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辙佛道会通思想研究

苏辙佛道会通思想研究

ID:34436936

大小:4.35 MB

页数:88页

时间:2019-03-06

苏辙佛道会通思想研究_第1页
苏辙佛道会通思想研究_第2页
苏辙佛道会通思想研究_第3页
苏辙佛道会通思想研究_第4页
苏辙佛道会通思想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苏辙佛道会通思想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根据《中央民族大学关于研究生学位论文收藏和利用管理办法》,我校的博士、硕士学位获得者均须向中央民族大学提交本人的学位论文纸质本及相应电子版。本人完全了解中央民族大学有关研究生学位论文收藏和利用的管理规定。中央民族大学{}}_日有在《著作权法》规定范围内的学位论文使用权,即:(1)学位获得者必须按规定提交学位论文(包括纸质印刷本及电子版);(2)为教学和科研目的,学校可以将公开的学位论文作为资料在图书馆等场所提供校内师生阅读等服务;(3)根据教育部有关规定,中央民族大学向教育部指定单位提交公开的学位论文;(4)学位论文作者授权学校向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及

2、其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电子出版社提交规定范围的学位论文及其电子版并收入相应学位论文数据库,通过其相关网站对外进行信息服务。同时本人保留在其他媒体发表论文的权利。本人承诺:本人的学位论文是在中央民族大学学习期间创作完成的作品,并已通过论文答辩;提交的学位论文电子版与纸质本论文的内容一致,如因不同造成不良后果由本人自负。本人同意遵守上述规定。(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本论文:口不保密,口保密期限至年月I匕)作者暨授权人签字:张9然2C)I弓年b月》f日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研

3、究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学位论文的研究成果不包含任何他人创作的、已公开发表或者没有公开发表的作品的内容。对本论文所涉及的研究工作做出贡献的其他个人和集体,均己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的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学位论文作者签字:极了芥20f弓年6月叫日摘要儒释道三教在经历了几百年的斗争与融摄后,终于在北宋年间逐渐走向合流,形成以儒为统,融会佛道的“三教合一”局面。这一场声势浩大的学术思潮,既是在诸多思想家的推动下完成,也影响了当时的一众学者。苏辙是众多学者中的一位,不可避免地接受了思潮带来的影响。作为蜀学学派的中坚力量,苏辙的哲学思想可谓蜀学

4、思想的核心,也最能够代表蜀学学派特点。概而言之,“重人情”与“杂佛道”可算作蜀学最重要的两个特征。而正是这种对于佛道的宽容态度,令苏辙提出了不同于正统儒生将三教归于儒学的主张,他提出了一个超越学派门第之见的概念——“至道’’——以统摄儒释道三家。事实上,“至道”在本质上更趋向于佛学与道家哲学的相关概念,以此为“三教合一”思想的最高哲学范畴,且认为“至道”与儒为道器关系,这便在很大程度上使蜀学成为理学家的攻击对象。研究苏辙的佛道会通思想,需要发掘其思想中的独特之处。苏辙曾言:“老佛同一源,出山便异流。”表现出对于佛道关系的一种理解。在苏辙看来,佛道共有一个源头,也就是“

5、至道”,只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分离为二家。这种溯源意识成为了苏辙佛道会通思想的闪光点。基于佛道的同源关系,“至道”既具有道家哲学中“道”的特点,即超越时空、不可言说、遍满万物等,又有佛教哲学中的“中道扎I生质,即不落二边、非有非无、即有即无。苏辙将佛道会通思想运用于理论实践,这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以佛解老,如《道德真经注》;一是以老解佛,如《书传灯录后》。苏辙在注解《道德经》时,十分注意融佛以解老,并将核心落实到¨I生”这个概念上。苏辙认为“道在人日性”,“性”即为“道”在人身上的体现,因此“性”承接了“道”的一系列特点。同时,苏辙将禅宗中对于心性论的见解融会

6、其中,使得“性”又被释为人之“本性”,具有“本自清净”的特点。人若要回归本性,则需“去妄”,消除一众妄念的蒙蔽,才能够现出“清净本性",这正同于禅宗“明心见性”的主张。通过对《书传灯录后》中相关文字的分析,可以发现苏辙以老解佛的理论实践主要集中在两点,其一是将《楞严经》“六用不行,返流全一”与《道德经》中“(夷、希、微)不可致诘,混而为一”互证,指出佛道二家都有关于合于至道之本性的描述。其二是苏辙对佛教术语“无为法”提出了自己的意见,认为传统上的“无为之法”应为“以无为法”,即效法于“无”(道),从中可见道家哲学影响。修养论方面,也体现出苏辙在佛道会通问题上的看法。首

7、先是佛道相通的修养对象。虽然道家言“气”,佛家日“心”,但在苏辙这里,“心”与“气”不仅联系密切,一损俱损,甚至可视为一体。同时,在苏辙思想中,“心”与“气”因直接与外物相接,具有可善可恶的屙I生,都是需要在主观上进行抑制的对象,既不能一味保护,也不能放任自流。第二,是佛道会通的渐修法。佛教中的“坐禅”与道家中的的“坐忘”无论在形式还是修养过程上都十分相似。道家通过“忘名”、“忘身”以期达到的境界实则同佛家所言“寂灭”类似,都是从“心”上去除所念,消灭“自我”,从而消融于宇宙万物。这样的修养不仅使得苏辙体道更深,更使他在谪居期间得以保持良好心态。最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