何一个城市经济社会发展都不可

3、能独善其身,在竞争合作中实现双赢、多赢发展,是区域经济的发展规律,也是大势所趋。济宁是山东的南大门,在全国生产力布局中具有承东接西、沟通南北、双向开放、梯度推进的独特区位优势,作为山东向南合作竞争发展的前沿,与周边其他城市相比,济宁有区位优势、有资源支撑、有产业基础,集聚发展要素、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较强,在区域竞合中处于一个相对很有利的地位,京沪高铁的开通运营又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地位。然而,对区域竞合态势,我们要看清面临机遇,更要明晰潜存危机。省内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半岛蓝色经济区都已经进入了国家战略,“黄蓝”两区域内城市本来就基础厚、实力强,目前又都在抢抓蓝色经济区机遇,借助国家

4、和省里的倾斜支持政策,大气魄大手笔谋划推进新一轮发展,呈现出高水平、高质量、高速度的迅猛态势。临沂各项经济指标都在直追济宁,菏泽GDP、工业、财政、进出口、消费等多项指标增幅均高居全省前列。处于“非黄非蓝”下的济宁在区域发展中如不及时跟进,就要面临被边缘化的危险,发展空间将会进一步受限。省外周边来看,徐州“十一五”期间经济实现跨越式大发展,经济总量已反超济宁坐上淮海经济区头把交椅,苏北其他四市投资、财政等发展速度都一直居高不下。南部的苏北和皖北地区已进入发展快车道,西部的豫东地区在国家“中部崛起”政策扶持等多种因素作用下,也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当年的标兵落得我们越来越远,昔日的对手已

5、变成今天的标兵,以前的追兵正成为现在的对手,这样的处境,确实令人警醒、发人深思。能不能在区域竞争中“抢位争先”,对济宁确实是严峻的考验。二、纵向分析:济宁“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成就辉煌纵向分析:济宁“十一五”与财政:(一)GDP与财政:201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比2005年翻一番,年均增长14.4%;全市人均生产总值比2005年增长99.4%,年均增长13.5%。地方财政收入是2005年的2.5倍,年均增长20.7%;地方财政支出是2005年的2.9倍,年均增长23.5%;地方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达到6.7%,较“十五”末提高1.4个百分点。全市产业结构调整为12.6:53.3:3

6、4.1,与“十五”末的14.0:55.0:31.0相比,(二)结构调整:结构调整:2010年,第一、二产业分别下降1.4个和1.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提高3.1个百分点。“十一五”时期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4%,贡献份额提高到40%。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中制造业增加值比重达到61.7%,比“十五”末提高11.8个百分点,占比超过煤电产业23.4个百分点;制造业对规模工业增长的贡献率由“十五”时期51.4%提高到78.9%,提高27.5个百分点,而煤电产业对规模工业增长的贡献率由“十五”时期48.6%下降到21.1%。高新技术产值占规模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35.5%,比“十五”末提高

7、13.1个百分点。(三)工业:2010年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4220家(口径调整前),比2005年增加2661家,是2005工业:年的2.7倍;规模工业增加值是2005年的2.2倍,年均增长19.9%;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利税分别是2005年的3.2倍、2.9倍和2.8倍,年均增长率分别为33.2%、31.3%和30.6%。“十一五”期间,累计完成投资4420亿元,是“十五”时期的2.2倍,年均增长22.6%。(四)投资与消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