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一单元练习第四单元

历史必修一单元练习第四单元

ID:34446436

大小:86.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3-06

历史必修一单元练习第四单元_第1页
历史必修一单元练习第四单元_第2页
历史必修一单元练习第四单元_第3页
历史必修一单元练习第四单元_第4页
历史必修一单元练习第四单元_第5页
资源描述:

《历史必修一单元练习第四单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四单元(1)一、选择题1.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论述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他指出:“民主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革命的必然趋势。”这两个革命阶段能够有机连接的原因是A.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B.俄国十月革命为中国提供了经验C.民主革命包含了社会主义因素D.中国国情决定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2.20世纪初,许多中国留学生对中国国籍法制定提出建议,当时许多刊物中有关国籍文章就直接以标题《论今日宜定国籍法》、《论政府亟宜制定国籍法》、《论改籍协约为国际最要之问题》来理论。这种现象深刻反映了A.民主革命思想成为潮流B

2、.西方法制精神影响重大C.中华民族意识逐渐觉醒D.反满民族情绪日益高涨3.“从18世纪以来,讲科学理性、讲自由、讲人权、讲法治、讲个人的尊严,这些价值通过五四成为当代中国知识分子文化结构中间,就是文化传统所不可或缺的一些基本价值。”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学院院长杜维明的这句话表明  A.五四运动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B.五四运动彰显了中国人民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C.五四运动弘扬了民主、科学精神D.五四运动促成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这句话从根本上颠覆了的观念是A”为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B

3、.”民者,国之本也,国者,君之本也”.C.”君主以天下之利尽归自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D.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5.经济朱维铮在《重读中国近代史》中有这样的叙述:“(缔造者们)言辞的崇高与行为的凶暴,平等的许诺与特权的森严,恰成对比,越来越使渴望解脱重重压迫的贫民失望。”这一观点最有可能用来描述近代中国的A.鸦片战争 B.太平天国运动C.义和团运动D.辛亥革命6.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

4、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地位。”要研究这一状况产生的原因,应首选下列哪一不平等条约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7.对于甲午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有以下两种不同看法:一种认为,巨大的灾难总是以历史进步作为补偿,甲午战争加速了中国近代化进程;另一种看法,甲午战争使中国在20世纪几乎遭到亡国之祸,阻碍了中国近代化进步。下列不能支持第一种观点的史实是()A、唤醒了先进中国人的民族危机感,掀起救亡图存运动新高潮B、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C、促使了维新思想的广泛传播D、清政府开始自救运动8.近代世界政

5、治民主化与“法治”化是历史发展的趋势。就这一趋势而言,奠定民主共和体制的宪法文件是()试卷第3页,总4页A.《德意志帝国宪法》B.《人权宣言》C.《权利法案》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9.佩雷菲特在《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碰撞》一书中谈到中国近代史上某事件时这样表述:“百姓中最为落后的那部分人受到文人寡头政治极端守旧集团的鼓励而起来反抗了。”佩雷菲特表述的这一事件是   A.洋务运动B.太平天国运动C.义和团运动D.五四运动10.2012年7月7日,成都人民公园“川军抗日将士阵亡纪念碑”前,幸存川军老兵及川军后人在纪念某事件75周年,这一事件是卢沟桥事变B

6、.皖南事变C.徐州会战D.武汉会战11.有学者认为,改订新约运动取消了帝国主义在不平等条约中的一些特权,某种程度上实现了关税自主,收回了一部分法权、租界和租借地,签订了近代以来第一批相对平等的新约,是此前历次收回主权运动成绩最大的一次。这场运动的发起者是A.大清政府B.南京临时政府C.北洋政府D.南京国民政府12.1912年3月,南京临时政府令:“查前清官厅,视官之高下,有大人、老爷等名称,受之者增惭,施之者失体。……光复以后,闻中央地方各官厅,漫不加察,仍沿旧称,殊为共和政体之玷。”有研究者发现,同年6月《申报》载:“公堂会审之时,(被告)就口口声声以老

7、爷、大人相称,裁判官亦直受不辞。”上述材料最宜作为下列哪一观点的论据?A.审判制度沿用前清B.政体变化不甚明显C.平等制度遭受玷污D.等级观念根深蒂固13.二十世纪初,《浙江潮》载《民族主义论》说:“三十年来之制造派,十年来之变法派,五年来之自由民主派”。这一说法反映了当时中国A.派系斗争十分尖锐B.政权更替相当频繁C.社会思潮演进加快D.民主革命进程加速14.孙中山说:“中国人的脾气,被帝国主义者认识清楚了些。知道一味的强硬手段,还不济事;必须用些柔和方法,才能将爱和平讲礼貌的中国人压服得住。”孙中山这一认识基于A.鸦片战争B.太平天国运动C.义和团运动

8、D.辛亥革命15.1930年,台湾高山族同胞几百人在雾社起义,反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