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网络民族主义与中国外交

评网络民族主义与中国外交

ID:34444663

大小:316.03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06

评网络民族主义与中国外交_第1页
评网络民族主义与中国外交_第2页
评网络民族主义与中国外交_第3页
评网络民族主义与中国外交_第4页
资源描述:

《评网络民族主义与中国外交》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万方数据黑龙江民族丛刊(双月刊)2012年第1期(总第126期)书评互联网、市民社会与中国外交关系之辨析——评《网络民族主义与中国外交》赵洋(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732)摘要:王军博士的<网络民族主义与中国外交)一书,紧紧抓住互联网、民族主义等学术热点,紧跟时代脉搏,立基于学术前沿,开拓性地探索了互联网的发展赋予中国民族主义、市民社会和中国外交事务的意义。探讨的问题具有前沿性,是一项新的研究议程,它给出的也许不是现成的答案,而是一种方向性的探索和思考。该书兼顾了学术性和实证性,所用语言较为通俗易懂,所列举的实证研究案例都是人们

2、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无论是对专业研究人员还是对中国外交问题感兴趣的人士而言,该书都值得一读。关键词:网络;民族主义;市民社会;中国外交中图分类号:1363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4922f2012)01-0189-04在海外的当代中国研究中,互联网、民族主义都是炙手可热的议题。由于各种原因,国内学界在这些议题上常常有意或无意地“缺场”,结果是将话语权拱手相让,或不得不被动地回应。王军博士的《网络民族主义与中国外交》一书紧紧抓住上述学术热点,紧跟时代脉搏,立基于学术前沿,开拓性地探索了互联网的发展赋予中国民族主义、市民社会和中

3、国外交事务的意义。该书有十一章和一个导论。导论是对全书的概括,指明了对网络民族主义进行研究的意义,概括了目前国内外在这个领域所取得的进展和存在的不足。第一章阐明主要的理论观点,界定了网络民族主义产生的背景,包括技术背景和社会背景,并且分析了网络民族主义的内涵和类型。第二章至第八章都是实证研究,分别涉及八个不同的问题。具体而言,第二章是涉美网络民族主义,第三章是涉日网络民族主义,第四章是族裔民族主义与群体认同,第五章是对“愤青”现象的研究,第六章是对大学生民族主义思潮的问卷调查研究,第七章以中华军事论坛为案例来研究民族主义论坛,第八章研究民族

4、主义网站的运行问题。在实证研究部分,最为突出的特色就是作者采用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包括对各种族主义的影响,并有意识地开始与网民沟通,但这种沟通还是初步的,远没有达网站、论坛、跟帖等的研究分析以及问卷调查和数据统计,做到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第九章至第十一章可以看作是对全书的—个总结,涉及政府在面对网络民族主义时应采取的对策。总体上,作者认为尽管当前政府已经注意到网络民族制度化和规范化的阶段【lJ274。因此,中国的外交体制还需要不断地调整思维方式和行动方式,以应对网络民族主义大潮的冲击。通观全书,作者强烈的问题意识溢于字里行间。互联网的发

5、展和普及以及在其带动下的大众民族主义的空前高涨,是当代中国外交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如处理不当,这种民族主义情绪就会成为中国外交的绊脚石,甚至影响国家整体的外交战略。同时,网络的迅猛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市民社会的形成,并由此形成了互联网、民族主义和市民社会相互作用的三元格局。这三个因素(变量)的互动对中国外交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其中尤以民族主义的表现最为明显。可以说,互联网和市民社会在一定程度上都是民族主义的载体,而民族主义则是互联网和市民社收稿日期:2012一01—09作者简介:赵样(1983一),男,北京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世

6、界经济与政治系博士生,从事政治学研究。·189·万方数据会发展的一个表现形式。同时,民族主义又同市民社会具有相互促进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市民社会更加深入的发展。在本书作者的逻辑中,网络民族主义被纳入中国社会议题(即网络民族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和社会运动),它对中国市民社会的形成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市民社会与中国外交的互动恰恰是中国外交部门所必须面对的新课题,即日益增长的大众民族主义的公共舆论对外交所构成的压力。正是这种问题意识使作者的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就现实意义而言,是书比较客观而全面地评估了互联网对中国民族主义及中

7、国外交的影响,能够为相关决策者提供参考。学界一般认为,现代意义上的民族主义起源于法国大革命,它是一种宏观历史变迁,导致了大规模的国家忠诚的产生,并且使得民族和国家一起在世界舞台上扮演起核心角色拉J。在国际关系学者中,对民族主义大多持消极态度。这里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约翰·米尔斯海默,他认为民族主义的本意是“热爱国家”,但是后来却发展成为了“极端民族主义”(hypernationalism),即认为其他的民族和国家都是低劣的和危险的,这其中最为显著的例子就是一战后的德国【3J。林特莱克则认为,国家本身就是一个同时具有包容性和排他性的组织,它区分了

8、本国公民和外国人,具有主权和领土的概念HJ。这种区分使每一个国家都成为了一个相互排斥的组织,国家之间具有了排斥力,而这也是导致国家之间彼此敌对的根源。在看待民族主义对国家外交政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