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折连词_不过_的来源及语法化过程

转折连词_不过_的来源及语法化过程

ID:34475705

大小:214.95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3-06

转折连词_不过_的来源及语法化过程_第1页
转折连词_不过_的来源及语法化过程_第2页
转折连词_不过_的来源及语法化过程_第3页
转折连词_不过_的来源及语法化过程_第4页
转折连词_不过_的来源及语法化过程_第5页
资源描述:

《转折连词_不过_的来源及语法化过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03年3月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Mar.2003第26卷第2期JournalofHebeiNormalUniversity(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sEdition)Vol.26No.2【语言研究】X转折连词“不过”的来源及语法化过程王 霞(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南长沙 410081)摘 要:现代汉语的转折连词“不过”来源于副词“不过”,而副词“不过”来源于偏正式的动词短语“不过”。“不过”的语法化过程就是功能的扩展过程“不过”的语义由实到虚,,形成了一个渐变的序列。关键词:转折连词;不过;来源;语法化中图分类号:H1

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O5587(2003)02O0090O05  语言是不断发展的。由于思维表达日趋精密析,我们看到它可分为4类:化、丰富化,语法结构逐渐复杂化,所以具有语法A.至汉,遂大封同姓,莫不过制。《朱》(,卷功能的虚词不断萌芽、发展。近些年来,虚词的语第二十四)法化受到学者越来越多的重视,大家都希望通过B.若犯了赃,不过降得两官,安得不胡为!历时演变的研究为共时变异提供有力的解释。对《朱》(,卷第一百一十)“不过”,语法学界一般只关注它从动词性的短语C.缘他见圣人用处,皆能随事精察力行。不结构演变为表“仅仅、只”的复音副词,

3、另外还有学过但见圣人之用不同,而不知实皆此理流行之妙。者讨论过“不过”作补语的情况,对转折连词“不《朱》(,卷第二十七)过”的来源及语法化过程和动因关注得很少。本D.到后来先现事势迫,也打不过他,便从他文拟在前贤对“不过”研究的基础上,对转折连词计。《朱》(,卷第三十六)“不过”的语法化问题作一个深入的探讨。以上4类例子分别代表了4种类型的“不过”,它们同见于《朱》中,属于共时语言现象。由一、共时平面的推测于D类现象与本文要讨论的转折连词“不过”无转折连词“不过”是现代汉语中一个比较常见关,所以后文不作论述。的连词,它究竟从什么时代开始出现的呢?通过虽然语法界在

4、语法化的许多问题上存在分研究大量的语料我们发现,直到北宋它才偶有出歧,但对不同词类的语法化程度在认识上基本达现,到南宋开始大量使用。所以本文以宋代为一成了一致,一般认为,副词是语法化程度较低的个分界点,重点考察、分析宋代以前、先秦以后(包词,连词是语法化程度较高的词。而语法化又是括先秦)“不过”的演变情况,以此来揭示转折连词具有层次性的,一般是由意义较具体的词或短语“不过”的来源、语法化过程和动因。向语法化程度较高的词或短语发展,再向语法化考察“不过”在宋代的使用情况时,我们选择程度更高的词或短语发展。并且语言共时平面的了具有代表性的著作《朱子语类》(以下简称变

5、异往往是历时演变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反映,《朱》)。通过对《朱》中“不过”相关用例的统计分通过共时语言材料我们可推测出语言演变的大致X收稿日期:2002O10O28作者简介:王霞(1976O),女,土家族,汉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现代汉语语法研究。©1994-2008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王 霞 转折连词“不过”的来源及语法化过程91层次。通过对《朱》中大量语料的分析发现“不,这4个例子中“不过”与不同的谓语组合

6、,这过”从A类到C类实际上构成了一个语法化程度在《朱》中均能找到相同的用例,如:逐渐加深的序列。A类中“过”是动词,,意思是(7)虽是驳杂,然毕竟不过是一阴一阳二乞而“超过”,在句子中充当谓语“不”与“过”构成偏正,已。《朱》(,卷第五)式的动词短语,意思是“不超过”(以下记为“不(8)若只管说,不过一两日都说尽了。《朱》(,过0”)。B类中“不过”不是充当谓语,,而是谓语卷第十三)修饰语,意思是“仅仅、只”,在这里“不过”是复音(9)当时也无甚大贼,不过只是盗贼而已。副词(以下记为“不过1”)。C类“不过”用于表转《朱》(,卷第一百三十三)折,是转折连词,意思

7、相当于“但、但是、只是”(以(10)不过写字作诗,君臣度日而已。《朱》(,下记为“不过2”)。据此我们推测“不过:2”来源于卷第一百二十七)“不过1”,而“不过1”又来源于“不过0”。它们的句法格式分别是“不过:+确数词(确以上是根据共时语言材料做出的推测,它是数短语)谓语、不过+约数短语谓语、不过+名词否成立有待于进一步通过历时语言材料来验证,(名词短语)谓语、不过+动词(动词短语)谓语。”从诱发语法化的动因来寻求合理的解释。根据上面的例子,我们看到《朱》中的A类和B类用例在先秦汉语中并存,那么我们是否可以二、历时平面的验证说A类和B类并无源流关系,或者说B类

8、一直就通过历时平面的纵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