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4436554
大小:75.00 KB
页数:73页
时间:2019-03-06
《何新著译编年提要-003第二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黄世殊何新著译编年提要(3)第二编·哲学 2013-06-2601:48:35
2、 分类: 杂论
3、字号 订阅第二编·哲学 《黑格尔哲学的历史渊源(1—3)》(写于1979—1981年。本文是何新阅读黑格尔著作所写的一系列札记。收入《泛演化逻辑引论》,时事出版社,2005年,第1版)《关于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探讨:澄清一个由来已久的误解》(原载于《光明日报》。1980年1月3日《人民日报》摘要转载。《新华文摘》1980年第2期转载)《谈谈“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涵义》(原载《教学与研究》1980年03期)《
4、关于“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本来涵义及其演变——兼对新版《辞海》中这两个条目的一些补正》(原载《学术研究》1980年04期)《“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涵义的历史演变》(原载《新华文摘》1980年第8期)《论老子哲学中的活东西与死东西》(原载《学习与探索》1981年第3期。收入《何新集——反思?挑战?创造》,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8年8月第1版。)内容提要:此文是何新早期的一篇哲学史研究论文。文中把老子学术概括为“以反求正”之术,反是手段,正是目的。如为了强大而故作弱小,为了进取而故作退让。何新指出,这
5、种策略是古道家的阴谋术数。他认为:象传统模式那样辩论老子之“道”体是唯物或唯心,是无意义的。何新认为:一般来说,唯物及唯心的分类模式不适用于中国古代哲学史的研究。目录:1.老子一书源于口授2.《道德经》与《德道经》3.道的二律背反4.“道”的涵义5.老子的治国之术6.老子的伦理哲学结语《论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语源及语义》(原载《学术研究》1981年第4期。收入《何新集——反思?挑战?创造》,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8年8月第1版。内容提要:此文实际是何新对苏联《简明哲学辞典》中,关于辩证法、形而上学两个范畴
6、的正统性释义的澄清和批判。全文用资料排列和考证法写成,但矛头则直指斯大林的教条主义哲学理论。他指出: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本身都没有发展论或宇宙观的含义。辩证法的本意是辩论和讨论。形而上学的本意相当于今言的“哲学”。一些西方哲学基本概念,苏联人没有搞清,盲目学他们的中国教条主义哲学家更以讹传讹。此文发表后受到某些人的猛烈攻击——包括上纲上线,在《学术研究》杂志上曾经展开了反复的辩论。但今天,本文对“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辞的释义,在原则上已被学术界接受。值得指出的是,本文的论点曾经受到朱光潜教授的支持和肯定
7、。《形而上学本来涵义不是反辩证法的同义词》(原载《新华文摘》1982年第9期)《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的启蒙思想》(原载《新华文摘》1981年第7期)《札记——西方哲学家评维也纳学派》(摘自《维也纳学派》[奥]克拉夫特著。收入《泛演化逻辑引论》,时事出版社,2005年,第1版)《再谈形而上学的涵义问题——兼答徐庆凯同志》(原载《学术研究》1982年第3期。徐文题目为《关于形而上学的两个问题一一与何新同志商榷》,载于《新华文摘》1981年第6期)《西方哲学史中关于对立统一的思想——从阿那克西曼到黑格尔》(原
8、载《读书》1982年第5期)《<道德经>新译》(2000年8月15日译作于沪上雨辰斋之养庐。收入何新古经新解之《古本老子道德经新解》,时事出版社2001年出版)《谈“玄”(一)——哲学史札记·答某友)》(2003年6月10日。收入《泛演化逻辑引论》,时事出版社,2005年,第1版。2003年5月5日第一稿,又题作《关于哲学与西哲史问题——答知原朋友》,刊于“何新中国论坛”网站。2003年6月17日第五稿,又题作《谈“玄”——何新哲学论纲(关于哲学、宗教与哲学史)》)《谈“玄”(二)——关于芝诺、苏格拉底、
9、柏拉图的札记》(2004年12月18日刊于兴华论坛。共78篇。收入《泛演化逻辑引论》,时事出版社,2005年,第1版。)《谈“玄”(三)——关于亚里士多德的札记》(共14篇。收入《泛演化逻辑引论》,时事出版社,2005年,第1版)《谈“玄”(四)——关于康德的札记》(收入《泛演化逻辑引论》,时事出版社,2005年,第1版)《谈“玄”——关于哲学、宗教与哲学史》(最新修改稿)(刊于“何新中国论坛”网站)《我的哲学思考(何新《哲学思考》一书摘录)》(2010年3月14日刊于何新新浪博客)《何新哲学札记:谈谈意
10、识形态、学术、科学、宗教和真理的异与同》(摘自何新读书笔记第32册,写于1999-2000年,2006年11月27-29日修改。2010年9月16日刊于何新网易博客。本文收入何新《哲学思考》上卷,时事出版社2009年出版)《何新哲学札记:关于意识形态、学术、科学和真理》(摘自何新读书笔记第32册,写于1999-2000年。2011年3月2日刊于何新网易博客。发表前已得到何新授权和校订。本文收入何新《哲学思考》(下卷),时事出版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